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2011年7月自考00260刑事诉讼法学试题

全国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刑事诉讼法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6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刑事诉讼法是规定(      )

A.处理犯罪案件的程序法                           B.处理民事纠纷的程序法

C.处理行政争议案件的程序法                     D.处理各类案件的程序法

2.在纠问式诉讼形式下,被告人是诉讼的(      )

A.主体                                                        B.客体

C.当事人                                                    D.中心人物

3.下列情形中,鉴定人应当回避的情形是(      )

A.不具备鉴定所要求的知识、技能             B.当事人申请其回避

C.不了解本案的案情                                   D.担任过本案的侦查人员

4.某人民法院在审理被告人刘某巨额受贿案件时,刘某心脏病突发死亡,对于该案,人民法院应当(      )

A.继续审查案件事实                                  B.退回检察院处理

C.裁定终止审理                                          D.撤销案件

5.某市政府机关公务员张某,因涉嫌犯间谍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根据管辖的规定,此案应当由(      )

A.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B.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

C.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D.国家安全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共同立案侦查

6.下列人员中,不属于回避人员范围的是(      )

A.翻译人员                                                B.审判委员会成员

C.辩护人                                                    D.书记员

7.下列情形中,不属于强制辩护的是(      )

A.被告人是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B.被告人是外国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C.被告人是盲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D.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8.辩护人的下列各项权利中,需要经过被告人的同意才能行使的权利是(      )

A.了解被告人被指控罪名的权利                 B.查阅有关案卷材料的权利

C.收集有关证据材料的权利                        D.对一审判决提出上诉的权利

9.物证区别于其他证据的最显著的特点是(      )

A.物证具有客观性                                      B.物证具有相关性

C.物证以其存在及外部特征证明案件事实   D.物证不可能单独反映案件主要事实

10.当事人申请恢复期间,应当在障碍消除后的(      )

A.3日内提出                                              B.5日内提出

C.7日内提出                                              D.10日内提出

11.在奴隶社会,刑事诉讼中普遍实行的是(      )

A.神示证据制度                                         B.法定证据制度

C.内心确信证据制度                                   D.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12.下列诉讼阶段中,被害人不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是(      )

A.侦查阶段                                                B.起诉阶段

C.一审判决宣告前                                      D.一审判决宣告后

13.侦查的主要内容是(      )

A.收集犯罪证据                                         B.采取强制性措施

C.进行诉讼活动                                          D.进行专门的调查工作

14.提起公诉是人民检察院行使(      )

A.监督权的活动                                         B.诉权的活动

C.侦查权的活动                                          D.司法请求权的活动

15.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没有立案的,首先应当(      )

A.指令公安机关立案                                  B.自行立案侦查

C.追究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D.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

16.在勘验、检查活动中,检查的对象是(      )

A.现场                                                        B.物品

C.人身                                                        D.尸体

17.与侦查、起诉等诉讼阶段相比,审判是(      )

A.诉讼的中心环节                                      B.调查事实的环节

C.适用法律的环节                                      D.实现刑事诉讼法任务的环节

18.法庭审判过程中,合议庭应当决定延期审理的情形是(      )

A.自诉人患有严重疾病,致使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

B.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致使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

C.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重新鉴定、勘验

D.被告人脱逃,致使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

19.没收财产的判决,应当由(      )

A.人民法院执行                                         B.人民检察院执行

C.公安机关执行                                          D.基层人民政府执行

20.对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审查后,人民法院是否应当决定开庭的条件之一是(      )

A.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B.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是否清楚

C.起诉书中是否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       D.全案证据是否确实充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共同之处有(          )

A.有需要通过诉讼解决的某种事实存在

B.有诉讼当事人参加

C.有司法机关参加

D.有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

E.必须依法进行

22.依照刑事诉讼法第25条的规定,对于几个同级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案件(          )

A.由最初受理的法院审判

B.由上级法院指定一个法院审判

C.必要时可以移送主要犯罪地法院审判

D.由被告人选择一个法院审判

E.由有管辖权的法院协商决定其中一个法院审判

23.传来证据的作用包括(          )

A.发现并获得原始证据                               B.容易收集,可以节约人力物力

C.可以检验原始证据的真实可靠性              D.是保存证据材料的一种方式

E.特定情况下,可以作为定案的一种根据

24.询问证人应当遵循的规则有(          )

A.要问明证人的身份

B.要告知证人应当如实作证

C.只能就与案件有关的问题进行询问

D.必须通知证人到公安机关或者检察院提供证言

E.一案有多个证人的应当分别进行询问

25.自诉案件的被告人提起反诉必须符合的条件有(          )

A.反诉的对象是自诉人                               B.反诉的内容是与本案有关的犯罪行为

C.反诉的案件属于自诉案件                        D.反诉必须在诉讼过程中提起

E.提起反诉后不得撤回反诉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自诉人

27.专门管辖

28.期间

29.侦查终结

30.执行

四、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31.刑事诉讼中的犯罪嫌疑人必然转化为被告人。(      )

32.轻微刑事案件一律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

33.证据同案件事实之间的联系既可能是必然联系,也可能是偶然联系。(      )

34.在讯问中,对于侦查人员提出的与本案无关的问题,犯罪嫌疑人有权拒绝回答。(      )

35.独任制只限于基层人民法院采用。(      )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6.在刑事诉讼中实行回避制度有何重要意义?

37.简要回答我国“客观验证无疑’’的证明标准。

38.提起公诉和证据不足不起诉在法律后果和适用条件上有哪些不同?

六、论述题(本大题12分)

39.论刑事诉讼法的总任务与各项具体任务之间的关系。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5分)

40.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某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共同抢劫案件,被告人张某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被告人王

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在一审宣判后,张某当庭提出上诉,王某则表示不上诉,人民

检察院没有抗诉。

(1)第一审判决书送达后,对于不上诉的王某,人民法院可否立即将其交付执行?为什么?

(2)第二审法院在审理该案时,对于未上诉的王某所涉及的案情是否应当一并审查?为什么?

(3)在第二审的审理中,王某是否应当参加第二审的法庭调查?为什么?

(4)第二审人民法院发现一审对张某、王某两被告判处的刑罚畸轻,需要加重刑罚的,应当如何正确处理?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