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06056心理学史自学考试大纲

[06056]

心理学史自学考试大纲

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

指定用书:《西方近代心理学史》,高觉敷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

2001年3月第2版

参考教材:《心理学简史》,刘恩久等主编,甘肃人民出版社 

一、说明

心理学史的内容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要求全面,为了便于自学,特编写自学考试大纲。

本课程为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内容为:心理学史的研究对象、西方心理学主要流派等。通过学习,要求应考熟悉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及其规律,掌握主要心理学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及其发展、变化,能正确评价、介绍心理学史上的主要人物,主要理论、观点,提高自己的基本理论水平。其中绪论、第四章、第八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十七章为重点掌握的部分。

本课程自学考试以百分制记分,100分为满分,60分为及格,实行闭卷考试。

 

二、内容提要

绪论

目的要求:熟悉心理学史的研究对象、学习心理学史的意义。

具体内容:

一、心理学史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史的研究对象是心理学的形成、演变和发展的历史。本课近代心理学史主要研究心理学在近代西欧和美国如何形成、演变和发展的历史。

西方近代心理学主要研究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自笛卡尔和洛克到冯特前为止,包括十七至十九世纪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哲学心理学以及十八、十九世纪的生理学;第二个时期,为实验的科学心理学的建立;第三个时期,自冯特到现代,包括心理学各个学派的形成和发展。

二、学习心理学史的意义

学习和研究心理学史,对于我们掌握科学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规律,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高分析能力、鉴别能力和批判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  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哲学心理学思想

目的要求:了解十七至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经验主义心理学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心理学思想的主要观点。

具体内容:

一、十七至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心理学思想的主要特点

十七至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心理学思想有三个主要特点:第一,心理学仍属于哲学心理学思想的范畴;第二,心理学的理论来源主要以笛卡儿和洛克两派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第三,哲学心理学主要以经验论、联想论和感觉论为理论形式。

二、笛卡儿(1596-1650)是近代二元论和唯心主义唯理论的著名代表,是卓越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生理学家,是资产阶级哲学心理学思想的创始人之一。

笛卡尔心理学思想的的主要以观点有:

1)认为人的观念有三种来源:一是天赋的,即与生俱来的,如上帝的观念和数学公理等;二是从外面来的,如感觉;三是人造出来的,如想象。

2)提出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笛卡儿从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根据光学、力学原理和解剖实验,以及受哈维关于血液循环的机械解释的启发,提出了“动物是机器”的著名论断,提出了刺激反应的假设,揭示了反射和反射弧的本质。

3)在心身关系上提出了“心身交感论”的二元论观点。在心物关系上,笛卡儿认为,世界上除了物质实体以外,还有所谓的精神实体。心灵和身体既是两个根本不同的东西,又是可以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东西。笛卡儿根据当时的解剖学知识认为松果体是心身交感的地方。

总之,笛卡儿的心理学思想是二元论的。这个二元论虽然在理论上是错误的,但是在当时宗教和神学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它还是具有进步作用的,在生命活动最复杂的领域中为决定论的新方法论开辟了新的前景。

三、霍布斯的心理学思想

托马斯•霍布斯(1588-1679)是培根唯物论的继承者,近代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和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先驱。其心理学思想的主要观点有:

1)主张一切心理现象都是物质运动的结果。

2)运用联想来解释人的想象和思维。霍布斯对联想的本质和种类作了论述,他是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先驱。

四、洛克的心理学思想

约翰•洛克(1632-1704)是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学家,近代唯物主义经验论心理学思想的典型代表和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倡导者。洛克的心理学思想对后来英国和法国产生了较大影响。正如列宁所指出的:“贝克莱和锹德罗都渊源源于洛克。”

洛克心理学思想的主要观点有:

1)反对笛卡儿的“天赋观念论”,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的全部观念“归根到底都是导源于经验的”。洛克认为,构成知识的观念来源于两类经验:一类是外部经验,即感觉,它是由客观外部对象刺激我们的感官所引起的;另一类是内部经验,即反省,它是通过对人的“心灵”的内部活动的体验而得来的。由于洛克把观念的来源归结为物和心两个方面,因而陷入了二重经验论,为唯心主义经验论打开了方便之门。

2)洛克将感觉观念分为“第一性的质的观念”和“第二性的质的观念”。洛克虽然承认一切感觉观念都是内外物刺激引起的,但是他并不认为一切感觉观念都是外物的“真正映像”。他把感觉观念分为两类:一类叫第一性的质的观念,即关于物体的体积、广延、形状、运动、静止等等的观念,它们同自己的原型是相似的,是这些性质“真正的映像或肖像”。例如,取一粒麦子,分为两部分,每一部分仍具有体积、形状、广延等性质,若继续分下去,一直分到各个部分都看不出来的程度,每一部分还是保持这一些性质。另一类叫第二性的质的观念,即关于事物的颜色、声音、滋味、气味等等的观念,即关于事物颜色、声音、滋味、气味等等的观念,它们完全根据主体的变化而变化,根本没有与之相符合的原型,至多在物体中只有引起这种感觉的诱因。例如,同样的火,离得较远我们就有温暖的感觉离得较近我们就有灼痛的感觉。又如,一块斑岩在黑暗中是没有颜色的,但光线照在它上面,我们就有红色和白色的感觉。于是,洛克就认为,温暖和灼痛、红色和白色等性质的观念并不是客观事物的映像,而是主体接受第一性的质的作用后所产生的一种主观感受。如果我们的感官不去感觉的话,这些性质也就不再存在了。他又说,这些观念都是上帝给我们作为“认识相区分事物的记号”,它们同外物并不是一种反映的关系,仅仅是一种“对应”的关系。这样,尽管洛克对第一性的质的观念的解释是唯物主义的,但对第二性的质的观念的解释则因他夸大了认识的相对性而背离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滑向了唯心主义的符号论。这一点后来被主观唯心主义者贝克莱所利用和发挥。

3)洛克又把观念分成“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两种:一种是简单观念即由对象的某一个单纯现象所引起的不能再分的观念。例如,我们说一朵百合花有香的气味和白颜色,香味和白色就是两个简单观念。它不是靠心灵创造的,而是通过感觉或反省得到的。他还把礼堂和触觉直接结合所产生的“运动”观念,以及对理性和意志进行自我观察而形成的“思维”和“愿望”的观念列为简单观念,显然这是不对的。另一种是复杂观念,即由简单观念经过结合、联系和分离所组成的观念。例如,“朋友”这个复杂观念,就是由“人”、“友爱”、“同情”、“幸福”等简单观念的结合而产生的。洛克认为,简单观念是消极被动的,外面强加的,可以作为知识的原始材料。而复杂观念则要求理智的能动作用,这种能动作用具体地体现在将简单观念组成复杂观念的过程。洛克把复杂观念仅仅看作是简单观念的机械总和,说明他不懂得认识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也就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能动飞跃的过程,因而他说一般的抽象的概念只不过是“名义的本质”,并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洛克的观念论陷入了狭隘的形而上学的经验论。

4)在欧洲心理学史上洛克最先提出了“联想”一词。洛克认为,观念的联想有“自然的联合”与“习得的联合”两种。他说:“我们一些观念相互之间有一种自然的联合……除了这些联合以外,还有另一种联合,完全是由于机会和习惯来的。”他对于后者较为重视。认为习惯是使观念联合的一种力量。这是后来联想律中多次律的开端。洛克除了用联想的原则说明观念的结合而外,还用它解释情绪的形成及其对儿童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五、贝克莱和休谟的心理学思想

1、乔治•贝克莱

乔治•贝克莱(1685-1753)是近代主观唯心主义的鼻祖,是英国唯心主义经验论心理学思想的主要代表。

贝克莱心理学思想。

首先,贝克莱对心理本质的看法是以唯心主义经验论为其理论基础的。由此他得出了主观唯心主义的公式:“存在就是被感知”,从而否定了客观世界的存在。

其次,联想说是贝克莱唯心主义经验论心理学思想的主要方法。贝克莱在不论了客观世界而把经验说成唯一存在的时候,常常用联想的原理来说明各种心理现象的形成过程。他认为,人的观念有三种:一是由感觉直接得到的观念;二是由内心的情感和作用(自我反省)而感知的观念;三是借助于记忆和想象而形成的观念。这三种观念的形成,都是和人的联想分不开的。同时,他还认为,联想也是人们辨别情感的一种手段。

最后,贝克莱对空间知觉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见解。他从经验和联想的原则出发,主张空间知觉是视觉、触觉和动觉印象之间经验联合的结果。

2、休谟

大卫•休谟(1711-1776)是欧洲近代不可知论的主要代表,也是唯心主义经验论的心理学思想家。主要著作有:《人性论》(1739-1740)、《人类理智研究》(1748)以及死后出版的《论灵魂不死》等。

休谟从唯心主义的经验论的观点出发,把世界的一切都归结为主观现象或经验,并且强调知觉是哲学心理学思想研究的唯一对象。认为,“除了心灵的知觉或印象和观念以外,没有任何东西真正存在于心中。”其次,休谟对联想的形成和原则作了分析,把联想的形成归结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由简单观念联结的复杂观念;另一种是由各种观念之间的吸引动作联结成的复杂观念。在他看来,联想的形成有三条法则:即相似律、时空接近律和因果律。

贝克莱和休谟的心理学思想纯属主观唯心主义经验论的范畴,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马赫主义和西方一些心理学流派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他们又都是近代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先驱,对心理学的问题如空间知觉的形成,印象与观念的区分,联想的本质、种类和规律的分析等都发表了一些有价值的看法,促进了联想主义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

六、英格兰和英格兰联想主义者的心理学思想

1、哈特莱

哈特莱(1705-1757)是联想主义心理学的缔造者

首先,在心物关系上,哈特莱反对洛克的反省说,承认感觉是认识的源泉。其次,在身心关系上,哈特莱虽然是一个平等论的二元论者,但是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倾向,他用神经的振动解释心理现象。他还认为,观念和感觉的区别,并不在于观念的相应振动小于感觉的相应振动,而在于引起观念的振动最初是由神经内振动所引起、并永远存在于脑中。最后,在联想主义心理学上,哈特莱也是一个正式的建立者,哈特莱十分重视联想的作用,并坚持用联想来解释各种心理现象。他认为联想有两种:同时性联想和相继性联想,认为传统的三大联想规律均可归结为一个规律,即接近律。说接近律是联想的根本规律。除此之外,哈特莱又提出了三条次要的联想律。哈特莱认为,不仅感觉、观念会互相联结,感觉与运动,观念与运动,运动与运动,都会互相联结。总之,一切心理现象都是联想作用的结果。并用神经振动说来解释联想的生理基础。

2、布朗

布朗(1778-1820)是苏格兰学派的代表。主要心理学著作有:《人的心灵哲学》。首先,布朗用“提示”(Suggestiou)代替“联想”的概念。“提示”分为两种:一种是简单提示,即别人所谓的联想,如听到朋友在隔壁说话声而想到他的面容;另一种是关系提示,即知觉或设想两个对象时立即觉察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看两个东西时觉得这个比那个大。其次,布朗提出了九条联想副律。再次,布朗提出了一个“心理化学”的见解。布朗认为,由“提示”而引起的复杂心理状态,不只是集合而是溶合。最后,布朗还提出了关于空间知觉学说。主要有两个内容:一是强调知觉不只在于联结感觉资料,主要在于人具有掌握关系的潜能。二是指出肌肉感觉在空间知觉中的重要性。

3、詹姆斯•穆勒

詹姆斯•穆勒(1773-1836)是一个重要的联想主义心理学的传播者。

首先,他对心理现象的来源和元素作了分析。他从经验论和联想主义的传统出发,认为一切心理现象都起源于感觉,并力图增多联想的元素。其次,他对联想的种类作了剖析。他认为,联想有两种:一种是同时性联想,如看到一块石头总是把它的硬度、颜色、开头大小和重量联合为一体来知觉,这是屡见不鲜的。另一种是相继性联想,再次,他坚持“接近律”为联想的主律,并补充解释了生动性和频率等两条联想副律。最后,他坚持“力学心理学”的观点。他认为,复杂观念不是化学的结合,而是机械的结合。

4、约翰•穆勒

约翰•穆勒(1806-1873)是詹姆士。。穆勒的儿子,是一个哲学家、经济学家和联想主义心理学家。

小穆勒和他父亲在联想主义问题上,起码有两点区别:一是他反对忽视联想的主动性,把联想看作是主动的联结。他吸收了心的统一性、主动性这一思想。二是他反对心理力学说,主张心理化学说。其次,他对联想律也发表了他的看法。最后,他对心理学科独立性的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心理学应该是一门独立的科学。为此要注意从心理现象本身出发研究各种心理状态间的规律,并注意分清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界限。

5、培因

培因(1818-1903)是联想主义心理学最重要的代表,也是从哲学心理学思想向实验心理学过渡的一位承前启后的心理学家。

首先,培因是个身心平行论者,对建立生理心理学起了很大作用。他根据当时流行的能量守恒定律,以为身体是一个自我封闭的物质系统,身心互相平行而不互为因果,按照能量守恒的原则自行运动着。其次,培因对联想律和联想种类提出了新见解,他不同意詹姆士•穆勒把相似律和对比律并入接近律之中,主张联想律应包括接近律和类似律两项,还特别提出“复合联想”和“构造联想”的问题。

七、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的心理学思想

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心理学思想的主要特点,就是坚持人是机器的论断,主张从生理学和脑的机能的观点来看心理的产生、发展和转化;并把感觉主义心理学提到了重要的位置。

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心理学思想有两个来源:一个是起源于笛卡儿,以拉。。美特利为主要代表;另一个是起源于洛克,以爱尔维修、狄德罗、霍尔巴赫和孔狄亚克为代表。

1、埃蒂耶纳•博诺•德•孔狄亚克(1715-1780)是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者,是感觉主义心理学的代表。把洛克唯物主义经验论心理学思想发展成为感觉主义心理学思想,这是孔狄亚克心理学思想的特点。

首先,他坚持洛克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原则,承认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来源。其次,他排队了洛克关于“反省”是观念的第二个来源的错误意见。在他看来,观念只有一个来源,即感觉。他坚持了唯物主义决定论的原则,克服了洛克的不彻底性。但是,他又走上了另外一个极端,把各种心理过程都归结为变相的感觉。

2、拉•美特利

茹利安•奥弗雷•拉•美特利(1709-1751)是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心理学思想的早期代表。

首先,他提出“人是机器”的著名诊断。他赞扬笛卡儿没有把这一思想贯彻到底,因此他进而肯定“人也不过是一架机器”。他在贯彻笛卡儿唯物主义的同时,完全抹煞了人的社会性与能动性,陷入了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境地。其次,他肯定心理是一定物质的属性。最后,他坚持感觉是认识的唯一源泉。他反对笛卡儿的“天赋观念”说和洛克的“反省”说。总的来说,他的心理学思想还是属于机械唯物主义的范畴,其中也包括一些辩证法的因素,如关于有机界来自于无机界、动物来自于植物、人来自于动物的猜测等。这些思想,当时有力地打击了宗教神学。

3、狄德罗

德尼•狄德罗(1713-1784)是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心理学思想的杰出代表。首先,他肯定感受性是物质普遍具有的特性。他认为,每个物体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整个自然界就是处在生灭不已的运动变化之中。其次,他提出意识是人脑的属性,人脑是思维的器官。最后,他坚持唯物主义的感觉论。他不仅坚持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源泉,还强调自然界是感觉的普遍的原因。同时,他还看到了感觉与思维的区别和联系,把人的认识过程看作是“从感觉回到思考,又从思考回到感觉”的过程。但是,他在思维和感觉的差别上还只是看到量的不同而不是质的区别。当然就不可能真正解决感觉和思维的辩证关系的问题。

4、克劳德•阿德里安•爱尔维修(1715-1771)是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心理学思想家。首先,他坚持一切心理活动来源于感觉的思想。主张心理活动的来源只能是外部客观世界,并认为感觉能力本身乃是高级组织的物质的反映。但是,他又断言,人身上的“一切都可以归结到感觉”。片面地夸大感觉的作用,把一切心理现象都归结为感觉的堆积的思想,是典型的机械唯物论的感觉主义心理学思想的表现。其次,他指出了情绪和需要的联系及其对行为的推动作用。他认为,需要产生欲望,人对欲望满足与否的体验,则产生各种情绪。最后,他强调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性格形成的决定作用。爱尔维修反对先天素质的决定论,认为人生下来的时候,或者是根本没有任何倾向,或者是带有各种趋于一切对立的罪恶和美德的倾向。他强调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心理发展的影响,但是他不懂得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至于把改革的希望完全寄托于教育,就必然要陷入“教育万能论”的历史唯心主义的境地。

5、霍尔巴赫

保尔•亨利•霍尔巴赫(1723-1789)是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心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首先,他提出了观念是“对象的映象”的见解。他从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理出发,进一步探讨了人的心理活动的具体过程。其次,他坚持了心理是脑的机能的观点。他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总是和我们的器官相适应的。最后,他非常重视感觉在整个心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感觉是在我们活人身上看到的第一种机能,也是派生出其他一切机能的那种机能。

法国唯物主义心理学思想为机械唯物主义提供了重要的论证,并成了当时反封建教会统治、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有力武器。这种机械唯物论的观点应用于心理学中,虽然是不科学的,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具有进步性的。它坚决摒弃了灵魂的实体,坚持了唯物主义决定论的原则,把心理活动看作是人体内部的生理活动和外部环境、教育的产物。其中,提出的一些理论问题:如人与机器的关系,心理与环境、教育的关系,映象与对象的关系,心理与生理、脑的关系,感觉与其他心理过程的关系,情绪与需要的关系,意志与动机的关系等等,对波纳和卡巴尼斯的生理心理学思想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第二章  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德国的哲学心理学思想

目的要求:了解莱布尼兹、沃尔夫、康德、赫尔巴特、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心理学思想的主要观点,并能对其进行简单评论。

具体内容:

一、莱布尼兹和沃尔夫的心理学思想

1、莱布尼兹

哥特弗利德•威廉•莱布尼兹(1646-1716)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先驱,是近代德国哲学心理学思想的始祖。

首先,“单子论”是莱布尼兹关于心理本质的理论基础。他以为单子是能动的客观精神实体,是一切事物的基础。由于单子是一个封闭的自为世界,按其自身的内部规律活动着,它“没有供世界出入的窗户”,不能接受外界的作用和影响,因而单子只能象镜子一样具有照射周围事物的特性。实质上,莱布尼兹关于心理本质的单子论是一种典型的客观唯心论,其次,“预定和谐说”是莱布尼兹关于身凡关系的理论。他反对笛卡儿的交感论,提出了“预定和谐说”的平行论的主张。他认为,单子是孤立的、封闭的、互不影响、互不作用的,但由于上帝率先的安排,整个世界的单子在发展过程中,是协调一致的。否认了精神产生于物质的唯物论的因果观。第三,微觉(peticespercetions)统觉(appercetion)的学说,对后来的无意识说和统觉说是有启发的意义的。微觉,几乎同无知觉和无意识一样,处于模糊和昏睡的状态;统觉就是对感知自身内在状态的意识或反思,也就是指自我意识。有了统觉,人就有了理性灵魂,能够运用要领进行推理等思维活动。

莱布尼兹哲学心理学思想是近代唯理论心理学的开端,是后来身心平行论的起源。他的思想虽然带有内省学派的痕迹,属于客观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范畴,但也具有某些辩证法的因素,如强调心理活动的主动性、自因性和统一性。他第一次提出统觉的概论,对康德、赫炙巴特和冯特等德国心理学有直接的影响,对格式塔心理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等现代西方心理学流派也有间接的影响。

2、沃尔夫

克里斯提安•沃尔夫(1679-1754)是莱布尼兹唯心论哲学的继承者,是官能心理学的系统化者。他是第一个真正以心理学为名出书的人。其次,沃尔夫进一步阐述了理性主义心理学。最后,沃尔夫把官能心理学系统化。

二、康德和赫尔巴特的心理学思想

1、康德

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是德国古典唯心论和辩证法哲学的创世人。

康德心理学思想主要来源于莱布尼兹、沃尔夫和休谟,它在心理学史上虽无重大贡献,但仍有相当影响。首先,康德是提顿斯的三分法的继承者,认为认识、感情和欲望是三种基本的心理官能。这个三分法在他的哲学著作中得到了适当的反映,例如他的《纯粹理性批判》主要讲认识论,相当于认识活动;《判断力批判》主要讲美感,相当于感情;《实践理性批判》主要讲伦理学,相当于意志活动。这种以“知”、“情”、“意”为纲的三大《批判》,不仅构成了康德“批判哲学”的体系,而且也构成了他“心理学”的体系。其次,认识心理学是康德心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他想把唯理论和经验论结合起来,建立一种所谓“批判的”认识心理学。第三,康德区分了经验和先验的判断。最后,统觉原理是康德认识心理学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康德心理学思想虽有唯物的因素和辩证法的成分,但基本上属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范畴。

2、赫尔巴特

约翰•弗里德里•里赫尔巴特(1776-1841)是近代德国唯心主义的哲学家,是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教育家和心理学家。

首先,赫尔巴特最早宣称心理学是一门科学。他主张心理学应该和哲学、生理学区别开,用特殊的方法研究自己特定的对象。其,赫尔巴特把观念及其相互联合与斗争视为心理学的基本内容。他认为,灵魂的本质是不可知的,我们只能知道灵魂的现象,即观念。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不过是各种观念的活动。赫尔巴特吸取英国联想议的思想和当时力学的原理,说明观念不仅互相吸引,而且还互相排斥。再次,赫尔巴特提出了一个“意识阈”的概念。

赫尔巴特的心理学思想主要来源于莱布尼兹、康德和英国的联想主义。他否认心理内容的客观来源,否认心理本质的可知性,否认心理生理基础的研究,所以,他的心理学思想是属于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和不可知论的范畴。但是其中也有辩证法的因素,如观念的对立与融合的思想、意识阈限转化的思想等。此外,他的无意识说和意识阈概念,对心理活动研究的数量分析等,对费希纳心理物理学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都有直接的贡献。他的教育心理,特别是统觉团说对世界各国的教育学和教学方法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三、黑格尔的心理学思想

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1770-1831)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重要的代表,是唯心辩证法的哲学心理学家。

首先,黑格尔反对面相学和颅相学。其次,黑格尔反对经验心理学而支持理性心理学。第三,黑格尔对人的意识的发展的研究也有很大的贡献。他对意识发展作了深刻的分析。他把心理学的和历史的考察与逻辑的发展联系起来。第四,黑格尔的心理学思想体系,是由“理论精神”、“实践精神”和“自由精神”等三个部分所构成的。

黑格尔心理学思想体系是以“颠倒的哲学”为其理论基础的,即从精神、思想“外在化”为物质、存在出发,然后又抛弃了物质、存在、回复到纯粹精神、思想的境地,显然这是一条从精神到物质的唯心主义路线。因此,黑格尔的心理学思想体系是一个庞大的思辨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论体系。但是,必须看到,辩证法的思想贯穿于黑格尔整个心理学思想体系之中。如把心理看作一个发展过程的观点,把意识的演化同人类历史联系起来的观点,强调意识内在矛盾决定发展、转化的观点,强调意识能动作用和整合作用的观点,以及其他一些心理学见解,等等。这些都是黑格尔心理学思想中的“珍珠”,并成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心理学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当然,出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的需要,他不得不对辩证法进行任意歪曲,最终又陷入形而上学之中。因此,黑格尔思想中的糟粕对后来现象主义心理学也有不少影响。

四、费尔巴哈的心理学思想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1804-1872)是德国资产阶级激进民主派的思想代表,是德国古典哲学中唯一的唯特论哲学心理学的思想家。

首先,费尔巴哈对心理、意义的本质作了唯特主义的解释。提出心理、意识是人的大脑的产物,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其次,费尔巴哈对人的认识过程作了唯物主义的分析。认为感觉是认识的基础、源泉和出发点,是人和现实世界联系的必要手段。最后,费尔巴哈对意志活动还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认为任何意志行动都是自然界的客观条件决定的,决不是某个人任意而为的。

费尔巴哈在反对唯心主义、二元论和庸俗唯物主义心理学思想的斗争中,恢复了发展了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心理学的传统,第一次提出了要把心理和个体的人结合起来研究具体心理活动的思想,提出了感觉产生于神经中枢说,肯定了感觉是客观存在在头脑中的主观映象,分析了意志行动的客观必然性和与大脑、神经、肌肉的联系及其形成的过程。这些思想后来成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心理学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这是费尔巴哈在心理学史上的主要功绩。但是,由于费尔巴哈长期脱离社会实践和阶级斗争,他不是社会实践的观点而是用自然主义的思想,去解释人的心理的实质,分析认识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说明意志行动形成的原因,因而他的“人体学”的心理学思想总的说来是一种直观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心理学思想。

 

第三章  十九世纪的生理心理学

目的要求“熟悉十九世纪生理心理学的发展及其对创立科学心理学的影响

具体内容:

一、神经生理学的研究

1、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的差异律

贝尔爵士(1774-1842)在1807年,发现了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的差异律;法国生理学家马戎第(1795-1878),不久也独立发现了这一差异,这个发现后被称为贝尔-马戎第定律。这个定律认为脊髓后概(背部的)只有感觉神经纤维,前根(腹部的)只有运动神经纤维。这两种纤维混合于一条神经之内,只是在与脊髓的连接中才分离开来。后来贝尔把他的研究扩大到脑神经;指出某些神经是纯感觉的,某些神经是纯运动的,某些神经则是混合的。神经的这种差别,在脑内也可以找到相应的区域。从此以后,神经不再被视为混合地传导感觉和运动,这就是神经单向传导的原理。在贝尔-马戎第定律之后,心理学关于感觉理论的研究,已从概念之争深入到生理机制的研究,为反射动作和反射弧概念奠定了科学基础,给实验心理学的产生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2、反射动作

反射一词是1736年阿斯特律克首次提出的,意思是指镜子似的“反映”。自笛卡儿提出反向概念以来,身心交感论影响很大。不随意运动有没有意识相伴随,是心理生理学上的一个难题。1751年苏格兰人惠特发现在切断蛙的脊髓和脑的联系之后,蛙仍能通过脊髓作出不随意运动的反应。但他认为,反射运动虽是不随意的,依靠脊髓而不依靠理性和意志,但仍有一种所谓“感性原理”在起作用,因此反射仍然不能说成是完全无意识的。

十八世纪普洛查斯卡(1749-1820)根据大量切断蛙的脊髓的实验结果,于1784年提出,不随意动作即反射动作有赖于两种因素:神经力与共同感受器。凡是神经无不具有神经力,但神经力不能独立活动。在反射动作中,神经力必须通过脑、延髓以及脊髓内的共同感受器而活动,所产生的动作乃是自动的、不随意的。

十九世纪上半叶,荷尔的实验进一步促进了对反向动作的了解。他用切断了头的蝾螈进行实验,发现无脑蝾螈能对皮肤上的刺激产生反应。后来他又用蛇作实验,将蛇的第二和第三脊椎骨之间的脊髓截断后加以观察。不受外界刺激,蛇便静卧不动;如施以适当的刺激,蛇仍能持续运动一段时间。于是,他得出结论说,行为的不同水平,有赖于脑和神经的不同部分的作用。他把反射动作从其它几种运动中区分出来,进一步澄清了有关反射动作的问题。他强调指出反射运动是感觉刺激的结果,并预见到后来关于反射弧的概念。在荷尔之后,关于反射性质仍不断引起争论,但到了十九世纪下半叶,实验心理开始建立时,初期的生理心理学家忙于研究随意动作,特别是研究反应时间,就把无意识的反射、运动专门交给生理学家研究去了。后来由于巴甫洛夫发现条件反射,无意识运动可以习得,旨洛伊德重视无意识动机,行为主义取消了意识和无意识的界限,只研究行为,这样一来,人们不大注意有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界限了。

3、神经冲动的电性质和传导速度

以前人们一直想念神经冲动的速度是极其神速而无法测量的,缪勒甚至以为它的速度相当于光速。1850年赫尔姆霍茨却完成了这个测量。他的方法很简单,用蛙的肌肉进行实验。有几次实验是刺激离开肌肉很近的神经,有几次是刺激离开肌肉较远的神经。神经受到了刺激,肌肉就随之收缩。刺激和瓜之间的时距,在这两种实验中彼此不同。这不同的时距就是从这个刺激点到那个刺激点的距离的神经冲动的传导时间。赫尔姆霍茨发现蛙的神经传导速度,竟比音速还要慢约八分之一,每秒钟不到五十公尺。赫尔姆霍茨对时间的测量的研究,获得了限大的成效。他的研究的重大意义在于,对一种心理过程是可以进行实验和测量的。过去无法形容的“灵魂”居然可以时间化了,从而增强了十九世纪生物科学中的唯物主义倾向。

1866年,杜布瓦—莱蒙和赫尔姆霍茨的学生伯恩斯坦把神经冲动描绘为通过神经的阴电波。他在1871年了解到冲动似乎是神经内部的阴电荷向外部阳电荷的传播。1902年,在他的支持下以及利用新发现的毛细管电流计,才正式建立了神经传导的薄膜说,不仅能测量神经冲动的速率,而且能测量冲动通过的时间。这些较早的想法,不久又导致不应期的学说,即在神经冲动刚刚通过以后,神经紧接着有一个短暂时间不能兴奋,但又马上恢复了兴奋性。在此期间,“全或无”的原理也被发现了。那就是说,传导活动的强度只领带于可用能的数量,而绝不领带于发动这种过程的力(刺激)的强度。神经传导的薄膜说随着传导性质的这些发现而不断发展,把不应期和全或无传导现象都包括在内了,到了1920年,这个学说终于获得了生理学家们的普遍承认。

4、神经特殊能学说

在十九世纪最初几十年间,神经生理学对科学心理学影响最大的学说,就是缪勒的神经特殊能学说。

约翰内斯•缪斯(1801-1858)将神经特殊能说概括为八个法则。缪勒认为,一个人的感觉神经共分五种,每种各有其特殊的性质而不能互相代替,不同性质的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官可以引起同一种感觉,如光刺激视网膜或电流通过眼球而刺激视网膜都能引起光的感觉。反之,同一性质的刺激作用于眼、耳、皮肤等不同的感官,则会依次引起视觉、听觉和触觉等不同的感觉。缪勒举了很多例子,只不过是为了证明感觉的性质依靠受刺激的神经的性质而定。

缪勒的神经特殊能说,是当时关于感觉研究的一大进步。他用能代替了“动物精气”、“活力”和“神经力”等神秘的概念,并从整个神经的探讨进入到个别纤维的研究,在生理学上第一次提出了主观映象依赖反映机构的问题,成了感觉研究史上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一学说虽然忽视了大脑中枢的研究,但却促进了对感觉的外周神经机制的研究,对后来实验心理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颅相学和大脑机能定位

1、颅相学

加尔(1758-1828),德国解剖学家。加尔的学说认为大脑是心灵定居中的部位。他对病人加以观察,认为各种心理官能在大脑占有不同的部位,而且特殊官能或机能的部分正位于头部的相应隆起的部位。加尔后来更进一步研究人的品质与颅骨突出部位的关系。

颅相学兴盛达一世纪之久,从未被科学界所承认,但在历史上曾起了一定的作用。首先,它承认了脑是心灵的器官,促使人们注意到心脑相关的问题。其次,它首先提出了脑的机能定位说,正因为这个学说既不科学而又趋极端,激起了生理学家对脑的研究,要从科学上辨别颅相学的真伪,弗卢龙的大脑统一机能说就是在这个背景上产生的。

2、弗卢龙的大脑统一机能说

弗卢龙(1794-1867)是法国的生理学家,1828年任法国科学院院士,曾著《评颅相学》一书,驳斥了加尔,创建了科学的脑生理学。

弗卢龙认为,神经系统可分成几个主要不同的部分,各部分除可产生特殊动作外,还具有统一性。各部分可以损失其一部分物质,但不影响其机能的行使。而且,如果一部分机能受到损失,还可以重新获得。总之,他认为神经系统的统一是一个大原则,到处可见,在神经机能中起着支配的作用。他的学说在脑电机能定位问题上虽有争论,但趣了推动脑生理学研究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他所用的切除法,对后来动物实验心理学的研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布罗卡言语运动中枢的发现

法国外科医生布罗卡(1824-1880)于1861年在巴黎收容了一个在疯人院住了三十年的病人,这个病人发音器官正常,但是不会说话。布罗卡替他检查了五天,病人突然死去,布罗卡当天检验尸体,发现左脑半球额下回后部受伤,遂定这个部位为言语运动中枢,又称为“布罗卡区”。

言语运动中枢的发现,不仅使人想念神经系统内的机能各有其较特殊的定位,而且找到了以脑回作为脑的机能分区的明确标志。

4、运动和感觉中枢的发现

1870年,弗里奇在为伤兵包扎头部创伤处时发现,偶然触碰了裸露了大脑皮层可以引起对侧肢体的运动。同一时期,希齐格也发现用电流直接刺激大脑皮层表面的某些部位可以引起眼动。其后二人合作,用电刺激对狗的大脑皮层进行系统的研究。这种电刺激法,是研究脑的功能的非常有效的方法。由于不断用新方法进行实验,几年之内,关于运动中枢的部位就越来越清楚了。接着就有人去寻找感觉中枢。

大脑机能定位的问题,不断引起争论。有孟格支持严格的定位说,而戈尔茨较接近于弗卢龙神经系统机能的统一说等。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每次急诊都上升到更高一级的水平上进行。十九世纪关于大脑机能定位问题的研究,推动了感觉生理心理学的发展,丰富了实验心理学的内容。

三、感觉生理心理学

到了十九世纪上半叶,由于神经生理学在方法上有所创新,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生理学家对于感觉的心理生理问题的研究兴趣也随之增加了。首先扩展到视觉和听觉,至于触觉,力学的知识虽然丰富,因限于解剖学的知识,其研究不如视觉和听觉。

1、色觉说

在有关色觉学说中,赫尔姆霍茨的三色说占据重要的地位。早在1807年,托马斯•杨对于颜色感觉曾提出一个三色说。赫尔姆霍茨在1852年重新注意此说,并于1860年在《光学》一书中加以发挥。他们二人都认为网膜内有三种不同的神经纤维,这些纤维具有分别感受与红色、绿色、紫色的波长相应的感光色素。这些色素感光以后,使不同的神经细胞产生神经冲动,再传到大脑皮质视觉中枢,于是分别引起红色、绿色和紫色的感觉,当复杂的光波以不同的强度比例作用干网膜时,则根据色混合法则产生不同的彩色感觉;而当各波长的强度相等时,则产生白色或无彩色感觉。近年来,有人发现在人的视网膜中央凹附近有三种不同的视锥细胞。此说较能完满地解释许多色觉现象,并在电生理学方面获得一些证明,但它的缺点在于不能阐明色觉的传递和加工问题。

当时与赫尔姆霍茨的色觉说相抗衡的有海林的色觉说,称为对抗色说。这个学说认为网膜上有红、绿、黄、兰四种基本色觉,组成两对,红绿和黄兰各互为补色,黄兰混合而为灰色,红绿则不如此,于是乃制造一种相混合而可成为白色的红和绿。海林因此认为人的网膜上存在着三种视感受器,各有一对互相对抗的视锥细胞:即红——绿,黄——兰,白——黑,从而可引起各种不同的色宽。这个学说比三色说的优越之处,在于可以满意地解释色的对比和后象。赫尔姆霍茨的三色说和海林的对抗色说二者不是不可调和的。视网膜感觉器中可以是三色匹配的过程,而在舆时可以采取颉颃成对编码形式。

2、听觉说

1863年,赫尔姆霍茨在其《声学》巨著中,发表了他的关于听觉的共鸣说。根据共鸣说,感受声波振动的机构在内耳的基底膜。基底膜上有长短不同的神经纤维18,000至20,000条,由短到长,排列成序。每一条纤维只对一个特殊的声波振动发生作用。当三听骨传导一定振动至耳蜗的外淋巴时,基底膜便产生一定的共鸣,就象琴弦一样,短的对高频率反应,长的对低频率反应,纤维的振动激动毛细胞转化为神经兴奋,并沿听神经而传至大脑听觉中枢,结果就产生了高低不同的声音感觉。这个共鸣说到现在仍然通用,但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声音频率辨认的广大范围和基底膜纤维长短的比例不相适应,基底膜纤维彼此是很少孤立作用的。

3、韦伯定律

韦伯提出了心理学上第一个定量的法则——韦伯律。他首先发现重量的最小可觉差,而两重物之间的最小可觉差与标准刺激之经是一个常数。后来又推广到研究皮肤表面的两点阈限,线的长短和音的高低,总结出一个公式,即:K=△I/I,

其中K=常数,

△I=刚能引起较强感觉的刺激增加量

I=强度

其后大量实验证明,这个韦伯比例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刺激过强和过弱都不适用,因此有其局限性。

 

第四章  实验心理学的诞生和冯特的贡献

目的要求:熟悉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及其意义、冯特的心理学的主要思想,掌握冯特对建立科学心理学的贡献及其局限

具体内容:

一、心理物理学

费希纳(1801-1887)经过长期的控究,于1860年发表著名的《心理物理学纲要》一书。《心理物理学纲要》自发表以后受到公众的重视和批评,费希纳在莱比锡临死前十一年内又集中研究他的心理物理学,并于1882年发表《心理物理学要义》,作为对广大学者的答复,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是关于身心之间或外界刺激和心理现象之间的函数关系或依存关系的严密科学。他深知韦伯关于最小觉差的比例,尝试用最小可觉差jnd作为感觉的单位,经过许多实验和推导,把感觉强度与刺激强度之间的关系,概况为如下公式

S=Clog(R/R0)

S——感觉强度

C——适用于不同感官中的每个感官的常数

R——刺激强度

R0———在阈限的刺激强度

费希纳公式表明:刺激的效果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它相对于已有的感觉的强度。费希纳称这个公式为韦伯律,其实已超出韦伯发现的事实,所以后人称这个公式为韦伯-费希纳律,或直接称之为费希纳律。费希纳在心理牾学的研究中曾创造了三种心理测量的方法:即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以及均差法。

费希纳把物理学的数量化测量方法带到心理学中来,提供了后来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工具,是实验心理学的先驱。费希纳被认为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他的心理物理学为冯特心理学的建立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二、冯特和他的实验心理学

冯特(1832-1920)是近代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主要著作:《对感官知觉理论的贡献》(简称《贡献》)(1858-1962年);《关于人类灵魂和动物灵魂的讲演录》(简称《讲演录》)(1863年);《生理心理学原理》(简称《原理》)(1873-1874年);《民族心理学》(共达十卷,1900-1920年)。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正式从哲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科学。

冯特的心理学体系是内容心理学。首先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上,冯特认为心理学应是一门经验的科学。冯特将经验区分为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在冯特看来,心理学研究的感觉、情感等心理过程是人直接经验到的,这种经验是真实的;而研究物理学的分子、原子等物质现象则属于人的间接经验,它是概念的,需要通过人的间接的推论才能达到。其次,冯特在身心关系问题上主张身心平行论,他认为人的心理不是人脑生理过程所产生的结果,而是与后者互相平行的独立过程。第三,在研究内容上,冯特认为,心理学作为研究心理、意识事实的一门经验科学,它的任务就在于分析出心理元素并确定由它们构成复合观念的原理与规律。冯特通过研究认为心理元素(要素)有两个,即感觉和感情。要素的结合叫做心理的复合。由感觉元素复合而成对外部世界某种东西的形象的观念;而感情元素的复合就构成人们各种具体的情绪状态。冯特认为心理组合有联想和统觉两种形式。联想是一种被动的过程,不受意志的影响。统觉则是一种创造性的综合,受意志的影响,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具有包括关联、比较、综合、分析依次上升的四种统觉组合功能。总之,统觉是个人使用或把握经验元素的过程,是把各种元素联系成一个统一体的过程。第四,在研究方法上,冯特把生理学的一套实验方法搬到心理学上来,改造了传统的思辨式的经验性的内省为实验性的内省,使内省在心理学方法上得到了一定发展。第五,1896年冯特提出感情的三度说,认为感情存在:愉快与不愉快、兴奋与沉静、紧张与松驰等三对方向相对的基本感情。第六,冯特认为意志是个复合过程。他从元素分析出发,认为心理学的任务在于确定意志的构成要素,指出什么是意志的基本要素。冯特重视感情在意志的形成上的作用,认为感情激起意志,成为意志的发端,并发展了意志。第七,他通过分析文化产品的方法,想得出高级心理过程的发展规律。

冯特使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从此开辟了“科学的一个新领域”,创立了新心理学——实验心理学;他培养了一大批学生,为心理科学的大发展造就了一代新人。冯特作为一个心理学的历史人物当然也有他的局限,抱有混乱的唯心主义观点,这与他的科学训练和一心要想建立一门科学的心理学是不相容的,造成他的心理学体系矛盾重重,并使他的心理学工作摆脱不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束缚。

 

第五章  与冯特同时代的德国心理学家

目的要求:熟悉艾宾浩斯的心理学思想,了解马赫、斯顿夫、缪勒等人心理学思想,并对其作简单评论

具体内容:

一、艾宾浩斯

艾宾浩斯(1850-1909)1885年发表了《论记忆》一书。这本书是他用实验法研究高级心理过程的结果。

艾宾浩斯对于记忆的研究是在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纲要》(1860)一书的启发下开始的。他用德文字母的一个元音和两个辅音制成2300个无意义音节,如zog,xot,gij,nov,等等。把它们编成长短不等的音节行,一遍遍地读,直到能够背诵为止。他用节省法测量:(1)不同长度的音节行(材料多寡)对识记的影响如何;(2)保持怎样随重复次数而变异——保持是重复次数的函数;(3)遗忘怎样随时间而变异——遗忘是时间的函数(遗忘曲线);(4)同一材料的直接联想和间接联想、顺序联想和反向联想的测量。艾宾浩斯的研究是心理学史上第一次对记忆的实验研究。它是一种首创性的工作,具有历史意义。这就是:(1)为实验心理学打开了一个新局面——用实验法研究所谓“高级心理过程”,如学习、记忆、思维等;(2)在方法上力求对实验条件进行控制和对实验结果进行测量。

对于艾宾法斯的理论与实验工作的批评,主要地可以归纳为两方面。一是他对于记忆过程的发展只作了数量的测定;对于内容性质的变化,没有进行分析。二是他所用的识记材料的人为性。

二、马赫

马赫(1833-1916)是物理学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他是实证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学说的倡导者。他宣称感觉是一切存在的基础,物体是“感觉的复合”,空间、时间是“感觉系列的调整了的体系”,认为原子、因果性等都是没有客观内容的概念;科学原理只是“符号”、“标记”,只是描述感觉、观念之间的联系。到十九世纪末特别是二十世纪初,马赫主义哲学已成为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

马赫的心理学思想就是从他的这种哲学立场出发的。同时在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马赫的心理学工作又是从感官生理学的实验研究开始的。在心理生理学的领域上,马赫规定了他的这门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感觉。马赫认为知觉和表象、意志、情绪,简言之,整个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都是由少数同类的要素所构成,只不过这些要素的联结有暂有久罢了。通常人们把这些要素叫作感觉。

三、斯顿夫

斯顿夫(1848-1936)是德国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对音乐有极大兴趣。

斯顿夫的第一本心理学著作是关于空间知觉的。但是最有影响的著作是《乐音心理学》,他对音乐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贡献很大。斯顿夫认为心理学的对象是机能,他企图调和意动心理学与内容心理学的对立。把心理内容归于现象学,又以现象学为心理学与物理学的基础科学。他是一位继承布伦塔诺并受胡塞尔的影响而和冯特相对立的心理学家。

四、G•E•缪勒

缪勒(1850-1934)。缪勒曾经受过生理学和哲学的训练,心理学家。

缪勒在心理学上的主要成就首先就是他在心理物理学上的贡献。其次,缪勒探讨了感觉和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记忆的研究,并以表象过程的再现倾向作为问题,着眼于“表象的顽固倾向”,并对这个问题给予了论证。

 

第六章  意动心理学

目的要求:了解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屈尔佩二重心理学的主要思想,并对其作简单评论。

具体内容:

一、布伦塔诺(1838-1917)是意动心理学派或称奥国学派的创始人。

布伦塔诺认为心理学的对象不是感觉、判断等的内容,而是感觉、判断等的活动。他称这种活动为心理的活动或意动(akt)。但是意动不是离开客体和内容而独立存在的;它一定要指向一个客体,涉及一种内容。譬如看必有所见,听必有所闻,思维必有所思及的对象。所见、所闻和所思及之物是内容,见、闻、思维等就是意动。布伦塔诺以为内容不是心理学的对象而是物理学的对象,意动才是心理学的对象。布伦塔诺把意动基本上分为三类:(1)表象的意动(感觉、想象),如我见、我听、我想象;(2)判断的意动(知觉、认识、回忆),如我承认、我否认、我知觉、我回忆;(3)爱憎的意动(感情、希望、决心、意向、欲望),如我感到、我的愿望、我决定、我意欲、我请求。三类之中以表象的意动为最根本的,其他的两类是在这一类的基础上形成的。布伦塔诺的研究方法是和冯特不同的,布伦塔诺不反对使用实验方法,但是他的主要方法是观察而不是实验,即自我观察。

布伦塔诺提出来的心理活动与心理内容相对立的思想,对后来心理学有相当大的影响。

二、屈尔佩及其二重心理学

屈尔佩(1865-1915)在示到符茨堡大学之前,他的心理学思想主要受冯特、马赫和阿芬那留斯的影响。他象当时的内容心理学家一样主张身心平行论,承认有心理过程就有脑生理过程伴随。

1894所屈尔佩转任符茨堡大学专任教授,在他的指导之下建立了一个著名的关于无意象思维的符茨堡学派。围绕在屈尔微的这个学派周围的学者,有马尔比、瓦特、阿赫、彪勒、麦塞尔、泰勒、赛尔兹、考夫卡等人。他们在屈尔佩的领导下,进行了各种实验研究(如马尔比的判断研究、瓦特的联想研究、彪勒的思考研究),打开了心理学史上的新局面。

屈尔佩的二重心理学的学说认为心理学的对象有两项:一为心理内容;二为心理机能。主要论点为:(1)内容和机能二者在生活经验中是不同的。(2)有时内容发生变化而机能不变化;有时机能变化而内容不变化。(3)从分析的角度来看,内容在意识内可以进行分析,但机能就不容易被分析,因为分析只可改变机能而不能改变内容。(4)内容和机能能各有其自己的规律。

 

第七章  进化论及其对心理学的影响

目的要求:了解斯宾塞的进化论心理观,明确达尔文的进化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主要思想,了解进化论对比较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的影响以及高尔顿关于心理遗传和个别差异的研究。

具体内容:

一、斯宾塞在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之前,就把进化观应用于心理学,致力于探讨有机体的心理对环境适应的问题。他甚至企图用生物进化的规律去解释社会现象。

斯宾塞的心理学一方面承袭了英国的联想心理学,另一方面又添加了进化的观点,成为进化的联想心理学。但是他只是在联想心理学旧的大厦上,加添了一些进化论的花纹,并没有把进化论的思想渗透到心理学的体系和重大问题中去。

二、达尔文进化论的创立

(一)达尔文进化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1、19世纪前半期,英国完成的工业革命促进了农业、畜牧业的发展。广泛的选种工作为认识变异的普遍性和人要选择的创造作用,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2、英国资产阶级为满足其统治需要,派遣大批“探险队”到世界各国进行军事侦察和资源调查。这些活动在客观上积累了大量的地质学、地理学和生物学的知识和材料,推动了这些学科的发展。

3、到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经历了一百年的发展,细胞学、自然地理学、比较解剖学等等都给生物进化思想提供了丰富的论据,沉重打击了物种不变论。历史地质学的建立对此更有特殊意义。

4、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等人的生物进化论,如“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的规律和生物向上发展的主张等,都对达尔文进化论的创立具有直接的影响。

5、与拉马克同时代的法国古生物学家居中维叶适应宗教势力的需要而提出的“突变论”对达尔文亦产生很大的影响。

6、达尔文自身的长达五年的环球考察实践,使他认识到物种是可变的,逐步摆脱了神创论的束缚。

(二)“自然选择”理论的创立

达尔文把生物在生存斗争中“最适者生存”的作用和“人工选择”类比,称之为“自然选择”,即是自然环境起着主导作用。而且他认为选择是要经过长期的“生存斗争”,有利的变异代代积累下来,性状分歧越来越明显,通过中间类型的消灭而导致新物种的产生。

至于“变异”的产生,达尔文接受拉马克的观点,认为“用进废退”以及外界环境对生物的直接作用等都能引起变异和发展。

达尔文片面地夸大了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的作用,把它看成是物种变化发展的唯一原因。而且他无条件地接受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看不到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本质区别。

(三)人与动物在心理上的连续性

达尔文认为,尽管人类和高等动物之间的心理差异是巨大的,然而这种差异只是程度上,并非种类上的。他甚至认为人类所有感觉和直觉,各种感情和心理能力,如爱、记忆、注意、模仿、推理等等,在低于人类的动物中都处于萌芽状态,有时甚至处于一种十分发达的状态。

三、进化论和比较心理学

(一)拉马克和达尔文是比较心理学的创始人

(二)达尔文对人类及动物的表情的研究

1872年,达尔文出版了《人类和动物的表情》,此书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上,对情绪的比较心理学作出了历史贡献。

在研究方法上,他打破了传统心理学内省法的老框框,采用历史法与心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在研究成果上,他把表情概括为三个基本原理,并根据它们确定了动物和人类各种不同情绪所特有的表情在发生上具有共同的根源。

(三)动物心理学的兴起

进化论的传播,激起了人们实际考察动物心理的兴趣,掀起了一个在动物心理研究上被称为轶事派的运动。

四、进化论与儿童心理学的研究

(一)达尔文的《一个婴孩的生活概述》

1877年,达尔文发表了《一个婴孩的生活概述》一文,这是最早的儿童心理发展的观察报告之一。他采用“传记法”,随时记录自己孩子的重要活动表现,然后加以分析整理。

(二)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建立

德国人普累叶对自己的孩子从出生起到三岁,每天做系统的观察,有时也进行实验,然后把有关资料整理出来。他于1882年出版了《儿童的心灵》,此书被认为是心理学史上第一部用观察和实验方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比较有系统的科学著作。书中,他明确反对“白板论”。

五、高尔顿关于心理遗传和个别差异的研究

(一)关于天才与特殊能力的遗传问题

高尔顿在调查1768-1868年间英国的首相、将军、文学家和科学家共977人的家谱后,断言“天才”是遗传的。他还搜集了80对双生子的资料,企图证明人的心理完全是遗传的。

他从遗传决定论的观点出发,创立了优生学。但是由于他片面夸大了遗传的作用,大肆宣扬天才遗传论,结果成了法西斯进行种族主义统治的理论工具。

(二)个别差异的研究

高尔顿设立了实验室,利用仪器作人类学测量及心理测量。他仅是英国实验心理学的先驱,也是差异心理学的创始人。

(三)统计方法的应用

高尔顿在研究心理遗传时,创造了一种数学统计方法;在研究个别差异时又进一步用相关系数来表示遗传对心理差异的影响。

六、达尔文进化论对心理学的意义

1、达尔文强调人与动物的历史连续性,在动物心理和人类意识这一鸿沟上架起桥梁。

2、发展观点、历史方法促进了比较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的研究。

3、在进化论的影响下,关于环境和遗传在心理发展上的作用、关于个别差异等,都成了心理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4、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对机能心理学产生很大的影响。

5、但达尔文忽视了动物界和人类的本质区别。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不能停留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上,而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

 

第八章  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

目的要求:了解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的历史背景,掌握铁钦纳的构造主义心理学、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心理学以及芝加哥的机能主义心理学的理论思想及其代表人物。

具体内容:

一、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的历史背景

冯特的内容心理学体系把重点放在心理内容的描述方面,他的这种主张为后来铁钦纳典型的构造心理学奠定了基础。而布伦塔诺等人的意动心理学则主张心理学要研究心理意动或心理机能。本章所讲的构造心理学与机能心理学的矛盾可以认为是内容心理学和意动心理学这种早先对立的自然继续。

大约19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开始进入垄断资本主义,资本家特别重视别人对自己有什么用处,并重视个人如何适应环境。这种社会背景下,美国心理学逐渐朝着机能主义的方向发展。

科学的发展方面,达尔文所主张的生物在生存竞争中最适者得以生存的理论,与资产阶级个人竞争的人生观相适合,因而对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产生直接起到促进作用。

二、铁钦纳的构造主义心理学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铁钦纳主张,心理学应该只研究心理内容自身,研究它的实际存在,不去讨论它的意义或功用。他认为机能心理学只是心理学的应用,是心理技术,而非心理学本门。

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铁钦纳认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对意识经验的观察,即内省法。他打破了冯特的限制,把内省法应用到高级心理过程,如思维、想象等。

3、心理学研究的问题

他认为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有三个:①什么,即把意识经验分析为最简单的元素;②怎样,即确定这些元素结合的规律;③为什么,即用一个与心理过程相应的神经过程来解释这个心理过程。

总之,铁钦纳认为心理过程可以通过内省分析为三种基本元素:感觉、意象、感情,这些元素有各种属性:质量、强度、持续性等,元素在空间和时间上混合或结合而成知觉、观念、感觉-感情、情绪一类的心理过程。这些简单和复杂的心理过程与神经系统发生的过程相平行或以之为条件。

三、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心理学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詹姆士认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生活的科学,研究心理生活的现象及其条件。按他对于现象及条件的理解,他把生理条件和心理现象都包括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之中。

詹姆士反对冯特式的心理学把心理现象分解为各种元素,他认为意识原是不断流动的,不能因为心理学家把它分析为断片或元素,就得出意识原来是断片或元素集合而成的这种结论。由此他提出意识流的概念,并说明意识流的5个特点。

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詹姆士认为内省是心理学的一种基本方法,但他不把内省看作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学者的内省,而把它看作是一个敏锐的观察者迅速而确定无误地抓住实际印象的一种能力。

詹姆士主张心理学可以采用实验法,他还主张把比较法作为内省法和实验法的一种补充方法。

3、关于心理学的学科性质问题

他认为心理学是一门自然学科。而关于身心关系的终极问题,他认为乃是哲学的问题,不应作为一门经验科学的研究对象。

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对后来美国心理学特别是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四、芝加哥的机能主义心理学

(1)芝加哥的机能主义心理学的特点

1、他们反对构造主义把意识分析为元素;

2、他们关心心理的作用而不大注重心理的内容;

3、他们重视心理学在各方面的应用,不同意心理学是一门纯科学;

4、他们代表心理学中的生物学倾向而不局限于生理学的传统;

5、他们要求扩大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动物心理、儿童心理、变态心理、个别差异心理以及其他各个心理学领域,而不是局限于一般成人的正常心理;

(二)芝加哥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

1、杜威

杜威的心理学为美国狭义的机能主义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他认为心理活动是一个连续的整体,整个反向弧是一个连续的整合的活动。

他明确主张心理学有研究对象是整个有机体对环境的适应活动。

他还认为人的活动与社会是一个整体,心理学不能把人脱离社会进行研究。

在心物关系上,他反对构造主义所主张的心物平行论,认为意识不是副现象,它对人的生活有作用,是整个有机体适应环境的工具。

2、安吉尔

1904年,安吉尔出版了《心理学》一书,系统地提出了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主张,认为意识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工具。

他主张心理学属于自然科学中的生物科学类。

他主张的内省法不限于用来把心理现象分析为元素,还来观察心理现象对于主体适应环境所执行的机能。他还主张用物理科学的客观观察法来补充内省法所得不到的材料。

他认为心理学研究的领域应包括一切心理过程、它们的生理基础以及外部行为,也包括儿童的、动物的、变态的心理。

3、卡尔

卡尔是安吉尔的学生和继承,代表着这个学派的晚期倾向或完成形式。

卡尔的机能心理学有两个基本概念,第一个是反向弧概念,并对这个提出了三个原则;第二个是适应性行为,包括一种激发刺激,或一种感觉刺激和一种改变该情境使之能满足各种发动条件的反应。

研究方法方面,卡尔认为心理学应同时采用内省法和客观观察法,他也同意采用文化产物分析法,他还主张采用日常生活的观察资料以补充系统的科学观察之不足。

 

第九章  哥伦比亚的机能心理学

目的要求:了解哥伦比亚机能心理学的历史背景及其特点,熟悉哥伦比亚机能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心理学思想。

具体内容:

一、哥伦比亚机能心理学的历史背景及其特点

(一)哥伦比亚机能心理学的历史背景

与芝加哥机能主义同一时期,美国还有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些心理学家也代表着美国机能主义总倾向,不过他们都没有举起机能主义的旗帜,所以归属于广义的机能主义心理学。

美国是一个新开拓的国家,“适者生存”成了美国文化的基调,而实用主义就成为美国资产阶级的御用哲学,哥伦比亚机能心理学也就迎合了这种社会历史的潮流,而以最典型的美国思想方式出现。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哥伦比亚机能心理学便极力摆脱传统心理学的束缚,走自己要走的道路,表现出与芝加哥机能主义相同的特点和自己的比较自由的研究方向。

(二)哥伦比亚机能心理学的特点

1、它摆脱了心理学研究共同的通则的束缚,而致力于个别差异的研究。

2、摆脱了心理学只研究意识的束缚,它尽管没有把意识排除在心理学之外,但似乎认为意识是没有多少功用的。

3、它摆脱了心理学只采用内省法的束缚,重视客观的方法,如实验法、测验法、分等法以及统计法等。

4、它摆脱了心理学只是一门描述的科学的束缚,认为更重要的是了解机体活动的“为什么”。

二、卡特尔及其心理学研究

卡特尔的研究可归纳为六个项目:①关于反应时的研究;②关于联想方面的研究;③关于知觉和阅读过程的研究;④关于心理物理的研究;⑤关于等级评定的研究;⑥关于个别差异的研究。

他的这些研究突破了构造主义的旧框框,勇于创新,面向实际,为心理学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卡特尔以个别差异的研究为主题,扩大到人的能力的研究。他采取了心理测量的方法,于1890年发表了《心理测验和测量》。

三、桑代克及其对心理学的贡献

桑代克首先用实验的方法代替自然的观察来研究动物心理,从而为动物心理的研究写下新的篇章。

他创造了迷路、迷箱和迷笼等实验工具,试验鱼、鸡、猫、狗等动物的学习。根据这些实验,他认为动物的学习就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连接,并把这种看法照搬到人类的学习,抹煞了人类学习的本质特点。

桑代克根据动物学习的实验,提出了两条学习的定律,即练习律和效果律。前者就是指学习需要重复,而后者则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一种可以改变的连结可因导致满足的结果而加强,可因导致烦恼的结果而减弱。

他还总结了美国机能主义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使教育心理学从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中分化出来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桑代克继承了卡特尔的方向,致力于心理测验运动,设计了很多心理测验和教育测验,如成就测验、能力倾向测验、兴趣测验等,成为美国心理测验运动的领袖。

四、吴伟士及其心理学思想

吴伟士认为心理学应研究整个人的全部活动,不应该只研究意识或只研究行为。因此,他认为,外部刺激和外部反应是通过对行为的客观观察就可以发现的,但是人的内部发生的东西,只有通过内省才可以认识。因而他既承认内省法,又主张充分利用客观观察法和实验法。吴伟士力求理解人的心理的因果机制,以及决定内驱力的动力刺激或情境,提出了他的动力心理学。他认为,人的活动有两个方面,即内驱力和机制。机制是内驱力得以满足的外在行为方式,内驱力是激发机制的内在条件。内驱力可以发动机制,但机制经过多次发动后也可以转化为内驱力。

在心理过程和生理过程上,吴伟士认为两者是不平行的,是对同一过程的不同的科学描述,因此心理过程与生理过程是有区别的,生理学的描写不能代替心理学的叙述。

 

第十章  麦独孤的策动心理学

目的要求:了解麦独孤及其策动心理学的历史背景,熟悉麦独孤策动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具体内容:

一、麦独孤及其策动心理学的历史背景

麦独孤出生于十九世纪末的英国,当时的英国为适应垄断资本家的要求而奉行唯心主义。由于心理学在英国并不受重视,麦独孤于1920年前往美国但任教授,直至1938年去世。因为他坚持英国唯心主义的传统,所以他的心理学体系与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不相协调。

二、策动心理学的理论观点

(一)从目的心理学到策动心理学

麦独弧反对正统的实验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类的行为;但他又反对华生的行为主义,肯定“心灵”的假说,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并提出了行为的七个标志以区分他所说的目的行为和华生的机械反射。同时,他又将人的行为归之于本能。

(二)本能、情绪、情操和意志

本能是麦独孤目的心理学或策动心理学的核心,他的本能概念有两个特点:①侧重本能的目的性,使它有别于机械性反射;②强调本能的先天倾向性,认为这个先天倾向性有强大的推动力,使反射成为本能的工具。

麦独孤认为本能与情绪是密切相关的,似乎每一种本能都有它的特殊的情绪,当然这种对应是有不少例外的。他根据情绪与本能的关系,把众多的情绪整理成一个分类系统,提出了基本情绪、混合情绪以及派生情绪的概念。

麦独孤所说的情操不仅是情绪,还是持久长存的心理成分。在各种情操中,他特别重视自我情操,即以自我为中心而形成的情绪组织。他认为儿童的自我情操受社会的影响并不断发展的。

自我情操的发展说就是他的意志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他认为意志是在以较弱小的冲动对较强大的冲动进行斗争而最终取胜的过程中实现的,而自我情操才是意志活动的重要因素或决定的力量。

(三)空间知觉和认识

空间知觉在麦独孤看来是主观活动的结果,他反对联想主义的空间知觉说,同意空间知觉学说的第三个学说,即认为心灵内部产生了一种性能去影响原来没有空间性的种种感觉,使它们投入空间的形式之内,从而得到统一和条理。

在认识心理学上,他基本上同意格式塔心理学的观点,认为认识的发展不由于联合而由于分化,从一个原始的未分化的整体进展为分化的有明显界限的简单的东西;认识的发展是“起始于高度的一般认识,而逐渐进展到特殊的认识”。

 

第十一章  行为主义

目的要求:了解行为主义的历史背景,掌握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体系,了解其它早期行为者。

具体内容:

一、行为主义的历史背景

1、社会背景:20世纪初,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已进入垄断阶段,垄断资本主义迫切要求充分利用人的全部潜力来提高生产效率。行为主义心理学否定意识、探索行为规律、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的主张符合了垄断资本的利益。

2、哲学背景:笛卡尔关于人的身体机制的机械论思想、拉·美利特等把人看做机器的观点,以及以经验事实作为勾销主客观界限的工具的新实在论都对华生有很大的影响。

3、心理学背景:行为主义的产生是心理学中已经形成的贬低和限制意识作用的倾向的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进化论思想影响下动物心理学的发展形成了一条限制对动物行为给以主观解释的路线;机能主义的发展形成了一种只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而否定其认识作用、贬低意识作用的倾向。

华生就是在前述各方面背景的基础上创建了自己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说的。

二、华生的行为主义体系

(一)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问题

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体系的基本特点就是否认传统心理学的对象——心理或意识,而代之以行为。他把人的反应区分为四种:①明显的遗传反应;②潜在的遗传反应;③明显的习惯反应;④潜在的习惯反应,如思维等,从而把心理、意识归结为行为而不留下任何所谓精神的因素。

他规定了行为、反应、刺激等定义,认为人和动物的全部行为都可以分析为刺激和反应,而最基本的刺激、反应连结叫反射,不管多么复杂的行为总不外乎是一套反射而已。

华生在强调刺激、反应的同时,极不重视神经组织在行为中的作用。他认为在人的行为里,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性与其它器官相等。

(二)关于心理学研究方法的问题

华生反对内省法,而极力主张用客观的方法来研究心理学。他认为语言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反应,听取别人的语言和观察别人的身体动作一样,都属于客观观察,所以他主张用语言报告法来研究人的行为和反应。由于他混淆了内省和自我观察,因而他在把内省法从前门赶出去后,又以语言报告的形式把它从后门迎了进来。

(三)与巴甫洛夫的分歧

华生采用了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法来研究动物行为和人的情绪反应,但他的行为主义与巴甫洛夫的基本理论观点是有分歧的。

1、巴甫洛夫通过条件反射的研究来探索大脑皮层和皮下的活动,这出就是他所称的生理学方法;而华生则仅仅注意腺体的生理学而完全忽视大脑皮层的生理学。

2、巴甫洛夫认为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和动物的高级神经活动虽有联系,但彼此之间有着本质的差异;而华生则混淆了人与动物的界限,抹煞了人类思维的特点。

3、巴甫洛夫不否认意识,虽然他不满意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但是他认为反映主观世界的心理学还是需要的;而华生则根本否认意识和主观世界的存在。

(四)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

华生逐渐发展起否认遗传和本能的主张,认为只有一些最简单的与生俱来的非学习行为,而比较复杂的行为以及通常所说的心理品质则完全来自于学习。有机体结构上的差异和早期训练上的差异就足以说明全部后来行为的差异,并认为学习的决定因素是外部刺激,而外部刺激可通过条件反射法来控制,即无论多么复杂的行为都可以通过条件反射这一机制建立起来。这就导致了他的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

(五)对华生的行为主义的评价

华生的行为主义是对传统心理学的反抗,他不仅反对构造主义,也反对机能主义。他矫枉过正,如否认了意识、贬低脑和神经中枢的地位、片面强调环境和教育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等等,当然会使他的基本理论陷入困境,受到多数心理学家的批评。但是他的行为主义的运动也有积极的意义和影响。

1、心理学的研究如果局限于意识,它便很难跻入科学的行列之内,而仅能逗留在哲学的边境上。华生的主张使心理学与自然科学在对象和方法上有了共同语言,有利于心理学的发展。

2、华生的行为主义扩大了心理学的领域,无论是动物心理学还是儿童心理学,都只有客观的方法才能适用其中。

3、华生所认为的心理学的目的就在于预测和控制人们的行为这一主张,促进了心理学的应用。

三、其他早期行为主义者

霍尔特、拉施里、亨特、魏斯

 

第十二章  新行为主义

目的要求:了解新行为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掌握新行为主义的特征,掌握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托尔曼、赫尔、斯金纳的心理学思想。

具体内容:

一、新行为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实验学家和自然哲学家布里奇曼创立了操作主义这一哲学流派,他的理论不仅在自然科学界影响一时,对心理学界的影响也是不小的。

早期行为主义忽视有机体内部的研究妨碍了科学研究的进步,其理论立场和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不但受到行为主义以外其他派别的批评,在行为主义者内部也引起不满。新行为主义就是为摆脱这种困境而发展起来的。

二、新行为主义的特点

1、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新行为主义者不像早期行为主义者那样忽视对有机体内部条件的研究。

2、新行为主义者把巴甫洛夫学说和操作主义观点相融合,这就是构成新行为主义理论核心的关于条件作用的理论体系。

3、托尔曼等人使操作主义理论同格式塔心理学的一些术语互相结合,用以说明动物和人类的目的性行为,成为新行为主义理论中的一种独特的体系。

三、托尔曼的目的性行为主义

(一)整体的行为及其目的性

托尔曼将行为的性质区分为分子的和整体的两类,认为华生混淆了分子运动和整体运动的区别,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行为-动作的整体性。他总结了整体行为的四个特征,并认为整体在某种程度上统治了它的部分,而且这些整体是由学习获得的,而不是天生的现成的纯知觉的格式塔。

(二)中介变量

托尔曼反对华生的简单、机械的“刺激-反应”公式,提出了“中介变量”是介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一种变量,代表着反应的内部心理过程。他试图从可以观察到的环境刺激和行为反应之间探索有机体内部过程,来解答“为什么有这反应”的问题。他认为中介变量是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但是通过实验设计,加以数量化,就可以被人们间接地推断出来。

(三)学习理论

托尔曼的学习理论在他的整个理论体系中占重要地位,他提出了学习的认知理论以替代“刺激-反应”学习的理论。符号学习和潜伏学习是他的两项最主要的研究。

1、符号学习

他认为学习者所学习的并非简单的、机械的活动反应,而是学习达到目的的符号及其所代表的意义。他设计了位置学习、阻塞途径等实验,根据结果阐明了学习者是根据对情境的认知,在所有选择点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符号-格式塔”模式,托尔曼称之为“认知地图”。他认为,“认知地图”是动物对环境有了“顿悟”,建立了一种综合的知识,在动物的头脑中产生了某些类似一张现场的地图,知道目标在所在,从而改变它们的行为,以适应环境。他的“符号-格式塔”理论是他全部学习理论中最基本的概念,可用以说明行为的目的性、行为的整体性、行为的期望和预见性。

2、潜伏学习

托尔曼设计了另一个实验,发现动物存在着效果未显示于外的学习,他称之这“潜伏学习”,并认为潜伏学习的效果正是有机体在追求目的时运用已有“认知”的结果。

四、赫尔的行为主义

(一)赫尔的心理学体系

赫尔在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下,以有机体对环境的适应性行为作为他的理论体系的出发点,认为适应性行为最终是根据物质世界的原理起作用的,心理只是一种用来指导和控制适应性行为的假设的实体,在神经生理学达到高度成熟时,这些过程就可以归纳为物理化学的因子。

另外,他还总结了科学理论体系所应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并把这样的理论体系称为“假设-演绎的”的系统。

(二)赫尔的行为原理

赫尔的行为原理也就是他的学习理论。

1、习得律

赫尔认为学习就是有机体本身去自动获得那些具有适应作用的感受器-效应器联结的能力。而学习进行的基本条件就是在强化情况下刺激与反应的接近,这就是赫尔的学习理论的核心。

习惯强度和反应势能是赫尔学习理论的两个中心概念。传入和传出神经冲动间的动力关系就是习惯强度,任何刺激只要它所引起的反应在时间上接近,就会同该反应形成联结;反应势能是一种具有兴奋作用的势能,一种反应激起的可能性,它是由内驱力和习惯强度的乘积决定的。

2、抑制和消退律

赫尔提出反应抑制和条件抑制的概念,以此来解释一个习得反应若在不加强的情况下重复引起,这个反应会逐渐削弱以至完全消失的原因。他认为消退的原因是由于条件抑制和反应抑制的逐渐增强,也就是说,消退不是由于强化的重复,而是由于抑制的影响。

3、反应的发生和反应阈限

他认为最重要的两个变量就是反应阈限和一些不相容反应。这其它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有效反应势能在阈限以上,反应就会发生;在同时存在着不相容的反应的情况下,那个反应势能最大的反应,就是应该发生的反应。

五、斯金纳的行为主义

(一)斯金纳的行为主义体系

斯金纳认为心理学所关心的是可以观察到的外表的行为,而不是行为的内部机制。他认为行为的科学研究必须在自然科学的范围内进行研究,其任务就是要确定实验者控制的刺激和继之而来有机体反应之间的函数关系。当然他不仅考虑到一个刺激与一个反应之间的关系,也考虑到那些改变刺激与反应的条件,他的公式为:

R=f(S、A)

其中R为反应、S为刺激、A为实验者在研究中所控制的实验变因。然而,他对行为的研究只着重对单个被试进行严格控制条件下的实验研究。

(二)斯金纳对有机体的行为的分析

斯金纳对有机体的行为的分析是他的行为科学研究的重要部分,他的关于操作条件作用的原理就是他的行为分析的核心观点。

斯金纳用他自己设计的“斯金纳箱”对动物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提出了操作条件反射的理论。他把条件作用分为两种,一种是应答性条件反射,即巴甫洛夫的古典式的条件反射;另一种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即他自己在动物实验中发现的那种条件反射。前者是由一种可以观察到的刺激引发起来的,而后者则是在没有任何可以观察到的外来刺激的情境中发生的,后者比前者在学习过程中更为重要。

1、习得律

斯金纳认为,塑造动物行为的过程就是动物学习的过程,他把学习公式概括为:“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给予一个强化刺激,那么其强度就会增加。”这里所说的强度的增加并不是某一特定的反应,而是使这些反应发生的一般倾向。他认为使条件作用的速度增加,关键的娈量是强化,练习不会使反应速率上升,只是为进一步强化的发生提供机会而已。

斯金纳还对不同的强化程式的效果进行了研究,认为不同的间歇、不同的比例以及不同的时间安排对行为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影响。

2、条件强化和泛化现象

斯金纳指出,当用强化物强化某一动作时使用某一刺激,这一刺激最终会成为一个条件强化物,和以前的强化物一样,可以用来强化这个动作或其他一些操作。

如果一个条件强化物和许多初级强化物发生联系,那这个条件强化物就被泛化了,如金钱就是最好的泛化强化物。

3、消退和遗忘

斯金纳认为,消退是由无强化引起的,而遗忘则是随时间消逝而逐渐衰退的。

(四)斯金纳的操作强化原理在教学上的应用

斯金纳出于对现有教学方法的不满,根据操作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原理,设计和制造了为学生安排有效学习程序的教学机器,在他的倡导下,不到一年,机器教学便在美国风行起来并波及了全世界。

他的关于机器教学的理论,也是贯穿着他的行为主义的观点:学习就是行为,任何学习,甚至最复杂的学习都可以分解和编制成为详细的行为目录。正是由于这一点,在他的机器教学中,忽视了社会语言刺激对人的影响的复杂性。他的机器教学主张由于这种局限性而受到了批评。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计算机和有关信息加工技术的发展,原先应用在教学机器中的程序设计,已在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中被广泛地应用了。

 

第十三章  格式塔心理学

目的要求:了解格式塔心理学的历史背景,熟悉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掌握他们主要的理论贡献。

具体内容:

一、格式塔心理学的历史背景

1、格式塔心理学发端于20世纪初的德国,由于当时德意志力量的崛起,妄图征服世界,称霸全球,德国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科学等方面都倾向于整体的研究,心理学也不例外。

2、格式塔心理学的哲学背景主要是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先验论和胡塞尔的现象学。

3、格式塔心理学也受当时自然科学重视整体研究的趋势的影响,物理学的场的理论不但影响到生物学,对格式塔心理学更有直接的影响。

4、物理学家马赫的形式元素说,以及在马赫和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影响下,厄棱费尔等提出的形质学说,这些对格式塔心理学理论的形成都有重要的影响。

二、惠太海默和格式塔心理学的建立

格式塔心理学的倡导者有惠太海默、苛勒和考夫卡,其中惠太海默是格式塔心理学最初的倡导者。

(一)似动现象的实验

惠太海默用可以控制不同时间间隔的速示器来呈现两条角度不同的直线,如果两条线的先后出现之间有一最适宜的时间间隔(如60毫秒左右),那么被试实际看到的光线是从一处向另一处移动。这种现象意味着,当物体并没有实际的物理运动时,运动知觉也会产生,这种现象就被称作“似动现象”。

(二)惠太海默对于似动现象的解释和格式塔心理学的建立

惠太海默认为似动现象是一种新的现象,它是一个整体,不是以孤立的二线所可解释的。也就是说,它是一个格式塔。格式塔所具有性质不存在于它的部分之中,而存在于整体之中。似动现象的关键即在于两个刺激在时间上发生了一种动的交互作用。

从这种现象出发,惠太海默认为在一切心理现象中,整体是不可分析为元素的,整体不是元素的总合,它先于元素,并决定部分。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说便以此为出发点。1912年,惠太海默发表了论文《关于运动知觉的实验研究》,标志着格式塔心理学的建立。

三、格式塔心理学的体系

(一)格式塔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1、苛勒的直接经验

苛勒以心理学和物理学相比,认为物理学家研究物理现象,心理学家研究心理现象,都离不开直接经验。但物理学以处理客观经验为限,而心理学要兼行处理主观经验。所以物理学可以采用客观的研究法和量的测量,而心理学则须满足于质的研究和推测。

2、考夫卡的行为环境

考夫卡把环境分为地理环境和行为环境,地理环境就是现实的环境,行为环境是意想中的环境。他认为行为产生于行为环境,受行为环境的影响。

(二)格式塔心理学的同型论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心理现象是完整的格式塔,是完形、不能被人为地区分为元素的。格式塔不仅是一个有组织的整体,并且本身含有一定的意义,可以不受以前经验的影响。他们认为,物理现象和生理现象也都有两样的格式塔的性质,因而它们也都是同型的。由此他们认为否认我们的空间知觉还是时间知觉都是和大脑皮层内的同样过程相对等的。他们的这种理论否定了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是脑的机能,并且带有浓厚的思辨和推论的性质,它实际上不过是身心平行论的翻版。

(三)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格式塔心理学家们并不否认内省法,只是反对人为的分析的内省法。他们也采用控制一定条件而自然进行观察的现象论实验法,并认为经验是很难用数量来计算的,所以心理学不宜在年轻时期立即作量的研究,而只能对经验进行质的分析。

(四)格式塔心理学的组织原则

1、图形与背景;

2、最短距离原则或邻近的原则;

3、类似原则;

4、共同命运原则;

5、完形倾向性或良好完形原则;

6、闭合的原则;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空间,也可适用于时间;不仅适用于知觉,也可适用于其他的心理现象。

四、苛勒和考夫卡的学习理论

(一)苛勒对黑猩猩学习的实验

 为了探究人猿是否具有智慧的行为,苛勒设计了迂回道路的实验。这些实验可分为三种类型:①以自己的身体来作迂回的实验;②利用工具来作迂回的实验;③制造工具来作迂回的实验。他的这些实验虽然只有质的分析,没有精确的量的记载,但他的设计新颖,并且重视认识的因素,这不仅为动物心理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并且现代学习心理学中的认知学派一般都以此种实验为其开端。

    (二)顿悟和创造的思维

    苛勒总结了黑猩猩在学习实验中的特点,并根据这一系列迂回实验的结果,提出了顿悟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于盲目的尝试,而是由于对情境有所顿悟而获得成功的。所谓顿悟就是领会到自己的动作为什么和怎样进行,领会到自己的动作和情境、特别是和目的的关系。

    考夫卡认为学习的问题可以分为记忆的问题和成就的问题,他认为对于新情境的适应和新问题的解决,在于能对旧的格式塔进行改造,而建立一个新的格式塔。

    动物能解决新的问题,就是因为它们能在新情境中发现新的格式塔,这就触及到创造的思维的问题。因为创造的思维即在于通过顿悟来改造旧的格式塔而建立新的格式塔。惠太海默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不仅提供了探索创造性思维的途径,而且对于教师教育学生打破框框,勇于创新,也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第十四章    勒温的拓扑心理学

    目的要求:了解拓扑心理学的历史背景及其基本思想,了解勒温的需求和紧张的心理系统说、动力场说、对心理生活空间的拓扑学陈述以及他的社会心理学思想。

    具体内容:

    一、拓扑心理学的历史背景及基本思想

    (一)拓扑心理学的历史背景

    1、勒温深受格式塔心理学的熏陶和影响,但他又想另辟格式塔心理学的新园地。期间,他受到了拓扑学、向量学以及操作主义的影响。

    2、勒温身受希特勒的迫害,赴美后仍感觉到美国的排犹倾向,因此志于改造社会,致力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借以提倡民主、克服偏见。

    3、格式塔心理学自建立以来一直偏重知觉的研究,勒温为另辟新径,就和弟子们从事于意志和需要的研究。他不仅从事实验研究,并且从事理论建设,另标拓扑心理学,成为格式塔心理学的一个支派。

    (二)拓扑心理学的基本思想

    勒温也把行为作为研究的对象,认为行为是随着人和环境这两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而且他提出了心理环境的概念,认为心理环境是我们头脑里的环境,也就是对我们的心理事件发生影响的环境。

    勒温也采用场的理论,认为场的某一部分的情况都依存于其他的各个部分的情况,并以向量的概念来进行分析,提出了动力场说。

    二、勒温的需求和紧张的心理系统说

    勒温由早期的联想研究而转至需求和紧张的心理系统的研究。他把需求分为需求和准需求,前者是客观的生理需要,而后者是指在心理环境中对心理事件起实际影响的需求。他认为需求可以引起活动,其目的即在于使需求得到满足。因为在需求的压力下,可引起一定的紧张的心理系统,若需求得到满足,紧张的心理系统就得到解除。

    勒温不仅提出了理论,并且和他的弟子们精心设计了卓有成效的实验,把需求、欲求水准、由欲求受到挫折而产生的人格倒退等等复杂的心理现象,置于实验的基础上。这不仅弥补了格式塔心理学的不足,而且也为心理学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三、勒温的动力场说

    勒温也采用场的理论,但他所说的环境是指心理环境,它包括准物理、准社会和准概念的事实;他所说的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它所具有的准需求等等完全是现象上构思的动力。因此他的场就具有复杂的非物理的力,以及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变化。

    勒温借助于向量的分析来说明力的动的交涉作用。他认为这些力也像物理的力一样可有三种属性:方向、力量和作用点。前两种力可用向量的概念来表示,而作用点则可用箭头来表示。

    他也用向量的分析来说明场的力量相对立的矛盾情境。在个体与心理体系动力的交涉中,由于一定方向和力量的引拒作用,由于几个力量的相辅相成,由于阻碍的影响,由于目的达到、欲求满足和活动受到阻止而产生的力的分配的改变,于是就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动力场。

    四、勒温对心理生活空间进行拓扑学的陈述

    勒温认为,场是包括人及其心理环境的生活空间,从而把空间的概念应用于心理事件。

    他认为,心理生活空间的每一个部分都可有一个区域,区域没有数量大小的区别,但有质的规定。一个人所在的区域,对于他的行为可有很大的影响,在这个区域里产生这种行为,在那个区域里则可产生另一种行为。区域具有一定的疆界,疆界是多种多样的;从这一区域达到另一区域称为移动,移动也是多种多样的,并且在心理生活空间要有相当的路线。

    五、勒温的社会心理学

正如个体和他的环境形成了心理场一样,勒温认为团体和他的环境则形成了社会场,那么这必然涉及到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他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并认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就面向社会实际问题,解决这些社会实际问题。他把这种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研究称为行动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社会心理学的目的在于有计划地改造社会。他的社会心理学在西方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目前已成为西方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派别。

 

第十五章    精神分析

    目的要求:了解精神分析的历史背景,掌握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理论体系,了解精神分析学派的分裂。

    具体内容:

    一、精神分析的历史背景

    (一)精神分析的社会背景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整个社会精神沮丧,惶惶不可终日,以致神经病和精神病发病率增高。精神分析就是在这样一种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二)精神分析的思想背景

    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莱布尼兹的单子论及其提出的无意识和意识的等差观念、赫尔发展的意识阈概念以及叔本华和尼采的哲学思想对弗洛伊德都产生的不同程序的影响。

    (三)精神分析的医学背景

    随着科学和社会思想的进步,神经病的机体病因观取代了神经病的迷信观,认为精神病学必须从生理的临床的基础出发,并主张精神病理学必须归结为脑子病理学。然后在奥地利医生麦斯麦的通磁术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并最终确立了催眠术的概念。关于催眠研究是偏重生理还是心理,不同的学者发表了不同的看法。直到让内强调把催眠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精神病和神经病的概念才从机体的概念转向心理或精神的概念。

    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体系

    (一)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

    1、意识和潜意识

    潜意识概念是精神分析的核心部分,是弗洛伊德的理论基础。他认为意识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无意识则包括个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和本能有关的欲望,这些冲动和欲望是被压抑或排除在意识阈限之下的,因而也称为潜意识。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还有一种前意识,就是在无意识中可召回的部分。

    2、压抑和抵抗

    弗洛伊德发现患者努力回忆过去的情绪经验时,这些经验会遇到很大的抵抗,这是因为当初把它压抑到潜意识中使之遗忘的力量。为使患者从潜意识中挖掘出过去被压抑的情绪经验,从而使患者的疾病痊愈,精神分析者就得帮助患者进行自由联想以便克服抵抗。

    3、梦的解释

    弗洛伊德发现梦是通向潜意识的一条迂徊的道路,通过梦境的解释,可以发现神经病患者的最终被压抑的欲望。梦通过它的工作方式——凝缩、换位、戏剧化和润饰,表现了并非本来面目的欲望,即显梦。因而得对梦加以分析和解释,把这重重化装揭开,由显相寻示其隐义,才能寻得真正的根源。

    4、泛性论

    弗洛伊德所谓的性的含义,是极为广泛的,一切快感都直接或间接和性有关。他认为性的后面有一种潜力,常驱使人去寻求快感,并把它称为“里比多”。

    弗洛伊德把里比多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口腔期、肛门期、阴茎期和生殖期。他认为其中某一阶段发生停滞或倒退,都有可能心理异常。

    5、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行为受本能的支配,又受现实的限制,因而提出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的概念。快乐原则是顺从心理冲动,即本能的要求;而现实原则则要求人们顾及社会道德和法律规定等等。

    (二)弗洛伊德的后期理论

    1、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

    生的本能代表着爱和建设的力量,而死的本能则体现着恨和破坏的力量。死的本能表现为求杀的欲望,当它向外表现的时候,成为破坏、损害、征服的动力;当向外侵犯受到挫折的时候,它往往退回到自我内部,成为一种自杀的倾向。当然它的活动范围广泛,包括自我谴责、敌手之间的嫉妒以及对权威的反抗等。

    2、伊底、自我和超我

    弗洛伊德晚期,在潜意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人格说,认为人的人格由伊底、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的。

    伊底是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结构部分,它由先天的本能、基本欲望所组成;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处于伊底和外部世界之间,根据外部世界的需要而活动;超我就是一般所说的良心,即由外部要求内化而成的内部规则。

    弗洛伊德认为在正常情况下,这三者是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中的,这种平衡关系遭到破坏时,就会产生神经病。

    三、精神分析学派的分裂

    弗洛伊德有两个得意的学生,阿德勒和荣格。但是由于观点的分歧,他们先后离开了弗洛伊德,另立门户。

    (一)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1、“向上意志”或“权力意志”

    阿德勒接受尼采的“超人哲学”,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受“向上意志”的支配,实际上也就是受所谓的“权力意志”的支配。人的一切动机,否认好坏,都是向着一个方向,追求征服、追求优越。这是我们生命的基本事实。

    2、器官的缺陷与自卑感

    阿德勒认为所有的人或至少多数人都可能在生理器官上比不过别人,由此导致自卑感。自卑感在性格上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方面愧不如人,另一方面为掩饰自己的缺陷而力图装腔作势,高出于人。

    3、补偿

    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人的行为的决定因素。他后来把这种身体缺陷的生理学的领域扩展到心理学的领域,认为儿童看到成人处处比自己优越,一方面感到自卑,一方面力图克服缺陷以求达到优越的目标,这一推一拉的过程继续终生而不停止,从而使个体达到更大的成就。

    4、生活风格

    他认为每一个儿童用以对付困境的方法和策略,在生活中不断加以总结、归纳和概括,逐渐固定下来形成一套特殊的行为方式,用以补偿他的真正的和想像的自卑感,这就是生活风格。他所说的创造性自我就是一个人按照自己的“生活风格”以决定自己的人格能力。

    5、出生次序

    阿德勒指出儿童在家庭中出生的次序及所处的地位对于人格形成的影响是颇有意义的。

    6、社会兴趣

    他认为人是人们中的一员,是社会的一部分,对社会和世界的事业负有责任。社会兴趣发展程度,可用以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情况。

    7、神经病理论

    他认为神经病是潜意识中的一种补偿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种“逃避”作用。“向上意志”的目标本来志在争胜,但因外界抵抗力过大,自己无法克服,于是只有逃避竞争。发生神经病就是逃避的方法之一。

    (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1、里比多

    荣格所说的里比多是一种普遍的生命力,表现于生长和生殖,也表现于其他活动,在一切活动中寻找出路。

    2、个体结构

    荣格以心灵代表整个人格,包括意识、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意识的核心是自我。

    他认为个体潜意识一度是意识的,但因被遗忘或压抑而从意识中消逝了;而集体潜意识的内容从来没有在意识里出现过,不是体体习得的,是完全通过遗传而存在的。前者的内容大部分是情绪,而后者内容则主要是原型,并认为人格面具、阿妮玛、阿妮姆期和暗影是原型中突出的代表。自我是最重要的原型,包括了潜意识的一切方面,起着将整个人格结构加以整合并使之稳定的作用。

    3、性格类型说

荣格根据里比多的趋向将人格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前者的里比多在一定程度上倾注于他自己的人格上,看待一切事物以自己的观点为准则;而后者的里比多在一定程度上倾注于外,依据客观的估价来看待事物。

 

第十六章    新精神分析

    目的要求:了解新精神分析产生的背景及其特点,了解新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及其心理学思想。

    具体内容:

    一、从古典的精神分析到新精神分析

    (一)新精神分析的产生背景

    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席卷资本主义各国,随之又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神经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患者的病因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各种复杂的因素,其中以经济因素尤为突出,已非泛性论所能解释。

    20世纪30年代以来,各学科都逐渐重视社会文化因素,在精神病治疗方面,也注意到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深信与患者的交互影响的重要性。

    (二)新精神分析的特点

    1、新精神分析学家否定里比多或性的重要性而代之以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因素。

    2、新精神分析学家重视发生法,研究发展心理学。

    3、新精神分析学家倾向于性善论,而不同于弗洛伊德所认为的潜意识里装着的是不可告人的欲望。

    二、沙利文及其心理学理论

    (一)人格学说

    沙利文认为人格是那些经常发生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模型,它们能表明人的生活特性。也就是说,人格是从一个人与其他的人和物有关的行为中推论而得,一个人的人格只有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才能存在,因而他主张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沙利文把一个人从婴儿到成年分为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前青年期、成人早期和成人后期这六个阶段,认为每一阶段的年龄大约与某一成熟程度相当。成熟很重要,因为它能使个人觉察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各个方面并能给予应付。

    他的人格发展已证实有三个过程:动能、人格化和认知过程。

    (二)神经病理论

    沙利文认为,一个人在他的发展过程中,如果他的正常的、满意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遭到破坏,就可能导致神经病。他指出,有神经病的人同大多数正常的人没有实质上的区别,只是他是以他自己从童年期的固定下来的原始的反应方式去应付新情境。

    三、霍妮及其心理学理论

    (一)霍妮与弗洛伊德的观点的分歧

    霍妮认为弗洛伊德关于里比多的说法完全歪曲了自我和环境的关系,忽视了文化因素对人影响,她也反对弗洛伊德的所谓童年经验的决定作用。

    但她对弗洛伊德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潜意识、压抑等还是赞同的,只是她给这些概念以新的解释。她也继承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一些技术。

    (二)基本的焦虑

    霍妮强调了一个基本原则,即安全的需要,不安全的恐惧导致了焦虑。一个人生来的主要动机是寻求安全和平安、避免威胁和恐怖。霍妮所强调的社会环境主要是指家庭环境,因而她非常重视家庭教育。

    (三)神经病学说

    霍妮认为儿童的人格是在他对于特殊的环境要求所做出的反复反应中形成的,如果他所采取的一种策略因经常使用而成了他的人格的一个固定部分时,这种策略就变成了焦虑的一种防御形式,即神经病需要。霍妮曾列举了十种神经病需要,并把它们概括为三种指向性活动,这些活动是个人为了获得安全所使用的行为模型,它们出于不同的需要形成不同的人格。

    霍妮还提出了“理想化的自我意象”的概念,认为神经病患者总是把这种意象信以为真,以为自己是理想的人物,以掩饰真正的自我。它虽然可以暂时解除患者的内心焦虑,但不可避免要与现象的自我发生冲突,引起新的焦虑。

    霍妮认为神经患者的基本冲突并不是天生的,是由于不适当的家庭环境所引起,是可以事先防止的。她这种乐观观点是受人欢迎的。

    四、弗罗姆及其心理学理论

    (一)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

    弗罗姆试图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的观点来考察人性,认为人的性格特点是决定于人们所处的历史时代的。

    (二)逃出自由说

    弗罗姆的人格理论中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人的主要动机是逃避日益增多的自由而企求回复到较安全的存在。

    弗罗姆认为自由之感是人格中根本的东西,这种自由之感可以分为消极的自由和积极的自由,这两种自由的关系因时代而不同。

    他认为人们获得安全的制度只有两种:权威主义和人本主义,后者才是一种比较好的解决途径。

    他还把现代社会中对付孤独和微不足道之感的心理机制称为性格的动力倾向性,即接纳倾向性、剥削倾向性、贮藏倾向性和市场倾向性,这些倾向性在一个人身上兼而有之,但以其中的一种占据优势。

    五、卡丁纳的心理学思想

    卡丁纳根据人类学的考察,强调了文化因素对人的心理发展的影响。他认为文化与社会的变化为检验和发展人格理论提供了最良好的自然主义背景。他认为只要有可靠的人类文化学的考察材料作为根据,个人人格模式和集体人格模式都是可以探讨的。

    六、艾里克森及心理学理论

艾里克森根据他自己的临床的跨文化的观察,将人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婴儿期、儿童早期、学龄早期、学龄中期、青年前期、青年后期、成年前期、成年中期、成年后期。他认为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过渡就是从一种矛盾发展到另一种矛盾,如果前一个矛盾没有解决好,不能确立自我同一性,那么就会影响以后的发展。

 

第十七章    日内瓦学派

    目的要求:了解日内瓦学派的历史背景,掌握皮亚杰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具体内容:

    一、日内瓦学派的历史背景

    1、机能主义思想对皮亚杰的影响是很深的,虽然他们研究的课题不一样,但总的倾向是一致的,都有生物学倾向,研究如何适应环境。

    2、哲学思想方面,皮亚杰主要受康德主义的影响,但他不是先验论者,也不是遗传论或成熟论者,而是构成论者。

    3、结构主义思潮对皮亚杰的影响也很深。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结构主义数学学派等都对皮亚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4、操作主义对皮亚杰也有一定的影响,他由于感到操作主义的缺陷而企图给以补充。

    5、从自然科学的背景来看,他早年受生物学的影响很深,同化和顺应的概念就来自于此。

    6、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日内瓦学派关于儿童心理学和思维心理的研究起着促进作用,特别是控制论,它为皮亚杰阐述他的理论提供了一种工具。

    7、皮亚杰与心理学的其它学派都有一定的联系:他反对联想主义和行为主义的简单的刺激——反应公式,提出了两者之间双向的关系;格式塔学派整体的思想以及精神分析理对他也有影响。

    二、皮亚杰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皮亚杰的理论主要是认知发展的理论,他的理论极为丰富,融合了生物学、心理学、逻辑学和认识论等方面的知识。

    (一)智慧的本质

    皮亚杰认为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而适应是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一种平衡状态。适应的形成在生物学上就是同化和顺应,在心理学上就是主体(内因)和客体(外因)相互作用的一种平衡状态。他认为主客体的关系不是静止的,而是机动的,就导致了他的主体客体的不可分的认识论。

    (二)关于认识结构的几个基本概念

    皮亚杰认为每一个认识活动都含有一定的认识结构,而认识结构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这四个基本概念。

    1、图式,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儿童最初的图式是遗传性的图式,一经和外界接触,在适应的过程中图式就不断变化、丰富和发展起来。

    2、同化和顺应,在心理发展的水平上,适应也可概括为同化和顺应两种机制。同化是指环境因素纳入已有的图式之中以加强和丰富机体的动作,引起图式量的变化;顺应则是机体的图式不能同化客体,必须建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的图式,引起图式质的变化,使机体适应环境。

    3、平衡,平衡是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之间的平衡,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平衡是一个重要环节,没有平衡就没有发展。平衡不是静态而是动态的。通过主体与客体的作用,平衡从较低水平过渡到较高水平。不断发展的平衡——不平衡——平衡就是适应过程。

    (三)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与阶段论

    皮亚杰认为,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平衡过程。

    1、成熟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成熟是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足条件,必须通过机能的练习和习得的经验,才能增强成熟的作用。

    2、物理环境包括物理经验和逻辑数理经验。前者指个体作用于物体、抽象出物体的特性;后者指个体作用于物体,从而理解动作的协调结果。

    3、社会环境包括社会生活、社会传递、文化教育、言语等,它们同样是一些必要条件,但不是唯一的因素。

    4、平衡过程是心理发展中的决定因素。平衡过程是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具有自我调节的作用,这种作用实现儿童认识结构的不断变化和发展。

    皮亚杰关于发展阶段的理论是长期实验研究的总结,可概括为四个要点:

    1、在发展进程中可区分为几个不同水平的连续阶段。每一阶段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都有它主要的行为模式,以标志这一阶段的行为特征。阶段与阶段之间不是量的差异而是质的差异。

    2、前一阶段的行为模式总是整合到下一阶段,而且不能前后互换。

    3、发展的阶段性不是阶梯性的,而是具有一定程度的交叉重叠的。

    4、各阶段出现的年龄因各人的智慧程度和社会环境教育影响而有差异,可提前或推迟,但阶段的先后次序则保持不变。

    (四)儿童心理发展的四个阶段

    皮亚杰把儿童的心理发展分为具有质的差异的四大阶段:

    1、感知运动智慧阶段(出生—2岁)

    此阶段的儿童能区分为自己和客体,逐渐知道动作与效果的关系,开始认识客体的永存性、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客体间的相互关系,动作与动作之间开始逐渐协调。这个阶段只有动作活动,并开始协调感觉、知觉和动作间的活动,但还没有表象、思维和语言。

    2、前运算阶段(2岁—6、7岁)

    这阶段的主要特征是语言的出现,思维的表象性和直觉性,自我中心思想比较突出,还不能进行可逆的传递性。

    3、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

    此阶段的运算能把前一阶段的很多表象图式加以融化和协调而发展,具有守恒性和群集运算的特点。但此时思维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只能把逻辑运算应用到具体的或观察所及的事物,只限于初步的逻辑思维。而且这些运算是零散的、孤立的,还不能把逻辑运算结合为各种可能的变换形式而成为一个完整的组合系统。

    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14、15岁)

    此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出现了抽象的逻辑思维,即能够超出事物的具体内容或感知的事实,朝着非直接感知或未来事物的方向发展。这个阶段的儿童可以有科学创见和创新的能力。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