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启用前
四川省202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马列文论选读
课程代码(00567)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 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马克思提出的“神话”这一概念见于
A.《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B.《德意志意识形态》
C.《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D.《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2.马克思说:“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这句话的意思是指
A.商人的审美能力不足
B.美感不同于人的实际需要的感觉
C.有商业价值的东西不能引起人的美感
D.商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产生美感
3.马克思认为,在生产力不发达时期,除了神话之外,当时繁荣的艺术形式还有
A.史诗
B.舞蹈
C.绘画
D.戏剧
4.斯大林认为,描写战争的小说
A.会引起对战争的恐惧
B.必然煽动读者的战争狂热
C.应当首先区分战争的性质
D.会陷入资产阶级和平主义
5.“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句话强调的是
A.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B.审美心境的问题
C.审美对象的问题
D.审美活动的问题
6.列宁指出,谁拥护“民族文化”的口号,谁就是
A.有觉悟的工人
B.民族主义的市侩
C.马克思主义者
D.民主主义者
7.恩格斯指出,经济基础对文艺的关系是
A.归根结底起决定作用
B.表面起决定作用
C.主要起决定作用
D.实际上起决定作用
8.提出政治观点和艺术观点相统一的文艺批评标准的是
A.马克思
C.毛泽东
B.恩格斯
D.斯大林
9.马克思和恩格斯文艺理论基础的哲学出发点是
A.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B.抽象的人性
C.具体的人性
D.抽象的人
10.马克思提出的“艺术掌握”这一概念见于
A.《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B.《德意志意识形态》
C.《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D.《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加人缺乏审美能力美与人无关
11.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型。”这句话的意思是
A.美不属于工人阶级
B.工人缺乏审美能力
C.阶级社会中劳动具有二重性
D.每与人无关
12.在马克思看来,所谓“自然的人化”就是
A.理念外化的产物
B.人类实践的结果
C.自然自身的演化
D.自然被想象为人
13.恩格斯认为实现了“现实主义最伟大胜利”的作家是
A.席勒
C.左拉
B.巴尔扎克
D.莎士比亚
14.马克思认为,人与环境的关系是
A.环境是人创造的
B.人完全由环境所创造
C.人与环境互相创造
D.人只是反映环境
15.《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发表于
A.1917年
B.1924 年
C.1905 年
D.910年.
16.恩格斯指出,应当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作为文艺批评的
A.指南
B.公式
C.指导
D.规律
17.毛泽东关于文艺的工农兵方向的论断提出于
A.《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B.《新民族主义论》
C.《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18.列宁说无产阶级文学事业应当成为“全体工人阶级的整个觉悟的先锋队所开动的一部巨大的社会主义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这一说法
A.完全抹杀文学事业的特殊性
B.把文艺看成无关紧要的小零件
C.意在比喻无产阶级文学事业同整个革命事业的关系
D.导致了文艺刻板一律的公式化
19.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实践观点,首先揭示了
A.凡是劳动都能创造美
B.美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
C.所有劳动都体现了美的规律
D.一切人类实践劳动都可以创造美
20.提出“两种民族文化”的是
A:恩格斯
B.马克思
C.斯大林
D.列宁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1 神话
22.悲剧(恩格斯)
23.种的尺度
24.席勒式
25.双百方针
三、判断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判断不列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上“ㄨ”,并均简述理由。
26.文艺创作需要自由,所以文艺不需要批评。
27.统治阶级的思想在任何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28.斯大林认为,战争类的作品最好不要写。
四、本大题共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9.马克思是怎样论述希腊艺术的永久魅力的?
30.恩格斯提出的文艺的批评标准是什么?
31.列宁是怎样分析列夫·托尔斯泰的矛盾性的?
32.简述莎士比亚化的基本观点。
33.为什么说“人也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建造”?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4小题 12分,第 35 小题 13分,共 25 分
34.结合列宁、毛泽东的思想观念,谈谈你对文艺家深入生活观察和学习的理解。
35.谈谈你对马克思提出的“劳动创造了美”观点的理解。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