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启用前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考试
小学教育心理学
(课程代码00407)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 2B 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教师聚焦实际教育活动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改进策略并付诸实施,从而达到进实践,提升教育活动的目的。这一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行动研究法
C.访谈法
D.问卷法
2.不同的个体其心理发展,心理机能所能达到的最佳水平、形成的速度、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等因人而异。这是个体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平衡性
3.儿童具有守恒意识,能够认识到即使事物的物理外观发生了变化,其实质(如数量、大小或体积)仍是不变的。此时的儿童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的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4.小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A.直观一操作性
B.指导一模仿性
C.基础一再现性
D.高深一专业性
5.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建立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直接经验
B.替代经验
C.言语劝说
D.情绪唤醒
6.从人类的内在基本需要出发,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探讨,属于学习动机理论中的
A.归因理论
B.成就目标理论
C.强化理论
D.需要层次理论
7.关于“是什么”的知识是
A.主观知识
B.感性知识
C.陈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8.知识应用过程的首要环节是
A.联想
B.审题
C.解析
D.类化
9.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的过程,这是操作技能形成的
A.操作的定向阶段
B.操作模仿阶段
C.操作的整合阶段
D.操作的熟练阶段
10.应用顺口溜来记住圆周率,如:山顶一寺一壶酒(3.14159),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A.复述策略
B.复习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I1.对学习策略的理解,以下不正确的是
A.是指有效的学习而言的
B.是符合规律的活动
C.是通过学习、练习而形成的
D.就是学习方法
12.学习汉字“木”之后,迁移到“林”“森”等汉字的学习,属于
A.负迁移
B.逆向迁移
C.近迁移
D.远迁移
13.贾德认为,对于不同活动情境中所蕴涵的概括化原理的掌握是迁移得以发生的关键,这是迁移的
A.形式训练说
B.经验类化说
C.共同要素说
D.关系转化说
14.人看到某件物品时,思维常被其惯常的用途所束缚,很难想到该物品的其他方面的功能是指
A.功能固着
B.酝酿效应
C.知识的储备
D.认知策略
15.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儿童认为规则来源于外部,具有权威性,不可协商,此时道德发展处于
A.无律阶段
B.他律阶段
C.自律阶段
D.规律阶段
16.道德观念也可称为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7.一般表现为忧心忡忡、愁眉不展、情绪低落,对事物不感兴趣,自我评价降低,有自卑自罪感,严重时会有轻生念头或自我伤害行为。这是哪种情绪适应问题
A.恐惧
B.抑郁状态
C.焦虑
D.情绪障碍
18.学生表现出社交退缩,不敢主动问问题,教师可以示范如何向别人请教,主动和同学交流,然后,让学生反复练习正确行为,这是行为矫正法中的
A.代币法
B.消退法
C.暂时隔离法
D.积极练习法
19.除了传投知识和技能,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应有之义。这体现了小学教师扮演着
A.“家长代理人”的角色
B.“知识传授者”的角色
C.“严格管理者”的角色
D.“心理咨询师”的角色
20.某教师经常关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领导和同事们怎样看我?”等,说明该教师处于福勒的教师职业发展阶段中的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情境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自我阶段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1.访谈法
22.学习动机
23.操作技能
24.迁移
25.组织策略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简述学习的人本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
27.简述知识掌握的过程。
28.简述促进学习策略教学的有效措施。
29.简述教师角色冲突的解决策略。
30.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30分。
31.结合实际,阐述培养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
32、结合实际,阐述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德。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