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启用前
202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考试
消费经济学
(课程代码 00183)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法国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弗朗西斯·魁奈关于消费问题的主要观点是
A.增加奢侈品的生产和消费
B.減少奢侈品的生产和消费为
C.节制不必要的消费
D.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关心消费者的利益
2.最早建立消费函数理论的经济学家是
A.配第
B.马歌尔
C.斯密
D.凯恩斯
3.下列关于弹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弹性是因变量与自变量的差额
B.弹性与因变量的计量单位有关
C.弹性与自变量的计量单位有关
D.弹性是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反应程度
4.下列关于无差异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它所代表的效用就越高
B.无差异曲线反映的是众多商品之间的偏好关系
C.无差异曲线上不同的商品组合所要花费的金额是相同的
D.无差异曲线是会相交的
5.利率提高会对储蓄带来的影响是
A.鼓励储蓄
B.抑制储蓄
C.没有任何影响
D.既可能鼓励储蓄,也可能抑制储蓄
6.下列关于教育投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以人为投资对象
B.具有投资和消费双重属性
C.以有形资产为投资对象
D.收益具有时间上的间接性
7.按照市场有效性的高低,可以将市场分为
A.强有效市场和弱有效市场
B.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C.信息市场和非信息市场
D.获益市场和非获益市场
8.工资增加与劳动力供给的关系是
A.工资增加会导致劳动力供给减少
B.工资增加会导致劳动力供给增加
C.工资增加既可能导致劳动力供给增加,也可能导致劳动力供给减少
D.工资增加对劳动力供给没有影响
9.劳动供给弹性系数的绝对值大于1表示
A.工资较小的变化能引起劳动力供给量较大的增加或减少
B.劳动力供给量等于工资的变化
C.劳动力供给量大于工资的变化
D.劳动力供给量小于工资的变化
10.消费信贷是个人金融业务的一种形式,它最主要的品种是
A.信用卡贷款
B.汽车贷款
C.住宅抵押贷款
D.教育贷款
11.发展消费信贷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不包括
A.金融市场的发展使工商企业的融资渠道增加
B.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中满足生存需要的消费所占比重降低
C.随着银行业竞争不断加剧,银行必须不断地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D.消费信贷会影响人们的储蓄行为,降低储蓄
12.以珠宝为对象的投资属于
A.金融投资
B.实物投资
C.股票投资
D.教育投资
13.属于弗里德曼货币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的是
A.绝对收入假定
B.相对收入假定
C.持久收入假定
D.生命周期理论
14.下列符合钱纳里在《发展的形式 1950-1970》中揭示消费率随人均 GNP 变化规律的
A.人均 GNP 低于 1000 美元时,随着人均 GNP 的增长,储蓄率上升,消费率下降
B.人均 GNP 低于 1000 美元时,随着人均GNP的增长,储蓄率下降,消费率上开
C.人均 GNP 大于等于 1000 美元时,储蓄率上升,消费率下降
D.人均 GNP 大于等于 1000 美元时,储蓄率下降,消费率上升
15.现阶段我国应当采用的消费模式是
A.同步型消费
B.早熟型消费
C.滞后性消费
D.适度滞后型消费
16.经济增长阶段理论中最关键的阶段是起飞阶段,罗斯托认为“起飞”所要具备的条件中不包括
A.要提高生产性投资率
B.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C.要建立起飞的主导部门
D.要建立一种能保证“起飞”的制度
17.下列选项中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是
A.削减财政支出
B.减税
C.增加货币供给
D.冻结工资
18.CPI是指
A.生产价格指数
B.市场零售物价指数
C.消费品价值指数
D.购买力平价指数
19.“消费早熟”曾经在 20 世纪中期以来的拉丁美洲和亚洲的若千发展中国家出现,下面关于“消费早熟”的论述错误的是
A.它是在经济尚未成熟以前就出现了成熟后的消费特征
B.通过耐用品的大量进口,造成国际收支逆差,外债大量增加
C.导致社会储蓄率的下降,从而造成工业化进程中的投资不足
D.将社会资源用于发展新的消费方式,会加速工业化的进程
20.下列内容中,不属于宏观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是
A.消费水平
B.家庭规模
C.福利制度及价格体系
D.人口年龄结构
21.消费结构的合理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消费结构是否合理的主要依据标准是
A.符合其人口规模和人口增长速度
B.符合其个人消费习惯和社会文化习俗
C.符合其经济发展阶段和资源状况
D.符合其地理区位和气候条件
22.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消费的主导方式是
A.个人消费
B.集体消费
C.公共消费
D.政府消费
23.从企业的行为来讲,对消费者权益的损害不包括
A.企业在产品质量方面对消费者权益的损害
B.企业的良好经营作风对消费者权益的损害
C.企业在价格方面对消费者权益的损害
D.企业在促销方面对消费者权益的损害
24.关于商品性消费表述不正确的是
A.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消费水平的提高,商品性消费的比重将逐渐上升
B.消费品的商品化是实现商品性消费的初级阶段
C.劳务的商品化是商品性消费发展的第二阶段
D.劳务的商品化是商品性消费发展最具关键性的阶段
25.消费者运动成为世界潮流是在
A.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B.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
D.20世纪 70年代末到 80年代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6.下列属于消费者行为特征的有
A.效用最大化原则
B.习惯性
C.不可逆性
D.示范性
E.复杂性
27.投资基金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A.规模经济
B.范围经济
C.投资分散,降低风险
D.流动性好
E.具有专业管理效果
28.消费信贷的风险包括
A.抵押物产权风险
B.资产流动性风险
C.利率风险
D.借款人的信用风险
E.抵押物市场价值波动风险
29.下列属于经济衰退时期的货币政策的有
A.出售政府债券
B.降低商业银行法定准备率
C.增发国债
D.控制集团购买力
E.直接信用控制
30.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产业结构具有不同特征。在经济起飞过程中的高速增长阶段(相当于工业化加速时期),产业结构所呈现的特征包括
A.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步降低
B.制造业高速增长,第二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重大比重,第一产业比重迅速下降,农业劳动力在全社会劳动力中所占比重大幅度下降
C.制造业内部结构的变动加快,处于结构高变换率时期
D.产业结构已逐步实现高级化,最主要的标志是形成了具有出口竞争力的产业
E.二元结构基本消失,农业已基本实现现代化,城市化已经结束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收入效应
32.消费信贷
33.投资乘数
34.消费结构
35.消费服务社会化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8分,共8分。
36.生命周期储蓄理论认为,个人是在比工作年数更长的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的储蓄和消费行为的,人们以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消费的最佳配置为目标,把储蓄看成是为年老时的消费所做的准备。假设某人从 20岁开始工作且计划工作到65 岁,该人将在 80岁时去世。该人每年劳动收入为30000元,并计划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均匀地消费这些钱。
请计算:
(1)该人生命周期内的最大可能消费支出:(3分)
(2)该人在其生命周期内如何分配储蓄和消费?(5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7.简述微观消费问题的主要内容。
38.简述正常商品和低档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
39.简述相对收入假定的消费函数理论的要点。
40.简述资本市场对储蓄的影响。
41.简述消费信贷中的个人信用制度。
42.简述产业结构对消费结构的制约作用。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 12分,共12分。
43.论述消费信贷在中国的发展及其困境。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