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答案】2024年10月自考13886经济学原理(初级)试题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4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经济学原理 (初级) 试题

课程代码:13886

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揭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 )
A. 特定的经济条件
B. 独立的个体意志
C. 稳定的经济活动
D. 客观的经济规律

2.资本是不断地在运动中( )
A. 谋求自身增殖的价值
B. 获得消费的使用价值
C. 充当交换过程的媒介
D. 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生产时间中最重要的部分是( )
A. 劳动时间
B. 中断时间
C. 休工时间
D. 储备时间

4.在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生产( )
A. 不断缩小规模
B. 不断扩大规模
C. 维持原来规模
D. 保持平衡关系

5.商业资本的运动主要处在( )
A. 生产领域
B. 流通领域
C. 分配领域
D. 消费领域

6.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
A. 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B. 个体经济不带有剥削性质
C.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D. 非公有制经济促进生产力发展

7.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 )
A. 经济发展
B. 经济增长
C. 经济治理
D. 经济现代化

8.不属于加快建立现代财税制度内容的是( )
A. 优化经济治理基础数据库
B. 优化政府间事权和财权划分
C. 完善直接税制度并逐步提高其比重
D. 完善标准科学、规范透明、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

9.序数效用论者认为( )
A. 效用是数量概念不是顺序概念
B. 效用区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C. 可以加总消费者所消费的商品效用
D. 对于不同产品的偏好可以排出具体顺序

10.能体现无差异曲线特点的是( )
A. 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可以相交
B. 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可以重合
C. 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不同点表示效用水平相等
D. 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不同点表示边际效用水平相等

11.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碗状曲线的是( )
A. 长期总成本曲线
B.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C. 劳动力的平均产量曲线
D. 劳动力的边际产量曲线

12.完全竞争企业的平均收益曲线是( )
A. 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B. 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
C. 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
D. 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

13.若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企业所处的市场交易价格小于平均成本,但大于平均可变成本,则该企业( )
A. 亏损,应立即停产
B. 亏损,应退出市场
C. 亏损,但是可以继续经营
D. 亏损,开了工也等于没开工

14.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是( )
A. 企业数量非常多
B. 自由进入和退出市场
C. 每个企业都是价格接受者
D. 企业之间存在相互依存关系

15.个体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原因是高工资给劳动者带来的( )
A. 效用大于与此工作时间相对应的闲暇时间带来的效用
B. 效用小于与此工作时间相对应的闲暇时间带来的效用
C. 效用增量大于与此工作时间相对应的闲暇时间带来的效用增量
D. 效用增量小于与此工作时间相对应的闲暇时间带来的效用增量

16.从定义上来看,公共物品具有( )
A. 排他性和竞争性
B. 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C. 非排他性和竞争性
D. 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17.计入今年 GDP 的是( )
A. 购买一辆二手汽车
B. 去年生产但今年销售的汽车
C. 今年购买二手车时支付的中介费
D. 汽车经销商从汽车生产厂家订购的汽车

18.不属于转移支付的是( )
A. 给失业人员的补贴
B. 给地震灾区的拨款
C. 给公司员工的奖金
D. 给残疾人员的救济金

19.某经济体 2023 年的名义 GDP 为 800 亿元,选定基期价格后计算出该年的实际 GDP 为 500 亿元,则该经济体 2023 年的 GDP 平减指数为( )
A. 0.625
B. 1.6
C. 2.67
D. 4.0

20.基于新古典增长模型,人均资本存量( )
A. 随投资增加而下降
B. 达到最大值时实现稳态
C. 随折旧和人口增长而增加
D. 随时间推移不再变化时,实现稳态

21.在既定利率的条件下,若政府通过税收优惠鼓励私人投资,可能会导致( )
A. 可贷资金的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右移
B. 可贷资金的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左移
C. 可贷资金的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右移
D. 可贷资金的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左移

22.如果自主性消费增加,则( )
A. IS曲线将向左移动
B. IS曲线将向右移动
C. LM曲线将向左移动
D. LM曲线将向右移动

23.关于总需求曲线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B. 表示利率与总需求的关系
C. 表示一般物价水平与总收入的关系
D. 价格总水平下降时,总需求量增加

24.总供给可以理解为( )
A. 社会总消费
B. 社会总投资
C. 社会总产出
D. 社会总支出

25.财政政策对总需求产生影响的效应是( )
A. 乘数效应和挤出效应
B. 利率效应和财富效应
C. 乘数效应和财富效应
D. 利率效应和挤出效应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6.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划分为( )
A. 货币流通的交换价值
B. 商品消费的使用价值
C. 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
D. 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E. 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

27.属于货币政策手段的有( )
A. 调整利率
B. 调整税收
C. 调整汇率
D. 调控货币供应量
E. 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28.属于垄断竞争市场的产品有( )
A. 牙膏
B. 洗面奶
C. 面巾纸
D. 洗衣机
E. 电风扇

29.哈罗德 – 多马模型的基本假设包括( )
A. 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
B. 劳动力的数量按固定的比率增长
C. 不存在技术进步,也不存在资本的折旧
D. 全社会只生产一种既可用于个人消费,也可用于生产过程的产品
E. 生产产品只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

30.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主要取决于( )
A. 收入
B. 失业率
C. 名义利率
D. 经济增长
E. 通货膨胀率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5 分。
31.简述价值规律对市场经济中个别劳动耗费和社会劳动使用的制约作用。
32.简述经济周期中危机阶段的特征。简述需求的价格弹性的类型。
33.简述低档商品价格下降时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简述货币的功能。
34.应用 IS – LM 模型简述政府购买增加对经济体的均衡利率和国民收入的影响。
35.简述通货膨胀对宏观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
36.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 50 – 5P,供给函数为Q = -10 + 5P。计算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37.已知投资乘数为 10,若想使国民收入增加 300 亿元,计算投资需增加多少亿元。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38.试述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联系与区别。
39.试述企业在生产成本既定条件下如何进行生产的最优化决策。

202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经济学原理(初级) 答案及评分参考

课程代码:1388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D 2.A 3.A 4.B 5.B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31.(1)单个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一种商品的总价信量是由生产该商品总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评分说明】答对任意一点得3分,满分5分。

32.(1)商品生产过剩,没有销路,价格猛跌;(1分)
(2)利息率上升,支付手段奇缺;(1分)
(3)信用关系遭到破坏,交易所倒闭并造成大量破产;(1分)
(4)生产急剧缩小。(1分)
(5)失业急剧增长,工资下降等。(1 分)

33.(1)ed>1,富有弹性:1分)
(2)ed<1,缺乏弹性;(1分)
(3)ed=1,单位弹性;(1分)
(4)ed=∞,完全弹性;(1分)
(5)ed=0,完全无弹性。(1分)

34.(1)低档商品价格下降时,该商品需求数量增加,这就是低档商品的替代效应:12分)
(2)低档商品价格下降导致消费者实际购买力提高,(1分)此时该商品需求数量会减少,这就是低档商品的收入效应,(2分)

35.(1)交换媒介;
(2)计价单位:
(3)价值储葱.
【评分说明】答对任意两点得4分,满分5分。

36.政府购买增加时,15 曲线将向右移动;(2 分)会使得均衡国民收入增加,
(2分)均衡利率上升。(1分)

37.(1)皮鞋成本:
(2)莱单成本;
(3)相对价格的变动:
(4)税收扭曲;
(5)预期不稳定;
(6)财富再分配。
【评分说明】每点1分,答出其中任意五点得5分。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38.均衡价格是商品需求量等于商品供给量的市场价格,
即:50-5P=-10+5P (2分)
P=6 (1分)
Q=50-5×6=20 或 Q=-10+5×6=20 (2分)

39.投资乘数K=△Y/△I=20 (2 分)
10=300/△I,解得△I=30 (2分)
投资量塔加 30 亿元可使国民收入增加 300亿元。(1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0.联系:(1)两者本质上是一致的;
(2)绝对剩余价信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区别:(1)物质技术不同:
(2)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起的作用不同。
【评分说明】每点2分,其余视展开论述情况酌情给0-2分,满分10分。

41(1]位于等成本线外,是企业在既定生产条件下无法获得的劳动力投入和资本投入组合;
(2)位于等成本线以下生产,不是既定成本约束下的产量最大化:
(3)只有当等成本线和等产量线相切,相切的点是实现产量最大化的生产最优决策均衡点;
(4)企业可以通过调整劳动力投入和资本投入,获得最大化产量,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评分说明】每点2分,其余视展开论述情况酌情给 0-2分,满分10分。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