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 ★ 考试结束前
2022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训诂学试题
课程代码:00819
1.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判断下列各题,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正确的涂“A冶,错误的涂“B冶”。
1. 复与两钱散。 成得药,去五六岁,亲中人有病如成者,谓成曰:“卿今强健,我欲死,何忍无急去药以待不祥? 先持贷我,我差,为卿从华佗更索。冶
去:收藏。
2. 巧倕不斲兮,孰察其拨正?
拨:修治。
3. 超之门生姓周者,谓杀超之当得赏,乃伺超之坐,自后斩之,头坠而身不僵。
僵:僵死、僵硬。
4. 广张福罪资诱胁,听众狎恰排浮萍。
狎恰:多而密集的样子。
5. 苏秦见之,坐之堂下,赐仆妾之食。 因而数让之曰:“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 吾宁不
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冶
数:多次。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6. 义训
7. 义界
8. 递训
9. 异文
10. 俪偶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7 小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1. 《说文》言部:“训, ____也。 从言,川声。冶又《说文》言部:“诂, 也。 从言,古声。冶
12. ____、____ 、注意修辞这三项工作是阅读古籍中所必不可少的工作。 三者之中,____又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困难的。
13. 古书异例,是指古书中一些特殊的语法修辞现象以及古人行文中一些特殊的习惯。 古书异例主要包括:一、____ ;二、____ ;三、____ ;四、____ 。
14. 我国的传统语言学(旧称小学)大体上包括三个部分,即 ____、____ 、____ 。
15. 古籍整理,一般地说不外乎对古籍进行____ 、标点、____ 、翻译,而这些工作都离不开训诂知识。
16. 关于词义的演变,依西洋旧说,共有(一)____ ;(二) ____;(三)____ 三种方式。
17. 校勘是校正古书中的 ____、____ 、____ 、倒字等错误的一种学问。
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8. 行者不顾反,出门与家辞。
19. 梁王阴使人刺杀袁盎及他议臣十馀人,于是天子意梁王。
20. 天帝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鹑,黑文而赤翁。
21.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22. 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
23. 行人垂涎于下风,童仆空唯而斜眄。
24. 杯觞引满从衣湿,墙壁书多任手顽。
25. 牧童向日眠春草,渔父隈岩避晚风。
00819# 训诂学试题 第 2 页(共 3 页)
26. ……保姆忽惊叫仆地,色如死灰。 既起,不顾而走入宅。 遥闻大叱曰:“夫人,差事! 宿客乃张直方之徒也。”
27. 愧君千里分滋味,寄与春风酒渴人。
五、写出下列训诂学家的主要著作: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8 分。
28. 扬雄
29. 郑玄
30. 慧琳
31. 颜之推
32. 朱骏声
33. 邵晋涵
34. 戴震
35. 王念孙
六、写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及主要内容: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2 分。
36. 《释名》
37. 《经典释文》
38. 《说文解字注》
七、试对下文所运用的训诂方法作出具体分析说明:本大题 15 分。
39. 唐人韩偓《清兴》诗:“阴沉天气连翩醉,摘索花枝料峭寒。 拥鼻绕廊吟看雨,不知遗却竹皮冠。冶其中“摘索冶这个词,台湾编的《中文大辞典》解释道:“摘索,索取也。冶并以韩偓此诗为书证。 按:此解大误。 首先,从韩偓诗来看,“阴沉天气连翩醉,摘索花枝料峭寒冶是对偶句,“阴沉冶与“摘索冶相对成文,均为形容词,作定语用。 “阴沉冶修饰天气,“摘索冶修饰花枝,各为偏正结构。 《中文大辞典》训“摘索冶为索取,则“摘索冶是动词,“摘索花枝冶是动宾结构,与上文“阴沉天气冶失对,这是讲不通的。 今谓“摘索冶即是萧索、离索、疏索,乃萧条冷落之意,与索取义可谓风马牛不相及。 “摘冶有离义,宋元小说戏曲中屡见之。 又诗词曲中每见“摘离冶一词,“摘冶就是离。 “摘冶既有离义,则“摘索冶即离索。 杨万里诗“更觉梅枝殊摘索冶,“摘索冶即离索也。 如果照《中文大辞典》的释义,训“摘索冶为索取,则这句诗便根本讲不通。 离索者,萧条冷落之意。 许浑《题岫上人院》诗:“离索秋虫响,登临夕鸟还。冶以“离索冶状秋虫之鸣,则清寂冷峭之意可知。 又韩偓《旧馆》诗:“前欢往恨分明在,酒兴诗情大半亡。 还似墙西紫荆树,残花摘索映高塘。冶摘字一本作“萧冶,则“摘索冶亦即“萧索冶。萧索亦萧条冷落之意也,如骆宾王《乐大夫挽词五首》:“萧索郊埏晚,荒凉井径寒。冶 “萧索冶与“荒凉冶相对,则萧索之意灼然可知。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