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2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教育管理心理学
(课程代码00455)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我国教育管理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诞生于
A.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
B.20世纪 80 年代前期
C.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
D.20世纪90年代前期
2.第一个将教育学和心理学结合起来,建立起科学化教育学体系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泰勒
3.“社会人”假设提倡实行
A. 任务管理
B.参与管理
C. 综合管理
D.灵活管理
4.仅仅将事件归因于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的理论是
A. 海德的朴素归因理论
B.维纳的归因理论
C.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论理论
D.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
5.当人把失败归因为不可控因素时,就会产生无助感,使人更容易放弃努力。这说明自我效能感影响了个体的
A. 选择过程
B.认知过程
C.动机过程
D. 情绪过程
6.以下关于需要的表述,正确的是
A.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
B.在认知因素中,最能促进人们产生需要的因素是期待、區望、想象和幻想
C.在认知因素中,诱发需要产生的最强有力的因素是满足个体需要的对象
D.马克思认为第一需要是人的心理和社会的需要
7.强调外界的环境对个体行为引发作用的动机理论是
A. 驱力理论
B.唤醒理论
C.诱因理论
D.认知理论
8.张老师在日常的教研活动及人际交往中常表现出自卑、抑郁、冷漠、敏感、多疑,这属于心理健康状态不良表现中的
A. 适应不良
B.人格障碍
C.人格缺陷
D.神经症
9.对于一个教学团队来说,要更好地实现团队成员1+1>2的效果,领导者要发挥团队
A.整合功能
B.承上启下功能
C.满足需要功能
D.强化功能
10.群体成员士气高低的衡量指标不包括
A.实际工作
B.个人态度
C.人际关系
D. 薪酬水平
11.在学校中,全体教育成员按照教育目的开展各种工作和组织活动来调节和评价人际关系。这种教育组织中的人际关系特点是
A.教育性
B.规范性
C.广泛性
D.复杂性
12.在学校课堂教学比赛中,老师甲只追求自己的目标和获取利益而不顾给其他老师的工作造成的影响,其行为是
A 合作
B.竞争
C. 退避
D. 顺应
13.提出教育领导力模型(简称 WICS 模型)的美国心理学家是
A.唐顿
B. 豪斯
C. 贺兰德
D.斯腾伯格
14.大公无私、克已奉公属于领导者心理品质的
A.智力品质
B. 道德品质
C.性格品质
D.能力品质
15.决策科学化的保证和前提是决策必须遵循
A.法制原则
B. 可行原则
C.民主原则
D.优选原则
16.教育领导者为实现教育组织目标,在运用科学方法的基础上,从若干备选方案中选择优化方案的过程称为
A 教育决策
B. 组织决策
C. 集体决策
D. 教育变革
17.儒索指出的常见的“决策陷阱”不包含
A. 框架盲点
B. 框架错位
C. 框架固化
D.框架固定
18.教育组织成员因感到自己在组织内受到尊重和信任而产生舒畅欢乐的心理状态。这种教育组织心理原则是
A. 目标原则
B. 合理授权原则
C.心理平衡原则
D.信息沟通原则
19.实施变革最重要的目的是
A.变革成果对组织有利
B. 变革成果的评估
C.变革成果的诊断
D.营造组织文化
20.采用齐当别模型的理论是
A.标准化决策理论
B.描述性决策理论
C.平衡理论
D.过程激励理论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1.简述梅奥在霍桑实验之后提出的管理新观念。
22.简述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
23.简述教育组织中建设性冲突的特点。
24.简述教育领导集体决策的心理学意义。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5.试述性善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对管理工作的启示。
26.列举实例论述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四、案例分析题:本题 16 分。
27.近阶段来,学校各类活动中迟到、缺席的现象常有发生。经校长办公会议讨论,某学校决定采用“满勤给奖”的制度来加强管理。每位教职工每个月出满勤发放奖金600元。如果教研活动、主题学习有一次缺席、两次迟到,上课有迟到、私自调停课现象的扣除当月奖金。该政策颁布第一个月效果很好,没有人迟到、缺席、私自调停课,教学秩序良好。两个月后,工作一直认真负责的王老师,因病请假两天缺席教研活动,病未痊愈就来上班了,却被告知扣发了当月奖金;张老师是一位较为随性的年轻教师,平时工作较为散漫,自从实行了“满勤给奖”后,就不再迟到、早退,人来了,课也上了,但教学效果不好,奖金一分不少:李老师在月初因照顾家中生病的孩子迟到了两次,在他看来当月奖金没了,于是后三周的工作中就不再纠结是否迟到,索性经常请假。
问题:
(1)结合案例分析“满勤给奖”的制度属于教育管理中哪种激励方法。
(2)结合双因素理论评价“满勤给奖”制度的实施效果。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