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2024年4月自考00482人生哲学试题

机密★启用前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考试

人生哲学

(课程代码00482)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 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按理想的时序可划分为
A.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
B.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
C.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
D.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

2.邓小平曾指出“如果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混乱状态就不能结束,贫穷落后的状态就不能改变”,这句话说明
A.要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B.要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信任
C.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D.要坚定以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体现了怎样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A.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D.同仇敌忾,抵御外侮

4.“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的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
A.团结统一
B.勤劳勇敢
C.自强不息
D.爱好和平

5.当国家的利益受到损害时,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做斗争;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应服从国家利益,体现了
A.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B.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C.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有加强爱国主义的教育
D.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承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

6.下列描述中属于人的自然属性的是
A.道德关系
B.生理结构
C.法律关系
D.家庭关系

7.人生目的规定了人生活动的大方向,对人们所从事的具体活动起着定向作用,体现了
A,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
B.人生目的决定人生发展
C.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D.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

8.以追逐和获取金钱作为人生的目的和生活的全部意义,金钱成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体现了
A.享乐主义的人生观
B.个人主义的人生观
C.拜金主义的人生观
D.物质主义的人生观

9.一个人的需要能不能从社会中得到满足,在多大的程度上得到满足,取决于他的人生活动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说明了
A.只要个人价值实现,社会价值就能实现
B.只要社会价值实现,个人价值就能实现
C.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D.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

10.在与他人交往中,由于性格、经历、文化和修养等差异的存在,因误会、不解和意施见分歧而产生人际矛盾不可避免,这要求我们在促进个人与他人关系时要遵循
A.平等原则
B.诚信原则
C.宽容原则
D.互助原则

11.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只有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才会产生道德,体现了
A.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B.人类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C.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是统一于生产实践
D.道德反映了人类的风俗习惯

12.《礼记·中庸》强调“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要求人们通过勤奋学习,学以成德,学以成性,体现了
A.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精神追求
B.把道德理想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C.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D.把道德看成是言行一致,恪守诚信

13.一个时期、一定范围内,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的价值取向、心理习惯和行为方式称为
A.社会习惯
B.社会惯性
C.社会风气
D.社会风尚

14.商场购物、歌厅娱乐、广场漫步、名胜游览、图书馆学习、体育馆健身等等,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和变换参与公共生活的具体方式,体现了当代公共生活特征的
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B.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C.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D.活动内容的公开性

15.下列不属于我国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的是
A.《野生动物保护法》
B.《水土保持法》
C.《道路交通安全法》
D.《大气污染防治法》

16.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是
A,爱岗敬业
B.办事公道
C.诚实守信
D.服务群众

17.处理人事争议的法定途径不包括
A.申诉
B.控诉
C.仲裁
D.调解

18.法律区别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风俗习惯、社会礼仪、职业规范等其他社会规范的首要之处在于,它是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
A.行为规范
B.社会约束
C.社会规范
D.行为准则

19.下列不属于经济法的是
A.《专利法》
B.《产品质量法》
C.《广告法》
D.《预算法》

20.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并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与自由,包括公民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信仰自由、公民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权利等,体现了宪法
A.党的领导原则
B.人民主权原则
C.公民权利原则
D.民主集中制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1.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
A.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B.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C.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有着重大影响
D.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E.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22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有
A.爱国守法
B.明礼诚信
C.团结友普
D.勤俭自强
E.敬业奉献

23.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有
A.继承性
B.超越性
C.基础性
D.广泛性
E.简明性

24.下列法律法规属于社会法的有
A.《劳动法》
B.《工会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红十字会法》
E.《土地管理法》

25.违约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
A.支付违约金
B.有违约行为
C.违约造成了损失
D.违约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E.存在过错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的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涂“A”,错误的涂“B”。
26.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27.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爱国主义,总是具有不同的内涵。
28.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
29:世界观从属于人生观,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也就不可能有正确的人生观。
30.人生价值评价的尺度,是看一个人能不能索取,是否通过实践成就自身价值。
31.入来源于自然界又依存于自然界,人永远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
32.中国历史上的儒、墨、道、法各家都认为,在塑造理想人格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奋发向上、切磋践履、修身养性。
33.人类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手段最初是自发形成的,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公共秩序日益重要和复杂化,人类便愈加自觉地采用各种手段去维护公共生活秩序。
34.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只决定社会面貌、性质和发展的根本因素,不决定法律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
35.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领导力量,是维护和发展人民民主、实行并坚持依法治国的坚强保证。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国防观念
37.人生环境
38.道德的调节功能
39.荣辱观
40.民事责任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1.简述我国的主要国家制度。
42.简述我国经济法的原则。
43.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44.简述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
45.简述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提出及其意义。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 10分,共20分。
46.结合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谈谈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要意义。
47.什么是法律权威?结合实际谈谈应如何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