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答案】[贵州]2024年4月自学考试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

贵州省 2024 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命题考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试题

课程代码:0045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8小题,每小题1分,共2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哲学思潮是教育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之一。20 世纪上半叶在教育研究领域占主导地位的是
A.后现代主义思潮
B.人本主义思潮
C.存在主义思潮
D.科学主义思潮

2.某学者发现其研究课题中的核心概念在学术界尚有争议,于是在研究报告中对核心概念作出了自我界定,并将这一定义贯彻到底。他这是遵循了教育研究的
A.操作性原则
B.检验性原则
C.公共性原则
D.客观性原则

3.对教育本质、教育功能的研究属于
A.预测研究
B.应用研究
C.评价硏究
D.基础研究

4.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原则中,首先要考虑的是
A.课题要有价值
B.课题要有科学性
C.课题要有创造性
D.课题要有可行性

5.计算机检索是教育文献检索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包括两种途径,,一种是在线检索,另一种是
A.线外检索
B.查询检索
C.数据库检索
D.专题检索

6.一般来说,专著、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研究报告等属于
A.零次文献
B.一次文献
C.二次文献
D.三次文献

7.具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和范围、详细的观察计划和观察指标体系的可控性观察方法被称为
A.直接观察法
B.间接观察法
C.结构性观察法
D.非结构性观察法

8.取样记录法是教育观察法的重要记录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可以分为
A.时间取样法、空间取样法和事件取样法
B.时间取样法、活动取样法和事件取样法
C.个体取样法、群体取样法和事件取样法
D.学校取样法、家庭取样法和社会取样法

9.通过对问卷所得资料的分析可做出研究结论的,其问卷的回收率一般要求在
A.80%以上
B.70%以上
C.60%以上
D.50%以上

10.在前实验设计方法中,实验模式为 SO,XO,的是
A.单组前测设计
B.单组后测设计
C.单组前后测设计
D.等组前后测设计

11.在教育科学研究中,首先提出“行动研究”和词的是
A.美国学者库尔特·勒温
B.澳大利亚学者凯米斯
C.英国学者埃里奥特
D.中国台湾学者陈伯璋

12.在数据特征的描述中,最为常用的差异量数是
A.全距和平均差
B.乎均差和四分差
C.全距和四分差
D.标准差和方差

13.教育研究者按照一定规范撰写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或专著被称为
A.教育研究成果
B.教育研究成果评价
C.教育研究成果推广
D.教育研究成果表述

14.教育研究的基本对象是
A.教育理论
B.教育活动
C.教育观念
D.教育规律

15.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教育学界关于教育本质和教育功能的研究属于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评价研究
D.预测研究

16.在教育研究课题名称中,一般需要表明的三个要件是
A.研究对象、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B.研究问题、研究过程和研究结论
C.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
D.研究背景、研究问题和研究结论

7.在教育研究的每一个假设中,只陈述两金变量之间的关系。这两个变量是心
A.常量和变量
B.有关变量和无关变量
C.自变量和因变量
D.集中变量和分类变量

18.某研究者以教师身份参与高中一年级某班的课外活动,在活动中观察研究可能出现的偶发事件。这种观察属于
A.参与性结构式观察
B.参与性非结构式观察
C.非参与性结构式观察
D.非参与性非结构式观察

19.19 世纪末,在美国进行的关于学校拼写练习的调査是历史上最早的专门教育调査。从事这调查的学者是
A.费舍
B.肯德尔
C.赖斯
D.夸美纽斯

20.在教育实验中,实验者所操作的自变量对因变量所造成的影响的真实程度是
A.内在效度
B.外在效度
C.总体效度
D.生态效度

21.美国学者勒温是行动研究的积极倡导者,他所秉持的行动研究取向属于
A.批判取向
B.实践取向
C.解放取向
D.技术取向

22.研究者以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其对教育的理解,探究教育行为背后的意义,揭示教育活动特点的研究是
A.教育反思研究
B.教育叙事研究
C.教育理论研究
D.教育调查研究

23.在教育文献中,未公开发表的教育活动当事人的个人日记、信函、手稿、作业和试卷是
A.零次文献
B.一次文献
C.二次文献
D.三次文献

24.研究者拟从 100 个学生名单中抽取 20 人作为样术进行相关研究,如果从第三位开始抽取,按照 3、8、13、18、23.…….的形式连续抽取,直到抽满 20 人为止。这种取样方法是
A.简单随机取样
B.分层随机取样
C.整体随机取样
D.等距随机取样

25.以课题研究的时间作为始点,按由近及远、由新到日顺序査找的文献检索方法是
A.顺查法
B.跟踪法
C.逆查法
D.直线法

26.教育科学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
A.教育观察法
B.教育比较法
C.教育实验法
D.教育统计法

27.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主要内容是
A.意义评价、理论评价和实践评价
B.个人评价、同行评价和社会评价
C.通讯评价、网上评价和会议评价
D.目标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

28.教育研究定性分析的资料审核中,资料与研究课题的吻合程度表明了资料的
A.真实性、
B.准确性
C.可靠性
D.有效性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3分,共 15 分。
29.定量分析
30.教育文献
31.真实验
32.因素分析
33.无关变量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4.简述教育叙事研究要求研究者遵守的学术规范。华
35.简述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原则。
36.简述行动研究的特点。
37.简述教育研究成果表述的一般内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20分。
38.试论教育观察法的优缺点。
39.试论教育研究课题论证报告的基本内容。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3分
40.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在一项名为“中学物理诱思探究教学实验”的研究中,研究者选择了某中学高一(1)班为实验班
高一(2)班为控制班,两班教材相同,教师水平相当。在实验班采用学生自学、讨论,教师启发、释疑、点拨等环节构成的诱思探究教学方法,在控制班采用“讲授一接受”的传统教学方法目的是比较诱思探究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对学生掌握知识数量和质量的影响。实验周期为一学年。实验前对两个班学生掌握知识的数量和质量不做实验处理,实验一年后,用统一测试的方式检测出中学物理诱思探究教学法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数量和质量的提高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

问题:
(1)该实验采用了何种设计类型?写出设计模式。(5 分)
(2)该实验的研究假设是什么?(4 分)
(3)指出该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4 分)

贵州省 2024 年 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命题考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答案及评分参考

课程代码:0045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8 小题,每小题1分,共 2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5:5DCDAC
6-10:BCBBC
11-15:ADDBA
16-20:ACBCA
21-25:DBABC
26-28:ADD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分,共 15 分)
29.定量分析是指研究者借助于教学手段(1 分),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柝,“揭示事物数量特征的过程(2 分)。

30.教育文献是用各种载体形式保存下来的对教育研究有一定历史价值和资料2价值的事实材料(1 分),是记载有关教育科学的情报信息和知识技能的各种载体的总称(2 分)。

31.真实验又称作标准实验(1分),是对所有影响因变量的因素有充分地控制具有很高内在效度的实验(2 分)。

32.因素分析是教育研究中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1 分),它是从众多研究变量中概括和推论出来起决定作用的基本因素,以揭示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2 分)。

33.无关变量是指除自变量以外的一切可能影响因变量数值变动(1 分),而对实验结果能起干扰作用的因素(2 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小题,每小题6分,共 24 分)
34.简述教育叙事研究要求研究者遵守的学术规范。
(1)教育叙事研究要遵循事实;(1 分)
(2)教育叙事要体现实然性;(1分)
(3)教育叙事中事件背后的意义与事实要真实结合;(2 分)
(4)研究者要保持价值中立;(1分)
(5)研究者要注重人文关怀。(1分)

35,简述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原则。
(1)选题必须有价值;(2分)
(2)选题要有科学性;(1 分)
(3)选题要有新颖性、创造性;(2 分)
(4)选题要有可行性。(1 分)

36.简述行动研究的特点。
(1)研究者与行动者合二为一;(1分)
(2)行动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1分)
(3)实施过程具有动态性、灵活性、可操作性和术断循环的特点;(2 分)
(4)对象或问题具有特定性,结论亦只适用于特定情境的改进;(1分)
(5)重视研究者的自我反思。(1分)

37.简述教育研究成果表述的一般内容。
(1)题目;
(2)摘要;
(3)关键词;
(4)引言(前言、序言);
(5)正文心
(6)结论;
(7)参考文献;
(8)附录。
(答对一点得1分,任意答对六点得6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38.试论教育观察法的优缺点。
优点:
(1)资料真实可靠;(1 分)
(2)操作简便易行;(1 分)
(3)不受语言限制;(1分)
(4)机动性强。(1分)
缺点:
(1)缺乏控制;(1 分)
(2)只适用于研究外在行为,无法直接了解人的内心活动;(1分)
(3)短期的观察可能会有疏记;(1分)
(4)观察本身可能会影响观察结果;(1 分)
(5)难以用数量表示;(1分)
(6)不适合大规模的宏观调查,具有偶然性和片面性。(1分)

39.试论教育研究课题论证报告的基本内容。
(1)课题名称;(1 分)
(2)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1分)
(3)课题研究的现状、趋势;(1 分)
(4)课题研究的目标;(1分)
(5)研究内容;(1 分)
(6)研究方法;(1分)
(7)条件分析;(1分)
(8)研究步骤和各阶段的时间分配;(1分)
(9)经费预算;(1 分)
(10)成果形式。(1 分)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3分)
40.(1)采用的是准实验设计中非随机分派的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2 分)
其设计模式是(3 分):
S₁ X O₁
S₂ 一 0₂
(2)运用中学物理诱思探究教学法在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数量和质量方面明显优于“讲授一接受的传统教学方式。(4分)
(3)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即诱思探究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2 分);因变量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数量和质量(1 分);无关变量是教师水平、学生程度、教材、教学环境等。(1分)
【评分参考】第(1)点如有其他合理的设计模式,可酌情给分。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