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01664病原生物学自学考试大纲

[01664]

病原生物学自学考试大纲

浙江教育考试院

二O一O年七月

自学用书:《病原生物学》,石佑恩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病原生物学》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医学检验专业的必考课程。《病原生物学》教材注重病原生物学的基础理论与和临床实践、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的结合,是一门基础医学课程。

《病原生物学》教材内容共分7篇。第1篇介绍病原生物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病原生物与宿主的相互作用,病原生物感染与免疫,病原生物性疾病的传播与流行,以及病原生物性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第2篇至第4篇主要介绍细菌、病毒、真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免疫性、病原生物学检查以及防治;第5篇至第7篇主要介绍医学原虫、医学蠕虫和医学昆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诊断、流行和防治。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自学应考者在全面了解病原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及与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性、致病性与免疫性的基础上,为学习有关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及从事由病原生物所致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工作奠定基础。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自学应考者掌握病原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用于传染性疾病的诊断、防治。

二、考核目标

总论

第一章 引言

  • 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病原生物学的定义、范围和内容;掌握病原生物的分类;掌握生物间的共生关系;掌握寄生现象、寄生物、宿主、生活史的概念;掌握病原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殖或繁殖方式;了解病原生物学的发展前景。

  • 考核知识点
  • 病原生物学的定义、范围和内容
  • 生物间的共生关系
  • 寄生现象、寄生物与宿主
  • 考核要求
  1. 识记:(1)病原生物学的定义;(2)寄生现象、寄生物、宿主、中间宿主、终宿主、储存宿主、转续宿主、人兽共患病、生活史、感染阶段、直接型生活史、间接型生活史的概念;
  2. 理解:(1)病原生物的分类;(2)病原生物的生殖或繁殖方式;

 

 

第二章 病原生物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病原生物与宿主的关系;掌握病原生物对宿主的作用以及宿主对病原生物的影响;了解环境对病原生物和宿主关系的影响;

二、考核知识点

(一)病原生物对宿主的作用

(二)宿主对病原生物的影响

(三)环境对病原生物和宿主关系的影响

    三、考核要求

  1. 识记:(1)消除性免疫、非消除性免疫的定义;
  2. 理解:(1)病原生物对宿主的作用、宿主对病原生物的影响以及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三章 病原生物感染与免疫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病原生物感染的来源;掌握病原生物感染的类型;掌握局部感染与全身感染;了解宿主对病原生物的抗感染免疫;熟悉抗感染免疫的类型

二、考核知识点

(一)病原生物的感染

(二)抗感染免疫

(三)抗感染免疫的类型

三、考核要求

  1. 识记:(1)隐性感染、带菌者、带虫者、持续性病毒感染、病毒慢性感染、病毒潜伏感染和慢发病毒感染的基本概念;(2)机会感染的概念及感染的相关条件、医院获得性感染、新现感染、再现感染的基本概念;(3)干扰素定义、生物学活性及其抗病毒机制;(4)幼虫移行症、异位寄生的基本概念
  2. 理解:(1)免疫逃避的机理;

 

第四章 病原生物的传播与疾病的流行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熟悉病原生物性疾病流行的三大环节;了解影响病原生物性疾病流行的三大因素;了解病原生物性疾病的流行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

(一)病原生物性疾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二)影响病原生物性疾病流行的因素

(三)病原生物性疾病的流行特点

三、考核要求

1.理解:(1)病原生物性疾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感染途径及易感者;(2)影响疾病流行的三大因素—自然因素、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3)流行特点—地方性、季节性和自然疫源性

 

第五章 病原生物疾病的诊断防治原则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病原生物标本的采集、运送方法;熟悉病原生物标本的病原诊断检验程序;了解免疫学诊断方法;熟悉病原生物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掌握消毒、灭菌、防腐、无菌的概念;掌握消毒灭菌的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

(一)病原学诊断

(二)免疫学诊断

(三)病原生物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四)消毒、灭菌

三、考核要求

  1. 识记:(1)包涵体、细胞病变效应、最低抑菌浓度、最低杀菌浓度的概念;(2)消毒、灭菌、防腐、无菌的概念;
  2. 理解:(1)病原生物标本的采集、运送方法;(2)细菌、病毒的分离培养;(3)培养物的鉴定方法;(4)常用疫苗的种类和人工被动免疫方法;
  3. 应用:(1)消毒灭菌的原理及其方法

 

第二篇 细菌学

细菌学概论

  • 学习目的和要求

熟悉细菌的大小与形态;掌握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G+菌与G-菌细胞壁的不同点及其医学意义;掌握细菌L型的概念及其医学意义;熟悉细菌胞质内与医学有关的重要结构与功能;掌握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熟悉革兰染色法的步骤及结果。熟悉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生长方式与速度及生长曲线。熟悉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掌握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及其意义;熟悉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了解细菌的拉丁文双命名法。掌握细菌遗传的物质基础;掌握突变、转化、转导、接合、溶原性转换的概念及机理。掌握细菌的侵袭力,掌握内毒素与外毒素的主要区别。掌握菌血症、毒血症、败血症、内毒素血症和脓毒血症的概念。

  • 考核知识点

(一)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二)细菌的生理

(三)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四)细菌的致病机制

  • 考核要求

(一)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1. 识记:(1)细菌大小的测量单位(微米);(2)细菌的基本形态;(3)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化学组成;(4)细菌细胞质及其内容物(质粒、胞质颗粒)的组成与功能;
  2. 理解:(1)G+与G-菌细胞壁的差异及其医学意义;(2)细菌L型的概念及其医学意义;(3)荚膜、鞭毛和菌毛的定义、化学组成、功能。芽胞的定义、芽胞的功能。
  3. 应用:革兰染色的步骤、结果。

(二)细菌的生理

1.识记:(1) 细菌生长繁殖的必备条件; (2) 细菌的繁殖方式与速度;(3)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4)细菌分类的基本单位;(5)拉丁文双命名法。

2.理解:(1)细菌的生长曲线;(2)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和生化试验;(3)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及其意义;(4)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1. 识记:(1)细菌遗传的物质基础;(2)转化、转导、接合,溶原性转换的概念及机理。

2.理解:细菌变异的机制。

(四)细菌的致病机制

  1. 识记:(1)细菌毒力的物质基础;(2)细菌的侵袭力:黏附素、荚膜、其他侵袭性物质、生物膜;(3) 菌血症、毒血症、败血症、内毒素血症和脓毒血症的概念。

2.理解:细菌内、外毒素的主要区别

章 球菌

  • 学习目的和要求

熟悉葡萄球菌属的形态、染色和分类;掌握葡萄球菌属致病物质的种类和所致疾病;熟悉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鉴别要点。熟悉链球菌属的形态、染色和分类;掌握链球菌属致病物质的种类和所致疾病;熟悉抗O试验的意义;熟悉肺炎链球菌的形态染色、培养;掌握肺炎链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熟悉脑膜炎奈瑟菌的生物学性状,掌握脑膜炎奈瑟菌的主要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熟悉淋病奈瑟菌的传播方式及所致疾病。

  • 考核知识点
  • 葡萄球菌属
  • 链球菌属
  • 肺炎链球菌
  • 脑膜炎奈瑟菌
  • 淋病奈瑟菌
  • 考核要求
  • 葡萄球菌属

1.识记:葡萄球菌的形态与染色、培养特性、抗原构造(葡萄球菌A蛋白)。

2.理解: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

  • 链球菌属
  1. 识记:(1)链球菌的形态染色、生化反应、分类;(2)其他链球菌与所致疾病
  2. 理解:A群链球菌的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
  • 肺炎链球菌
  1. 识记:肺炎链球菌的形态染色、培养、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 脑膜炎奈瑟菌
  1. 识记:脑膜炎球菌的形态染色、培养、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 淋病奈瑟菌
  1. 识记:淋病奈瑟菌的形态染色、培养、所致疾病。

章 肠杆菌

  •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种类及所致疾病;熟悉大肠埃希菌在卫生细菌学检查中的应用;熟悉志贺菌的种类、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熟悉沙门菌属的种类、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掌握。肥达反应的概念、结果判断与分析。

  • 考核知识点
  • 大肠埃希菌
  • 志贺菌属
  • 沙门菌属
  • 考核要求
  • 埃希菌属
  1. 识记:(1)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种类;(2)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的血清型及所致疾病;(3)大肠埃希菌在卫生细菌学检查中的应用
  2. 应用:大肠杆菌的医学意义
  • 志贺菌属
  1. 识记:志贺菌的种类、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 沙门菌属

1.识记:(1)沙门菌属的种类、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2)肠热症的标本采集及分离鉴定。

2.理解:肥达反应的概念、结果判断与分析。

章 弧菌属

  •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霍乱弧菌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肠毒素及其致病机理);熟悉副溶血性弧菌的培养、所致疾病。

  • 考核知识点
  • 霍乱弧菌
  • 副溶血性弧菌
  • 考核要求
  • 霍乱弧菌
  1. 识记:霍乱弧菌的形态、染色、培养、抗原构造与分型、抵抗力;(2)副溶血性弧菌的培养、所致疾病。

2.理解:霍乱弧菌的致病性(肠毒素及其致病机理)。

  • 副溶血性弧菌

识记:副溶血性弧菌的培养、所致疾病。

第十章 棒状杆菌

  • 学习目的和要求

熟悉白喉棒状杆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掌握白喉毒素的致病机制。

  • 考核知识点
  • 白喉棒状杆菌
  • 考核要求
  • 白喉棒状杆菌
  1. 识记:白喉棒状杆菌的形态染色、培养。
  2. 理解:白喉毒素的致病机制。

十一章 分枝杆菌属

  •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掌握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及意义。              

  • 考核知识点
  • 结核分枝杆菌
  • 考核要求
  • 结核分枝杆菌
  1. 识记:(1)结核分枝杆菌的形态染色、培养、抵抗力、变异性;(2)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物质。

2.理解: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结果判断和应用

第十二章 厌氧性细

  •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破伤风梭菌的形态、致病性和防治;掌握产气荚膜梭菌的培养、所致疾病;熟悉肉毒梭菌的形态、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熟悉无芽胞厌氧菌致病条件、感染特征及所致疾病种类。

  • 考核知识点
  • 厌氧芽胞梭菌属
  • 无芽胞厌氧菌
  • 考核要求
  • 厌氧芽胞梭菌属
  1. 识记:(1)破伤风梭菌的形态;(2)产气荚膜梭菌的培养、所致疾病;(3)肉毒梭菌的形态、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

2.理解:(1)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性和防治;(2)“汹涌发酵”的概念。

  • 无芽胞厌氧菌

识记:无芽胞厌氧菌致病条件、感染特征及所致疾病种类

第十 其他重要病原性细菌

  • 学习目的和要求

熟悉流感嗜血杆菌的培养;熟悉百日咳鲍特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熟悉空肠弯曲菌的致病性;熟悉幽门螺杆菌的形态、染色、培养特点及所致疾病;熟悉嗜肺军团菌的传播途径及其所致疾病;熟悉鼠疫耶氏菌的形态、染色及所致疾病;熟悉布鲁菌的形态、染色、种类和所致疾病;熟悉炭疽芽胞杆菌形态、染色、抵抗力、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则;熟悉铜绿假单胞菌形态、染色、色素及所致疾病。

  • 考核知识点
  • 流感嗜血杆菌
  • 百日咳鲍特菌
  • 空肠弯曲菌
  • 幽门螺杆菌
  • 嗜肺军团菌
  • 耶氏菌
  • 布鲁菌
  • 需氧芽孢杆菌
  • 铜绿假单胞菌
  • 考核要求
  • 流感嗜血杆菌

识记:流感嗜血杆菌的培养。

  • 百日咳鲍特菌

识记:百日咳鲍特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 空肠弯曲菌

识记:空肠弯曲菌的致病性

  • 幽门螺杆菌

识记:幽门螺杆菌的形态、染色、培养特点及所致疾病。

  • 嗜肺军团菌

识记:嗜肺军团菌的传播途径及其所致疾病。

  • 耶氏菌

识记:鼠疫耶氏菌的形态、染色及所致疾病

  • 布鲁菌

识记:布鲁菌的形态、染色、种类和所致疾病

  • 需氧芽孢杆菌

识记:炭疽芽胞杆菌形态、染色、抵抗力、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则

  • 铜绿假单胞菌

识记:铜绿假单胞菌形态、染色、色素及所致疾病

第十四章 支原体

  • 学习目的和要求

熟悉支原体的主要生物学特性;熟悉引起人类疾病的主要支原体种类及致病性。

  • 考核知识点
    • 概述
    • 主要致病性支原体
  • 考核要求
  • 概述

识记:支原体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 主要致病性支原体

识记:引起人类疾病的主要支原体种类及致病性。

第十五章 立克次

  • 学习目的和要求

熟悉立克次体的共同特性,掌握外裴试验的概念,熟悉常见的立克次体病。

  • 考核知识点
  • 概述
  • 主要致病性立克次体
  • 考核要求
  • 概述

识记:(1)立克次体的共同特性;(2)外裴试验的概念。

  • 主要致病性立克次体

识记:普氏及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的传播方式与所致疾病。

第十章 衣原体

  • 学习目的和要求

熟悉衣原体的共同特性,熟悉衣原体的发育周期与形态染色,熟悉常见的衣原体病。

  • 考核知识点
    • 概述
    • 主要致病性衣原体

三、考核要求

  • 概述

识记:衣原体的发育周期(原体和始体)与形态染色。

  • 主要致病性衣原体
  1. 识记:(1)沙眼衣原体的致病性。(2)肺炎衣原体的致病性。

第十章 螺旋体

  •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钩端螺旋体的形态染色、培养及致病性,掌握梅毒螺旋体的形态染色、致病性及微生物学检查方法。熟悉伯氏疏螺旋体的流行环节。

  • 考核知识点
  • 钩端螺旋体
  • 密螺旋体
  • 疏螺旋体
  • 考核要求
  • 钩端螺旋体

识记:钩端螺旋体的形态、染色、培养及传播途径。

  • 密螺旋体
  1. 识记:梅毒螺旋体的形态、染色及传播途径。
  2. 理解:梅毒螺旋体的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 疏螺旋体

识记:伯氏疏螺旋体的流行环节。

第三篇 真菌学

第十章 真菌学概论

  • 学习目的和要求

熟悉真菌(单细胞、多细胞真菌)的形态结构特点;熟悉真菌的繁殖方式与培养特点。

  • 考核知识点
  • 真菌的生物学性状
  • 真菌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 真菌感染的检查与防治原则
  • 考核要求
  • 真菌的生物学性状

识记:(1)真菌的概念;(2)单细胞真菌、多细胞真菌(菌丝、孢子)的形态结构特点; (3) 培养真菌的常用培养基、菌落类型。

  • 真菌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了解:真菌的致病性

  • 真菌感染的检查与防治原则

了解:真菌感染的检查

第十主要致病性真菌

  • 学习目的和要求

熟悉皮肤癣真菌的致病性;掌握新生隐球菌、白假丝酵母菌的生物学性状及致病性。

  • 考核知识点
  • 浅部感染真菌
  • 深部感染真菌
  • 条件致病性真菌
  • 考核要求
  • 浅部感染真菌

识记:皮肤癣真菌常见的种类和致病性

  • 深部感染真菌

识记:新生(型)隐球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

  • 条件致病性真菌

识记:白假丝酵母菌(白念珠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

第四篇 病毒学

二十章 病毒学概论

  •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病毒的测量单位,病毒的结构、化学组成与功能;熟悉病毒的复制周期;了解病毒的异常增殖。熟悉病毒的致病机制。

  • 考核知识点
  •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 病毒的增殖
  • 病毒的致病机制

三、考核要求

  •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1.识记:(1)病毒体大小的测量单位(纳米);(2)病毒的化学组成。

2.理解:病毒的结构(核心、衣壳、包膜)、化学组成(核酸、蛋白质、脂类、糖类)及功能。

  • 病毒的增殖

识记:(1)病毒的复制过程;(2)缺陷病毒的概念。

  • 病毒的致病机制

理解:病毒的致病机制。

二十一呼吸道病毒

  •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形态结构、抗原变异与流行的关系。熟悉麻疹病毒的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原则。熟悉腮腺炎病毒的致病性。熟悉风疹病毒的致病性和防治原则。

  • 考核知识点
  • 流行性感冒病毒
  • 副粘病毒
  • 其他呼吸道病毒
  • 考核要求
  • 流行性感冒病毒

1.识记:(1)流行性感冒病毒的结构、抗原组成;(2)抗原漂移的概念;(3)抗原转换的概念

2.理解:流行性感冒病毒抗原变异与流行的关系。

  • 副粘病毒

1.识记:(1)麻疹病毒的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原则;(2)腮腺炎病毒的致病性

  • 其他呼吸道病毒

识记:风疹病毒的致病性和防治原则。

二十二肠道病毒

  • 学习目的和要求

熟悉脊髓灰质炎病毒型别、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原则。了解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及新型肠道病毒的致病性。熟悉轮状病毒轮状病毒的形态、致病性.

  • 考核知识点
  • 脊髓灰质炎病毒
  • 柯萨奇病毒与埃可病毒
  • 急性胃肠炎病毒
  • 考核要求
  • 脊髓灰质炎病毒

识记: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型别、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原则。

  • 柯萨奇病毒与埃可病毒

识记: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的致病性。

  • 急性胃肠炎病毒

识记:轮状病毒的形态、致病性。

二十三肝炎病毒

  •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乙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熟悉甲、丙、丁、戊型肝炎病毒的主要生物学特点及致病性。

  • 考核知识点
  • 甲型肝炎病毒
  • 乙型肝炎病毒
  • 丙型肝炎病毒
  • 丁型肝炎病毒
  • 戊型肝炎病毒
  • 考核要求
  • 甲型肝炎病毒
  1. 识记:甲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学性状、微生物学检查和预防措施。
  2. 理解:甲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性。
  • 乙型肝炎病毒

1.识记:乙型肝炎病毒的形态结构、基因结构与功能、复制特点、抵抗力。

2.理解:乙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机理。

3.应用: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学检测与结果分析。

  • 丙型肝炎病毒

识记:丙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学性状、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和预防原则。

  • 丁型肝炎病毒

识记:丁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学特点和致病性

  • 戊型肝炎病毒

识记:戊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及微生物学检查

二十四 疱疹病毒

  • 学习目的和要求

熟悉单纯疱疹病毒的致病性及HSV-II与宫颈癌的关系。熟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致病性。 熟悉巨细胞病毒的致病性(与先天性畸形的关系)。熟悉EB 病毒与鼻咽癌的关系。

  • 考核知识点
  • 单纯疱疹病毒
  •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 人巨细胞病毒
  • EB病毒
  • 考核要求
  • 单纯疱疹病毒

1.识记:单纯疱疹病毒的致病性及HSV-II与宫颈癌的关系。

2.理解:单纯疱疹病毒的潜伏感染特性。

  •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1.识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致病性

2.理解: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潜伏感染特性

  • 人巨细胞病毒

识记: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先天性畸形的关系

  • EB病毒

识记: EB 病毒与鼻咽癌的关系。

二十五 虫媒病毒

  • 学习目的和要求

熟悉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致病性、免疫性及防治原则。

  • 考核知识点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 考核要求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1. 识记: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流行环节、所致疾病。
  2. 理解: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免疫性及防治原则。
  3.  

十六章 出血热病毒

  • 学习目的和要求

熟悉汉坦病毒的毒的流行环节和致病性。

  • 考核知识点

汉坦病毒

  • 考核要求

汉坦病毒

1.识记:汉坦病毒的流行环节、致病性

反转录病毒

  •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熟悉人类嗜T细胞病毒的致病性。

  • 考核知识点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人类嗜T细胞病毒
  • 考核要求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1.识记:(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形态与结构;(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基因结构及编码蛋白的功能;

 2.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致病过程;

 3.应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特殊检验。

  • 人类嗜T细胞病毒

1.识记:人类嗜T细胞病毒的致病性

其他病毒

  •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内基小体的概念;掌握狂犬病病毒的防治原则。熟悉人乳头瘤病毒的致病性;熟悉朊粒的概念和生物学性状。

  • 考核知识点
  • 狂犬病病毒
  • 人乳头瘤病毒
  • 朊粒
  • 考核要求
  • 狂犬病病毒

1.识记:内基小体的概念

2.理解:狂犬病的防治原则

  • 人乳头瘤病毒

1.识记:人乳头瘤病毒的致病性

  • 朊粒

1.识记:朊粒的概念。

2.理解: PrPc和PrPsc的区别。

第五篇  医学原虫学

第二十九章  原虫概论

  • 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原虫、医学原虫概念;掌握原虫的运动细胞器、生殖方式、生活史类型、原虫致病特点。

  • 考核知识点

(一)原虫概论:原虫生理、生活史、致病

  • 考核要求

1.识记:(1)医学原虫概念,原虫的运动细胞器种类,(2)原虫生殖方式、生活史类型

2.理解:(1)原虫生活史类型;(2)原虫致病特点

第三十章  叶足虫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溶组织内阿米巴的形态;熟悉其生活史;掌握溶组织内阿米巴的致病及临床表现;掌握阿米巴的病原学诊断方法;熟悉阿米巴病的治疗和预防;了解致病性自生生活阿米巴;

二、考核知识点

(一)溶组织内阿米巴

(二)致病性自生生活阿米巴

三、考核要求

1.识记:(1)溶组织内阿米巴和致病性自由生活阿米巴的寄生部位、感染途径和方式、感染阶段

2.理解:(1)溶组织内阿米巴的致病及临床表现(2)致病性自生生活阿米巴的致病

 3.应用:(1)阿米巴的病原学诊断方法。(2)阿米巴病的治疗和预防

 

第三十一章  鞭毛虫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黑热病原虫、阴道毛滴虫、蓝氏贾第鞭毛虫的形态;掌握黑热病原虫、阴道毛滴虫、蓝氏贾第鞭毛虫的鞭毛虫的生活史、致病及临床表现;掌握鞭毛虫的病原学诊断方法;熟悉黑热病、阴道毛滴虫病、贾第虫病的治疗和预防;了解锥虫病。

二、考核知识点

(一)杜氏利什曼原虫

(二)蓝氏贾第鞭毛虫

(三)阴道毛滴虫

(四)锥虫

三、考核要求

1.识记:(1)黑热病原虫、阴道毛滴虫、蓝氏贾第鞭毛虫的生活史要点(寄生部位、感染阶段、感染途径和方式);(2)锥虫病的感染方式

2.理解:(1)黑热病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的致病及临床表现;

 3.应用:(1)黑热病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的病原学诊断方法;(2)黑热病、阴道毛滴虫病、贾第虫病的治疗和预防

 

第三十二章  孢子虫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间日、恶性疟原虫、刚地弓形虫、隐孢子虫、肺孢子虫的形态;掌握疟原虫的生活史、致病情况及临床表现;熟悉刚地弓形虫、隐孢子虫、肺孢子虫的致病;掌握疟原虫的实验诊断方法;了解疟疾的防治。

二、考核知识点

(一)疟原虫

(二)刚地弓形虫

(三)隐孢子虫

(四)肺孢子虫

三、考核要求

1.识记:(1)疟原虫的生活史、致病情况及临床表现(2)

2.理解:(1)疟原虫致病情况及临床表现(2)刚地弓形虫、隐孢子虫、肺孢子虫的致病情况

 3.应用:(1)疟原虫的实验诊断方法;(2)疟疾的防治

 

第三十三章  纤毛虫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结肠小袋纤毛虫的形态、生活史;掌握结肠小袋纤毛虫的致病。

二、考核知识点

(一)结肠小袋纤毛虫

三、考核要求

1.理解:(1)结肠小袋纤毛虫的致病

 

  • 医学蠕虫学

  第三十四章  吸虫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吸虫纲的形态、生活史特征;了解常见吸虫-肝吸虫、两种肺吸虫、姜片虫、日本血吸虫的形态,掌握其生活史(寄生部位、感染阶段、感染途径方式、中间宿主、致病阶段);掌握日本血吸虫、肝吸虫、肺吸虫的致病情况及临床表现;掌握吸虫的常见病原学诊断方法;熟悉日本血吸虫病的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则。

二、考核知识点

(一)吸虫概论

(二)华支睾吸虫

(三)并殖吸虫

(四)布氏姜片虫

(五)血吸虫

三、考核要求

1.识记:(1)吸虫纲的形态、生活史特征(2)肝吸虫、两种肺吸虫、姜片虫、日本血吸虫的生活史要点(寄生部位、感染阶段、感染途径和方式、致病阶段)

2.理解:(1)日本血吸虫、肝吸虫、肺吸虫的致病情况及临床表现(2)日本血吸虫的流行与防治;

 3.应用:(1)吸虫的常见病原学诊断方法

第三十五章  绦虫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绦虫纲的形态、生活史特征;了解常见绦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曼氏迭宫绦虫的形态,掌握其生活史;掌握猪带绦虫囊尾蚴、棘球蚴、裂头蚴的致病情况及临床表现;了解绦虫的常见病原学诊断方法;熟悉囊尾蚴病、棘球蚴病、裂头蚴病的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则。了解微小膜壳绦虫、缩小膜壳绦虫的感染方式及致病情况。

二、考核知识点

(一)概论

(二)曼氏迭宫绦虫

(三)链状带绦虫

(四)肥胖带绦虫

(五)微小膜壳绦虫

(六)缩小膜壳绦虫

(七)细粒棘球绦虫

三、考核要求

1.识记:(1)猪带绦虫、牛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曼氏迭宫绦虫的生活史(寄生部位、感染阶段、感染途径方式、中间宿主、致病阶段);(2)微小膜壳绦虫、缩小膜壳绦虫的感染方式

2.理解:(1)猪带绦虫囊尾蚴、棘球蚴、裂头蚴的致病情况及临床表现(2)囊尾蚴病、棘球蚴病、裂头蚴病的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则

 

第三十六章  线虫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线虫纲的形态生活史特征;了解常见线虫-蛔虫、鞭虫、蛲虫、两种钩虫、两种丝虫、旋毛虫的形态;掌握常见线虫的生活史、致病情况;掌握常见线虫的病原学诊断方法;熟悉常见线虫的流行与防治;

二、考核知识点

(一)概论

(二)似蚓蛔线虫(蛔虫)

(三)毛首鞭形线虫(鞭虫)

(四)蠕形住肠线虫(蛲虫)

(五)钩虫

(六)旋毛形线虫

(七)丝虫

三、考核要求

1.识记:(1)蛔虫、鞭虫、蛲虫、两种钩虫、两种丝虫的生活史(寄生部位、感染阶段、感染途径方式、中间宿主、致病阶段)(2)旋毛虫的感染方式及致病情况

2.理解:(1)常见线虫的致病情况及临床表现;(2)蛔虫病、钩虫病、丝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3.应用:(1)常见线虫的病原学诊断方法

 

第三十七章  猪巨吻棘头虫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猪巨吻棘头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流行与防治。

二、考核知识点

(一)猪巨吻棘头虫

三、考核要求

1.识记:(1)猪巨吻棘头虫的致病

 

第七篇  医学昆虫学

第三十八章  概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医学昆虫的特征和种类;掌握医学昆虫的发育与生态;掌握医学昆虫的危害;掌握医学节肢动物的传病方式;了解医学昆虫的防治。

二、考核知识点

(一)概论

三、考核要求

1.识记:(1)全变态、不全变态的基本概念

2.理解:(1)医学昆虫的危害;(2)生物学传播的4种类型

 

第三十九章  蛛形纲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蛛形纲的特征和生活习性;了解硬蜱、软蜱、恙螨、疥螨、蠕形螨、尘螨的形态及生态;掌握硬蜱、软蜱、恙螨、疥螨、蠕形螨、尘螨与疾病的关系;

二、考核知识点

(一)概述

(二)蜱

(三)恙螨

(四)疥螨

(五)蠕形螨

(六)尘螨

三、考核要求

1.识记:(1)蛛形纲的特征;(2)硬蜱、软蜱、恙螨、疥螨、蠕形螨、尘螨所传播的疾病

 

第四十章  昆虫纲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昆虫纲的形态特征;了解蚊、蝇、白蛉、蚤、虱的形态及生态;掌握蚊、蝇、白蛉、蚤、虱与疾病的关系;

二、考核知识点

(一)概述

(二)蚊

(三)蝇

(四)白蛉

(五)蚤

(六)虱

三、考核要求

1.识记:(1)昆虫纲的形态特征(2)蚊、蝇、白蛉、蚤、虱所传播的疾病

三、题型举例(考试时间为150分钟)(题型举例仅供参考,命题时不受此限)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下列哪种物质不是细菌合成代谢产物  (    )

2、内毒素      B. 外毒素        C. 抗生素           D. 抗毒素

3、人感染血吸虫的方式是  (    )

4、接触含尾蚴的疫水     B. 食入钉螺 C. 生食淡水鱼、虾   D. 喝生水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 分)

1、与流感病毒变异相关的病毒包膜蛋白是

2、血吸虫病最常累及的脏器是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4分)

1、质粒

2、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四)问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试述病毒的基本结构及功能。

2、能引起腹泻的医学原虫有哪些?举例说明。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