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31]
园林苗圃学自学考试大纲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二0二一年十月
自学用书:《园林苗圃学》,刘晓东、韩有志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年第1版
Ⅰ、课程性质与学习目的
《园林苗圃学》是园林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方向选修课。该课程实践性强、涉及门类广,是研究论述园林苗木培育理论和生产应用技术的一门应用科学。其培养目标是通过理论课、实验课的学习,使学生切实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尤其是与本地区的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扎实掌握园林苗圃的区划与建设、园林树木的种实生产、苗木繁殖与培育、苗木质量评价与出圃、设施育苗等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具有一定的组织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推广和开拓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园林植物生产和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园林苗圃学作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专科段园林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学分为1.5学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包括本大纲所规定的8个章节内容。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绪 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论述园林苗圃的现代概念及其功能,苗圃产业的发展简况,以及园林苗圃学的基本概念、内容体系、学习目的和要求等,并介绍了国内外与苗圃业发展相关的专业组织机构。
二、课程内容
(一)园林苗圃在园林绿化、美化和环境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园林苗木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园林苗圃学的内容和任务
三、考核知识点
(一)园林苗圃的概念
(二)园林苗圃的功能及发展概况
四、考核要求
识记:园林苗圃的概念
理解:园林苗圃的功能及发展概况,园林苗圃学的内容和任务
第二章 园林苗圃的区划与建设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希望重点掌握一个现代园林苗圃建立与经营必须具备的场圃、生产设施与设备等基础条件,充分理解规划与建设对园林苗圃经营与发展的重要意义,为以后各章节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
(一)园林苗圃建设的可行性分析和布局
1.建设可行性分析
2.苗圃的布局
(二)园林苗圃的规划设计
1.规划设计的准备工作
2.规划设计主要内容
(三)园林苗圃的建设施工
1.施工准备
2.定点放线
3.道路施工
(四)园林苗圃技术档案的建立
1.技术档案要求
2.技术档案主要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一)园林苗圃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具体方法和建设步骤
(二)园林苗圃设计图的绘制和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四、考核要求
识记:园林苗圃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理解:园林苗圃规划设计具体方法和建设步骤
掌握:园林苗圃设计图的绘制和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第三章 园林苗木的种实生产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将系统讲述园林树木种实的发育与结构,结实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种实的成熟与采集,种实的调制、贮藏与运输,以及种子的品质检验与休眠及其解除等,这些内容从整体上将帮助同学们构筑一个园林树木商品种子生产与加工必须了解的知识与技术体系。
二、课程内容
(一)园林树木的结实规律
1.大小年现象和间隔期
2.影响树木结实的因素
(二)园林树木种实生产基地的建立与种实采集
1.种实生产基地
2.种实成熟
3.种实脱落和采种期
4.采种方法
(三)园林树木的种实调制
1.调制方法
2.净种和分级
3.种子登记
(四)园林树木种子活力的生理基础
(五)园林树木种子贮藏与运输
1.种子储藏方法
2.种子运输
(六)园林树木种子的品质检验
1.抽样
2.净度分析
3.重量测定
4.含水量测定
5.生活力测定
三、考核知识点
(一)树木种实的概念
(二)园林树木的种实采集与调制方法
(三)园林树木种子活力检测方法
(四)园林树木种子贮藏方法
四、考核要求
识记:树木种实的概念
掌握:园林树木的种实采集与调制、活力检测和贮藏方法
第四章 苗木的播种繁殖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主要介绍播种繁殖技术(包括播前土地准备与整理、种子的准备与处理、播种时期、苗木密度与播种量、播种方法与播种技术等)、一年生播种苗与留圃苗的年生长特点与抚育、以及出苗前后播种地与苗期的管理措施,希望通过学习能够掌握播种繁殖与播种苗抚育管理的知识与技术体系。
二、课程内容
(一)播种繁殖的特点
1.播种繁殖意义
2.播种繁殖特点
(二)整地作床
(三)播种时期及播种前准备
1.播种时期
2.种子处理
3.播种前土壤处理
(四)播种育苗技术
1.育苗方式
2.苗木密度与播种量
(五)播种育苗的发育特点及管理
1.苗期生长发育特点
2.播后管理
三、考核知识点
(一)播种繁殖技术及其特点
(二)苗期生长特点
(三)苗期的管理措施
四、考核要求
识记:播种繁殖技术及其特点
理解:苗期生长特点
掌握:苗期的管理措施
第五章 苗木的营养繁殖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将系统讲述分株、压条、扦插与嫁接等各种常用营养繁殖方法的基本原理、技术与栽培措施,强调对技术原理的科学理解与技术环节的系统掌握,以便通过学习能够具备在现代产业化生产条件下进行园林苗木生产及管理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二、课程内容
(一)概述
1.营养繁殖的概念
2.营养繁殖的特点
(二)扦插繁殖
1.扦插繁殖的意义
2.扦插生根的生理基础
3.影响扦插成活的因素
4.促进插条生根的方法
5.扦插育苗技术
(三)嫁接繁殖
1.嫁接育苗概述
2.嫁接成活原理
3.嫁接育苗技术
4.嫁接后管理
(四)分株繁殖
1.分株繁殖概念及特点
2.分株繁殖技术
(五)压条、埋条繁殖
1.压条繁殖概念及特点
2.压条繁殖技术
3.压条后的管理
三、考核知识点
(一)营养繁殖的概念和特点
(二)营养繁殖的方法
(三)繁殖苗的培育技术
四、考核要求
识记:营养繁殖的概念和特点,繁殖苗的培育技术
掌握:营养繁殖的方法和技术要点
第六章 园林树木的大苗培育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将在讲述园林苗木移植与整形修剪的原理与技术的基础上,介绍各类大苗培育的技术。通过学习,要充分理解移植栽培技术在园林苗圃大苗培育中的重要性与基础性,掌握移植的基本技术流程与不同类型苗木培育的方法。
二、课程内容
(一)苗木移植
1.移植的作用
2.影响移植成活的因素
3.移植技术
(二)苗木的整形修剪
1.整形修剪的作用
2.整形修剪的原理
3.整形修剪技术
(三)各类大苗培育技术要点
1.乔木类大苗培育
2.灌木类大苗培育
3.藤本类大苗培育
三、考核知识点
(一)移植的作用以及影响移植成活的因素
(二)整形修剪技术
(三)大苗培育技术要点
四、考核要求
识记:影响移植成活的因素
理解:移植栽培技术在园林苗圃大苗培育中的重要性与基础性
掌握:移植的基本技术流程与不同类型苗木培育的方法
第七章 苗木质量评价与出圃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讲述与苗木出圃相关的内容,包括出圃前苗木调查统计与准备、起苗、分级、检疫、包装与运输以及假植与贮藏等,要求重点掌握及理解苗木出圃的质量要求与规格标准、以及描述园林苗木规格质量的常用术语与内容。
二、课程内容
(一)园林苗木质量与评价
1.苗木出圃的质量标准
2.苗木质量评价
(二)苗木出圃的技术环节
1.苗木的掘取与分级
2.苗木的检疫与消毒
3.苗木的包装和运输
4.苗木的储藏
三、考核知识点
(一)苗木出圃的质量标准
(二)苗木质量评价
(三)苗木出圃的技术
四、考核要求
识记:苗木出圃的质量标准
掌握:苗木质量评价和苗木出圃的技术
第八章 设施育苗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在介绍设施育苗生产技术发展的历史、现状与趋势基础上,系统论述了容器苗苗圃的圃地选择与区划、容器育苗与栽培的生产资料与辅助设施,组织培养育苗技术,无土栽培技术及其销售等内容。希望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能够掌握设施育苗与容器栽培的基本原理、技术与知识,充分理解设施苗的优点、生产技术的先进性以及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二、课程内容
(一)概述
1.栽培设施
2.附属设备
(二)容器育苗
1.容器育苗特点
2.育苗容器
3.栽培基质
4.育苗技术
(三)组培育苗技术
1.理论基础
2.组织培养繁殖技术
(四)无土栽培育苗技术
1.无土栽培概述
2.无土栽培育苗技术
三、考核知识点
(一)容器育苗特点与关键技术
(二)组培育苗技术要点
(三)无土栽培育苗技术
四、考核要求
识记:设施育苗主要方法和特点
掌握:容器育苗、组培育苗和无土育苗技术要点
Ⅲ、题型举例(考试大纲中题型举例仅作参考,实际命题时不受此限)
(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砧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 园林苗圃按照面积大小可以分为,, 三种。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 简述园林苗圃规划设计的准备工作。
(四)计算题(每小题12分,共12分)
- 有枫香种子纯度80%,发芽势20%,千粒重5g,C=1.5,要求产量80株/m2,试计算每亩的播种量。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影响园林树木开花结实的因素有哪些,采取哪些栽培措施可以促进树木开花结实?
Ⅳ、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为了使本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及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和落实,现对有关问题作出说明,并提出具体实施要求。
一、关于考核目标的说明
为使考核内容具体化和考核要求标准化,本大纲在列出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对各章规定了考核目标,包括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明确考核目标,能够使自学应考者进一步明确考核内容和要求,更有目的地系统学习教材;使社会助学者能够更全面、更有针对性地分层进行辅导;使考试命题能够更加明确命题范围,更加准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和难易度。
本大纲的考核目标,按识记、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规定所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的涵义标准如下:
识记:指对学过的材料的记忆和识别,是这些知识在头脑中的再现,是最低的学习水平。其记忆范围可以是考试大纲和指定教材中规定的概念、具体的事实、基本原理、原则、基本结论等。
理解:指初步了解材料的由来,能抓住有关概念、原理、原则、结论等的主要特征;正确理解概念、原理等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鉴别不同情况下概念原理等的不同表述方法,或能用另一种表达方式解释有关概念和原理等。
掌握:指能用学习过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包括对考试大纲内容的全面掌握,对知识间联系的深刻理解,对理论有深入的论述或能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可表现为用某一具体原理说明一个实际问题,或用一个实际问题论证一具体的原理、原则,或应用所学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水平。
二、自学方法指导
1.认真阅读与钻研大纲与教材。自学应考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学习《园林苗圃学》教材,全面系统地掌握教材所阐述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本课程系统性强,实践性强,涉及内容较多,知识范围较广泛,各章分别阐明不同的问题,又有密切的内在联系。自学应考者应深入学习各章的内容,掌握基本原理,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内涵。
2.系统学习和重点深入相结合。自学应考者应在全面系统学习教材的基础上,对重点章节进行深入的学习,掌握对学习园林苗圃学理论具有关键意义的重要知识和概念,以便更好地把握本课程的全部内容。
3.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本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学科,在学习时应把课程内容学习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例如新型育苗技术的应用,苗木繁殖与管理技术的更新等来深入研究、加深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保证必要的学习时间。自学者应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自学时间。
三、对社会助学者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明确本课程的性质与设置要求,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把握指定教材的基本内容,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防止自学中的各种偏向,体现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2.要正确处理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同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要正确处理重点和一般的关系。本课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均较强,内容广泛;自学考试命题的题型多样、覆盖面广。社会助学者应根据这门课程和考试命题的特点,指导自学应考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章节和重点问题,把重点辅导和兼顾一般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要求
1.本课程的命题考试,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不要任意扩大或缩小考试范围,提高或降低考核要求。考试命题要覆盖本大纲的八个章节的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2.试卷对能力层次的要求应结构合理。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一般为:识记25%,理解45%,掌握30%。
3.要合理安排试卷的难度结构。试题的难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等。每份试卷中,四种难易度试题的分数比例——般以2:3:3:2为宜。试题的难易度与能力层次不同,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可有难易度不同的试题。
4.本课程考试试卷的题型,一般有: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计算和论述题等,各种题型的具体样式可参见本大纲附录。
5.本课程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题量应以中等水平的自学应考者在规定时间内答完全部试题为度。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