机密★启用前
202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考试
新闻采访写作
(课程代码 00654)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 2B 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消息写作中,一种以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顺序来排列新闻事实的文本结构是
A.金字塔结构
B.倒金字塔结构
C.时序结构
D.并列结构
2.新闻的“生命”是
A.准确
B.生动
C.真实
D.体现时代气息
3.对于消息报道中快讯和简讯、短消息、重要消息撰写字数,新闻界广泛认可并实践的法则是
A.“一四七”
B.“二五八”
C.“三六九”
D.“率性而为”
4.最早引进“新闻价值”这一概念到中国的新闻工作者是
A.穆青、徐宝璜
B.穆青、邵飘萍
C.徐宝璜、邵飘萍
D.田汉、徐宝璜
5.新闻报道中“三重复”现象在消息写作中较为普遍,一般不包括
A,新闻标题
B.新闻导语
C.新闻背景
D.新闻主体
6.精确新闻采访不包括
A.问卷调查
B.电话采访
C.访谈调查
D.民意测验
7.属于编外记者的是
A.特约记者
B.机动记者
C.驻外记者
D.特派记者
8.新闻报道不包括
A.调查报告
B.工作研究
C.采访札记
D.采写“内参”
9.传统的采访记录方式不包括
A.心记
B.笔记
C.他人代记
D.借助工具记录
10.属于数字媒体的是
A.报纸
B.广播
C.电视
D.手机
11.标题新闻是运用新闻标题形式出现的消息报道,它不可以用
A.一行题式
B.肩题、副题两行题式
C.主题、副题两行题式
D.肩题、主题两行题式
12.修辞式导语不包括
A.引入式导语
B.摘要式导语
C.设问式导语
D.对比式导语
13.在新闻报道中,可以
A.不要新闻标题
B.不要新闻导语
C.不要新闻主体
D.不要新闻结尾
14.在新闻报道中,通讯的特征不包括
A.“易碎”
B.详尽
C.形象
D.有趣
15.事件通讯最主要的特征是
A.客观性
B.典型性
C.详尽性
D.广泛性
16.“网络大 V”指的是“粉丝量”较大的微博用户,一般超过
A.10万人
B.20万人
C.50万人
D.100万人
17.在新闻写作中,记者通过不直接发表观点,而是通过事实材料的逻辑来实现意见的表达,这一方法叫做
A.“藏舌头”
B.“跳笔”
C.新闻“蒙太奇”
D.“借嘴说话”
18.一般消息类新闻的主要部分不包括
A,内容提要
B.新闻正文
C.新闻背景
D.新闻结尾
19.与消息、通讯、专访并列为四种主要的新闻文体的是
A.侧记
B.新闻特写
C.访谈
D.新闻评论
20.古典诗词讲究锤炼“诗眼”,新闻写作也不例外,而“诗眼”往往就是
A.名词
B.动词
C.形容词
D.副词
21.网络新闻的来源有许多,最主要的来源是
A.传统媒体的电子版
B.网站文字图像视频
C.自用户博客
D.新闻跟帖
22.《西行漫记》的作者是
A.海伦·福斯特
B.海伦·爱德加
C.爱德加·斯诺
D.福斯特·斯诺
23.属于风貌通讯形式的是
A.记者来信
B.热点透视
C.见闻
D.采访录
24.新闻边缘体裁不包括
A.报告文学
B.新闻评论
C.调查报告
D.采访札记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5.“新闻线人”
26.专访
27.“第二代导语”
28.工作通讯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9.简述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
30.简要说明新闻记者应具备哪些素质?
31.新闻采访的访问中,如何“拆墙”?
32.何谓网络新闻,它的传播特点有哪些?
四、简单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 10分,共20分。
33.下面这则新闻报道属于何种体裁,采用了何种结构?试分析之。
假警报频发,西顿霍尔大学宿舍发生火灾 3人丧生
昨天拂晓之前,一股小而烈的火势伴随着呛鼻的黑烟,从奥兰治南城的西顿霍尔大学一个一年级的学生宿舍中传了出来。3名学生丧生,几百人仓皇逃命。
从3楼一个休息室里滚滚而出的火焰和浓烟致使58名学生受伤,4名重伤。烟雾使那些摸索着、爬着走向楼梯的年轻人两眼昏黑、喉咙梗塞。另有一些人则恐慌地呆在房间里,叫着、喊着求助。在消防队员把救护梯搭上之前,不止一个学生从窗户上跳了下
来。
近几周来,出现过将近 20 起假火警,一开始许多学生听到警报声时若无其事。而后、当烟雾弥漫到整座楼时,他们才意识到这不是在开玩笑。住在博兰霍尔楼宿舍的贾森·艾思普西特说:“我听到许多人在尖叫“这次是真的,这次是真的!”……
34.下列对话常见于哪种新闻报道的语言,试分析之。
吴吉昌好像自言自语似的说道:“棉苗长得不错呵!”队长立刻回答说:“就是挂桃少。”老汉说:“那是因为后期管理没跟上。”这时候,一位中年女社员脱口说:“吴劳模,你给指点指点吧。”吴吉昌凄然一笑,摆摆手说:“好妹子,不敢再称劳模了。”那位女社员噙着眼泪回答:“老大哥,俺们心中有数。”……
五、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35.根据下列新闻素材,拟写一篇消息和一篇新闻述评,字数均不少于 350 字。
梦碎雅典
奥蒂又输了,这次依然输给了“坏运气”。
这位 37岁的牙买加老将具备夺取世界女子百米冠军的实力已达17年之久,但好运却从未降临到她的头上。当奥蒂今晚含着泪花走出第六届世界田径锦标赛赛场时,她追求了一生的梦想化作了一场噩梦。
奥蒂已经赢得过 20 多枚世界大赛百米的银牌和铜牌,参加过5次世界锦标赛、四届奥运会,但还从来没有赢得过一次百米冠军。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田径选手付出得比奥蒂更多:没有任何一个女子田径选手能在 37 岁“高龄”依然在世界赛场上奔跑:也没有任何一个世界名将比奥带遭遇到更多的英名其妙的不幸。
这次大赛前,她以 10秒 96的成绩排名今年世界第三。美国的奥运会冠军德弗斯和世界冠军托伦斯因故没能参加本届的百米赛,这次“天赏之赐”给了奥蒂一次绝好、也是最后一次竞争世界“短跑女皇”的机会。
经过三轮出色的表现,奥蒂终于站到了决赛起跑线前,观众送给她的激励掌声超过了所有其他的选手。……
奥蒂蹲下了,全场静默着。发号员举起手臂。反常的两声枪响预示着有人抢跑。所有人跑出后都停了下来,惟独奥蒂没有听出是犯规的枪声。这对于比赛经验最丰富的她来说,真是不可思议。
起跑通常不好的奥蒂这次“启动”完美之极。她像旋风般掠过跑道,人们惊呆了。夜色中,孤独的奥蒂如黑色的闪电射向终点,转瞬之间,她已经跑过了80米。
在全场的惊呼声中奥蒂停了下来,她意识到发生了“可怕”的事情。此时,全场再次静默得反常。在这片静默之中,奥蒂转身,面无表情地朝起点慢慢地一步一步地走着……
奥蒂,为什么总是不幸的奥蒂。人们想起了在 1993 年的世界锦标赛百米决赛中奥蒂和美国的德弗斯同时撞线,成绩虽然都为 10秒82,但金牌莫名其妙地判给了对手站在银牌领奖台上,奥蒂的那双泪眼给世界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2024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00654 新闻采访写作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时序结构
2.C. 真实
3.A.”一四七”
4.C. 徐宝璜、邵飘萍
5.C. 新闻背景
6.B. 电话采访
7.A. 特约记者
8.D. 采写“内参
9.C. 他人代记
10.D. 手机
11.B. 肩题、副题两行题式
12.B 摘要式导语
13.D. 不要新闻结尾
14.A.“易碎”
15.B. 典型性
16.C. 50 万人
17.A.“藏舌头’
18.A. 内容提要
19.B. 新闻特写
20.B. 动词
21.A 传统媒体的电子版
22.C. 爱德加·斯诺
23.C. 蚬闻
24.B. 新闻评论
二、名词解释题
25.新闻线人:指主动或被动向媒体提供新闻线索的普通人,通常不隶属于新闻机构,但能提供事件的第一手信息。
26.专访:针对特定人物、事件或问题进行的深度采访形式,注重对话的深入性和观点的独特性。
27.第二代导语:相较于传统导语,更灵活多样,可包含细节、场景或悬念,以吸引读者兴趣。
28.工作通讯:以报道工作经验、问题或教训为主的通讯类型,注重分析性和指导性。
三、简答题
29.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
时效性(新鲜性);
重要性(影响范围);
接近性(地理或心理关联);
显著性(人物或事件知名度);
趣味性(情感或情节吸引力)。
30.新闻记者应具备的素质:
政治素养: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业务能力:采访、写作、编辑技能;
职业道德:客观公正,尊重隐私;
知识储备:广泛涉猎,专业深耕;
应变能力:应对突发状况。
31.访问中如何“拆墙”
建立信任:通过寒暄、共情拉近距离;
避免质问:采用开放式提问;
尊重受访者:倾听并适时反馈;
灵活调整:根据受访者状态改变策略。
32.网络新闻的定义及传播特点:
定义:通过互联网传播的新闻,形式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特点:
即时性(实时更新);
互动性(评论、转发);
多媒体融合(图文音视结合);
碎片化(短平快阅读)。
四、简单应用题。
33.分析新闻体裁与结构:
体裁:事件消息(突发性事件报道)。
结构:倒金字塔结构。
依据:首段概述核心事实(火灾、伤亡),后续段落补充细节(逃生过程、假警报背景)。
作用:快速传递关键信息,适应读者阅读习惯。
34.对话的语言风格分析:
体裁:人物通讯中的直接引语。
特点:
真实性:还原人物原话,增强现场感;
情感表达:通过对话展现吴吉昌的谦逊与群众的敬重;
细节刻画:如“噙着眼泪”“凄然一笑”深化人物形象。
五、综合应用题
35.消息与新闻述评
消息;
标题:牙买加老将奥蒂再遭厄运世锦赛百米决赛遗憾失利
导语:在第六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百米决赛中,37岁的牙买加名将奥蒂因抢跑犯规错失夺冠良机,延续了她职业生涯的“无冠魔咒”。
正文:
决赛中,奥蒂起跑完美,却在 80米处因误判枪声违规终止比赛。
此前,她已获得 20 余枚世界大赛奖牌,但从未摘金。
本届赛事因德弗斯、托伦斯缺席被视为奥蒂最后机会,但命运再度戏弄。
观众与媒体纷纷感叹其“悲情英雄”形象。
新闻述评:
标题:奥蒂之殇:竞技体育的残酷与坚持的代价
核心观点:奥蒂的职业生涯折射出竞技体育的残酷性,也彰显了超越胜负的体育精神。
分析:
竞技的偶然性:多次因规则、误判与运气失利,凸显赛场不确定性。
年龄与坚持:37岁仍征战顶级赛事,打破“高龄”运动员的刻板印象。
精神价值:虽未夺冠,其执着激励后辈,诠释了“参与比取胜更重要”的奥林匹克精神。
舆论反思:呼吁完善规则,减少人为因素对运动员的影响。
结语:奥蒂的“梦碎”不仅是个人遗憾,更成为体育史上的经典注脚–在追求卓越的路上,坚持本身已是胜利。
(答案仅供参考,以官版评分标准为准,部分简答与论述题可适当补充实例以丰富内容。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