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2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教育法学
(课程代码00453)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 2B 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随着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我国最早颁布的教育法是
A.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
B.1912年《普通教育暂行办法》
C.1912年《学校系统令》
D.1950年《高等学校暂行规程》
2. 教育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是
A.平等性
B.均衡性
C.隶属性
D.强制性
3.《义务教育法》第 12 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该条文中的“适龄儿童、少年”,属于法律规范逻辑要素中的
A.奖惩
B.主体
C.处理
D.假定
4.教育立法应保障教育使个人和社会同时受益,这体现了教育立法的
A.合理性
B.公益性
C.公平性
D.公开性
5.国家行政机关与学校之间就教育经费的拨付与使用所形成的法律关系具有
A.对等性
B.协商性
C.单方面性
D.公平性
6.我国根据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性质的不同,对其设立、变更、终止的管理分别采取
A.审批制与备案制
B.审批制与核准制
C.登记注册制与核准制
D.审批制与登记注册制
7.下列应当丧失教师资格的是
A.被记过处分的教师
B.被行政拘留的教师
C.故意犯罪被判处管制的教师
D.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教师
8.下列属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A.惩罚与教育相结合
B.惩罚为主、教育为辅
C.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D.保护与惩罚相结合
9. 在校学生因故离开户籍所在地,在临时寄住地暂时入学就读的,属于
A.休学
B.转学
C.保留学籍
D.借读
10.下列不属于普通教育的是
A.学前教育
B.初等教育
C.义务教育
D.中等职业教育
11.我国义务教育的学制不包括
A.六三制
B.五四制
C.九年一贯制
D.五三制
12.我国义务教育制度的雏形确立于
A.清朝末期
B.北洋政府时期
C.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D.新中国成立以后
13.所有适龄儿童、少年,除依法办理缓学、免学手续的以外,都应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这体现了义务教育的
A.免费性
B.公共性
C.基础性
D.普及性
14.我国义务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是
A.国家财政拨款
B.社会集资、捐资
C.国家义务教育专项资金
D.国家财政拨款和社会集资、捐资
15.高职高专院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实行“五年一贯制”职业教育,属于
A.中等职业学校教育
B.高等职业学校教育
C.职前培训
D.学徒培训
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社区教育的是
A.老年教育培训
B.企业在岗职工培训
C.下岗失业人员培训
D.农民培训
17.希望接受函投教育的人应当参加
A.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B.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C.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D.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18.高等学校本科毕业,成绩优良,达到规定的学术水平者,可以获得
A.博士学位
B.硕士学位
C.学士学位
D.博士后学位
19.教育督导人员要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这体现了教育督导的
A.监控作用
B.指导作用
C.反馈作用
D.评估作用
20.下列不属于教育督导机构职权的是
A.查阅、复制财务账目
B.要求被督导单位就督导事项有关问题作出说明
C.就督导事项有关问题开展调查
D.对被督导单位或其负责人进行奖惩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21.教育行政法律关系是一种横向型的法律关系。
22.教育法律的适用由国家机关负贵,遵守教育法律则是针对学校、教师和学生而言的。
23.民办学校的公益性与营利性是矛盾的,营利性民办学校不具有公益性。
24.按《教师法》的规定,有关部门应当不定期地对教师进行身体健康检查。
25.学制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
26.义务教育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全国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
27.学生认为学校或者教师侵犯其知识产权的,可以提起刑事诉讼。
28.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可以报名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29.县级以上地方教育督导机构在本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独立行使督导职能。
30.学生不可能成为教育行政复议的被申请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1.什么是教育法实施?教育法实施的基本形式是什么?
32.根据《教育法》的规定,学生享有哪些权利?
33.什么是社区教育?简述社区教育的管理模式。
34.简述教育督导人员的任职条件。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 10 分。
35.试论述教育法的特点。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 15分,共30分。
36.案例:
放害人夏某为敬业小学教师。2017年5月8日上午9时许,被告人刘某(女)因怀疑夏某在学校殴打其儿子,冲进二(2)班教室,采用脚踢、举打、撕扯等手段,将正在上课的夏某踢倒在地,造成夏某头面部、腰部等一定伤势。敬业小学报警后,刘某在现场被民警抓获。夏某全身多处软组织撞伤及第4腰椎左侧横突骨折构成轻伤二级。县人民检察院向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指控刘某犯故意伤害罪: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夏某要求被告人刘某赔偿各项损失。县法院判决:被告人刘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刘某赔偿夏某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共计人民币 23560 元。
结合以上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教师法》,案例中的刘某有什么违法行为?
(2)类似案例中刘某的违法行为,依法可能承担哪几类法律责任?
(3)对于案例中刘某的违法行为,应当追究何种法律责任?国家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方式正确吗?
37.案例:
2016年3月21日,张某是大瑶中学八年级学生,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素质教育轮训,市青少年培训中心负责此次轮训。张某报到集合完毕后,提着行李准备去寝室的途中,在上楼梯时因楼道拥挤不慎扭伤右脚及膝盖。当日下午,教官拿了毛巾帮张某冷敷,后带张某去了青少年培训中心的医务室进行检查。3月22日上午,张某的脚伤未见好转,带队老师及教官将张某送至镇中心卫生院进行检查,并打电话给张某的父亲,张某说没事,未让父亲来接。张某回到青少年培训中心,但未参加训练。轮训结束后,张某的父亲带张某到镇中心卫生院、市中医医院、市骨伤科医院进行了检查、治疗,后经司法鉴定所鉴定,意见为:张某因意外事故致:右髌骨脱位;右膝游离体;右股骨外髁及髌骨骨挫伤,评定为10级伤残。张某与大瑶中学、青少年培训中心因人身损害赔偿事宜协商不成,诉至法院。法院认为,本案损害的发生是基于数个原因行为的偶然结合所致,结合各行为人的过错程度,损害赔偿责任按张某及监护人30%,大瑶中学30%,青少年培训中心40%的比例按份确定。一审判决:张某因伤遭受的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等损失共计98613.66元,由市青少年素质教育培训中心赔偿39445.46元,由大瑶镇大瑶初级中学赔偿29584.1元剩余损失 29584.1元由张某自理;张某因伤遭受的精神损害抚慰金3500 元,由市青少年素质教育培训中心赔偿 2000元,由大瑶镇大瑶初级中学赔偿1500元。
结合以上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案例中张某要求大瑶中学和青少年培训中心承担的是何种法律责任?
(2)案例中的各方当事人应如何分担法律责任?法院的判决正确吗?
(3)类似案例中的纠纷,受害学生可以寻求法律救济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2024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教育法学 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 0045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1分,共 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A 2.A 3.D 4.B 5.C
6.D 7.D 8.C 9.D 10.D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