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自考14072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与应用考试大纲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与应用》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代码:14072

目录

Ⅰ  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Ⅱ  考核目标

Ⅲ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Ⅳ  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附录 题型举例

Ⅰ 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与应用》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了解企业的经营环境,理解企业运作机理,从信息和集成的视角分析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掌握企业的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流程与方法,以及利用信息技术完成对企业资源(人、财、物、信息等)的综合平衡和优化管理。

ERP(企业资源规划)系统融合先进企业管理模式、计算机软件系统于一体,是当今世界制造业普遍采用的企业管理工具,为制造企业实现整体化、高效率、精确化管理。本课程全面介绍了ERP的起源、发展和基本原理,以及在财务和成本管理中的应用,详细讨论了需求预测、销售和运营规划、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采购作业管理、生产作业控制、财务及成本管理等相关的重要概念和方法,并介绍了ERP软件选型、实施的一般原则、步骤和应用案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企业资源规划的理论知识和初步应用能力。

《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与应用》课程的特点是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体现了信息技术在管理流程中的应用,以及管理思想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ERP基本原理、方法与技能的基础上,学会运用ERP软件处理企业的业务流程,参与企业的ERP实施,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

第一、掌握ERP的基本原理、基本计划方法。

第二、熟悉ERP的各个子模块业务处理流程,各个模块之间的数据逻辑关系。

第三、了解ERP实施过程和企业应用ERP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与应用》强调信息技术与管理思想的结合及应用,因此与相关的《管理学原理》、《数据结构与数据库》、《信息系统设计与分析》等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保持密切联系。上述相关课程宜作为本课程的先修课程。

《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与应用》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是现代信息技术和精益管理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综合,它与本专业所开设《管理学原理》、《数据结构与数据库》、《信息系统设计与分析》等课程具有应用、延伸关系,也可以说是本专业其他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与应用》课程在考试内容、考核目标和考试命题等方面应兼顾概念、方法等理论基础和实践运用能力。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内容是:ERP的发展历程、物料管理、产品需求预测、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财务管理和成本管理、ERP软件系统选型、ERP的实施与运行管理。

本课程的难点内容是:物料管理中订货批量和提前期相关概念、物料需求计划的计算、能力需求计划的计算和生产排产方法、成本管理、ERP的实施与运行管理。

Ⅱ  考核目标

本课程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四个能力层次是递进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Ⅰ):要求考生能够识别和记忆企业资源规划的有关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正确的表述。

领会(Ⅱ):要求考生能够领悟和理解企业资源规划的基本原理和原则、工具以及方法,并能够进行恰当的分析和判断。

简单应用(Ⅲ):要求考生能够在领会的基础上,运用企业资源规划的理论、基本原理和原则、工具、方法等对物料分类、订货批量、需求预测、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等问题进行简单的推断或计算。

综合应用(Ⅳ):在对一些重要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和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综合运用部分或多个相关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

Ⅲ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1章 初识ERP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对什么是企业资源规划、为什么需要企业资源规划产生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二、课程内容

1.1 财富、制造业和竞争

1.2 制造业悖论——一些难解又必须解的问题

1.3 制造业基本方程和MRP

1.4 ERP能够做什么

1.5 ERP实施的可靠路线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财富、制造业和竞争

领会:制造业的重要性,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二)制造业悖论——一些难解又必须解的问题

识记:制造业中的常见矛盾和问题。

领会:制造业管理中面临的一些基本问题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三)制造业基本方程和MRP

识记:制造业基本方程。

领会:供需平衡的基本思想。

(四)ERP能够做什么

识记:ERP有助于解决制造业管理中的五个方面问题。

领会:ERP的功能与前述制造业悖论的关系。

(五)ERP实施的可靠路线

识记:ERP实施过程的常见问题,可以结合第17章一并考查。

 

四、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制造业悖论;制造业基本方程;ERP能够做什么。

本章难点:制造业基本方程;ERP能够做什么。

 

第2章 管理需求推动ERP的发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识记和领会与ERP有关的基础概念;理解管理需求、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如何一步步推动ERP的发展,了解ERP软件发展演变的思想脉络和历史进程。

二、课程内容

2.1 早期库存管理引发的订货点法

2.2 复杂物料需求带来的时段式MRP

2.2.1 时段式MRP和订货点法的区别

2.2.2 时段式MRP系统的前提条件和基本假设

2.2.3 MRP的数据处理过程

2.3 物料与生产管理集成的闭环MRP

2.4 生产与财务管理一体化的MRPⅡ

2.4.1 MRPⅡ的形成和特点

2.4.1 MRPⅡ的重要性和适用性

2.5 集成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的ERP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早期库存管理引发的订货点法

识记:订货点的基本公式。

领会:订货点法的假设前提与讨论。

(二)复杂物料需求带来的时段式MRP

识记:物料清单BOM;预计可用量、计划接受量、毛需求量、净需求量。

领会:时段式MRP和订货点法的区别;独立需求项和非独立需求项;时段式MRP系统的前提条件和基本假设;MRP的数据处理过程。

(三)物料与生产管理集成的闭环MRP

识记:闭环MRP中经营规划、销售与运营规划、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各环节的逐层细化和递推关系。

领会:闭环MRP中经营规划、销售与运营规划、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各环节的逐层细化和递推关系。

(四)生产与财务管理一体化的MRPⅡ

领会:物流与资金流的集成;MRPⅡ的形成和特点。

(五)集成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的ERP

识记:ERP的概念定义。

领会:ERP产生的背景和功能特点。

四、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订货点的基本公式;订货点法的基本假设;时段式MRP和订货点法的区别;时段式MRP的前提条件和基本假设;MRP的数据处理过程;预计可用库存量和净需求量的计算公式。

本章难点:MRP的数据处理过程;预计可用库存量和净需求量的计算公式。

    

第3章 ERP为企业带来的效益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制造型企业应用ERP系统的必要性。

二、课程内容

3.1 ERP带来的效益

3.1.1 定量的收益

3.1.2 定性的收益

3.2 来自用户的信息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ERP带来的效益

识记:ERP的定量效益和定性效益各有哪些可能的方面。

领会:ERP的定量效益和定性效益如何产生。

(二)来自用户的信息

领会:ERP的定量效益和定性效益如何体现。

四、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ERP的定量效益和定性效益各有哪些可能的方面。

本章难点:无。

 

第4章 基础数据——企业运营的关键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ERP系统运行所需要的各类基础数据,包括物料、物料清单、工作中心、工艺路线、物料提前期、初始库存、供应商、客户等。

二、课程的内容

4.1 ERP系统运行基础数据

4.1.1 物料主文件

4.1.2 物料清单

4.1.3 工作中心

4.1.4 工艺路线

4.1.5 提前期

4.1.6 库存记录

4.1.7 供应商主文件和客户主文件

4.2 初始数据环境的建立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ERP系统运行基础数据

识记:物料主文件、物料代码、物料清单、工作中心、工艺路线、提前期、变动提前期、固定提前期、已分配量等基本概念。

领会:物料主文件的内容;物料主文件和物料清单的区别;物料清单的内容;物料清单的不同形式及作用;工作中心的内容、作用和定义;工艺路线的内容和作用;提前期的时间构成;变动提前期和固定提前期的区别。

(二)初始数据环境的建立

领会:周密计划、定义、装入和维护基础数据是ERP系统成功的前提。

四、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物料清单的内容;物料清单的不同形式及作用;工作中心的内容、作用和定义;工艺路线的内容和作用。

本章难点:物料清单的内容;物料清单的不同形式及作用;工作中心的内容、作用和定义。

 

第5章 物料管理——企业运营的基础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ERP系统中有关物料和库存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物料成本、订货批量、安全库存、ABC库存分析等。

二、课程内容

5.1 物料管理概述

5.2 库存目的和成本

5.2.1 库存目的

5.2.2 库存成本

5.3 订货批量

5.3.1 确定订货批量的方法

5.3.2 批量调整因子

5.4 安全库存和安全提前期

5.4.1 安全库存

5.4.2 安全提前期

5.5 库存准确度

5.5.1 库存准确度的概念

5.5.2 如何达到必要的库存准确度

5.6 ABC分析和循环盘点

5.6.1 ABC分析

5.6.2 循环盘点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物料管理概述

识记:库存周转次数的公式。

简单应用:库存周转次数的计算。

(二)库存目的和成本

识记:安全库存、预期库存、批量库存、在途库存、囤积库存;物料成本、订货成本、保管成本、缺货成本、与产能相关的成本。

(三)订货批量

识记:经济订货批量EOQ的公式;固定订货批量法、经济订货批量法、按需确定批量法、最小单位成本法、最小总成本法。

领会:固定订货批量法、经济订货批量法、按需确定批量法、最小单位成本法、最小总成本法的不同处理原则和步骤。

简单应用:计算经济订货批量。

综合应用:给定不同时区的净需求,编制计划订货量的表单。

(四)安全库存和安全提前期

识记:设置安全库存的常见策略;库存安全系数。

领会:正态分布假设与库存服务水平、库存安全系数的关系。

简单应用:给定产品预测、需求波动和库存服务水平、正态分布表,计算安全库存量。

(五)库存准确度

识记:计数容限;库存准确度。

领会:库存准确度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简单应用:库存准确度的计算。

(六)ABC分析和循环盘点

识记:ABC类物料分析;常见的循环盘点方法;库存准确度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领会:ABC类物料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常见的循环盘点方法及其适用情形。

四、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库存成本;订货批量有关概念和计算步骤;安全库存;ABC类物料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本章难点:订货批量有关概念和计算步骤;安全库存。

 

第6章 需求管理——企业运营的源头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产品需求预测的必要性、原理和方法,及其与客户订单的关系。

二、课程内容

6.1 需求预测

6.1.1 为什么要预测

6.1.2 预测的特征

6.1.3 收集和准备数据

6.1.4 预测技术

6.1.5 预测技术的应用

6.2 客户订单管理

6.2.1 客户订单录入

6.2.2 客户订单分析

6.2.3 预测消耗逻辑

6.2.4 独立需求作为MRP系统的输入

6.3 分销系统

6.3.1 分销系统概述

6.3.2 分销需求计划

6.3.3 分销资源计划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需求预测

识记:预测的特征;定性和定量预测技术;外部和内部预测技术;移动平均法和指数平滑法。

简单应用:移动平均或指数平滑法的计算。

(二)客户订单管理

领会:客户订单分析;预测消耗逻辑;独立需求作为MRP系统的输入。

(三)分销系统

识记:分销系统的目标;分销系统的结构;分销需求计划;分销资源计划。

领会:分销需求计划、分销资源计划。

四、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产品需求预测的原理和方法;预测消耗逻辑;分销需求计划。

本章难点:产品需求预测的原理和方法;预测消耗逻辑。

 

第7章 经营规划和销售与运营规划——企业运营的核心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销售与运营规划的制定方法和策略。

二、课程内容

7.1 企业愿景、竞争力和ERP计划层次

7.2 经营规划

7.3 销售与运营规划

7.3.1 供需平衡是企业运营的基本定律

7.3.2 销售与运营规划的作用

7.3.3 制定销售与运营规划的策略

7.3.4 销售与运营规划报告

7.3.5 制定销售与运营规划的流程

7.3.6 销售与运营规划的评估——资源需求计划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企业愿景、竞争力和ERP计划层次

领会:ERP计划层次。

(二)经营规划

领会:经营规划与下层计划的关系。

(三)销售与运营规划

识记:销售与运营规划的作用;生产规划量的计算公式;销售与运营规划的构成;资源清单、资源需求计划。

领会:生产规划和销售规划的关系;三种基本的生产规划策略;制定销售与运营规划的流程。

简单应用:资源需求计划的编制。

四、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销售与运营规划的作用;生产规划策略;制定销售与运营规划的流程;资源需求计划。

本章难点:销售与运营规划的构成;资源需求计划。

 

第8章 主生产计划——企业运营的核心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主生产计划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步骤,清楚概念之间的推算关系;理解计划物料清单的概念,以及虚项、产品族物料清单、模块化物料清单等各种变形;理解主生产计划和最终装配计划的区别。

二、课程内容

8.1 主生产计划基本原理

8.1.1 什么是主生产计划

8.1.2 为什么要制定主生产计划

8.1.3 主生产计划的对象

8.1.4 主生产计划方式

8.1.5 主生产计划的应用

8.1.6 主生产计划矩阵

8.1.7 主生产计划系统的行为建议信息

8.1.8 如何编制主生产计划

8.1.9 主生产计划的维护和控制

8.1.10 关于主生产计划的综合案例分析

8.1.11 主生产计划的度量

8.2 粗能力计划

8.2.1 什么是粗能力计划

8.2.2 能力清单

8.2.3 粗能力计划的计算

8.3 计划物料清单

8.3.1 什么是计划物料清单

8.3.2 物料清单中的虚项

8.3.3 产品族物料清单

8.3.4 模块化物料清单

8.3.5 物料清单的重构

8.4 主生产计划和最终装配计划

8.5 两级主生产计划

8.6 关于主生产计划员的实例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主生产计划基本原理

识记:主生产计划的概念;主生产计划的几种方式,MTS、MTO、ETO、FTO、ATO; 时区的概念;可承诺量ATP;时界和时域的概念。

领会:主生产计划在ERP系统中的作用;不同类型的产品结构和主生产计划对象的确定;不同主生产计划方式的适用情形;产品生命周期对主生产计划方式的影响;订单的四个阶段,计划订单、确认订单、已下达订单、已完成订单;主生产计划的编制方法和步骤。

综合应用:主生产计划表格的推算。

(二)粗能力计划

识记:粗能力计划的概念;能力清单的概念。

领会:粗能力计划的计算。

(三)计划物料清单

识记:计划物料清单的概念,与普通物料清单的区别;产品族物料清单的概念;模块化物料清单的概念。

(四)主生产计划和最终装配计划

识记:最终装配计划的概念。

领会:最终装配计划与主生产计划的关系。

(五)两级主生产计划

领会:两级主生产计划的适用情形。

(六)关于主生产计划员的实例

领会:主生产计划在ERP系统中的地位。

四、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主生产计划的基本原理和编制方法、步骤;粗能力计划。

本章难点:主生产计划的编制方法、步骤。

 

第9章 物料需求计划——企业运营的核心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结合上一章主生产计划的内容,理解和掌握需求计划的计算过程、编制方法和步骤。

二、课程内容

9.1 MRP的输入信息

9.2 MRP的计算过程

9.3 MRP的运行方式

9.3.1 全重排式

9.3.2 净改变式

9.4 MRP的重排假设

9.5 需求反查

9.6 MRP的主要输出信息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MRP的输入信息

识记:MRP系统的输入信息来源。

(二)MRP的计算过程

识记:通用件、低层代码的概念。

领会:根据主生产计划、物料清单、预计库存逐层展开和推算MRP的过程;低层代码的作用。

综合应用:已知若干最终产品的主生产计划、物料清单、现有库存量,求解物料需求计划。

(三)MRP的运行方式

识记:MRP运行的两种方式,全重排式、净改变式。

领会:全重排式、净改变式的适用环境,两者的结合。

(四)MRP的重排假设

领会:计划波动的情况下MRP的重排假设。

(五)需求反查

识记:优先级计划、需求反查的概念。

领会:需求反查与计划修改。

(六)MRP的主要输出信息

识记:MRP的主要输出信息。

四、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MRP的计算过程;MRP的运行方式。

本章难点:MRP的计算过程;MRP的重排假设。

 

第10章 能力需求计划——企业运营的核心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能力需求计划CRP的有关基本概念、确定工作中心可用能力的方法、生产排产方法,以及按常用的向后排产和无限负荷方法编制能力需求计划的计算过程。

二、课程内容

10.1 能力的概念

10.2 工厂日历

10.3 生产排产方法

10.4 常用的排产方法——向后排产和无限负荷

10.5 编制工作中心负荷报告

10.6 分析结果并反馈调整

10.7 能力需求计划的控制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能力的概念

识记:可用能力的概念和影响因素;能力的度量。

领会:确定可用能力的两种方式。

(二)工厂日历

领会:工厂日历的概念和使用。

(三)生产排产方法

识记:四种生产排产方法的概念、优缺点。

(四)常用的排产方法——向后排产和无限负荷

领会:向后排产和无限负荷方法进行生产排产,编制工序计划。

简单应用:已知生产订单、工艺路线、工作中心文件,进行排产。

(五)编制工作中心负荷报告

简单应用:编制工作中心负荷报告。

(六)分析结果并反馈调整

识记:能力不平衡的原因;调整能力的措施;调整负荷的措施。

(七)能力需求计划的控制

领会:能力需求计划控制的内容。

四、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确定可用能力的两种方式;向后排产和无限负荷方法进行生产排产;调整能力及负荷的措施。

本章难点:生产排产和工序计划。

 

第11章 采购作业管理——增值从这里开始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采购作业和供应商管理的基本内容。

二、课程内容

11.1 采购作业管理的工作内容

11.2 供应商计划

11.3 供应商谈判

11.4 覆盖外部工序的采购订单的控制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采购作业管理的工作内容

识记:采购作业管理的工作内容。

(二)供应商计划

领会:供应商计划的作用。

(三)供应商谈判

领会:供应商谈判的内容。

(四)覆盖外部工序的采购订单的控制

领会:覆盖外部工序的采购订单和普通采购订单的区别。

四、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采购作业管理的工作内容。

本章难点:无。

 

第12章 生产活动控制——增值在这里实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不同的生产制造类型,掌握车间作业管理的工作内容和方法、步骤,理解重复生产管理、流程制造业生产管理在生产计划中的特殊性。

二、课程内容

12.1 制造业生产类型

12.1.1 车间任务型生产

12.1.2 重复生产

12.1.3 离散型生产

12.1.4 流程型生产

12.2 车间作业管理

12.2.1 车间作业管理的工作内容

12.2.2 工序优先级的确定

12.2.3 派工单

12.3 重复生产管理

12.4 流程制造业生产管理

12.4.1 流程制造业生产管理的特性

12.4.2 流程排产

12.4.3 流程制造业ERP系统功能特性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制造业生产类型

识记:四种制造业生产类型的概念。

领会:不同生产类型的特点。

(二)车间作业管理

识记:车间作业管理的工作内容;确定工序优先级的几种方法。

领会:确定工序优先级的几种方法;派工单的作用。

(三)重复生产管理

识记:重复生产管理的特点。

(四)流程制造业生产管理

识记:流程制造业生产管理的特性;流程制造业ERP系统功能特性。

四、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制造业生产类型;车间作业管理。

本章难点:车间作业管理。

 

第13章 财务管理和成本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ERP系统中的财务管理各项功能,标准成本体系、成本计算方法、成本项目的分类,掌握ERP系统中的成本计算方法。

二、课程内容

13.1 财务管理

13.1.1 财务管理业务概述

13.1.2 ERP系统财务管理功能概述

13.1.3 ERP系统中财务管理业务流程

13.2 成本管理

13.2.1 成本管理的基本概念

13.2.2 ERP系统中的成本计算

13.2.3 成本差异分析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财务管理

识记:记账、对账、结账等基本概念;ERP系统财务管理功能;总账、应收账、应付账、成本核算等概念。

领会:ERP系统中财务管理的业务流程。

(二)成本管理

识记:标准成本的概念;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制造成本法的概念;成本项目的分类;ERP系统中基本的成本类型。

领会:ERP系统中的成本计算。

四、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ERP系统中的财务管理功能;ERP系统中的成本计算。

本章难点:ERP系统中的成本计算。

 

第14章 ERP应用综合模拟案例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从建立基础数据,到销售与运营规划、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采购订单和生产订单、产品成本核算等完整的ERP运作流程,理解各层次计划之间的衔接关系。

二、课程内容

14.1 建立基础数据

14.2 建立销售与运营规划

14.3 建立生产预测

14.4 接收客户订单

14.5 制订主生产计划

14.6 MRP计算、生成采购订单和生产订单

14.7 下达采购订单、接收采购订单入库

14.8 下达生产订单、接收生产订单入库

14.9 向客户发货

14.10 产品成本核算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制订主生产计划

简单应用:结合第8章内容,根据生产预测、客户订单、初始库存量、批量规则、产品提前期推算主生产计划。

(二)MRP计算、生成采购订单和生产订单

简单应用:结合第9章,根据主生产计划、物料清单、初始库存量、批量规则、产品提前期推算物料需求计划。

(三)产品成本核算

简单应用:结合第13章,进行产品成本的核算。

四、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制订主生产计划;MRP计算;产品成本核算。

本章难点:无。

 

第15章 ERP转变企业的经营机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ERP系统在市场销售、生产管理、采购管理、财务管理、工程技术管理各方面带来的辅助和转变,理解ERP系统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价值。

二、课程内容

15.1 市场销售工作的转变

15.2 生产管理的转变

15.3 采购管理的转变

15.4 财务管理的转变

15.5 工程技术管理的转变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市场销售工作的转变

识记:ERP环境下市场销售工作转变的几个方面。

(二)生产管理的转变

领会:ERP和生产管理的专业化;ERP的模拟决策功能。

(三)采购管理的转变

识记:ERP环境下采购管理转变的几个方面。

(四)财务管理的转变

领会:ERP辅助财务管理的几个方面。

(五)工程技术管理的转变

领会:ERP辅助工程技术管理的几个方面。

四、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生产管理的转变;采购管理的转变;财务管理的转变。

本章难点:无。

 

第16章 ERP软件系统选型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ERP系统软件选型的原则、方法、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二、课程内容

16.1 商品软件的选型

16.1.1 选择商品软件的原则

16.1.2 选择商品软件的方法

16.1.3 签订合同

16.2 控制对软件的修改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商品软件的选型

识记:选择商品软件的原则;选择商品软件应考察的五个方面。

(二)控制对软件的修改

领会:ERP软件修改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四、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选择商品软件的原则;选择商品软件应考察的五个方面。

本章难点:无。

 

第17章 ERP的实施与运行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ERP系统实施的理论、方法和步骤,包括企业高层领导的作用,ERP实施的关键因素,实施的时间框架,实施的详细步骤和流程,成功实施后的运行管理,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和注意事项。

二、课程内容

17.1 企业高层领导的作用

17.2 ERP实施的关键因素和时间框架

17.2.1 实施ERP系统的关键因素

17.2.2 ERP实施的时间框架

17.3 ERP实施的可靠路线

17.3.1 ERP实施的三个阶段

17.3.2 ERP实施的路线

17.4 工作方针和工作规程

17.4.1 工作方针和工作规程的意义

17.4.1 建立工作方针和工作规程的方法

17.5 ERP实施过程中的检测

17.6 ERP的运行管理

17.7 实施应用ERP的十大忠告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企业高层领导的作用

领会:企业高层领导对ERP系统的重视、期待和参与程度是ERP系统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二)ERP实施的关键因素和时间框架

识记:实施应用ERP系统的三个关键因素。

领会:ERP实施的时间框架。

(三)ERP实施的可靠路线

识记:ERP实施的三个阶段。

领会:ERP实施的完整路线,含17个基本步骤。

(四)工作方针和工作规程

领会:工作方针和工作规程的意义;建立工作方针和工作规程的方法。

(五)ERP实施过程中的检测

领会:各项ERP实施检测表。

(六)ERP的运行管理

识记:ERP运行管理的各项内容。

(七)实施应用ERP的十大忠告

领会:ERP实施的经验教训、注意事项。

四、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企业高层领导的作用;ERP实施的可靠路线;实施应用ERP的十大忠告。

本章难点:ERP实施的路线。

 

第18章 ERP实施应用案例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深入领会第16、17章ERP系统实施的理论、方法和步骤,成功因素、经验教训和注意事项,以及ERP系统成功实施后给企业带来的效益。

二、课程内容

18.1 企业概况

18.2 ERP软件系统的选型

18.3 ERP在ABC公司的实施

18.3.1 实施概述

18.3.2 实施组织

18.3.3 实施计划

18.3.4 教育和培训

18.3.5 项目公约

18.3.6 业务流程分析和优化

18.3.7 工作方针和工作规程

18.3.8 原型测试和会议室试点

18.3.9 系统切换

18.3.10 实施体会

18.4 ERP在ABC公司的应用和效果

18.4.1 ERP在ABC公司的应用情况

18.4.2 ERP系统的实施应用为ABC公司带来的变化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ERP软件系统的选型

领会:结合第16章理解ERP软件选型的原则、方法。

(二)ERP在ABC公司的实施

领会:结合第17章,深入领会ERP系统实施的理论、方法和步骤,成功因素、经验教训和注意事项。

(三)ERP在ABC公司的应用和效果

领会:结合第3、15章,深入领会ERP系统给企业管理带来的转变和效益。

综合应用:ERP实施案例分析。

四、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ERP的实施过程;ERP的应用效果。

本章难点:在具体案例中灵活运用ERP实施的基本理论。

 

第19章 制造业伴随概念群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初步了解与智能制造有关的信息技术新概念、新趋势,理解新形势下ERP的地位和应对策略。

二、课程内容

19.1 新形势下制造业伴随概念群

19.1.1 互联网“家族”

19.1.2 计算和数据处理新技术

19.1.3 数字经济

19.1.4 智能制造

19.2 新概念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

19.2.1 “互联网+”与制造业

19.2.2 工业互联网与制造业

19.2.3 物联网、工业物联网与制造业

19.2.4 云计算与制造业

19.2.5 大数据与制造业

19.2.6 数字经济与制造业

19.2.7 智能制造与制造业

19.3 新形势下ERP的地位及制造企业应当如何做

19.3.1 新形势下ERP的地位

19.3.2 制造业应当如何做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新形势下制造业伴随概念群

识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工业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工业大数据、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相关概念。

(二)新概念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

领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新的技术发展趋势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

(三)新形势下ERP的地位及制造企业应当如何做

领会:新形势下ERP的地位及前景、应对策略。

综合应用:给定案例或阅读材料,结合第1、2、3、15章,思考和讨论新形势下ERP的地位、前景、局限性及应对策略。

四、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新形势下制造业伴随概念群;新形势下ERP的地位及制造企业应当如何做。

本章难点:新概念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

Ⅳ 关于大纲的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根据专业自学考试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而确定。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考试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明确了课程学习的内容以及深广度,规定了课程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它是编写自学考试教材和辅导书的依据,是社会助学组织进行自学辅导的依据,是自学者学习教材、掌握课程内容知识范围和程度的依据,也是进行自学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教材是学习掌握课程知识的基本内容与范围,教材的内容是大纲所规定的课程知识和内容扩展与发挥。课程内容在教材中可以体现一定的深度或难度,但在大纲中对考核的要求一定要适当。

大纲与教材所体现的课程内容基本一致;大纲里面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知识点,教材里一般也要有。反过来,教材里有的东西,大纲里就不一定体现。如果教材中有的内容与大纲要求不一致的地方,应以大纲规定为准。

三、关于自学教材

《ERP原理与应用教程》,周玉清、刘伯莹、周强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第4版)。

四、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大纲的课程基本要求是依据专业考试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而确定的。课程基本要求还明确了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对基本内容掌握的程度。基本要求中的知识点构成了课程内容的主体部分。因此,课程基本内容掌握程度、课程考核知识点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核的主要内容。

为有效地指导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本大纲已指明了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章节的基本要求中一般也指明了章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推荐总学时为64学时。

五、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依据本大纲规定的考核内容和考核要求,认真钻研指定教材,明确本课程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本课程和其他课程不同的特点和学习要求,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专业知识回顾,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根据自学方法指导的要求,正确引导学生开展自学。助学中应把握重点和难点问题,明确重点,讲透彻难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学习和考试的关系,避免为应试而辅导,片面押题,引导学生全面把握课程知识点,不断地提高其专业能力。

六、对考核内容的说明

1.本课程要求考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都是本课程考核的内容。课程中个章的内容均由若干知识点组成,在自学考试中成为考核知识点。因此,本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考试内容是以分解为考核知识点的方式给出的。由于各知识点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识点自身的特点不同,自学考试将对各知识点分别按四个认知(或能力)层次确定其考核要求。

(1)识记:能正确认识和表述科学事实、原理、术语和规律,知道该课程的基础知识,并能进行正确的选择和判断。

(2)领会:能将所学知识加以解释、归纳,能领悟某一概念或原理与其他概念或原理之间的联系,理解其引申意义,并能做出正确的表述和解释。

(3)简单应用:能用所学的概念、原理、方法正确分析和解决较简单问题,具有分析和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

(4)综合应用:能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具有一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上述四个不同层次的认知能力是层级递进的关系,后一层次的认知能力,包括了前面所有层次的能力要求,都是考核必须注意的内容范围。

2.在考试之日起6个月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务院颁布或修订的法律、法规都将列入相应课程的考试范围。凡大纲、教材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不符的,应以现行法律法规为准。命题时也会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科技文化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的变化予以体现。

七、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

1.本课程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00分,60分及格。考试时可携带无存储记忆功能的计算器。

2.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知识点及知识点下的知识细目,都属于考核的内容。考试命题既要覆盖到章,又要避免面面俱到。要注意突出课程的重点、章节重点,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度。

3.命题不应有超出大纲中考核知识点范围的题,考核目标不得高于大纲中所规定的相应的最高能力层次要求。命题应着重考核自学者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是否了解或掌握,对基本方法是否会用或熟练。不应出与基本要求不符的偏题或怪题。

4.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20%,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20%。

5.要合理安排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的难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

6.各种题型的具体样式参见本大纲附录。

 

附录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哪种类型的库存用于应对供需波动?(   )。

A.周转库存  B.普通库存  C.安全库存  D.季节库存

二、名词解释题

1、工作中心

2、物料清单

三、简答题

1、有几种计算ATP的方法?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2、如何确定主生产计划的展望期和计划时区?

四、应用题

1、某工厂生产拖拉机,已知:该项目的期初库存为470台,安全库存为20台,MPS批量为400;销售预测第1-8周均为200;实际订单第1-8周依次为180,230,110,230,60,270,30,30。需求时区为1-2周,计划时区为3-6周。试编制其1-8周的MPS初步计划。

五、论述题

试论物料需求计划(MRP)在企业资源规划中的地位?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