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28《管理经济学》(2018年版)教材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02628《管理经济学》教材章节练习题及参考答案.zip
zip文件
249.5K

第1章 [练习题]

1.名词解释

管理经济学、无约束最优化、有约束最优化、边际分析法、经济利润、机会成本

2.选择题

(1)研究管理经济学的目的是:

A.解决企业决策问题     B.发现企业行为的一般规律

C.谋取企业短期赢利最大化     D.揭示价格机制如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2)用作判断资源是否真正得到了最优使用的成本概念是:

A.会计成本       B.机会成本     C.固定成本      D.沉没成本

(3)在做管理决策时:

A.应尽量使用机会成本       B.必须使用机会成本     C.在能确定机会的地方,最好使用机会成本      D.因机会成本很难确定,不使用也可以

(4)在资源一定的条件下,现有A、B、C三种选择方案,其对应的净收益分别为100万元、150万元和120万元。若选择了B方案,则机会成本为:

A.0       B.100万元     C.120万元      D.150万元

(5)下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A.会计成本总是大于机会成本       B.机会成本总是大于会计成本    

C.经济利润总是大于会计利润       D.以上都不对

(6)管理经济学最基本的分析方法是:

A.增量分析法   B.盈亏平衡分析法   C.边际分析法   D.利润贡献分析法

3.问答题

(1)什么是管理经济学?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差异体现在哪里?

(2)为什么边际分析在最优决策过程描述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3)为什么经济利润是企业决策的基础?

(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产生的根源是什么?作为市场的主体和基本的决策单元,它必须具备哪些基本特征?

4.计算题

(1)星火煤炭开采公司相信,它可以通过减少矿井里的空气污染提高劳动生产力,进而增加净收益,它估计安装一套新的机械设备来减少污染的边际成本函数为:MC=40P,式中P代表矿井中1单位的污染减少量。公司还认为每单位的污染减少量带来的边际收益(MR)为:MR=1000-10P那么星火煤矿开采公司应该减少的污染量是多少?

(2)假设一家企业接受的任务处于这样的水平:增加一个单位产量,可增加销售收入100元,但同时增加总成本150元。问:此企业应增产还是减产?

(3)大河电子公司有库存的电子芯片5000个,它们是以前按每个2.50元的价格买进的,但现在的市场价格为每个5元。这些芯片经过加工以后可按每个10元的价格出售,加工所需的人工和材料费用为每个6元。问该公司是否应加工这些芯片?请解释之。

[答案]

1.名词解释。答案略

2.选择题

(1)A  (2)B  (3)B  (4)C  (5)D  (6)C

3.问答题

(1)管理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理论和决策科学的分析工具,使一个企业组织能够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中,在面临的各种约束之下,最有效地达到自己既定目标的科学。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差异体现在目的不同、研究方法不同、假设条件不同。

(2)边际分析体现向前看的决策思想;边际分析法有助于实现企业决策最优化;边际分析法可以借助数学工具。

(3)与会计利润仅指企业的会计账目上反映出来的企业已经实现的经营成果不同,经济利润是指在企业的会计账目上没有反映出来的企业有可能取得的利润潜力。会计利润反映企业的过去,经济利润反映企业的未来,而决策是面向未来的。所以,在管理决策中,决策者应该考虑的是经济利润而不是会计利润。

(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产生的根源是节约交易成本。作为市场的主体和基本的决策单元,它必须具备产权明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等基本特征。

4.计算题

(1)根据MC=MR,计算得P=20。

(2)MR<MC,应减产。

(3)加工的机会成本为11元,大于售价,故不应加工,直接出售芯片更合算。

第2章 [练习题]

1.名词解释

需求函数、需求曲线、供给函数、供给曲线、市场均衡、均衡价格、支持价格、限制价格

2.选择题

(1)在某一时期内彩色电视机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的原因是:

A.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下降

B.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上升

C.彩色电视机的价格上升

D.黑白电视机的价格上升

(2)在得出某种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时,不保持为常数的因素是:

A.个人收入       B.其余商品的价格     C.所考虑商品的价格       D.个人偏好

(3)均衡价格随着:

A.需求与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B.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C.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D.需求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4)我们在研究市场需求的时候,应明确需求和需要的区别。其二者的区别在于

A.购买行为是否满足供求关系            B.消费者是否具有购买的能力   

C.消费行为是否满足价值规律            D.消费者是否具有购买的意愿

(5) 市场需求是

A.均衡的产品需求                      B.宏观调控下的需求   

C.与市场供给相抵消后的需求            D.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6)商品甲价格上升,需求量降低,引起了商品乙的需求随之降低,则这两种商品属于

A.替代品          B.无关品        C.互补品            D.其他

(7)某一时期,稻米的供给曲线向右平移的原因可能是:

A.小麦价格下降      B.稻米价格上升     C.良好的气候条件      D.稻米成本上升

(8)下列关于保护价格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总是高于均衡价格                    B.总是低于均衡价格   

C.导致市场过剩,需要政府收购          D.导致市场短缺,需要实行配给制

3.问答题

(1)影响商品需求量的因素有哪些?分析它们对需求量存在什么样的影响?

(2)影响商品供给量的因素有哪些?分析它们对供给量存在什么样的影响?

(3)需求估计有哪些主要的方法?

(4)回归分析法估计需求的4个步骤各是什么?请详细说明。

(5)需求预测有哪几种主要方法?请详细解释。

(6)如果对企业征税,会使企业生产的商品的供给曲线左移,使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下降,你认为对不对?为什么?

4.计算题    

(1)某窗帘公司所出售的廉价窗帘的需求函数估计如下:Qd=1200-20P+0.1I+0.08A,式中,Qd为对窗帘的需求数量,P为每副窗帘的价格,I为销售地区的人均收入,A为该公司的广告支出。所有数据均以月为单位,当前的人均收入和广告支出数量分别为每月1200元和每月4000元。求:

设I值和A值不变,该公司的窗帘的需求曲线是什么?

如果该公司希望实现月销售收益的最大化,在上述数据条件下,价格应定为多少?收益又为多少?

(2)已知某商品的需求曲线为:Qd=1000-20P,供给曲线Qs=20P(单位:件、元),求:

① 供求均衡点价格与产量。

② 如果供给不变,总需求增加10%,求新的需求曲线以及新的均衡价格与产量。

③ 如果需求不变,总供给下降10%,求新的供给曲线与市场均衡价格与产量。

(3)假定棉布的需求曲线为:Qd=10-2P,棉布的供给曲线为:QS=1/2P(Qd、QS均以万米为单位,P以元/米为单位)。试问:

    ① 棉布的均衡价格是多少?

    ② 棉布的均衡销售量是多少?

如果政府规定棉布的最高价格为3元/米,棉布的供求关系会发生什么变化?

如政府对棉布征税,税额为每米1元,征税后均衡价格应是多少?

米。

(4)某公司在9个地区投入的广告费和销售量资料如下表:

地区

1

2

3

4

5

6

7

8

9

广告费Xi

80

100

90

120

150

140

110

120

160

销售量Yi

150

250

200

240

280

300

240

250

300

试确定广告费与销售量的线性回归方程,并预测当某地区投入广告费为150万元时,该地区的销售量为多少?

[答案]

1.名词解释,答案略

2.选择题(1)A   (2)C  (3)C  (4)B  (5) D  (6)C  (7)A (8)AC

3.问答题

(1)影响需求量的因素有商品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的偏好等。一般而言,商品的价格与商品的需求量呈反向关系;替代品的价格与商品的需求量呈正向关系,互补品的价格与商品的需求量呈反向关系;消费者的收入与商品的需求量呈正向关系;消费者的偏好与商品的需求量呈正向关系。

(2)影响商品供给量的因素有商品的价格、生产成本、替代商品的价格等。商品的价格与商品的供给量呈正向关系;生产成本与商品的供给量呈反向关系;替代商品的价格与商品的供给量呈正向关系。

(3)需求估计可以运用市场调查和统计法两种方法。市场调查方法用直接方法对需求进行估计,对消费者直接进行调查,估算某种商品的需求。运用统计方法估计需求主要是运用回归分析法,依据观察数据,根据最小二乘法基本原理,找出拟合这些数据点的最佳拟合曲线,从而确定需求函数的需求曲线。

(4)回归分析通常包括四个步骤:① 建立理论模型;② 收集数据;③ 选择函数形式;④ 估计和解释结果。

(5)需求预测主要有时间序列分析、调查和民意测验技术、经济计量模型、投入和产出技术四种预测方法。

(6)对。如果对企业征税,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减少供给,商品的供给曲线左移。在需求不变的条件下,由于供给减少,趋于供不应求,于是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下降。

4.计算题:

(1)① Qd=1640-20P

② 销售收益TR=P·Q=P(1640-20P)。令TR’=0,得P=41元,此时TR=33620元。

(2)① 均衡价格为25元,均衡产量为500件。② 新的需求曲线:Qd=1100-22P。新的均衡价格约为26元,均衡产量约为520件。③ 新的供给曲线:Qs=18P。新的均衡价格约为26元,均衡产量约为480件。

(3)① 均衡价格为4元。    ② 均衡销售量是2万米。③ 需求量为4万米,供给量为1.5万米。

征税后均衡价格为2元/米。

(4)回归方程为:Y=41.56+1.7X,销售量的预测值为:Y=41.56+1.7×150=296.56(万元)

第3章 [练习题]

1.名词解释

效用、边际效用、消费者生育、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

2.选择题

(1)以下对于无差异曲线的描述,错误的是:

A.无差异曲线总是凸向原点 

B.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

C.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D.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越低。

(2)序数效用论者不会运用以下分析工具:  

 A.无差异曲线       B.预算线       C.边际效用      D.总效用

(3)无差异曲线总是凸向原点,其原因主要是:

A.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B.价格机制     C.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D.均衡理论

(4)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

A.消费者的收入    B.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C.消费者的偏好      D.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价格

(5)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A.消费者的收入  B.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C.消费者的偏好   D.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价格

(6)总效用曲线达到最高点时:

A.边际效用曲线达到最高点   B.边际效用为零    C.边际效用为正   D.边际效用为负

(7)无差异曲线为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时,表示两种商品:

A.部分替代    B.完全替代    C.完全互补    D.互不相关

(8)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上商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者的:

A.价格之比    B.数量之比    C.边际效用之比    D.边际成本之比

(9)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被称为:

A.边际替代率    B.边际技术替代率    C.边际转换率    D.边际效用

(10)预算线向右上方平移的原因是:

A.商品X的价格下降了               B.消费者的收入下降了     

C.商品Y的价格下降了               D.商品X和Y的价格按同一比例下降了

(11)消费者剩余是:

A.消费过剩的商品                               B.消费者得到的总效用

C.消费者得到的总效用减去支出的效用的货币度量   D.支出的货币的总效用。   

(12)如果消费者消费的x、y商品的价格之比是1.25,它们的边际效用之比是2,为达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应:

A.增购x和减少购买y     B.增购y和减少购买x   C.同时增购x、y两种商品        D.同时减少x、y的购买量

(13)已知x商品的价格为5美元,y商品的价格为2美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的消费中得到最大效用时,商品y的边际效用为30,那么此时x商品的边际效用为:

A.60        B.45         C.150         D.75

3.问答题

(1)简要说明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区别。(2)无差异曲线具有哪些特征?(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如何形成的?

4.计算题

(1)假设对某消费者来说,2单位X、8单位Y的效用和4单位X、2单位Y的效用相等。那么,

① 如果消费者要再得到1单位X,为保持效用不变,该放弃多少单位的Y?

② 如果消费者要再得到1单位Y,为保持效用不变,该放弃多少单位的X?

③ MRS等于多少?

(2)假设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如图3-14所示。相关的预算线为L,商品Y的价格为10元。

① 消费者收入是多少?

② X的价格为多少?
③ 写出预算线L的方程。

④ E点的边际替代率为多少?

(3)假定某人只能买到两种物品,他的年收入为10000元。牛肉的价格为每公斤9元,土豆的价格为每公斤2元。

① 如果把牛肉的购买量当作因变量,请写出预算约束线的方程;

② 预算约束线的斜率是多少?

③ 如果土豆价格涨到每公斤4元,请写出新的预算约束线方程。

图3-11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

(4)一位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是P=15-Q。当这种商品的价格由10元下降到5元,请画出消费者所得到的消费者剩余的变化情况。

(5)消费者每周花360元买X、Y两种商品。其中PX=3元,PY=2元,它的效用函数为U=2X2Y,在均衡状态下,他每周买X、Y各多少?

(6)某人有12元钱,用于购买X、Y两种商品。他的效用函数为U=XY。X的价格为每单位2元,Y的价格为每单位3元。问:

①他购买X.Y各多少才能使他的效用最大?

②如果X的价格上涨44%,Y的价格不变,他必须增加多少钱才能维持他起初的效用水平?

 [答案]

1.名词解释。答案略

2.选择题(1)D  (2)CD  (3)A  (4)B  (5)C  (6)B  (7)B  (8)C  (9)A(10)D   (11)C    (12)A   (13)D

3.问答题

(1)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是可以计量并进行加总求和的,故效用可以用基数来表示。序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的大小无法具体衡量,只能用序数来表示满足程度的高低和顺序。基数效用论使用边际效用作为分析工具,序数效用论则使用无差异曲线、预算线作为分析工具。

(2)无差异曲线的特征:无差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同时其形状是凸向原点的;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不能相交;越远离原点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一般情况下,随着某一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数量的不断增加,它所带给消费者的效用增量是递减的,即消费得到的边际效用最终会下降。对于一个消费者来说,某一种商品边际效用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商品消费量的大小。当消费量很小时,消费者对商品的欲望或需要越强烈,一旦欲望得到满足,消费者会感到很大的满足,产生很大的边际效用,换句话说,商品越稀缺,消费者越不易得到它,边际效用也就越大。

4.计算题:

(1) ①消费者要再得到1单位X,为保持效用不变,该放弃3单位的Y。(/=-6/2=-3)

②消费者要再得到1单位Y,为保持效用不变,该放弃1/3单位的X。(/=-2/6=1/3)

③/=3                                                                                         

(2)①50×10=500元。②由40×PX=500,得出PX=12.50元。③L的方程为:12.50X+10Y=500, 或Y=50-1.25X。④MRS=PX/PY=12.5/10=1.25。

(3)①;②;③

(4)解:消费者剩余增加,其大小由原来的三角形ABC的面积,增加到三角形ADE的面积。

由于三角形ABC的面积

三角形ADE的面积

所以消费者剩余增加了50-12.5=37.5

(5)解:

(6)① ②

第4[练习题]

1.名词解释

   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收入弹性   需求交叉弹性   供给价格弹性  恩格尔系数

2.选择题

(1)需求的价格弹性等于:

     A.收益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B.收益变动的百分比除以需求量增加的百分比

  1. 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D.需求曲线的斜率

(2)万达影院的爆米花价格由每桶10.00元提升至每桶12.00元,由此造成其日销量由100桶降至80桶。据此回答以下①②③题。

    ①此时,爆米花的需求价格弹性为:

  1. -0.43 B. -1.00          C. -1.21          D. -1.92

    ②由此可见,爆米花的需求价格弹性属于:

    A.富有弹性的商品    B.缺乏弹性的商品    C. 无弹性的商品  D.单位弹性的商品

 ③此时的爆米花的总收益将:

 A.下降        B.增加           C. 不变            D. 翻一倍。

(3)当某人的收入增加一倍后,却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没有任何变化。我们一般就会将该商品视为:

   A.对收入缺乏弹性    B.对收入单位弹性  C.对收入富有弹性   D.对收入无弹性

(4)假定有X和Y两种商品,同时假定X产品涨价,Y商品的销量也发生了变化,根据需求交叉弹性弹性公式的计算,其结果为0.8,据此我们可以认定,X和Y两种商品属于:

  1. 替代产品 B.互补产品     C. 无关产品        D.同一产品

(5)对于一个中等收入家庭而言,他们常用的牙膏、香皂等产品,一般应属于:

  A.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              B.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C.需求无弹性的商品                D.需求单位弹性的商品。

(6)薄利多销是指价格一定程度的下降,会导致总收益的增加,一般来说,最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商品是:

  A.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          B.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C.需求无弹性的商品            D.需求单位弹性的商品

(7)当两种商品中的一种商品价格发生变动时,该两种商品的需求量向不同方向变化,则这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为:

   A.正值        B.负值         C.零         D.不确定

(8)某销售者打算通过提高某种商品价格,以达到获取更多销售收入的目的,但结果是,销售收入反而下降了。问该商品的弹性是:

A.缺乏弹性        B.富有弹性        C.单位弹性        D.完全有弹性

(9) 如果某商品的价格上涨10%,其产量增加2%,则该商品的价格弹性系数为:

   A.0.2       B.5      C.10%/2%       D.2%/10%

3.问答题

(1)借助图示解释企业实现薄利多销的管理经济学含义。

(2)借助图示说明谷贱伤农的原因。

(3)影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主要有哪些因素?

(4)影响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主要有哪些因素?

4.计算题

(1)某商场将服装A的价格由120元打6折促销,结果该服装的日销量由先前的12件升至30件,据此计算:

    ①该服装的需求价格弹性。

    ②该服装价格变化前后的收益变化。

(2)2010年春节前后,由于南方旱灾和北方雪灾,导致许多城市蔬菜供应紧张,价格飙升。西红柿价格由先前的2.00元升至3.50至4.00元,但许多蔬菜的需求量却没有由此大幅下降。现假定,某小区蔬菜超市西红柿价格由2.00元升至4.00元,其销量从每天的300斤降至260斤,据此计算:

     ①西红柿的需求价格弹性。

     ②西红柿价格变化前后的收益变化。

(3)香烟的需求价格弹性是-0.3。如果现在每盒香烟为5元,政府想减少15%的吸烟量,价格应该提高多少?

(4)甲公司生产靴子,现价每双60元,2010年它的销售量是每月大约10000双。2010年1月它的竞争对手乙公司把靴价从每双65元降为55元。甲公司2月份的销售量跌到只有8000双。

①确定甲公司靴子和乙公司靴子的交叉弹性是多少(假定甲公司的价格不变)?

  ②确定甲公司靴子的价格弹性是-2.0,再假设乙公司把靴价保持在55元,甲公司想把销售量恢复到每月10000双的水平,问它每双需要降价到多少?

(5)某产品的需求函数为:Q=50-20P+0.4A+0.05I。式中:Q是需求量,P是价格,A是广告,I是人均收入。设P=100元,A=6000元,I=9500元,试求:

   ⑴需求的价格弹性;            ⑵需求的收入弹性。

(6)已知某商品的需求方程和供给方程分别为:

   QD=14-3P         QS=2+6P

  试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

 [答案]

1.名词解释。答案略

2.选择题

(1)C   (2) 1)C,2)A,3)A   (3)D   (4)A    (5)A    (6)B(7)A   (8)B   (9)AD   

3.问答题

(1)答:薄利多销就是企业通过一定程度降低产品的销售价格来提高总收益。当商品的需求对价格变动富有弹性时,商品的需求量变动比率大于价格的变动比率,商品的需求曲线一般比较平缓(见右图)。由图可见,当价格由P1下降为P2,需求量由Q1增加为Q2,企业的销售收入从矩形面积P1AQ1O变为矩形面积P2BQ2O,显然,矩形面积P1AQ1O小于矩形面积P2BQ2O。因此,当需求价格弹性富有弹性时,降价可使企业的销售收入增加,即实现薄利多销。由此可见企业实现薄利多销的前提条件是商品需求价格弹性是富有弹性的。

(2)答:稻谷丰收使市场的供给增加,因此,供给曲线向右移动,新的均衡点移到E1点。新的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为P1 和Q1,与最初的均衡价格P0和均衡数量Q0相比,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下降。由于农产品是生活必需品,其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需求曲线表现为较为陡峭。均衡价格下降导致农民收入下降,收入由矩形面积P0EQ0O减少为矩形面积P1E1Q1O。

                        P       D

                                                    S

                       P0                             S’             

                                      E                       

                       P1                    E1                     

                        O              QO  Q1         Q  

(3)答: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主要因素有:商品的替代性、商品用途的广泛性、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等,除此之外,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商品价格的大小、消费者受教育的程度等都会对商品的需求弹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4)答:影响供给弹性的主要因素是商品生产的时间长短、生产的难易程度、生产周期、生产规模和生产成本等。

4.计算题:(1)①服装价格打6折时,价格由120元降低为72元,服装的需求价格弧弹性为12/7。②降价前收益为:TR1=120´12=1440元。降价后收益为:TR2=72´30=2160元。

(2)①西红柿价格由2元上升为4元,其需求价格弧弹性为3/14。②提价前收益为:TR1=2´300=600元。提价后收益为:TR2=4´260=1040元。

(3)香烟的需求价格弹性是-0.3。如果现在每盒香烟为5元,政府想减少15%的吸烟量,价格应该提高50%,也就是价格应提高2.5元,即每盒香烟为7.5元.

(4)① 甲公司靴子和乙公司靴子的交叉弹性为8/3。② 甲公司靴子的价格弹性是-2.0,若乙公司把靴价保持在55元,甲公司想把销售量恢复到每月10000双的水平,它每双需要降价到53.2元。

(5)根据点弹性计算公式得:需求价格弹性为-2.16。需求收入弹性是51。

(6)QD=QS,14-3P=2+6P,得:P=4/3,需求价格弹性为:-0.4;供给价格弹性为:0.8

第5[练习题]

1.名词解释

生产函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规模经济、范围经济、边际产品价值、等产量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等成本线

2.选择题

(1)当生产函数Q=f(L)的APL为正且递减时,MPL可以是:

A.递减且为正      B.递减且为负     C.为零      D.上述任何一种情况

(2)生产的第二阶段应该:

A.开始于APL 开始递减处(即APL 的最高点),终止于MPL为零处

B.开始于APL 曲线和MPL 曲线的相交处,终止于MPL 曲线和水平轴的相交处

C.开始于 APL 的最高点,终止于MPL为零处     D.上述说法都对

(3)依据生产三阶段理论,生产应处于的阶段是:

A.边际产量递增,总产量递增    B.边际产量递增,平均产量递增    C.边际产量为正,平均产量递减      D.以上都不是

(4)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如果企业增加三个单位的劳动投入量就可以减少六个单位的资本投入量,则有:

  1. MRTSLK=2,且MPK/ MPL=2 B. MRTSLK=1/2,且MPK/ MPL=2
  2. MRTSLK=2,且MPK/ MPL=1/2    D. MRTSLK=1/2,且MPK/ MPL=1/2

(5)总产量处于递增阶段时,边际产量:

A.递减     B.递增    C.为正     D.上述任何一种

(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边际产量减少,平均产量就减少       B. 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就减少

C.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就一定为负     D. 只要平均产量减少,总产量就减少

(7)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则该企业生产处于:

A.规模收益递增阶段          B. 规模收益不变阶段    C.规模收益递减阶段 D. 边际收益递减阶段

(8)规模报酬递减可能是在下述哪种情况下发生的:

A.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B不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C.连续地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

D.不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增加其余生产要素的投入

(9)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

A.平均产量增加    B.平均产量减少    C.平均产量不变   D.平均产量达到最低点

(10)对于生产函数Q=f(L、K)和等成本线C=PL×L+PK×K来说,在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点上应该有:

A.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相切             B. MRTSLK=PL/PK     C. MPL/PL= MPK/PK      D.上述说法都对

(11)某企业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现,现有投入组合下,劳动与资本间边际产量之比大于劳动与资本间价格之比,那么,该企业

A.要增加产量,必须增加成本         B.现有投入组合可能是较好的

C.应增大劳动投入比例               D.应增大资本投入比例

(12)当企业处在利润最大化的均衡点上,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劳动的价格与资本的价格的比率

B.等产量曲线的斜率等于等成本线的斜率

C.等成本线与等产量曲线相切    D.劳动的边际产量等于资本的边际产量

(13)等成本线向外平行移动表明:

A.产量提高了        B.生产要素的价格同比例下降了     C.生产要素的价格按不同的比例下降了       D.成本降低了

(14)企业在生产中采用了最低成本的生产技术,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为0.4,资本的边际产量为5,则劳动的边际产量为:

A.2            B.1                C.3              D.5

(15)增加一单位某投入要素引起的总收益的增加量,是指:

A.边际收益           B.边际成本           C.边际产品价值         D.边际产量

(16)假定产品的价格不变,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其投入要素的价格为6元,该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为1/3时,企业获得最大利润。则企业生产的产品价格为:

A.2元                B.18元         C.1.8元          D.9元

3.问答题

(1)1958年的大跃进中,有些地方盲目推行密植,结果引起减产,试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来解释这种现象。

(2)生产规模扩大导致收益的变动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它说明什么问题?

(3)生产三阶段是如何划分的?为什么生产者大多会在第二阶段生产?

(4)应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论述国有企业改革之初实施减员增效措施的意义。

(5)一个企业主在考虑雇用一个工人时,对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中他更关注哪一个?为什么?

(6)假定A、B两国各有一钢铁厂,A国钢铁厂生产一吨钢需10人,而B国只需1人,是否能认为B国钢铁厂的效率比A国高,为什么?

4.计算题

(1)设某企业总产量函数为TPL=72L+15L2-L3,求:①当L=7时,边际产量MPL是多少?②L的投入量为多大时,边际产量MPL将开始递减?

(2)某企业使用资本和劳动生产一种小器具,在短期中,资本固定、劳动可变,短期生产函数为:TP= -L3+24L2+240L ,其中:TP是小器具的每周生产量,L是雇佣工人的数量,请计算在下列情况下L的取值范围:

①第一生产阶段;②第二生产阶段;③第三生产阶段。

(3)在下列生产函数中,哪些属于规模收益递增、不变和递减?①Q=10K+8L-0.2KL②Q=K2L ③Q=K+2L

(4)某企业仅生产一种产品,唯一的可变要素是劳动。其生产函数为:Q=-0.1 L3+6L2+12L, 其中:Q是每周生产量,L是雇佣工人的数量,问:

①劳动的平均产量最大时,需要雇佣多少工人?

②劳动的边际产量最大时,需要雇用多少工人?

③总产量最大时,需要雇用多少工人?

(5)下面是某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短期生产函数的产量表。

可变要素的

投入数量

可变要素的

总产量

可变要素的

平均产量

可变要素的

边际产量

1

 

2

 

2

   

10

3

24

   

4

 

12

 

5

60

   

6

   

6

7

70

   

8

   

0

9

63

   

①请将上表中的空格填上。

②该生产函数是否表现出边际收益递减?如果是,是从第几单位的可变要素投入量开始的?

(6)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劳动的价格为PL=2,资本的价格为PK=1。求:

①当成本C=3000时,企业实现最大产量时的L、K和Q的均衡值。

②当产量Q=800时,企业实现最小成本时的L、K和C的均衡值。

(7)某企业的短期生产函数为Q=-0.1L3+6L2+12L(其中:L为劳动人数)。问:

①应投入多少劳动人数平均产量最大?

②平均变动成本最小时的总产量为多少?

③如果劳动者每周工资为360元,产品价格为30元,则该企业获得最大利润时的劳动投入应为多少?此时企业总产量为多少?

(8)下面的生产表提供了X、Y两种投入要素不同组合的最大可能产量估计数。

 
   

①这两个投入要素所显示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不变、递增、还是递减?为什么?

②假设产品单价为0.25元,试完成下面两个表的作业。

 

X  固  定  为  2  单  位

使用Y单位数

总产量(TPY)

边际产量(MPY)

平均产量(APY)

边际产品价值(VMPY)

1

2

3

4

5

       
 

Y  固  定  为  3  单  位

使用X单位数

总产量(TPx )

边际产量 ( MPx )

平均产量(APx )

边际产品价值( VMPx )

1

2

3

4

5

       

③假定X的数量固定为2单位,Y的日成本是16元,问将使用Y多少个单位?

④假定目前企业结合使用4个单位的X和2个单位的Y,每日生产产品400个单位。X的单位成本是每日15元,Y也是15元。你认为现行的要素组合是否应当改变?为什么?

[答案]

1.名词解释。答案略

2.选择题

(1)D   (2)D   (3)C   (4)C    (5)D   (6)C   (7)B   (8)A   (9)A   (10)D   (11)C   (12)D    (13)B   (14)A   (15)C   (16)B

3.问答题

(1)答: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也称报酬递减法则,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连续地等量地投入到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的增量(即边际产量)增加,但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数量之后,继续增加该要素的投入,所得到的产量的增量(即边际产量)是递减的,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

 
   

由图可见,当在固定的土地上增加秧苗的数量,最初边际产量大于零,总产量增加。当秧苗数量增加到L3以后,如果继续增加秧苗数量,边际产量为负,总产量绝对减少。

(2)答:随着生产规模扩大,收益或产量的变动大致可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规模收益递增阶段。即产量(收益)增加的幅度大于各种要素投入(规模)增加的幅度。如劳力和资本的投入量都增加一倍,而产出量增加一倍以上,这种情况就称规模收益递增。第二阶段,规模收益不变阶段。在这一阶段,收益增加的幅度与规模扩大的幅度相等。如劳动与资本投入增加一倍,产出量也增加一倍。第三阶段,规模收益递减阶段。在这一阶段,收益增加的幅度小于规模扩大的幅度,甚至收益绝对减少。如投入的劳力和资本等都增加一倍,收益的增加却不到一倍,或者根本没有增长。

(3)答:生产三阶段的划分如下图:

 
   

理性的生产者会选择第二阶段进行生产,因为相对其它阶段,在第二阶段生产者所获得的产量是最大的。但具体选择哪一点还要考虑到成本、收益和利润。

(4)答: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也称报酬递减法则,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连续地等量地投入到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的增量(即边际产量)增加,但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数量之后,继续增加该要素的投入,所得到的产量的增量(即边际产量)是递减的,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

 
   

由图可见,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时代,人员过多,使企业生产经营处于第三生产阶段,边际产量为负,因此需要通过改革减少人员,使之由第三生产阶段回归第二生产阶段,才能使生产中的边际产量由负转正,提高生产效率。

(5)答:更关注边际产量。原因是边际产出左右着平均产出。只要边际产出大于平均产出,平均产出就会增加。而且,根据生产的三阶段理论,企业生产的合理区间为第二生产阶段,在该区间中,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是递减的,但其中可能存在着使利润最大化的点。因此,只要增雇的工人的边际产量大于零,即能够带来总产量的增加,企业主就可能雇用他。另外,企业在生产时是根据MR=MC进行决策,而边际收益又与边际产量直接相关,所以企业更关注边际产量。

(6)答:不能据此认为B国钢铁厂的效率比A国高。在使用的资本数量及劳动情形资本价格不明确的情况下,我们无法判断哪个钢铁厂在经济效率上更高(即所费成本小)。如果劳动的价格为20,资本价格为24,A国使用10单位劳动和1单位资本生产1吨钢,其总成本为224;B国使用1单位劳动10单位资本生产1吨钢,其总成本为260,此时,A国钢铁厂的效率反而比B高(即所费成本更小)。

4.计算题:(1)解:1)将L=7代入MPL中,得: MPL=135 。

2)MPL最大时,其导数为零,即得:L=5时,边际产量MPL将开始递减。

(2)解:1)第一生产阶段:2)第二生产阶段:在C点,MPL=03)第三生产阶段:L>20

(3)解:①规模收益递减②规模收益递增③规模收益不变

(4)解:1)劳动的平均产量最大时,MPL=APL,据此计算得:L=30;

   2)劳动的边际产量最大时,边际产量的导数为零,据此计算得:L=20;

   3)总产量最大时,MPL=0,据此计算得:L≈41

(5)1)

可变要素的投入数量

可变要素的总产量

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

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

1

2

2

2

2

12

6

10

3

24

8

12

4

48

12

24

5

60

12

12

6

66

11

6

7

70

10

4

8

70

35/4

0

9

63

7

-7

2)该生产函数表现出边际收益递减,是从第5单位的可变要素投入量开始的。

(6)解:

(7)解:1)平均产量最大时,平均产量等于边际产量,即:APL=MPL,据此列方程求解得:应投入30个劳动人数平均产量最大。

2)平均变动成本最小时平均产量最大,1)中已求得平均产量最大时,L=30,将该值代入生产函数中得:总产量Q=3060。

3)如果劳动者每周工资为360元,产品价格为30元,则该企业获得最大利润的均衡条件为VMPL=PL,即:MPL•30=360,据此计算得:劳动投入应为40。此时企业总产量为3680。

(8)解:

1)可以从产量表中找出Q=282的等产量曲线,该等产量曲线的要素组合见下表。

要素组合

X要素

Y要素

A

B

C

1

2

4

4

2

1

当A→B时,MRTS=-(2-4)/(2-1)=2

当B→C时,MRTS=-(1-2)/(4-2)=1/2

所以,这两个投入要素所显示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

2)

   

X  固  定  为  2  单  位

 

使用Y单位数

总产量(TPY)

边际产量(MPY)

平均产量(APY)

边际产品价值(VMPY)

 

1

2

3

4

5

200

282

346

400

443

200

82

64

54

43

200

141

346/3

100

88.6

50

20.5

16

13.5

10.75

 

Y  固  定  为  3  单  位

使用X单位数

总产量(TPx )

边际产量 ( MPx )

平均产量(APx )

边际产品价值( VMPx )

1

2

3

4

5

245

346

423

490

548

245

101

77

67

58

245

173

141

245/2

548/5

245/4

101/4

77/4

67/4

58/4

             

3)根据上表计算的数据,当X=2,VMPY=PY=16,则Y=3

4)当X=4,Y=2时,MPX=(400-346)/(4-3)=154,MPY=(400-282)/(2-1)=118

因为:PX=PY=16

所以:

因此,现行的要素组合应当改变,应该增加X要素,减少Y要素。

第6[练习题]

  1. 名词解释。机会成本   显性成本   隐性成本   会计成本   沉没成本  边际成本  正常利润        超额利润
  1. 选择题

(1) 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它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这一成本定义是指:

    A.会计成本    B.隐性成本       C.机会成本       D.边际成本

  (2)小王经营一家饭店,下面那项成本可能属于隐性成本:

      A.服务员的工资     B.饭店的租金     C.自身的劳动力投入   D.饭店的水电费

 (3)在长期中,下列成本中哪一项是不存在的:   

A.固定成本    B.机会成本       C.平均成本     D.隐性成本

(4)下列项目中可称为可变成本的是:

A.管理人员的工资   C.厂房和机器设备的折旧 B.生产工人的工资   D.正常利润

(5)当产量为3单位,固定成本为120元,可变成本为90元时。平均成本为:

A.10元      B.30元       C.40元       D.70元

(6)已知产量为9单位时,总成本为95元,产量增加到10单位时,平均成本为10元,由此可知边际成本为:

A.5元       B.10元         C.85元         D.195元  

(7)某企业每年从企业的总收入中取出一部分作为自己所提供的生产要素的报酬,这部分资金被视为:

A.显性成本 B.隐性成本 C.沉没成本       D. 超额利润

(8)正常利润:               

A.是经济成本的一部分  B.是经济利润的一部分 

C.是会计成本的一部分  D.是会计利润的一部分

(9)假定两个人一天生产了10个零件,三个人一天则能生产12个零件,则:   

A.劳动的边际产量上升          B.边际成本下降

C.平均可变成本上升            D.A和B正确

(10)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的交点是:  

 A.盈亏平衡点      B.停止营业点        C.企业均衡点     D.平均成本最低点

(11)在长期平均成本线的递增阶段,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

A. 右端     B. 左端      C. 最低点      D. 无法确定

(12)在规模内在经济作用下的LAC曲线是呈:

A.上升趋势          B.下降趋势        C.不变         D.无法判定

(13)在从原点出发的射线与TC曲线相切的产量上,必有:

  1. AC值最小 B. AC=MC,MC曲线处于上升段 D.上述各点都对

(14)某先生辞去月薪7 000元的工作,取出自有存款100 000元(月息1%),办一独资企业,如果不考虑商业风险,则该先生自办企业按月计算的机会成本是:

A.8 000元         B.100 000元         C.7 000元       D.107 000元

(15)在短期生产中,当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时,下列哪项成本达到最小值:

A.平均成本       B.边际成本        C.平均可变成本        D.平均不变成本

(16)如果生产品10单位产品的总成本是100美元,第ll单位的边际成本是21美元,那么:

    A.第11单位产品的TVC是21美元       B.第10单位的边际成本大于21美元

 C.第1l单位的平均成本是11美元       D.第10单位的边际成本小于12美元

(17)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有:

    A.短期生产中边际成本的变化只与可变成本有关

    B.长期内如果产量减少到零,总成本也将为零

    C.在总收益等于总成本时,企业的正常利润为零

    D.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增引起了MC一开始的递减

(18)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成为U形的原因与   

A.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有关          B.规模经济有关

C.外部经济与不经济有关                D.不变成本与可变成本所占比重有关

3.问答题

 (1)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哪个更大?为什么?

(2)简要说明短期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形成U形的原因。

(3)政府决定,某行业的企业必须为它生产经营的产品支付10000元的税收。这一税收对总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会产生什么影响?

(4)某企业打算投资扩大生产,其可供选择的筹资方法有两种,一是利用利率为10%的银行贷款,二是利用企业利润。该企业的经理认为应该选择后者,理由是不用付利息因而比较便宜,你认为他的话有道理吗?

4.计算题

(1)某企业原生产产品A1000件,单位变动成本1元,总固定成本为1000元(单位固定成本1元),单位总成本为2元,单位价格为3元。现在有人只愿意以1.3元的价格再订购1000件,如果企业生产能力有富余,该企业是否应该接受这笔订货?

(2)王某是某公司销售部经理,年薪8万元,存入银行可得利息0.5万元。现决定开一百货超市,将自己所拥有的一店面房作为超市营业用房,原店面房租收入3万元,还需要雇用5名员工,经营一年后,账目如下:总收入:25万元;成本:6万元;雇员工资:6万元;水电费:1.5万元。据此,请计算并回答以下问题:

机会成本、经济成本与会计成本的含义;

会计利润、经济利润和正常利润的含义;

分别计算王某的百货超市一年后的会计成本和经济成本;

分别计算王某的百货超市一年后的经济利润、会计利润和正常利润。

(3)假定某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是:TC(Q)=Q3-10Q2+17Q+66

①指出该短期成本函数中的可变成本部分和固定成本部分;

②写出下列相应的函数:TVC(Q)、AC(Q)、AVC(Q)、AFC(Q)和MC(Q)。

(4)根据下表中已给出的数字进行计算,并填写所有的空格。

产量

固定成本

可变成本

总成本

边际成本

平均固定成本

平均可变成本

平均成本

0

120

0

         

1

120

 

154

       

2

120

63

         

3

120

 

210

       

4

120

116

         

5

120

 

265

       

6

120

180

         

7

120

 

350

       

8

120

304

         

9

120

 

540

       

(5)考虑下表中三个不同企业的长期总成本。这三个企业是处于规模经济还是规模不经济?

Q

A企业

B企业

C企业

TC

TC

TC

1

2

3

4

5

6

7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1

24

39

56

75

96

119

21

34

49

66

85

106

129

(6)某企业生产函数为:Q=L0.7K0.3,要素价格分别为:PL=14元,PK=18元。请推导出该企业的总成本函数和边际成本函数。

[答案]

1.名词解释。答案略

2.选择题

(1)

C

(2)

C

(3)

A

(4)

B

(5)

D

(6)

A

(7)

B

(8)

A

(9)

C

(10)

B

(11)

A

(12)

B

(13)

D

(14)

A

(15)

B

(16)

C

(17)

C

(18)

B

3.问答题

(1)答:会计利润更大,因为它没有把隐性成本考虑进来,而经济利润考虑到企业自身拥有一些生产要素的价值,即隐性成本,将隐性成本计入了企业的总成本之中。

(2)

答: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形的原因是短期生产中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投入生产要素的增加,要素的边际产量先递增,到最大后递减,于是平均成本便呈先递减后递增的U形。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现U形的原因主要是长期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企业开始生产阶段,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当生产扩张到一定规模以后再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使经济效益下降,相应地长期平均成本先递减以后再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使经济效益下降,相应地长期平均成本先递减后递增形成U形。

(3)答:这一税收将使得总成本曲线向上平移,而边际成本曲线没有发生变化。

(4)答:没有道理,他忽视了机会成本(或隐性成本)。当他选择后者后,企业的会计利润就会比经济利润高,因为会计利润并没有考虑到隐性成本。

4.计算题:

(1)解:该企业如果接受这笔订货,则:MR=1.3´1000=1300元;MC=1´1000=1000元

MR〉MC,所以,应该接受这笔订货。

(2)解:1)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会计成本(accounting cost)是在财务分析中使用的一种成本概念。它是指企业在生产活动中按市场价格支付的一切生产要素的费用。

经济成本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其中:显性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隐性成本是指在形式上没有支付义务的,企业为使用自己提供的那一部分生产要素而支付的作为报酬的费用。

2)会计利润是企业销售产品的总收益减去会计成本(显性成本)后的余额,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经济利润也被称为超额利润,是指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即:经济利润=总收益-总成本=总收益-(显性成本+隐性成本)。

正常利润是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是承担风险的报酬,是企业家人才的价格,是企业家人才的机会成本。

3)会计成本=6+6+1.5=13.5万元;经济成本=显性成本(会计成本)+隐性成本=13.5+(8+0.5+3)=25万元

4)经济利润=25-25=0万元,会计利润=25-13.5=11.5万元,正常利润=8万元

(3)

解:1)该短期成本函数中的可变成本部分:Q3-10Q2+17Q ;固定成本部分:66 。

    2)TVC(Q)= Q3-10Q2+17Q; AC(Q)= Q2-10Q+17+66/Q;AVC(Q)= Q2-10Q+17;AFC(Q)=66/Q

MC(Q)= 3Q2-20Q+17

(4)计算结果见表中的红色数据。

产量

固定成本

可变成本

总成本

边际成本

平均固定成本

平均可变成本

平均成本

0

120

0

120

120

0

120

1

120

34

154

34

120

34

154

2

120

63

183

29

60

31.5

91.5

3

120

90

210

27

40

30

70

4

120

116

236

26

30

29

59

5

120

145

265

29

24

29

53

6

120

180

300

35

20

30

50

7

120

230

350

50

17

33

50

8

120

304

424

74

15

38

53

9

120

420

540

116

13

47

60

(5)解:先计算出每个企业不同规模下的平均成本,由此得出:

A企业正处于规模经济阶段

B企业处于规模不经济阶段

C企业经历了规模经济阶段和规模不经济阶段,最后是处在一个规模不经济的时期。

(6)解:

第7章[练习题]

1.名词解释

边际收益、利润最大化原则、盈亏平衡点、生产可能性曲线、边际转换率、等收益线、经营杠杆率、经营杠杆测定度

2.选择题

(1)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                 

A. 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        B. 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

C.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D. 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没有关系

(2) 某公司计划引入一种新产品。市场营销经理预测销售单价为500美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0美元。另外,有关的固定间接生产成本为110,000美元,固定营业成本为150,000美元。为达到盈亏平衡点,公司必须销售多少单位的产品?

  A.220单位        B.275单位           C.520单位         D.650单位

(3) 企业的盈亏平衡点在:

A.企业的总亏损等于总固定成本           B.商品价格等于平均固定成本

C.总收益等于总成本                     D.以上都不对

(4) 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凸出的原因是:

A.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递增            B.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递减

C.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增            D.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

(5)某企业生产并销售X、Y两种产品,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现,现有产品产量组合下,X产品的边际成本与Y产品的边际成本之比大于X产品与Y产品的价格之比,那么,该企业

A.要增加产量,必须增加成本             B.现有产品产量组合可能是较好的

C.应增大X产品的生产产量               D.应增大Y产品的生产产量

(6)某企业在现有生产条件下,其平均成本高于市场销售价格,但其平均可变成本低于市场销售价格,那么该企业在短期应该:

   A.亏损,立即停产                         B.亏损,但继续生产  

C.亏损,生产或不生产都可以               D.获得正常利润,继续生产

3.问答题

(1)一个企业是否可能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产品?请解释你的答案。

(2)简要说明如何依据边际分析方法进行产出的决策。

(3)试说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经济含义。

4.计算题

(1)假定你是一个企业的总经理,该企业在三个城市上海、北京和天津销售产品,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当你在每个城市有不同数目的销售代理人时,下面这张表给出了准确的期待每月总收益的信息。

销售代理商

人数

总收益(元〕

天津

北京

上海

0

1

2

3

4

5

6

7

8

0

8000

12000

13000

13200

13300

13000

11000

10000

0

9000

16000

21000

24000

25000

25500

25000

24000

0

9500

18000

25000

31000

36000

40000

43000

45000

①假定每个代理商的月工资是4000元时,每个城市应分派多少代理商?

②假定每个代理商的月工资是5000元时,每个城市应分派多少代理商?

③假定每个代理商的月工资是7000元时,每个城市应分派多少代理商?

(2)假定某企业需求曲线如下:Q=5 000—50P。其中,Q为产量,P为价格。企业的平均成本函数为:AC=(6 000/Q)+20。

   ①使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价格与产量是多少?最大的利润水平是多少?

②如果政府对每单位产品征收10元税收,新的价格与产量是多少?新的利润水平是多少?

(3)A公司专门从事精细塑料生产,通过研究开发,生产出一种应用于电子工业的最新设备,目前该设备已经生产并出售了75台,计算出该设备的平均成本如下表:

设备生产量

平均成本(元)

74

75

76

100000

120000

140000

假设某电子公司愿意支付150000元购买A公司的第76台设备,问A公司是否愿意接受订单制造第76台设备?

(4)某出版社计划出一本新的畅销小说,其固定成本准确估算为1,000,000元,变动成本是线性的,为35元/本,预计的销售价格为45元。问:

①估计该本书达到盈亏平衡点所需的销量。

②如果该出版社想要通过该本书获得利润200,000元,需要卖出去多少本书?

③请计算出该本书销量为150,000本、200,000本时的经营杠杆测定度。

(5)假设A公司生产和销售两种产品x和z,其总成本函数为

 
   

其中,x是第一种产品每小时的产量,z是第二种产品每小时的产量。A公司与生产企业签署协议:每小时的总产出为40单位,但任何x与z的组合都可以。请计算出使成本最小化的最优组合。

[答案]

1.名词解释

答案略

2.选择题

(1)

C

(2)

D

(3)

C

(4)

A

(5)

D

(6)

B

3.问答题

(1)答:有可能,在短期内,当产品的售价低于平均成本,但高于可变成本时,企业继续经营所获得的收入除了弥补可变成本以外,还可以用来抵补部分固定资产的耗费,因此继续经营可以减少亏损,所以在短期企业可能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产品。

(2)答:边际分析方法实际上阐述了企业经营过程中这样一个决策原则:若MR>MC,表示在现有生产状态下,每增加一单位产出所获取的收益大于为此而付出的成本,则企业应该增加产出;若MR<MC,表示在现有生产状态下,每增加一单位产出所获取的收益小于为此而付出的成本,则企业应该减少产出;若MR=MC,表示在现有生产状态下,每增加一单位产出所获取的收益等于为此而付出的成本,则企业达到最大利润,应该维持现有产出。因此,企业必须根据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地选择最接近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产出水平。

(3)答: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经济学含义是用来说明和描述在一定的资源与技术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的产量组合曲线,它可以用来进行各种生产组合的选择。生产可能性曲线描述的实际是一个边界,是一个极限,是在现有科学技术以及资源的前提下,所能达到的最大生产程度。由此,生产可能性曲线经常被用来分析潜力与过度的问题。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任何一点,说明生产还是潜力,即还有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存在资源闲置;而生产可能性之外的任何一点则是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所达不到的;只有生产可能性曲线之上的点,才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率的点。

4.计算题

(1)解:先计算该企业在三个城市上海、北京和天津销售产品,当在每个城市有不同数目的销售代理人时,每月的边际收益值(见下表)。

销售代理商

人数

边际收益(元〕

天津

北京

上海

0

1

2

3

4

5

6

7

8

0

8000

4000

1000

200

100

-300

-2000

-1000

0

9000

7000

5000

3000

1000

500

-500

-1000

0

9500

85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然后根据最大理论原则:MR=MC,决定每个城市代理商的人数:

①假定每个代理商的月工资是4000元时,每个城市应分派代理商的人数分别为:天津2人,北京3人,上海6人;

②假定每个代理商的月工资是5000元时,每个城市应分派代理商的人数分别为:天津1人,北京3人,上海5人;

 ③假定每个代理商的月工资是7000元时,每个城市应分派代理商的人数分别为:天津1人,北京2人,上海3人。

(2)解:①使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价格为60,产量是2000,最大的利润水平是74000 。

    ②如果政府对每单位产品征收10元税收,新的价格为,65,产量为1750,最大的利润水平是55250。

(3)解:A公司不愿意接受订单制造第76台设备。因为此时:MR=150000,MC=76×140000-75×120000=1640000,MR<MC

(4)解:1)Q*= TFC/(P-AVC)=1000000/(45-35)=100000本

2)Q** =(TFC +π*)/(P -AVC)=(1000000+200000)/(45-35)=120000本

3)

(5)解:X+Z=40,Z=40-X,代入总成本函数:

第8章[练习题]

1.名词解释

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行业需求曲线、完全竞争企业需求曲线、完全竞争企业短期供给曲线、完全竞争企业长期供给曲线、生产者剩余

2.选择题

(1)根据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下列哪个行业最接近完全竞争行业:

 A.自行车行业       B.玉米行业       C.糖果行业        D.服装行业

(2)完全竞争企业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它表示:

 A.企业可以通过销售量来影响商品价格

 B.企业只能接受市场价格

C.企业对市场价格有较大影响力

  1. 企业对市场价格有微小影响力

(3)在MR=MC的均衡产量上,企业:

 A.必然得到最大利润          B.不可能亏损           C.必然得到最小的亏损  

 D.若获利润,则利润最大;若亏损,则亏损最小

(4)如果在企业的短期均衡产量上,AR小于SAC,但大于AVC,则企业:

 A.亏损,立即停产                   B.亏损,但继续生产

 C.亏损,生产或不生产都可以         D.获得正常利润,继续生产

(5)在企业的停止营业点上,应该有:

 A.AR=AVC                    B.总亏损等于TFC

 C.P=AVC                     D.以上说法都对

(6)完全竞争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应该是:

  A.SMC曲线上超过停止营业点的部分         

  B.SMC曲线上超过盈亏平衡点的部分

  C.SMC曲线上的停止营业点和超过停止营业点以上的部分

  D.SMC曲线上的盈亏平衡点和超过盈亏平衡点以上的部分

  E.SMC曲线的上升部分

(7)在完全竞争企业的长期均衡产量上必然有:

  A.MR=LMC≠SMC,其中MR=AR=P             B.MR=LMC=SMC≠LAC,其中MR=AR=P

  C.MR=LMC=SMC=LAC≠SAC,其中MR=AR=P     D.MR=LMC=SMC=LAC=SAC,其中MR=AR=P

(8)当一个完全竞争行业实现长期均衡时,每个企业:

 A.都实现了正常利润                  B.超额利润都为零

 C.行业中没有任何企业再进出          D.以上说法都对

(9)在下列条件中与完全竞争市场短期均衡条件不相符的是:

     A.P=MP           B.MC=MR           C.P=MC          D.MC=AR

(10)下列各项中,并非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条件的是:

     A.每一个企业都面临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      B.信息完全

C.所有供给者和需求者都是价格的接受者      D.企业可以任意进出市场

(11)在任何市场中,企业的平均收益曲线可以由以下的哪条曲线来表示:

     A.企业的需求曲线                  B.企业的供给曲线    

C.行业的需求曲线                  D.行业的供给曲线

3.问答题

(1)什么是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应该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2)用图说明完全竞争企业长期均衡的形成及其条件。

(3)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在什么条件下企业将暂停营业?并解释之。在什么条件下企业将退出市场?并解释之。

(4)为什么完全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而行业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5)在完全竞争市场企业应该采取怎样的竞争战略?

(6)某个完全竞争企业是否需要做广告?一个完全竞争行业是否需要做广告?请找出现实中的经济实例论证你的答案。

4.计算题

(1)已知某完全竞争的成本不变行业中的单个企业的长期总成本函数LTC=Q3-12Q2+40Q。试求:

   ①当市场上产品的价格为P=100 时,企业实现MR=LMC时的产量、平均成本和利润。

   ②该行业长期均衡时的价格和单个企业的产量。

   ③当市场的需求函数为Q=660-15P时,行业长期均衡时的企业数量。 

(2)已知:某完全竞争行业中的单个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为:STC=0.1Q3-2Q2+15Q+10。求:

   ①当市场上产品的价格为P=55时,企业的短期均衡产量和利润。

   ②当市场价格下降为多少时,企业必须停产。

③企业的短期供给函数。

(3)已知某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函数D=6300-400P,短期市场供给函数为SS=3000+150P;单个企业在LAC曲线最低点的价格为6,产量为50,单个企业的成本规模不变。求:

①市场的短期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②判断①中的市场是否同时处于长期均衡,并求行业内的企业数量。

③如果市场的需求函数为D’=8000-400P,短期供给函数为SS’=4700+150P,求市场的短期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④判断③中的市场是否同时处于长期均衡,并求行业内的企业数量。

⑤需要新加入多少企业,才能提供由①到③所增加的行业总产量。

(4)假设大白菜的需求函数为D=1000-5P,大白菜的长期供应曲线为LS=4P-80。请找出大白菜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各是多少?

(5)某公司是某加工行业的一个小企业,这行业是完全竞争行业。该产品的单价为640元,公司的成本函数为:TC=240Q-20Q2+Q3

①确定:A.利润最大化的产量;B.产品的平均成本;C.总利润.

②如果这个企业和行业现在不处于长期均衡状态,且短期成本曲线和长期成本曲线没有区别,那么,当它们达到长期均衡状态时,问:A.企业的产量将是多少? B.单位产品的成本将是多少?C.单位产品的价格将是多少?

③描述一下把行业推向长期均衡的过程。

[答案]

1.名词解释

答案略

2.选择题

(1)

B

(2)

B

(3)

D

(4)

B

(5)

D

(6)

C

(7)

D

(8)

D

(9)

A

(10)

A

(11)

A

3.问答题

(1)答:完全竞争市场又称纯粹竞争市场,是指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市场应该具备的条件是:第一,市场上有大量的卖者和买者;第二,市场上所出售的商品和劳务是同质的,即不存在产品差别;第三,市场上各种生产资源可以充分自由流动,不受任何因素的阻碍;第四,市场信息是畅通的。

(2)答: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长期均衡的形成过程可以用下图说明如下。

在下图中,LMC是企业的长期边际成本曲线,LAC是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虚线dd1是整个行业供给小于需求、行业市场价格高于企业平均成本时的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虚线dd2是整个行业供给大于需求、行业市场价格小于企业平均成本时的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

 
   

在长期内,当整个行业供给小于需求,市场价格较高为P1时,根据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单个企业在E1点实现均衡,并获得超额利润。超额利润的存在会吸引新的企业加入该行业生产,该行业中原有企业也会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这样导致该行业供给增加和市场价格下降,相应地,单个企业的需求曲线dd1会向下平移。当单个企业的需求曲线dd1向下平移到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时,企业的超额利润消失。这样由于没有超额利润,新企业不会进入该行业,原有企业虽然没有超额利润,但是由于拥有正常利润,因此也不急于退出该行业。此时,整个行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单个企业实现了长期均衡。

在长期内,当整个行业供给大于需求,市场价格较低为P2时,根据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单个企业在E2点实现均衡,企业是亏损的。在亏损状况下,行业中原有的部分企业就会退出该行业,这样导致该行业供给减少和市场价格上升,相应地,单个企业的需求曲线dd2会向上平移。当单个企业的需求曲线dd2向上平移到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时,企业的亏损消失。这样原有企业虽然没有超额利润,但是由于拥有正常利润,因此不会再退出该行业。此时,整个行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单个企业实现了长期均衡。

综上所述,无论是价格较高吸引新企业进入,还是价格较低促使行业内原有企业退出,单个企业所面临的需求曲线都会最终运动到dd曲线的位置。在这一位置上,dd曲线相切于LAC曲线的最低点E,LMC曲线经过该点,这一点就是MR=LMC的长期均衡点。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3)答:在短期内,固定成本存在使得企业在生产时必须把它考虑进来。当P>AVC时,企业将继续维持生产,因为此时继续生产会减少亏损;若P<AVC,企业应该停止生产,因为此时继续生产相比停产时的亏损还要大;当P=AVC时,生产、停产时侯的亏损额相同,都为固定成本,因此企业此时生产、停产皆可。在长期内,当,企业就会退出市场。因为这意味着企业即使通过长期的规模调整也不可能出现赢利,所以,企业应及时退出市场。

(4)答:由于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每个企业只能按照市场决定的价格来销售任何数量的产品,企业只能是产品价格的接受者,所以说企业所面临的产品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而对于整个行业来讲,行业总需求是所有个体消费者需求的总和,当产品价格下降时,产品需求量就会上升,而当产品价格上升时则需求下降,因此,行业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5)答:所谓竞争战略就是在一个行业或一组经营活动中寻求经济优势或者一个有利的竞争地位。在完全竞争市场,由于整个市场呈现开放状态,资源可以追随着利润自由地进出行业,众多有能力的竞争企业提供相同的产品,那么激烈的价格竞争将会很快消除企业依据低成本或创新获取的短期超额利润,所以,从长期来看完全竞争企业的许多竞争优势都不会保持长久,即不可能获取持久的经济利润,最终企业只能获得较低的商业利润即正常利润。

虽然完全竞争企业获得超过正常利润的收益是短暂的,但是企业依然可以依据竞争战略在短期尽可能地获取超额利润,从而使企业在竞争相当激烈的行业中得以长期生存。完全竞争企业的竞争战略就是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快、更好或者更低成本地提供产品。更快则是指拥有新市场的先动优势,从而使企业相比竞争对手获取的短期超额利润持续的时间更长;更好则是依据企业的质量优势,使之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从而在短期获得更多的超额利润;更低成本则是则是指企业相比众多的竞争对手具有更低的成本竞争优势,这些成本竞争优势可能来源于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生产效率,或者有利的地理位置优势,这样企业就可以在同样的价格水平下,获取超过正常利润的超额利润。

(6)答:一个完全竞争企业是不需要做广告的,一个完全竞争行业也不需要做广告。因为在理论上完全竞争市场假定企业和消费者具有完全信息,所以无需做广告。再有,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产品都是同质的,企业之间没有必要进行广告宣传,做广告将直接导致其成本上升。还有,完全竞争企业仅是价格的接收者,他们按市场决定的价格卖出他愿意出卖的任何数量的产品,故企业不愿做广告。例如,农贸市场(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里面的卖者几乎没有价格决定权,所以,加之它们的产品根本就没差异,所以,做广告根本就不管用。

4.计算题:

(1)解:

1)当市场上产品的价格为P=100 时,企业实现MR=LMC时的产量10、平均成本20和利润800。

    2)据长期均衡条件:MR=MC=AC=AR=P,因此,根据MC=AC,列方程得:该行业长期均衡时的价格4,单个企业的产量6

   3)当市场的需求函数为Q=660-15P(把P=4,还有单个企业的产量为6代入)时,行业长期均衡时的企业数量100。

(2)解:

1)据均衡条件:MR=MC,得:当市场上产品的价格为P=55时,企业的短期均衡产量为20,利润为790。

   2)在停止营业点上,P=AVC=MC,由此得:当市场价格下降为5,企业必须停产。

3)企业的短期供给函数,P=0.3Q2 -4Q+15 (P≥5)

(3)解:

 1)据均衡条件:D=S,得:市场的短期均衡价格6,均衡产量3900

 2)经判断,1)中的市场是同时处于长期均衡,行业内的企业数量78。

 3)如果市场的需求函数为D’=8000-400P,短期供给函数为SS’=4700+150P,市场的短期均衡价格6,均衡产量5600。

 4)经判断,3)中的市场是同时处于长期均衡,行业内的企业数量112。

 5)需要新加入34家企业,才能提供由1)到3)所增加的行业总产量。

(4)解:大白菜的均衡价格120,均衡数量400;生产者剩余20000,消费者剩余16000。

(5)解:

 1)据均衡条件:MR=MC,得:利润最大化的产量20;产品的平均成本240;总利润8000.

 2)如果这个企业和行业现在不处于长期均衡状态,且短期成本曲线和长期成本曲线没有区别,那么,当它们达到长期均衡状态时,据长期均衡条件:MR=MC=AC=AR=P,因此,根据MC=AC,列方程得: 企业的产量将是10;单位产品的成本将是140;单位产品的价格将是140。

 3)把行业推向长期均衡的过程,当价格为640元高于长期均衡价格时,该行业存在超额利润,这时必定会有企业进入,导致市场供过于求,于是产品价格下降;这反映在单个企业上,那就是需求曲线,同是也是价格线、平均收益线下移。最后,在价格为140元,平均成本为140元,边际成本为140元,产量为10之处形成长期均衡。

第9章[练习题]

1.名词解释

垄断市场、自然垄断、垄断企业需求曲线、垄断企业短期均衡条件、寻租

2.选择题

(1)根据垄断市场的条件,下列哪个行业最接近垄断行业:

 A.自行车行业         B.玉米行业         C.电力行业         D.汽车行业

(2)垄断企业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它表示:

 A.垄断企业可以通过销售量来影响商品价格

 B.垄断企业只能接受市场价格

(3)在垄断企业的短期均衡时,垄断企业可以:

 A.利润为零         B.亏损       C.获得利润      D.上述情况都可能存在

(4)在垄断企业的长期均衡产量上可以有:

 A.P<LAC                     B.P>LAC

 C.P=LAC                     D.以上情况都可能存在

(5)在垄断市场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的关系是:

 A.平均收益大于边际收益               B.平均收益小于边际收益

 C.平均收益等于边际收益               D.无法确定

(6)在垄断市场上,企业:

 A.可以任意定价                  B.价格一旦确定就不能变动

 C.根据市场来定价                D.没有权利确定价格

(7)一位垄断企业所面临的需求函数为Q=100-0.5P,边际成本为40,那么,该垄断企业利润最大时的边际收益为:

A.160            B.80            C.60           D.40

(8)某企业是某地区唯一生产油漆的企业,该油漆与市场上另一企业生产的产品X有负的交叉弹性,与产品Y有正的交叉弹性,则该企业:

A.是垄断企业        B.是垄断企业,因有互补产品X

C.不是垄断企业,因有替代产品Y          D.难以判断是否垄断

(9)为了提高资源配置,一般来说政府会对那些自然垄断部门的垄断行为采取以下哪种措施:

   A.坚决反对    B.加以支持     C.加以管制     D.任其发展

(10)垄断企业如果处于:

A.长期均衡时,一定处于短期均衡        B.长期均衡时,不一定处于短期均衡

C.短期均衡时,一定处于长期均衡        D.以上都不是

(11)垄断企业的平均收益曲线为直线时,平均收益曲线在Q轴上的截距是边际收益曲线在Q轴上的截距的:

A.一倍             B.两倍                C.一半                 D.四倍

(12)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A.垄断企业的平均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重合

B.垄断企业的边际收益曲线的斜率大于平均收益曲线的斜率

C.垄断企业的边际收益大于平均收益

D.垄断企业的边际收益小于平均收益

(13)对垄断企业来说:

A.提高价格一定能够增加收益       B.降低价格一定会减少收益

C.提高价格未必能增加收益,降低价格未必减少收益       D.以上都不对

3.问答题

(1)什么是垄断市场?垄断市场应该具备的条件是什么?产生垄断的原因有哪些?

(2)垄断是如何造成市场失灵的?用图说明垄断产生的净损失。

(3)成为垄断者的企业可以任意定价,这种说法对吗?

(4)对比分析垄断市场与完全竞争市场。

(5)某制药公司拥有某药品的专利权。请说明以下问题:

①请用图说明该公司该药品利润最大化的价格、产量和利润。

②现在假设政府对所生产的每瓶药征税。用图说明该公司新的价格和产量政策,并说明利润的变化。

③假设政府不是对每瓶药征税,而是无论生产多少瓶药都向该公司征税8万元。这种税收政策如何影响该公司的价格、产量和利润?并解释之。

4.计算题

(1)已知:某垄断企业的短期总成本函数为:STC=0.1Q3-6Q2+140Q+3000。需求函数为:P=150-3.25Q

求:该企业的短期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

(2)假定垄断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为P=100-4Q,总成本函数为TC=50+20Q。求:

①垄断企业利润最大化时的价格、产量和利润。

②假定该垄断企业遵循完全竞争法则,企业的价格、产量和利润分别为多少?

(3)已知某垄断企业的成本函数为TC=8Q+0.05Q2,产品的需求函数为Q=400-20P,求:

①垄断企业利润最大化时的售价、产量和利润。

②垄断企业盈亏平衡时的售价和产量。

[答案]

1.名词解释

答案略

2.选择题

(1)

C

(2)

A

(3)

D

(4)

B

(5)

A

(6)

C

(7)

D

(8)

C

(9)

C

(10)

A

(11)

B

(12)

C

(13)

C

3.问答题

(1)答:垄断市场是指由一家企业完全控制整个行业的市场结构,即一家企业控制了某种产品或服务的市场。

垄断市场应该具有的条件是:第一,在一个行业或在某一特定的市场中,只有一家企业提供全部产品;第二,企业所生产和出售的商品没有相近的代用品,即垄断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是被公认为独特的,是其它产品无法替代的; 第三,其他任何企业进入该行业或市场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

垄断产生原因大致有三类:第一,独家企业控制了生产某种产品或服务的关键资源,使竞争者无法从事该项产品或服务的生产经营活动。第二,规模经济的存在。由于生产规模扩大,可由此获取规模经济性,即以低的成本进行生产,因此在竞争中,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就能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出产品来供应整个市场的需要。这样,大生产不断排挤小生产,生产越来越集中,便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第三,政府特许。即政府出于社会、政治、经济、国防等方面的考虑,给某些企业以从事某行业的垄断权。

(2)答: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是指在现实的市场机制中有很多情况会导致资源不能达到有效配置,不能使社会经济效率达到最大。即市场处于未利用全部帕累托改进的均衡状态。在下图中,市场由完全竞争变为垄断,消费者剩余减少了PMBEPC的区域,其中,PMBCPC部分转化为垄断企业的超额利润。减少的另一部分即BEC部分并没有转移给生产者或其他方,而是垄断的净损失。这是因为,由图可见,如果生产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进行,则产出为QC,价格为PC,在该均衡产出水平上,P=MC;如果生产在垄断条件下进行,则产出为QM,价格为PM,在垄断均衡产出水平上P>MC。因此,垄断使产出减少了QMQC,由此带来消费者剩余减少了BEC部分,该部分消费者剩余的减少并没有转移给生产者或其他方,而是垄断的净损失。显而易见,上述垄断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状况并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在垄断企业利润最大化产量QM上,价格PM高于边际成本MC,这表明,消费者愿意为增加额外一单位产量所支付的数量超过了生产该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成本。因此,存在有帕累托改进的余地。垄断产量和垄断价格不满足帕累托最优条件,无法实现社会的经济效率,即出现市场失灵。

 
   

(3)答:不完全正确。从理论上来讲,垄断者是价格的制定者,其产品没有替代品,其他企业无法进入垄断行业,企业是产品唯一的卖者。然而,当定价过高时,没有消费者愿意购买垄断者的企业。当产品价格过低时,企业亏本。所以,企业肯定不会,也不能任意定价。尽管垄断企业对价格的控制能力超过其他类型企业(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相对其他市场更加陡峭),垄断企业还是会根据MR=MC来定价。另外,国家也会对垄断企业的定价加以控制,有些国家会通过制定反垄断法。规定最高限价,还可用征税等办法加以控制。

(4)答:从企业数目上看,垄断市场上只有一家企业,而完全竞争市场有众多企业;垄断企业生产的产品只有一种,没有接近的替代品;完全竞争市场上产品只有一种,而各企业产品具有完全的替代性(完全竞争竞争的产品是同质的);垄断企业控制市场价格的能力在市场中是最强的,而完全竞争行业中的企业没有控制市场价格的能力,它们只是价格接受者。进入垄断行业比进入完全竞争行业(比较自由地进入)要难得多,前者后者可以自由地退出,前者退出成本一般都非常高。

(5)答:

1)该公司该药品利润最大化的价格为P1、产量Q1、利润为四边形P1GF C1(面积)。(见下图1)

2)由于对每瓶药征税,这样造成制药公司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增加,即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曲线上移。因此,征收后,价格上涨为P2,产量减少为Q2,利润减少为四边形P2IHC2(面积)。(见下图2)。

3)由于不是对每瓶药征税,所以边际成本不会改变,因此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不变,分别为P1、产量Q1,但由于整体征税,平均成本会提高,这样,制药公司的利润将会减少。

图1

征税后

 

图2

4.计算题:

(1)解:据MR=MC,得:该企业的短期均衡产量20,均衡价格85。

(2)解:

1)垄断企业的AR曲线与需求曲线重合,因而:AR=P=100-4Q,所以TR=100Q-4Q2,MR=100-8Q。TC=50+20Q,则MC=20。

当MC=MR时,即获最大利润时,即:100-8Q=20,Q=10,P=60,利润为350。

2)若该垄断企业遵循完全竞争法则,AR=MR=P,因此,MR=P=100-4Q。

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MC=20,所以得出Q=20。

所以,遵循完全竞争法则的垄断企业利润最大化时的价格为20、产量20、利润-50。

(3)解:

1)MC=8+0.1Q

由Q=400-20P,得:P=20-0.05Q,则TR=(20-0.05Q)Q=20Q-0.05Q2,所以MR=20-0.1Q

利润最大化时,据MR=MC,得:Q=60,P=20-0.05*60=17

 利润为:总收益-总成本=PQ-TC=17*60-8*60-0.05*602=360

2) 垄断者盈亏平衡时AC=P, 由于AC=8+0.05Q=20-0.05

所以Q=120,P=20-0.05*120=14

第10章[练习题]

1.名词解释

不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市场、垄断竞争企业需求曲线、垄断竞争企业短期均衡条件、垄断竞争企业长期均衡条件、理想产量、多余生产能力

2.选择题

(1)根据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下列哪个行业最接近垄断竞争行业:

A.汽车行业         B.玉米行业       C.电力行业         D.服装行业

(2)垄断竞争企业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略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它表示:

A.垄断竞争企业可以绝对控制商品价格

B.垄断竞争企业只能接受市场价格

C.垄断竞争企业只有很小的影响价格的能力

D.垄断竞争企业对市场价格没有影响能力

(3)在垄断竞争企业的长期均衡时,垄断竞争企业可以:

A.只有正常利润      B.亏损      C.获得超额利润      D.上述情况都可能存在

(4)在垄断竞争企业的长期均衡产量上可以有:

A.P<LAC          B.P>LAC          C.P=LAC          D.以上情况都可能存在

(5)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的关系是:

A.平均收益大于边际收益                B.平均收益小于边际收益

C.平均收益等于边际收益                D.无法确定

(6)形成垄断竞争市场的最基本条件是:

A.企业利用国家赋予的特权                  B.产品有差别

C.企业的数量相当多                        D.企业没有权利确定价格

(7)在垄断竞争企业的短期均衡时,垄断竞争企业可以:

A.只有正常利润      B.亏损      C.获得超额利润      D.上述情况都可能存在

(8)垄断竞争企业实现最大利润的途径有:

A.调整价格从而确定相应产量                      B.品质竞争   

C.广告竞争                                      D.以上途径都可能使用

(9)垄断竞争企业长期均衡点上,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处于:

A.上升阶段         B.下降阶段       C.水平阶段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10)在垄断竞争市场中:

A.只有为数很少几个企业生产有差异的产品      B.有许多企业生产同质产品

C.只有为数很少几个企业生产同质的产品        D.有许多企业生产有差异的产品

3.问答题

(1)垄断竞争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其特征的异同?和垄断市场相比其特征的异同?

(2)用图说明垄断竞争企业长期均衡的形成过程及其条件。

(3)“长期内,垄断竞争者将在平均成本最小的产出水平下生产”,该观点是对还是错?请解释。

(4)为什么说垄断竞争市场相比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市场更有利于技术创新。

(5)在垄断竞争市场中,为什么即使存在企业进入的条件下,市场内的代表性企业索要的价格仍高于最低的平均成本?

(6)泰诺止疼药的制造商做了大量的广告,并拥有非常忠诚的顾客。与此相比,无品牌止疼药的生产者不做广告,他的顾客购买只是因为它的价格低。假设泰诺和无品牌止疼药的边际成本是相同的:

①请分别画出泰诺和无品牌止疼药生产者的长期均衡图,并解释这两个均衡图的差异。

②哪一个公司有更认真控制质量的动力?为什么?

4.计算题

(1)垄断竞争市场中的企业的长期总成本函数为:

其中,LTC是长期总成本,Q是月产量。不存在进入障碍,产量由该市场的整个产品集团调整。如果产品集团中所有企业按同样比例调整它们的价格,则企业的需求曲线为:

其中,Q是企业月产量,P是产品单价。

请计算企业长期均衡产量和价格。

(2)在某城市,电影市场是垄断竞争市场。从长期看,某电影院的的需求曲线为:

其中Q为每月的观众数,P的单位为美元。其企业的平均成本函数为:

①为使利润最大,该电影院的经理应如何定价?此时每月的观众人数是多少?

②该电影院的超额利润将是多少?

(3)某公司是一家小企业,正考虑建设一座能每年生产2500万支铅笔的工厂。规模经济性是该行业的最主要进入障碍。它的平均成本函数估计为:

其中,Q为产量(单位:每年百万支)。现在铅笔的批发价为每百万支75000美元,该公司进入这一行业将不影响这一价格。使企业至少能获得正常利润的最低产量应为多少?该公司能成功地进入这一行业吗?

(4)在垄断竞争市场中,已知代表企业的长期成本函数和需求曲线分别为:

     上式中的A是集团内企业人数的函数,求解长期均衡条件下:

     ①代表企业的均衡价格和产量。

     ②A的数值。

[答案]

1.名词解释

答案略

2.选择题

(1)

D

(2)

C                                                                                                                                                                                                                                                                                                                                                                                                                                                                                                                                                                                                                                                                                                                                                                                                                                                                                                                                                                                                                                                                                                                                                                                                                                                                                                                                                                                                                                                                                                                                                                                                                                                                                                                                                                                                                                                                                                                                                                                                                                                                                                                                                                                                                                                                                                                                                                                                                                                                                                                                                                                                                                                                                                                                                                                                                                                                                                                                                                                                                                                                                                                                                                                                                                                                                                                                                                                                                                                                                                                                                                                                                                                                                                                                                                                                                                                                                                                                                                                                                                                                                                                                                                                                                                                                                                                                                                                                                                                                                                                                                                                                                                                                                                                                                                                                                                                                                                                                                                                                                                                                                                                                                                            

(3)

A

(4)

C

(5)

A

(6)

B

(7)

D

(8)

D

(9)

B

(10)

D

3.问答题

(1)答:不同市场其特征比较如下表。

 

完全竞争

垄断竞争

寡头垄断

垄断

企业数量

产品

定价权力

进入或退出障碍

企业依存关系

超额利润

广告

非常多

完全相同

价格接受者

决不

许多

有差别

价格制定者

几乎总是

几家

相同或有差别

价格制定者

正或零

有差别就做

一家

独特

价格制定者

正或零

有时

(2.)答:在长期中,由于在同一市场上存在若干垄断竞争企业的竞争,因此当某个企业在短期内获得超额利润,就会诱使新企业进入,并且原有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超额利润也会调整生产规模,这样就使长期内整个行业的供给增加,商品价格下降,每个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的位置将向左下方移动,因为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要分享这整个市场;与此同时,由于新企业的加入,竞争激烈,彼此都采取一定措施(如加强广告宣传、改进技术、提高质量等),以致使产品生产和销售成本提高,从而使平均成本曲线及边际成本曲线上升。只要垄断竞争企业还存在超额利润,以上新企业的进入就不会停止,这样企业的需求曲线就会不断地向左移动、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曲线也会不断向上移动,这样最终的结果,使需求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相切,超额利润消失,每家企业将只获得正常利润。当市场中每家企业都只能获取正常利润时,一方面,由于超额利润消失,该市场对新企业再不具有吸引力了,因此新企业不会再进入该市场;另一方面,已进入该市场的原有企业虽然不能获取超额利润,但是由于还有正常利润,足以维持企业的运营,况且,如果退出一定会发生退出成本,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原有企业也不会急于从该市场退出。这样,整个市场面临的状况是既没有新企业进入,也没有企业退出,一旦市场进入和退出停止,就形成了长期均衡。以上所描述的这样一个过程,就是垄断竞争企业长期均衡的实现过程。

当然,我们也可以反向推导该过程。如果垄断竞争企业在短期正处于亏损状况,这时,有些企业不能承受这些亏损,就会退出该市场,行业开始衰落。由于市场中竞争者减少,仍然停留在市场中的那些企业就会获得更多的消费者,因此,企业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一直到垄断竞争企业亏损消失、获得正常利润为止,退出才会停止,企业实现长期均衡。

垄断竞争市场中企业的长期均衡条件为: MR=LMC,P=AR=LAC。

(3)答:该观点是错误的,从垄断竞争企业的长期均衡图可见,垄断竞争企业的长期均衡点位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左侧。这是因为垄断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所以企业的需求曲线一定在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左上方某处与之相切。这就说明,在垄断竞争市场中,企业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所决定的产量不是最佳产量,企业未能在平均成本的最低点以最适当的规模进行生产。这说明,垄断竞争企业没有充分地利用现有的生产要素,企业在过剩能力状态下运营,因此垄断竞争企业在生产要素的使用方面存在着某种浪费。

(4)答:在垄断竞争市场,随着创新取代原有技术,企业随时面临技术优势的竞争。由此可见由于竞争压力,迫使垄断竞争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并由此获取超额利润。同时又由于有一定的垄断来保护其创新的收益,所以垄断竞争能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而且为了维持垄断竞争企业在竞争中的地位,企业必须把这些超额利润投资于研制新产品和开发新的价格低廉的生产方法上。而完全竞争市场中,由于市场变化频繁,市场进入没有障碍,技术创新的收益没有垄断来保护,企业有一种“朝不保夕”、前途莫测的感觉,因而无法也没有动力进行重大的技术创新。在垄断市场中由于缺乏竞争对手的威胁,企业有一种“稳坐钓鱼台”的感觉,因而因循守旧,没有必要进行重大的技术创新。

(5)答:从整个社会角度来看,垄断竞争行业各企业的需求曲线自左向右下方倾斜,而造成垄断竞争行业各企业的需求曲线自左向右下方倾斜的主要原因是产品的差异性所产生的垄断力量,因此,在长期均衡时,它与LAC曲线相切之点位于LAC最低点的左边。即垄断竞争企业的均衡产量要低于平均成本最低时的最佳规模。即使存在企业进入的条件下,代表性企业的需求曲线仍然是自左向右下方倾斜,长期来讲,它与LAC曲线相切之点位于LAC最低点的左边,所以,市场内的代表性企业索要的价格仍高于最低的平均成本。

(6)答:

    1)说明:

其他无品牌的企业在长期,其产品的价格为P1,需求量为Q1,超额利润为零。有品牌的企业在做广告前和其他无品牌的企业一样,产品的价格为P1,需求量为Q1,超额利润为零。

但当有品牌的企业做过广告后,使其拥有忠实的顾客,因此对于这些忠实顾客,有品牌的企业拥有垄断势力。这样,当有品牌的企业做过广告后,它的需求曲线上移,需求量增加(由Q1到Q2),产品价格也出现了上涨(由P1到P2),当然,平均成本也是增加了(由AC至AC+ASC)。但是从图中看来,由于有品牌的企业所拥有的垄断势力,使其收益的增加大于成本的增加,因此,存在超额利润。

    2)有品牌的企业更有动力。因为,当有品牌的企业通过做广告后,它的价格提高,并且销售量可能增加,那么为了维持它原有的顾客,有品牌的企业更需要良好的质量来确保这些需求,同时,质量本身就是一种差异产品,它让有品牌的企业更具有一定的垄断力量。

4.计算题

(1)解:长期均衡时,实际需求曲线必然和LAC曲线在均衡点上相交,令LAC=P,求得Q=200,P=40。

(2)解:1)长期均衡时,实际需求曲线必然和LAC曲线在均衡点上相交,令LAC=P,求得,Q=1000,P=3 。

2)超额利润为0 。

(3)解:据P=AC,求得:使企业至少能获得正常利润的最低产量应为5000万支,而目前该企业计划建设的规模为2500只,小于最低产量5000只,所以该公司不能成功地进入这一行业。

(4)解:从LTC=0.0025Q3-0.5Q+384Q中得:LMC=0.0075Q2-Q+384,LAC=0.0025Q2-0.5Q+384

从P=A-0.1Q中得:MR=A-0.2Q

长期均衡时,一方面LMC=MR,另一方面,LAC=P,于是有

A-0.2Q =0.0075Q2-Q+384

A-0.2Q=0.0025Q2-0.5Q+384

解方程组可得,Q=80, P=360,A=368

第11章[练习题]

1.名词解释

寡头垄断市场、纯粹寡头垄断、价格刚性、卡特尔

2.选择题

(1)拐折的需求曲线模型的基本假定是:

     A.行业内寡头企业之间是有勾结的   

     B.行业内某个寡头企业提价时,其他寡头企业都会仿效

 C.行业内某个寡头企业降价时,其他寡头企业都会仿效

D.寡头企业行为无法预测

(2)根据寡头垄断市场的条件,下列哪个行业最接近寡头垄断行业:

    A.自行车行业       B.玉米行业     C.电力行业       D.石油行业

(3)寡头垄断市场上的企业数量:

     A.一家             B.几家         C.许多       D.无数

(4)寡头垄断市场形成的最基本条件是:

A.对资源或技术的控制               B.产品差别的存在  

C.企业之间共谋的实施               C.产品同质

(5)企业之间关系最密切的市场是:

    A.完全竞争市场    B.垄断市场    C.垄断竞争市场    D.寡头垄断市场

(6)寡头垄断市场上,在各企业之间存在勾结的情况下的决策模式是:

    A.古诺模式          B.斯威齐模式          C.卡特尔       D.无法确定

(7)卡特尔制定统一价格的原则是:

    A.使整个卡特尔的产量最大                   B.使整个卡特尔的利润最大                

C.使整个卡特尔的成本最小                   D.使整个卡特尔中各企业的利润最大

(8)寡头垄断企业的产品是:

   A.同质的    B.有差异的    C.既可以是同质的,也可以是有差异的     D.以上都不对

(9)按照古诺模型,下列哪一说法不正确:

   A.双头垄断企业没有认识到他们的相互依赖性

B.每个双头垄断企业都假定对方保持产量不变

C.每个双头垄断企业都假定对方价格保持不变

D.均衡的结果是稳定的

(10)古诺模型达到均衡时,两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为:

   A.1/2  1/2           B.1/3  1/3        C.1/3  2/3           D.3/5  2/5

3.问答题

(1)什么是寡头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应该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2)斯威齐模型是如何解释寡头垄断市场上的价格刚性现象的。

(3)形成寡头垄断市场的原因主要有什么?

(4)为什么说卡特尔组织的价格政策类似于垄断企业的价格政策

4.计算题

(1)某寡头垄断市场中只有两家生产同质产品的企业A和B,该市场需求函数为:P=100-0.5Q,其中,,A、B企业的成本函数分别为:,求:

①若这2家企业追求各自利润最大化,利用古诺模型,求出各自的产量、利润及整个市场的总供给量和价格。

②若这2家企业共谋组成卡特尔追求共同的利润最大化,总的产量水平及价格是多少?各自生产多少?各自利润多大?

③比较①、②利润状况,说明哪一种状况利润更大。

(2)假定一个卡特尔组织由3家企业组成,它们的总成本函数如下:

产量

总成本

A企业

B企业

C企业

0

1

2

3

4

5

20

25

35

50

80

120

25

35

50

80

120

160

15

22

32

47

77

117

   如果该卡特尔组织决定生产11单位产量,产量应如何在3个企业之间分配才能使成本最低?

(3)A公司面对以下两段需求曲线:

             P=25-0.25Q(当产量为0~20时)

             P=35-0.75Q(当产量超过20时)

①请画出A公司的需求曲线、边际收益曲线,说明A公司所属行业的市场结构。

②当A公司的总成本函数为:TC1=200+5Q+0.125Q2时,A公司的均衡价格和产量是多少?此时公司的利润和亏损多大?

③如果公司总成本函数改为:TC2=200+8Q+0.125Q2时,A公司的均衡价格和产量是多少?

④如果公司总成本函数改为:TC3=200+8Q+0.25Q2时,A公司的均衡价格和产量是多少?

(4)在一个属于价格领袖的寡头垄断行业中,行业的需求曲线为P=300-Q,这里的P为价格领袖企业制定的能为其他企业接受的产品价格(按美元计),Q是总需求量,其他企业的总供给量为Qd,Qd=49P。价格领袖企业的边际成本为MCD=2.96QD,QD是价格领袖企业的产量。若价格领袖企业想达到利润最大,应生产多少?产品价格应为多少?在这一价格上整个行业的产量将是多少?(Q、QD和Qd都以百万单位表示)

[答案]

1.名词解释

答案略

2.选择题

(1)

C

(2)

D                                                                                                                                                                                                                                                                                                                                                                                                                                                                                                                                                                                                                                                                                                                                                                                                                                                                                                                                                                                                                                                                                                                                                                                                                                                                                                                                                                                                                                                                                                                                                                                                                                                                                                                                                                                                                                                                                                                                                                                                                                                                                                                                                                                                                                                                                                                                                                                                                                                                                                                                                                                                                                                                                                                                                                                                                                                                                                                                                                                                                                                                                                                                                                                                                                                                                                                                                                                                                                                                                                                                                                                                                                                                                                                                                                                                                                                                                                                                                                                                                                                                                                                                                                                                                                                                                                                                                                                                                                                                                                                                                                                                                                                                                                                                                                                                                                                                                                                                                                                                                                                                                                                                                                            

(3)

B

(4)

A

(5)

D

(6)

C

(7)

B

(8)

C

(9)

C

(10)

B

3.问答题

(1)答: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少数几家企业控制了某一行业的市场,供给该行业生产的大部分产品。寡头垄断市场应该具备的条件是:第一,在一个行业或市场中,只有少数几家企业;第二,企业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关系;第三,新企业进入行业比较困难。

(2)答:价格刚性是指当成本有一定量的改变时,价格却保持不变。斯威齐模型认为,由于寡头垄断市场中,企业往往响应降价而不响应提价,所以导致企业的需求曲线出现弯折,由此导致企业的边际收益曲线出现断裂,因此当成本的变化幅度不超过边际收益曲线的断裂区间时,企业的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保持不变,即出现价格刚性现象。

(3)答:寡头垄断之所以存在,归根结底在于该市场存在明显的进入障碍。而寡头垄断市场最主要的进入障碍是: 第一,规模经济性的存在;第二,行业中现有寡头垄断企业拥有重要原材料或关键技术,这样就阻止了竞争者进入行业,从而少数几家企业就可实现寡头垄断;第三,由几家企业控制了分销渠道;第四,现有寡头垄断企业可能受到政府的保护,或政府的规定有时提供了反对垄断的抵消力量,如美国实施的反托拉斯法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企业建立垄断的地位

(4)答:卡特尔是一个行业的各独立企业之间通过对有关价格、产量和市场划分等事项达成明确的协议而建立的组织。由此可见,通过卡特尔组织,使产业中寡头垄断企业的行动就像该产业中只有一家企业那样,以获取只有垄断企业才能得到的高额利润。卡特尔的价格政策接近于垄断市场中企业的价格政策,这是因为卡特尔组织也像垄断企业一样,即以限制产量的方法维持较高的价格,从而获得垄断般的高额利润。一般,垄断价格是互相勾结的卡特尔寡头垄断的最高价格,这时因为寡头们在规定价格时,必须考虑到过高的价格通常会吸引新的竞争对手进入本行业,因而在规定价格时会有某种限制。

4.计算题

(1)解:

1)根据MCA=MRA , MCB=MRB ,得到QA=95-0.5Q, QB=50-0.25QA

解以上反应曲线方程,得QA=80,QB=30 ;把Q=110代入P=100-0.5Q,得到P=45;

所以,A =3200 ,B =900 。

2)根据MCA=MCB=MR,则QA=90,QB=5, Q=95,P=52.5;A =4275,B = 250。

3)比较1)、2),可以发现,2)比1)总产量有所减少,均衡价格上升,企业的总的利润大大提高了。

(2)解:卡特尔分配产量应遵循使各企业边际成本都相等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如果该卡特尔组织决定生产11单位产量, A企业应生产4单位,B企业应生产3单位,C企业应生产4单位才能使成本最低,总成本为:80+80+77=237

(3)解:

1)该行业是寡头垄断行业,属斯威齐模型,即拐折需求曲线模型。

 
   

 2)

当Q=20时,P=25-0.25×20=20,

第一段需求曲线的边际收益函数为:MR1=25-0.5Q,当Q=20时,MR1=25-0.5×20=15

第二段需求曲线的边际收益函数为:MR2=35-1.5Q, 当Q=20时,MR2=35-1.5×20=5

由此可见,MR在15—5之间出现断裂。

由于MC1=5+0.25Q,当Q=20时,MC1=5+0.25×20=10,即此时MC1在MR的断裂区间内,所以,此时,企业均衡点依然为:Q=20,P=20, =50

3)由于MC2=8+0.25Q,当Q=20时,MC2=8+0.25×20=13,即此时MC2在MR的断裂区间内,所以,此时,企业均衡点依然为:Q=20,P=20, =35

4)由于MC3=8+0. 5Q,当Q=20时,MC3=8+0.5×20=18,即此时MC3超出了MR的断裂区间,与第一段需求曲线,因此均衡点会发生改变。

第一段需求曲线的边际收益函数为:MR1=25-0.5Q,根据MR=MC,Q=17,P=25-0.25×17=20.75

(4)解:在这一行业中,行业需求量为Q=300-P 。其他企业总供给量为Qd=49P, 而Q=Qd+ QD。 因此,QD=Q-Qd =(300-P)- 49 P = 300- 50P 。由此得,P=6-0.02 QD,这是领导企业的需求函数,由此求得MRD=6-0.04QD

已知支配企业的边际成本为2.96 QD,根据利润最大化原理MRD=MCD

即6-0.04QD=2.96 QD,得QD=2 。

将QD=2代入P=6-0.02 QD,得P=5.96, 这是领导企业定的价格。

其他企业的供给量Qd=49P=292.04

行业总产量为Q=Qd+ QD=292.04+2=294.04

第12章[练习题]

1.名词解释

成本加成定价法、价格歧视、转移价格、关联产品、渗透定价、撇脂定价

2.选择题

(1)依据成本加成法定价时,为使利润最大化,其产品需求价格弹性越大,则成本加成率:

 A.越大         B.越小         C.没有影响         D.无法确定

(2)当产品需求价格弹性为-1.5时,成本加成率为:

 A.0.4          B.2.5          C.2.0               D.0.5

(3)一级价格歧视是指:

 A.按每个消费者支付愿望来确定产品价格         

B.根据消费者购买数量的不同来定价       

C.根据不同市场的消费者的弹性来定价     

D.以上都不对

(4)对于以下有效实行价格歧视的条件中,哪一条不是必须的:

A.市场上对同种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不同的      B.能区分消费者的支付意愿

C.无弹性的总需求                 D.能有效分割市场

(5)对于需求上存在关联关系的互补商品,相比于不存在关联关系的独立商品其每种产品的产量应该:

A.更大       B.更小      C.相等          D.无法确定

(6)对于纵向一体化的企业,当其中间产品不存在外部市场时,中间产品的转移价格应该是:

  A.按全部成本定价     B.按平均成本定价   C.按边际成本定价     D.按边际收益定价

(7)渗透定价是指企业产品

  A.以较高价格进入市场              B.以较低价格进入市场

C.与竞争者一样的价格进入市场           D.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价格

3.问答题

(1)在何种情况下,企业实行成本加成定价会实现最大利润?

(2)举出两个价格歧视的例子,并分别解释垄断者采取该价格政策的原因。

(3)说明电力、电信等公司采取分时段收费的经济学原理。

(4)试述正确制定企业内部中间产品转移价格的意义。有人提出按中间产品的全部成本来定价,你是否同意该观点,为什么?

(5)如果一种中间产品可以从完全竞争的市场里购买,为什么纵向一体化企业还要在内部生产?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纵向一体化企业有什么优势?

4.计算题

(1)某商场用成本加成法来确定某品牌婴儿车的利润最大化价格。该品牌婴儿车成本为500元,其需求价格弹性为-3.0。问:该品牌婴儿车利润最大化价格应该是多少?

(2)假定某垄断企业的产品在两个分割的市场出售,产品成本函数和需求函数分别为:

                 TC=Q2+10Q,Q1=32-0.4P1,Q2=18-0.1P2

①若两个市场实行价格歧视,利润最大化时两个市场的售价、销售量和利润各为多少?

②若两个市场只能卖一个价格,利润最大化时的售价、销售量和利润各为多少?

(3)某电子企业只有两个事业部:零件事业部和装配事业部,零件事业部制造一种零件A,装配事业部加工该零件生产出最终产品B(一个零件只能生产一件最终产品)并出售给外部市场。已知市场对最终产品B的需求函数为:PB=100-0.001QB,装配事业部的总成本函数为:TCB=300000+10QB,零件事业部的总成本函数TCA=500000+15QA+0.0005QA2。求:

①假定不存在零部件A的外部市场,零件事业部的产量及其出售给装备事业部的转移价格应该为多少?装配事业部的产量及其最终产品的价格应该定为多少?

②假定零件事业部生产出来的零件既可以出售给本企业的装配事业部,也可以直接向外部市场出售,每件零件的售价为50美元。则零部件事业部的产量为多少?其中提供给装配事业部的零件为多少?转移价格为多少?直接向外部市场出售的零件为多少?

(4)现有某企业生产和出售产品A和B。假定这两种产品是以1:1的固定比例生产出来的关联产品。已知该企业生产A和B产品的边际成本函数为:MC=20+2Q,A和B产品的需求函数分别为:PA=70-2QA,PB=30-Q。问:产品A和B应该如何定价?产量分别为多少?

(5)假定某垄断企业可以在两个分割的市场上实行价格歧视。两个分割的市场上,该企业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分别表示如下:

市场1:Q1=a1-b1P1                   市场2:Q2=a2-b2P2

假定企业的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为常数C,请证明,该垄断企业无论是实行价格歧视(在两个市场上收取不同的价格),还是不实行价格歧视(在两个市场上收取相同的价格),这两种定价策略下的产出水平都是相同的。

(6)设垄断企业的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16-Q,边际成本为常数等于6,求:

①垄断者出售8单位产品时的总收益为多少?

②如果垄断者实行一级价格歧视,垄断者的收益为多少?他掠夺的消费者剩余为多少?

③如果不实行价格歧视,该企业利润最大化产量和价格应是多少?

(7)某经济学教科书在美国的需求价格弹性估计为-2.0,而在中国出售该教科书的需求价格弹性为-3.0。美国市场出售的是精装本教科书,边际成本为6美元,中国市场提供的是平装本,边际成本为4.5美元。请计算并说明该教科书在美国和中国两个市场的价格分别定为多少合适?

[答案]

1.名词解释

答案略

2.选择题

(1)

B

(2)

C

(3)

A

(4)

C

(5)

A

(6)

C

(7)

B

3.问答题

(1)答:成本加成定价法是以产品单位成本为基本依据,再加上预期利润来确定价格的定价方法。成本加成定价法的公式可以表示为:。由以上成本加成定价法可以看出,要由此确定产品价格,除了需要准确估算产品平均成本之外,还需要科学地设定成本加成率。能使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最优成本加成率即最优成本加成率就是依据利润最大还原则(MR=MC)而确定的成本加成率,只要成本加成率确定在负的1/(EP+1)水平上,按照成本加成法制定的价格就近似是一个利润最大化价格。

(2)答:电影院往往将票价分成学生票和普通票,其原因在于学生由于没有经济收入因此对电影票的支付意愿低,电影院只有对学生提供更低的票价,否则将会丧失这一部分观众,因此,电影院通过实施学生票,可以吸引低收入的学生。而对一般的电影观众,由于其收入相比学生,需求价格弹性较小,所以,对这部分观众实施普通票,从而为影院带来更大的利润。

肯德基和麦当劳等快餐店发放的优惠卷也是一种价格歧视,通过优惠卷,可以吸引低收入,对价格敏感的顾客。

(3)答: 电力和电信等公司生产的产品都是不可贮存的,它们的产品生产后即被消耗掉,因此,必须有足以满足消费者高峰需求的厂房设备。为提供高峰服务的生产能力所增加的成本通常占到电力、电信等公司总投资的很大部分。为了减少高峰时期所需的厂房设备,可以采取差别价格政策。在高峰时期收取较高价格,在非高峰时期收取较低价格。这样,一方面高峰时期所需生产能力的成本转嫁到高峰时期需要服务的消费者身上。另一方面减少了高峰时期的需求量,将这些需求从高峰时期转向非高峰时期,这就可以减少高峰时期的厂房设备。

目前我国的电力分时段收费是指按时段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定价。例如,每天从凌晨开始的后半夜、白天,电价相对便宜;晚上七八点的高峰期,电价相对上浮,通过‘价格手段’来缓解用电压力。电信公司的分时段收费也与此类似,从白天到晚上收费较高,夜里到第二天凌晨收费较低。这里企业是采用的三级价格歧视,即垄断企业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对同种产品在富人区的价格高于贫民区的价格,同样的学术刊物,图书馆购买的价格高于学生购买的价格。更一般的,对于同种产品,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价格不同,城市市场和乡村市场价格不同,“黄金时间”和非“黄金时间”价格不同等。当然前提就是不同市场的同种产品不能互相流通。

(4)答:在当今经济时代,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不断地通过横向和纵向一体化战略扩张规模。通过纵向一体化企业最终可以控制从基本投入要素的生产到最终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整个生产链的各个环节,由此可以充分获取规模经济性、避免可能的供应中断和发挥生产过程各方面的互补作用。因此,一家纵向一体化的企业比几家只有一个生产阶段的大企业可能更有效率。但是纵向一体化会使企业规模巨大,特别是当今众多的跨国企业的纵向一体化已经伸向国外,为了有效地管理规模巨大的一体化企业,往往会实行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在这种制度下,企业内部按照每个重要产品或产品线建立一些独立的规模较小的利润中心,这些利润中心是独立核算的。这种分权型的事业部制较好地解决了规模巨大的一体化企业内部的管理与协调问题,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个新的问题,即如何合理确定事业部之间转移的中间产品的交易价格。中间产品的转移价格的合理确定之所以重要,其原因主要是:第一,中间产品转移价格水平影响进行交易的两个事业部的产量决策,由此也就影响到整个企业的产量。如果中间产品的转移价格制定的不合理,整个企业就无法按照最佳产量进行生产;第二,中间产品转移价格水平影响进行交易的两个事业部的利润水平,如果价格确定的不合理,不仅会影响到相关事业部的员工积极性,甚至会威胁到事业部或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不同意按全部成本来确定中间产品的价格。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在不存在外部市场时,中间产品的最佳转移价格由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时中间产品生产事业部的边际成本所决定,也就是说在最大利润产量水平上的各中间产品事业部的边际成本就是各中间产品的最优转移价格;当存在完全竞争外部市场时,企业中间产品的转移价格由外部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价格来决定,即外部市场价格就是企业中间产品的转移价格。

(5)答:如果企业所需要的所有中间产品都可以在完全竞争市场中购买,则企业一般不会实行纵向一体化战略。例如,麦当劳、肯德基都没有为保证所需食品原料的稳定供应而大量从事农业生产,因为这些食品大多数都可以在完全竞争市场以非常接近于边际成本的低价格购买到。但是,当企业所需的中间产品虽然面临一个竞争市场,但是其供应经常会出现周期性波动而无法维持稳定时,企业通常会通过纵向一体化战略将中间产品的生产并入企业掌控的范围之中。如大型石油企业通常拥有自己的炼油生产能力,从而保证其石油产品的稳定供应;酿酒企业为了使其所需要的粮食或葡萄的质量或供应得到保证,常常拥有自己的粮食或葡萄生产基地。这类企业所需要的中间产品市场通常都是不完全竞争市场。由此可见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纵向一体化企业最终可以控制从基本投入要素的生产到最终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整个生产链的各个环节,由此可以充分获取规模经济性、避免可能的供应中断和发挥生产过程各方面的互补作用。

5.计算题:

(1)解:

(2)解:

①若两个市场实行价格歧视,利润最大化时,据MR1=MR2=MC,其中,MR1=80-5Q1,MR2=180-20Q2,MC=2Q+10=2(Q1+Q2)+10,由此得:Q1=8,Q2=7;P1=60,P2=110;利润为π=P1Q1+P2Q2-TC=60×8+110×7-(8+7)2-10×(8+7)=875.

②若两个市场只能卖一个价格,则:Q=Q1+Q2=50-0.5P,即:P=100-2Q,利润最大化时,据MR=MC,得:P=70,Q=15,利润为675。

(3)解:

(4)解:

(5)证明:

在歧视价格下:

市场1:TR1= (a1/ b1) Q1– Q12/b1 , MR1= a1/ b1-2Q1/b1 ,MR=MC,Q1= (a1– b1C)/2 。

市场2: TR2= (a2/ b2) Q2– Q22/b2 , MR2= a2/ b2-2Q2/b2 ,MR=MC,Q2= (a2– b2C)/2 。

所以,Q= Q1+ Q2=(a1– b1C)/2 +(a2– b2C)/2 =(a1+a2) /2-(b1+b2)C/2

在相同价格下:

Q= Q1+ Q2= a1-b1P+a2-b2P= a1+a2-(b1+b2)P, 所以,P= (a1+a2– Q)/(b1+b2

TR=(a1+a2– Q)Q/(b1+b2), MR= (a1+a2) /(b1+b2)-2 Q/(b1+b2),MR=MC,

 (a1+a2) /(b1+b2)-2 Q/(b1+b2)=C, 所以,Q=(a1+a2) /2-(b1+b2)C/2

从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出,该垄断企业无论是实行价格歧视(在两个市场上收取不同的价格),还是不实行价格歧视(在两个市场上收取相同的价格),这两种定价策略下的产出水平都是相同的。

(6)解:

①TR=PQ=(16-Q)Q=8*8=64

垄断者出售8单位产品时的总收益为64。

②如果垄断者实行一级价格歧视,即对每单位索取不同的价格,则从第1单位到第8单位的产品价格(根据P=16-Q)分别为15,14,12,11,10,9,8美元,于是垄断者的收益=15+14+13+12+11+10+9+8=92。那么消费者剩余为28(92-64)。

所以,如果垄断者实行一级价格歧视,垄断者的收益为92,他掠夺的消费者剩余为28。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