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2024年10月自学考试00235犯罪学(一)试题

绝密★启用前

202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考试

犯罪学(一)

(课程代码 00235)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 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关于犯罪学和刑法学的区别与联系,错误的是
A.刑法学研究为犯罪学研究明确重点
B.犯罪学是刑法学的理论坐标
C.犯罪学和刑法学的研究目的不同
D.犯罪学和刑法学的研究对象不同

2.贝卡利亚的犯罪原因观可归结为
A.“自由意志”说
B.“犯罪原因二元论”
C.“犯罪功利论”
D.“幸福计算”理论

3.不属于龙勃罗梭的犯罪学思想及理论的是
A.天生犯罪人论
B.自然犯罪
C.犯罪人类型论
D.社会防卫理论

4.20 世纪之后的现代西方犯罪学研究的主流是
A.犯罪生物学
B.犯罪预防学
C.犯罪心理学
D.犯罪社会学

5.先秦时期,提出百姓“仓康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是
A.商鞅
B.孔子
C.管仲
D.墨子

6.定量研究方法的优点不包括
A.可以用来研究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
B.能够推进理论的抽象化和概括性
C.能够对研究对象进行更加准确的认识
D.能够对大量的对象进行研究

7.对犯罪测量阐述错误的是
A.在犯罪学研究中,犯罪测量是获取犯罪数据和文献的主要途径
B.犯罪测量的内容主要包括犯罪数量、犯罪类型结构等
C.犯罪测量只能估算数值
D.犯罪测量是把握犯罪现象的前提

8.犯罪学研究的具体步骤当中,第一步是
A.研究设计
B.选题
C.撰写研究报告
D.资料分析

9.符合文献研究的方法和用途有
A.研究人员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
B.与被访问者进行比较自由的交谈
C.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问卷访问
D.收集和分析现存的文献资料

10.犯罪学之所以必须探讨犯罪的功能价值所在,主要是
A.着眼于预防及控制犯罪
B.基于罪刑法定主义
C.为了精准地定罪量刑
D.避免无辜者遭受国家不当的制裁

11.在犯罪学中,典型的无被害人犯罪有
A.强奸
B.卖淫
C.抢劫
D.绑架

12.不属于犯罪人的社会学特征的是
A.职业特征
B.社会地位特征
C.家庭情况特征
D.人生观特征

13.以实施犯罪行为时的情绪状态为标准,可将犯罪人分为
A.常态犯罪人和病态犯罪人
B.复仇型犯罪人和贪利型犯罪人
C.预谋犯罪人和激情犯罪人
D.个人犯罪人和犯罪团伙

14.犯罪数量统计中,存在着警察、检察院、法院三个职能部门不同的统计数量,各统计之间存在着
A.城多效应
B.地域效应
D.漏斗效应
C.金字塔效应

15.符合 1949 年至 1954 年我国犯罪现象的状况和特点的是
A.犯罪类型主要是职务犯罪
B.犯罪主体主要是旧社会遗留的反动势力
C.犯罪人年龄偏小,以青少年为主
D.破坏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违法犯罪现象突出

16.我国的第四次犯罪高峰期,出现在
A.改革开放初期
B.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C.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
D.二十一世纪初

17.根据犯罪被害人是否已遭受侵害或承担了被害后果,可以将其划分为
A.无责性被害人与有责性被害人
B.机会性被害人与状态性被害人
C.孤独型被害人与抑郁型被害人
D.既然被害人与潜在被害人

18.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包括个性发展理论与治疗处置方法,该理论的创始人是
A.阿德勒
B.雷德尔
C.弗洛伊德
D.罗森茨韦克

19.20世纪70年代以来,当代古典犯罪学派兴起在
A.美国
B.英国
C.意大利
D.德国

20,犯罪学家坦嫩鲍姆提出的理论是
A.暴力亚文化理论
B.标定理论
C.犯罪生物学说
D.社会控制理论

21.监禁性保安处分措施不包括
A.强制劳作
B.收容矫正
C.少年保护
D.禁止从业

22.为保证侦查的合理性,以下措施错误的是
A.查明刑事案件的事实,保护国家和社会的权益
B.为追求实体正义可以牺牲部分程序正义
C.保障犯罪嫌疑人的人权,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
D.坚决杜绝刑讯逼供、超期羁押等现象

23.增强量刑合理性,以下措施错误的是
A.提高法官素质
B.推进审判体制改革
C.允许并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实现个别公正
D.扩大量刑差异

24.不属于刑事执行政策的是
A.死刑执行对策
B.监禁刑执行对策
C.刑事审判对策
D.非监禁刑执行对策

25.我国刑事法律体系的完善及监狱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的标志,是于1994年颁布施行的
A.《监狱法》
B.《刑法》
C.《监狱规范管理制度》
D.《治安管理处罚法》

26.世界各国不断进行刑罚制度创新,尝试以人道、文明、有效的刑罚方式解决犯罪和犯罪人问题,是开始于
A.17世纪中叶
B.18 世纪末
C.19 世纪五十年代
D.20 世纪六十年代

27.目前美欧一些国家的监狱罪犯矫正方法主要有分类矫正、管理矫正、激励矫正、教育矫正、心理矫治、宗教矫正和
A.道德矫正
B.思想矫正
C.监禁矫正
D.劳动矫正

28.对行刑社会化理解错误的是
A.监狱向社会开放,广泛接受社会因素的介入
B.我国社区矫正起步早,适用比例很高
C.丹麦和瑞典是设立开放式监狱的典型
D.社会成为一些罪犯矫正的场所

29.在情境犯罪预防措施体系中,属于增大犯罪代价的是
A.使用财产标志法
B.转移犯罪的诱因
C.目标加固
D.建立规章制度

30.以下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观点错误的是
A.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我国从新中国成立就开始实施
B.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主体不仅仅是一个部门或一个单位
C.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中国实施的犯罪预防体系系
D.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充分运用政治、经济、行政、法律、文化等多种手段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1.广义的犯罪学
32.定性研究方法
33.犯罪规律
34.教育矫正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5.简述菲利的主要犯罪学思想。
36.简述学校环境对学生犯罪行为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
37.简述造成犯罪黑数产生的原因。
38.简述刑事立法对策的主要范畴。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39.试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分析青少年群体产生犯罪行为的原因
40.论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范围中“打击”与“防范”的实践意义。

五、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6分,共16分。
41.云南一位 85 后女子长期遭到丈夫的家暴,其丈夫多次对其进行辱骂和殴打,实施家暴。2021年4月3日22时许,其丈夫酒后以妻子随意向他人借钱为由,再次对该女子进行辱骂和殴打,其丈夫的父母劝说未果后带着三个小孩躲到外面,其丈夫继续对妻子进行辱骂和殴打,将妻子的面部打伤,并把妻子打到尿失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是为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而制定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颁布实施后,妇联组织能为受家暴妇女提供帮助。妇女遭受家庭暴力,可以通过写信、拨打“12338”热线电话、到所在地妇联走访等形式向妇联组织投诉、反映或者求助,拨打热线是最便捷的求助方式。接到关于家庭暴力的投诉后,妇联组织会按照《妇联组织受理家庭暴力投诉工作规程(试行)》,详细了解基本事实、求助意愿,评估判断求助人遭受家庭暴力的危险程度,调查了解情况,做出分级处理,对于初次遭受家庭暴力且情节较轻的,通过提供法律建议、心理辅导、婚姻家庭关系指导和纠纷调处、社工服务、困难帮扶等形式,为受害人及其家庭提供帮助,告知可向公安机关报案。
问题:
(1)阅读上还材料,分析重复被害。
(2)结合材料,分析重复被害的被害预防对策。
(要求:分析内容层次清晰,观点明确,逻辑严谨)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