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06051心理卫生自学考试大纲

[06051]

心理卫生学自考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2010年12月

指定用书:《心理卫生学》,王敬群、邵秀巧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

第一章

一、心理卫生学的含义

心理卫生学是一门旨在探讨如何运用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维护和提高人们心理健康水平的科学。即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减少心理和行为问题与疾病的学问。

二、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一种心理上的完全的康宁状态;在此状态下,一个人充满生命的活力,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潜能,有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社会适应。

三、世界心理卫生组织联合会的心理健康标准 

世界心理卫生组织联合会明确指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③有幸福感,④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四、心理卫生的起源、发展与前景

1、心理卫生学的萌芽

在两干多年前,我国就已经注意到心理因素对于养身的重要性,有代表性影响的有《素问·亡古天真论》和《黄帝内经》中的心理和健康的思想。西方最早关于心理卫生的论述可追述至古希腊希波克拉底(体液说)和柏拉图。

2、现代心理卫生运动起源于改善精神病人的待遇。先驱者是法国著名精神病学家比内尔。

对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直接作出贡献的,是美国保险业职员比尔斯,他于1908年3月,发表了名著《自觉之心》,导致了美国的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并于1908年5月在家乡成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康涅狄格州心理卫生协会”。 其后心理卫生运动从北美发展到欧洲,又从欧洲发展到世界各地。

3、心理卫生运动的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盛,西方不少心理卫生工作者开始尝试用人本主义观点重新审视心理健康问题。

4、我国系统的科学的心理卫生运动发起于20世纪10年代。吴南轩先生于1930年前后,率先在中央大学心理系开设了心理卫生选修课,之后又在中央大学《旁观》杂志上发刊“心理卫生”专号。

5、心理卫生运动的新目标和发展趋势是: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和创造性,塑造美好的心灵和个性。

五、心理卫生学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1、内容:

  • 研究并揭示影响人的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其作用的规律,培养健全的人格;
  • 研究和发现个体与群体中的心理卫生问题并揭示其规律,提出解决这些问题以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的措施和方法;
  • 研究如何开展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工作以及咨询服务活动,以增进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废水平;

2、心理卫生工作的意义:

  • 通过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和完整人格的形成,成为具有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健康的社会成员;
  • 通过对先天或后天严重缺陷的人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树立人生理想、增强信心和勇气,学习必要知识和技能,顺利地从事力所能及的职业,建立幸福美满的家庭,从而享受到人生的欢乐和幸福。
  • 通过对家庭、学校、不同职业群体的心理卫生工作,有助于人们克服消极的心理,形成积极心理状态,缓解人际冲突,改善交往环境,增进社会稳定,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发挥其创造力,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 通过开展躯体疾病患者的心理卫生工作,使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得以改善,促进其疾病的诊治和康复。同时,通过对一些“心身疾病”产生的心理—社会原因的调查和研究,更好地预防那些由不良的心理因素造成躯体心身疾病及精神疾病。

综上所述,心理卫生的意义不只是对各种心理疾病(如精神病、神经症等)的防治,更主要是促进整个社会人群的心理健康。

 

第二章心理卫生学的基本理论

一、精神分析的心理卫生理论

理论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其主要的观点:人格的合理构建是心理卫生的前提,心理健康的人就是那些没有严重异常症状的人。这些人有能力去爱,并且从事生产性的工作。

1、精神决定论:弗洛伊德认为

  • 人的精神世界分为意识、下意识和潜意识。意识是人们能够知觉到的心理活动;下意识不在意识范围内,但一旦回忆就可以想起来;而潜意识是人们没有办法意识到的心理活动。
  • 其中人的潜意识力量巨大,人的行为能够被人所意识不到的驱力引发,在不了解或者说不了解直接原因的情况下作出某一行为。潜意识的另一表现是人们内心的一些所不能接受的冲动也寻求释放。人的“弗洛伊德失误”就是无意识的渴望的表露。
  • 人的心理障碍是由于其无意识与意识之间的不平衡所致,这种不平衡往往是无意识成分受到了意识的压制,并采取歪曲的方式表达这种被压抑的无意识冲动。
  • 解决之道是通过自由联想法,让来访者将压抑于潜意识的欲望再现,使潜意识的“症结”意识化,帮助其认清自我防御的本质,明确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进而现实地强化自我,建立正确与健康的心理结构,摆脱心理障碍。

2、人格的结构    弗洛伊德认为:欢迎访问:心灵读吧 心理学书籍在线阅读 www.psy163.com

 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欢迎访问:心灵读吧 心理学书籍在线阅读 www.psy163.com

  • 本我:包括性和攻击本能的人格结构,是人无意识层面的原始驱动力。本我为快乐原则支配,以非理性冲动方式追求即时的满足感,而不考虑所渴望的行为后果,是否现实可行、是否被社会所认可。欢迎访问:心灵读吧 心理学书籍在线阅读psy163.com
  • 超我:是一个人的从社会习得道德态度,大致上和良心的概念对应。当儿童开始将父母或者其他成年人对于某些社会禁忌作为他(她)的价值观一部分时,超我便逐步发展起来。超我也包括理想自我,是一个人想让自己努力成为的样子的人格部分。欢迎访问:心灵读吧 心理学书籍在线阅读psy163.com
  • 自我:是一个基于现实调和本我冲动和超我需求之间的冲突的人格方面,是他(她)关于行为的原因和结果的理性认识。自我以现实原则为快乐的需求提供现实的选择,即选择那些不会带来不愿看到的社会结果(超我要求),又能够满足本我冲动的行为;当本我和超我产生矛盾后,自我会尽量采用折中来满足两者需要,当本我和超我之间矛盾非常紧张时,自我很难制定出最优的折中办法,就会导致焦虑的形成,出现心理问题。欢迎访问:心灵读吧 心理学书籍在线阅读psy163.com

3、自我防御欢迎访问:心灵读吧 心理学书籍在线阅读 www.psy163.com欢迎访问:心灵读吧 心理学书籍在线阅读 www.psy163.com

 防御机制:为了防止焦虑,人们用各种策略把不可接受的思想、本能和感情逐出意识,隔开潜在的不安体验的心理机制。

自我防御机制:是自我在处理寻求表现的本我冲动与否定它们的超我要求之间的日常冲突中,用来保护自身的策略。

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

1、  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原理

无条件反射:动物在未经学习之前,由某种特殊的刺激引发的不学而能一种特殊的反应。

条件反射:先于无条件刺激,作为无条件刺激出现的信号,由于与无条件刺激的多次结合,导致这种刺激也能引起动物与无条件刺激相同反应,这种反射就称为条件反射。

操作条件反射,动物的某些行为的操作导致了成功的结果,使行为获得强化,而形成的行为反射方式。

2、社会学习理论
个体通过观察他人行为而模仿他人行为,或者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和行为结果,而获得相应的行为及这种行为的表现适当性和时机观念。欢迎访问:心灵读吧 心理学书籍在线阅读 www.psy163.com 欢迎访问:心灵读吧 心理学书籍在线阅读 www.psy163.com

三、认知心理学理论

代表:埃利斯和贝尔。

适应良好的个体是思想合乎逻辑、理性、具有科学验证精神、不受非理性想法困扰的人。

1、贝克的理论

  • 患者的情感和行为大部分取决于其本人对周围世界的解释、想法和认知模式,即基模。
  • 患者常常作出的不合理、不恰当的行为,是由他对现实作出的不合理、不适当的认知造成的。
  • 针对患者症状,通过直接干预和认知重建来改变其认知,从而改变其行为,使之恢复健康。即认知治疗法的目标在于改变当事人的自动化的想法而形成的思考上的基模,并推动其基模改造。

2、埃利斯欢迎访问:心灵读吧 心理学书籍在线阅读 www.psy163.com情绪障碍的理论:

  • 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主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与评价所引起的。
  • 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的适当的、适度的情绪反应;而不合理的信念则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 这一理论被称为ABCDE理论:A为诱发事件,B为不合理信念,C为不良后果,D为诘难,E为合理效应。
  • 欢迎访问:心灵读吧 心理学书籍在线阅读psy163.com 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会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因此,人要为制造自己的情绪反应和困扰负责。

四、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欢迎访问:心灵读吧 心理学书籍在线阅读 www.psy163.com1、马斯洛的主要观点:

  • 个体具有先天或后天自己的潜能充分展示、发挥出来的的自我实现的动机,这种会驱动个体一直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和变化。
  • 最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作为一种建设性、指导性的力量驱动个体不断扩展自我以及作出积极的行为。
  • 自我实现就像一粒种子,只要有适宜的土地、水分和气候等外部条件,便会以最优的方式成长起来。

2、罗杰斯观点

  • 人有理解自己、不断趋向成熟并产生建设性变化的潜能。
  • 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两个自我:理想自我就是个人所期望的自我。现实自我就是实际生活中那个活生生的自我。
  • 两者间的差距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关键,也决定一个人是悲观还是乐观。两者差距太大,会使人焦虑、自卑或对人敌视、恐惧;两者差距缩小,会使人感到幸福和愉快。一个人只要学会调整自己,使两者形成合理的统一,心理就能保持健康。
  •  

第三章 人生全程发展与心理健康

一、人生阶段的划分与心理的发展

1、皮亚杰对人生阶段的划分

智能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失衡,因失衡而自求恢复再平衡的心理状态导致适应的产生;

当个体面临刺激或问题情境时,他首先是将新经验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即同化。

如果已有的认知结构不能对新经验产生认知同化,就形成心理上的失衡状态。为免除失衡,就必须改变或扩大原有的认知结构,才能适应新的情境,即调适。

皮亚杰个体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0~2岁:感知运动阶段

2~7岁:前运算阶段

7~11岁:具体运算阶段

11岁以上:形式运算阶段

二、婴儿期心理健康

1、婴儿期的心理保健

  • 给予婴儿充分的营养
  • 给予婴儿充分的爱抚
  • 注意婴儿早期的智力开发(丰富感知刺激、进行母婴言语交流、进行动作训练)
  • 培养婴儿良好的睡眠习惯(保时,适时,抗干扰)

二、儿童前期——幼儿期(2—6岁) ——人生的关键期。

 (一)幼儿期的心理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

艾里克森认为幼儿期有两项发展危机:

1.自主与羞疑(2—3岁)

幼儿自主的要求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会加强幼儿的自主感,若幼儿一连串的尝试都失败了,父母不但不安慰与鼓励,反而予以奚落、指责或批评,幼儿必会感到羞耻或自我怀疑。父母对幼儿的教导应遵循的原则是,任务要求与期待必须合乎幼儿本身的独立需求及能力,且每当幼儿有了独立行为,父母应给予鼓励、协助或安慰,绝不可给予处罚性的批评。

2.创发与内疚(3—6岁)

    奠定自主感的幼儿有很强的好奇心,开始对外界的种种事物作主动性、概念性的探讨,并喜欢不断提问。好奇心在社会规范面前会遭到大大小小的挫折,使幼儿体验到什么是内疚感,产生社会心理危机。顺利解决就能培养“创发”的好习惯。反之,就养成事事自责,动辄就内疚、自责的不良习惯,凡事不敢多问,进而发展为过分依赖权威的被动性格。

(二)身心正常的幼儿找不到朋友原因和对策

原因:

1)管教太严使他们丧失许多同伴爱好的娱乐,与人疏离;

2)孩子结交的朋友经常遭到父母的批评或嫌弃:

3)父母表达情绪的方式不良,动辄打人骂人等。

对策

    (1)摆正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既不过分溺爱,也不拿孩子之间的优缺点作比较。

    (2)遇到事情需要裁决时,应该让小孩自己决定,父母只把双方的立场说给他听,尽量不去干涉。

    (3)尊重孩子的个别差异,支持他们能干的长处,指导他们向同伴借东西的技巧,并时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都能使孩子博得更多的友谊。

    (4)培养孩子用讲话的方式来处理冲突,不要经常批评或处罚孩子情绪的表达,也有助于加强他的人际沟通。

    (5)不要轻易否决孩子所交的朋友,不如先听听他为什么结交这个朋友,再提出自己从旁观察的感想供孩子参考。

三、儿童后期

儿童后期主要精力投向外部世界和知识的获得。此时儿童能否得到老师和父母的肯定是他们适应与否的根本所在。

    (二) 儿童后期的心理保健要点

 1.帮助儿童突破“入学”的心理考验。

 2.安排和辅导好儿童的学习(考虑儿童心理特点和发展水平,合理目标和计划、及时辅导)。

 3.端正父母的教养态度。

  四、青少年期心理健康(12岁—21岁)。此期是人生的探索与改造的过渡时期,是一个急风暴雨的危险期,也是学习能力最强的时期。

(一)青春期(中学阶段,12、13—17、18岁)形成稳定的自我概念的关键时期。

 1、青春期的发展及问题

   性成熟,生理和心理方面发生很大的变化,稚气的态度与行为发展为成熟的行为模式。

青春期易产生危机的原因

(1) 青春期面临三方面压力的挑战

  • 身体急剧发育,特别是性方面的发育和成熟,使他们积蓄了大量的能量,容易过度兴奋;
  • 学习任务繁重,不得不面对激烈的竞争,心理压力普遍较大;
  •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对外部社会有更多的了解,人际交往也逐渐增多、各种各样的信息纷至沓来,这就使他们需要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了。

(2)他们大脑的神经机制发育不健全,调节能力还不足,因此面对各种压力和刺激,容易紧张、激动、情绪不稳,产生心理危机。

 (二)青春期的心理保健

(1)增进青春期青少年对性成熟过程和对待态度的知识。

(2)引导青少年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多耐心教育,多鼓励,增进其上进心。

(3)宽容青少年暂时性的忧郁,可减少其被排斥、不被爱的感觉。

(4)让青少年懂得装扮自已,以改善身体上“不好看”的特征,变得快乐起来.学习适当的性别角色。

(5)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五、青年期(其显著特点是具备爱和生产的能力)

1.特点:

首先,发展重点在于亲密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包括同性间的友谊和异性间的亲密关系。

其次,发展亲密关系时自我的开放或封闭的矛盾倾向。

再次,如何对待亲密关系、特别是异性间的亲密关系的态度。

2.青年期的心理发展问题

     在生理方面,发展不协调。个子可能已经长得与他的父亲一样高,可其内脏器官等并没有真正成熟。

生理发育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其中最突出的是强烈的性欲需要与合法手段缺乏,使其得到满足要经历比较长的时间矛盾。

毕业时青年人已有大致的人生方向,具备一定的劳动技能,能够在社会上安身立命,可有些人无论在生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身心依然处于幼稚状态。

3.青年期的心理保健

  • 克制性欲
  • 克制情绪冲动,摆脱情绪困扰
  • 培养健全人格
  • 学会正确看待自己

自我分裂意味着青年人的内心世界存在激烈的矛盾和冲突,主体我和客体我不能统一,自我形象就不能确立,自我概念就不能形成,人的内心就表现为动荡不安,迷悯和痛苦。

六、成年期心理健康 (21—65岁)

(一)成年早期的发展任务及“心理保健”

这一时期的两主要发展任务:一与同辈,尤其是特定异性形成亲密关系。二选择有利生涯。

如何方能选择有利的生涯

    首先必须认清自我,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人格持征。包括既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也认清自己的局限和不足。

    其次,建立稳定、成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创造适合自己发展的环境。一方建立适当的人际关系,学会观察和等待,不要急于表达和表现自己。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在交往中实现知已知彼,在原则问题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但在非原则问题上可尽量与他人保持一致。

    最后,应该耐得住寂寞。

(二)成年后期的发展及“心理保健” (35—65岁)

1、成年后期的压力:

  • 成就压力。
  • 育儿压力。
  • 赡养压力。
  • 繁杂的家务劳动与社会工作压力。

2、心理保健措施:

首先,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借助适当的学习和训练手段,保持健康的情绪和心理上的平衡。积极投身现实的各项社会活动及正当的业余爱好,以分散、转移或取代消极情绪。要善于用脑、合理用脑,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来指导工作和处理好各种矛盾。

其次,保持和巩固良好的性格,克服去掉不良的性格。

最后,加强体育锻炼,改善循环和呼吸机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大脑工作效率,以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心境去工作和生活。

(三)中年危机

1、如何跨越“中年危机”

    (1)在生理调养方面:清淡及适量的健康饮食;持之以恒地做运动;定期健康检查,及早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2)在社会参与方面:创造自己宽广的人生,投入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作贡献。

(3)在家庭经营方面:重建亲子与夫妻关系,考虑规划夫妻两人的晚年生活,使夫妻晚年的生活能确保品质。

七、老年期心理健康(65岁以后)

1、老年期的发展及心理保健

(1)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

  • 生理功能出现全面袁退。
  • 多患有各种各样的慢性疾病。
  • 社会处境的变化(退休、经济状况变化和尊重问题)
  • 家庭问题(失伴、不和睦、子女不孝)

(2)老年人的心理保健措施:

  • 加强身体锻炼,保持积极心态
  • 亲近社会,完善自我
  • 重新认识和调整夫妻生活

 2、空巢综合征

    空巢综合症是指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以后,老年夫妇独守家庭“空巢”,而产生的心理失调。

一)“空巢综合征”的表现

1)精神空虚,无所事事。

2)孤独、悲观、社会交往少。

3)躯体化症状。

二)防治“空巢综合征”的措施

    1)建立新型家庭关系,减轻对子女的心理依恋

    2)充实生活内容,寻找子女“离巢”后的替代角色

    3)与心理衰老作斗争

  

第四章 环境变化与心理健康

一、社会环境与心理健康

  社会环境对个人的影响则往往是长期的、隐性的和潜移默化的。

1、经济状况与心理健康

国家经济状况的好坏是构成个体外在经济压力的重要来源,体现个体在物质生活的改变和对人们精神世界影响上。   

家庭经济地位和交往气氛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

2、政治体系与心理健康

政治是否稳定:和平期的国民的整体心理素质较高,往往具有积极、乐观、互助和情绪稳定等特征。战争和遭受恐怖威胁的国家,其国民则时刻处在应激和危险状态中,情绪极不稳定,容易出现创伤后遗症。

社会问题:不良风气、高犯罪率、种族和性别歧视等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国家的政治体制:影响着国民的精神面貌。

3、科技进步与心理健康

   首先,科技发展带来工作压力。(传统工作失业压力、工作技能和知识过时和知识学习压力)。

    其次,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甚至思考方式和习惯变革压力。

    第三,丧失心灵寄托压力,人们整天忙忙碌碌,不少人感到茫然,迷失方向,缺乏目标,找不到稳定生活的意义。

二、学校环境与心理健康

学校环境指学校中能够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实际影响的全部条件,是学生赖以成长和发展并不断走向社会化的重要土壤。

“硬环境”学校中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实际影响的、有较为明确的要求和具体评价标准的客观条件。如学校中的学科设置、教学设备和周边环境等等。

“软环境”是指学校中客观存在的、主要由教师控制和把握的、经常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实际影响的各项条件。

学校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学校环境影响学生正确自我认识的形成

(二)学校环境影响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三)学校环境影响学生健康情绪生活的环境的营造

(四)学校环境影响学生积极的学习行为

三、  拥 挤

心理学意义上的拥挤是人们对没有足够个人空间的感受。拥挤是一种主观上的感受,是“心理密度”的产物,是个人空间遭到侵犯的结果。

1、拥挤对正常人心理影响影响

桑迪琼姆就拥挤对正常人心理影响研究的结论如下:①小房间(高密度)使人感到拥挤、不适以及心境不愉快:②同性(尤其是男性)短期处于高密度空间,易产生不良情绪;③短期相处于高密度环境,人的复杂工作能力下降;④长期居住于高密度空间使犯罪、自杀率倾向增加。

2、去个人化——个人在卸下自我的面具,不用担心别人会怎样看待自己的时候,表现出来的行为可能与平时大相径庭,表现出对公共利益和非特定的他人利益的破坏现象。

四、环境污染

即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和化学物质污染等方面总称。

(1)空气污染危害

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使人致病、中毒,甚至死亡。

直接影响人们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导致烦燥和疲劳、攻击等。

铅污染还会严重影响儿童的智力。

(2)噪音污染

1、噪音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第一,噪音会对听觉器官造成损伤。

第二,噪音对神经、内分泌、心血管、消化等系统均有影响。

第三,噪音还会影响人的睡眠。

    2.噪音对心理健康的危害

噪音造成人们心情烦躁不安、疲惫、焦虑以及压抑等面。

噪音造成的情绪消极反应会,阻碍人的思维进程并降低工作效率。

噪音过强会降低个人的帮助行为。

    噪音对人的智力发展也有一定影响。

(3)化学物质污染

化学物质污染对人身体健康三种方式的危害:

①急性危害:污染物在短期内浓度很高,或者几种污染物联合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急性危害。

②慢性危害:主要指小剂量的污染物持续作用于人体产生的危害。

③无期危害: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一般是经过一段较长的潜伏期后才表现出来。

 

 

第五章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

一  自我概念的定义

自我概念:关于自己的能力、外表和社会接受性等方面的态度、情感和知识的自我知觉。

    自我概念形成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生理自我。二是社会自我(从3岁到青春期前的13—14岁)阶段,三是心理自我(从青春期到成年)阶段。                            

二、自我概念的心理功能

(一)保持个体行为的一致性

(二)决定个体对经验的解释

(三)影响个体的期望水平

二、自我概念的核心特征

(一) 自我同一性

特指青少年期个体在人格发展上臻于成熟的状态,在心理上能自主导向,在行为上能自我肯定。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意味着个体有稳定的自我形象和对自我的全面把握,意味着个体基本心理结构、价值取向和追求水平的稳定和个性的获得与建立。

(二) 自尊

    自尊是自我概念中的一个重要成分,是个体对自己的一种全面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对自我的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

 (三)自我增强和自我确认

自我增强即正面关注自我,指个体通过他人的积极反馈来证实其积极的自我意象,试图寻找维持或提高自尊的信息。

自我确认是指个体保持积极或消极的自我意象,然后得到外界反馈加以验证。

三、自我概念的影响

(一)自我概念发展的影响因素

亲子关系

重要他人

社会规范与社会压力

(二)自我概念对人的行为影响

  • 自我概念影响成就动机、学习投入及成绩
  • 自我概念影响社会交往
  • 自我概念影响身体意象:

身体意象是指个体对自己的体格、体态和容貌等外表的感知觉,是生理我的体现。

  • 自我概念影响心理适应

四、自我抉择

    个人作自律式决定的能力,是自我概念成熟的一项重要标志。所谓自律性决定,指在作决定时,不是为了谋取私利,不是要讨好他人,不是怕受人责备,而在于它应该如何,并为所作决定负责。

 五、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误区及调适

(一)同一性混乱

自我同一性是生理我、心理我与社会我的整合统一。即内在我(生理我,心理我)和社会我的统一,二者不能够整合,即为自我同一性混乱。

(二) 自卑情结

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概念,是对自我的否定评价,而产生的自己渺小感和无助感。

(三)自卑与自我同一性混乱的处理。

首先,必须认识自己的评价体系,纠正其中的非理性观念。

其次,坦诚面对“自我”,接纳自我,认清“自卑的我”或“外在的我”都是一个“我”,承认自我不同侧面的存在价值及相互的关系,实现“自我同一性”。

最后,进行展示自我的锻炼:先找一个一直想谈心却始终无勇气的他(她)”,把憋在心里的话倒一倒,体验一下是何种感觉,有没有发生自己曾经所担心的结果呢?是不是反而轻松了?而且定会感到自己的开放也在影响着他(她)的开放,那么就痛痛快快地聊一聊,听听他(她)对自己的看法,看看他(她)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四)过分追求完美

   过分追求完美常表现为两个方面:一对自己要求过高,即脱离了自己的实际情况,从而使自己的“完美”期望常常受挫;二对自己的苛求,即对自己的“不完美”之处看得很重,有时甚至连人人都会出现、人人都会遇到的小问题都不放过,结果难免自怨自艾、悲观自责。

    处理:

认识到至善至美不仅是不可能的,甚至根本就是不必要的。人并不会因为一些小缺点的存在和不完美,而影响他的魅力和价值。

认识到追求完美作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是可取的,但若作为一种性格特征时,则常常令人生厌,并有害心理健康。

认识到世界上的事物都存在着辨证两个方面,人的优缺点都是相对的,在不同的场合,优点往往也是他的缺点;反之亦然。

揪住自己的“缺点”不放本身就是一个缺点,要懂得接纳并欣赏自己,不虚伪不矫饰,在他人面前自然坦诚地流露自己,并对他人宽容。对自己的缺点正确的态度是:如果缺点很至命,就努力设法加以改善。如果实在改不掉,或者缺点不大,就扬长避短地实现自我价值。

 

第六章  人格与心理健康

一、何为人格

人格指决定人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它们与别人的行为有稳定的区别的心理特征的统一,包括人格心理特征和人格倾向性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二、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一)遗传:人格的生理基础

才能和性格都是可以遗传的。

(二)环境:人格的加工厂

1.家庭环境:

信任感、语言能力、交往能力、情绪的稳定性和攻击性、爱的表达能力及自我认同感等,都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

家庭环境影响主要是指父母的个性、家庭教育方式与家庭心理气氛对子女人格的影响。

2.社会文化环境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社会制度影响个体的信仰、世界观、价值观,从而影响了人格的发展方向。

不合理的社会制度造成家庭结构的不稳定性、社会道德风气败坏、贫富差距显著,从而造就了病态人格的温床。

经济状况。经济地位低的人往往面临更多的生活紧张状况,社会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及失业的威胁使人容易产生焦虑、缺乏自信。

民族传统文化通过影响价值观、教养方式和教养行为从而影响个体人格。

3.学校环境

教师的言谈举止、情绪反应方式、教学态度等都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待人处事的方式、学习态度或对自己的看法等。

同伴的影响:在中学生和大学生中人格尚未完全成熟定型,故良好的集体环境对他们很重要。所谓“近朱者赤,近墨着黑”,就是这个道理。

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也会影响学生的人格。

4.成长经历

成长经历:成功失败、痛苦都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格,但影响是复杂的多角度的。

场独立与场依赖型——个体究竟按照他人的观点来反应,还是按照自身的观点来反应,前者则为独立型,后者则为依赖型。

三、健全人格的培养与塑造

健全人格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和谐的人际关系、宁静的心态和有效运用个人的能力。

(一)常见的人格问题及矫正

1.羞怯及其改变

羞怯表现为:

(1)过于胆小被动,过于谨小慎微。

 (2)过于关注自己。羞怯者特别注意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总觉得自己时时处处在众目睽睽之下,于是敏感、拘束。

(3)自信心不足。羞怯者对自己的社交能力、表达能力、做事能力乃至自我形象缺乏信心,因而使本来可以做到、做好的事难以如愿。

改变方法:

第一,要对自己作一个具体分析,找到自己的所长和所短,发扬所长可增强信心并补偿不足,特别是要多看到自己的长处以增强信心。

第二,放下思想包袱。

第三,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议论。

第四,有意识地锻炼自己。

 2.克服猜疑的办法:

  • 当产生猜疑时先不要外露,可留心体察所疑的人和事,若猜疑被证实,不会因此感到震惊;当猜疑不成立,应打消疑心。
  • 加强沟通。
  • 抛弃成见和克服自我暗示,学会全面、发展地看问题,改变封闭式思维方式。

3.怎样克服急躁的缺点?

  • 思先于行。首先要加强自我涵养,自觉地养成冷静沉着的习惯。
  • 改变行为,细心、认真行事。

    (3)控制发怒。把制怒格言“能忍则自安,退一步则海阔天空”等铭记在心,时时提醒自己遇事冷静。

(4)松弛疗法。

(二)常见的人格障碍与治疗

    人格障碍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个体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异常的行为模式。

(三)人格优化:走向卓越之路

(一)方法:择优劣汰

(二)基础:丰富知识

 (三)途径:小事做起

 (四)土壤:融入集体

(五)关键:把握适度

 

第七章  情绪与心理健康

一、情绪

1、情绪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而产生的心理体验,随着特定生理反应与外部表现的一种心理过程,包括生理唤醒、体验、认知过程和行为反应等四种成分。

2、情绪与身心健康

    现代心理学、生理学和医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情绪对人的健康具有直接作用,可以说情绪主宰着健康。

  • 情绪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 情绪影响人的心理健康与人格发展

3、情绪智力   

    情绪智力的概念是萨罗维和梅耶提出的,意指个体监控并辨别自己与他人的情绪,运用情绪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二、 情绪的表达

情绪表达是指个体将其情绪经验.经由行为活动表露于外,从而显现其心理感受,并达到与外界沟通的目的。这种情绪性的行为表现也叫表情。

(一)情感封拒与自我防御机制

1、情感封拒

当一个人经历过强烈的甚至刻骨铭心的情感伤害或情感悲剧后,往往将它埋藏心底,决不愿再提及。有些心理学家将此种处理情感问题的方式,称做“情感封拒”

2、常见自我防御机制

(1)压抑。指意识到某种不愉快情感的存在,而试图将其排斥压抑,有意识地不去碰它。

    (2)否认。指某种情感太痛苦和伤感,以至于一个人矢口否认这一情感存在的事实。

    (3)转移。指将对甲的情感转移或发拙到乙的身上。

    (4)反向形成。以相反的形式表达情感。比如明明喜欢某女孩,但路上相遇,却远远地躲开,或在辩论时专门与其唱反调。

    (6)“酸葡萄”心理。指对某事或某物可望不可及时所产生的一种矛盾和逆反心理,就好像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一样。

(二)几种负性情绪的调适

    所谓负性情绪,实际上包含两层不同的含义:第—,指不愉快甚至痛苦的情绪体验;第二,指对行动起抑制或阻碍作用的情绪。似这两者并不是必然统一。

 1.抑郁的含义和调适

  抑郁是一种由情绪低落、冷漠、悲观、失望等构成的一种复合性负情绪。

  抑郁情绪的调适

  (1)情绪的宣泄

    (2)认知改变

    (3)森田疗法

    森田疗法有两个核心思想: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森田认为,情感活动有一条规律:若将注意力集中于某种情感,这种情感便会加剧。相反,如果对情感听之任之,即顺从其自然变化,便会最后消失。

   第二条原则是积极行动。一个人不能直接控制情绪,却可以直接控制行为。通过控制行为,可以达到间接地控制情绪的目的。

  2.焦虑

1)焦虑的含义

焦虑是个体由于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致使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因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而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且带有恐惧色彩的情绪状态。

   2)焦虑情绪的调适

    (1)放松训练

    (2)系统脱敏训练

   所谓系统脱敏法就是循序渐进地消除个体对焦虑情境的敏感反应的方法。个体可以由轻到重将自己暴露于能够引起自己焦虑的种种情境中,一旦感受到焦虑,便采用放松技术使自己放松.消除焦虑,其要点是循序渐进与放松训练。

    (3) 改变认知

    (三)愤怒

愤怒是遇到与愿望相违背的事情,或愿望不能实现,并一再受到挫折,致使紧张状态积累而产生的敌意性情绪。

    愤怒情绪往往带有极大的破坏性,表现为:①降低自我控制能力。⑦破坏人际关系。②恶化自身心境。④贬低自我形象。

试着延迟发怒时间尽快冷静下来。

弄清引起自己产生愤怒情绪的的根源。对于原则性问题,当然应该据理力争。对于无关大局的事情,应注意三点:首先,分析一下发怒的后果;其次,怎样使自己不过分激动:最后,如何建设性的行动。

     最后,情绪管理还应该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

 

第八章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一  人际交往

人际关系是指在人际交往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它反映个体或团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求的心理状态。其核心成分是情感因素,即对人的喜欢与厌恶。其主要特征是人际间的吸引与排斥

二、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

(一)认知心理因素

1、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又称为第一印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最先映入认知者视野中的信息在形成印象时占优势。这种印象通常很深刻,但具有表面性和片面性,容易形成认知偏差,影响今后的人际交往。

2、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是指由于最近时间的某—信息,使过去形成的认知或印象发生了质的变化。

3、晕轮效应

    叫成见效应,或光环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由于对方的某种品质或特征印象极深,像月晕一样掩盖了对这个人其他品质和特征的知觉。 “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典型的晕轮效应。

4、刻板效应与定势效应

刻板效应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习惯于机械地将交往对象归于某—类人,不管他是否表现出该类人的特征,都认为他是该类人的代表,进而把对该类人的评价强加于他,从而影响正确认知。

定势效应又称经验效应,是指由于人们头脑中存在着某种固定化的印象,而影响对他人的认知和评价。如“邻人偷斧”。

 5、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把自己所具有的某些特质加到别人身上的心理倾向。

(二)情境因素

1、时间因素——指交往的机会、频率。

2、空间因素——交往双方距离的远近。

(三)个人特质因素

1、情绪体验

2、外表与特长(才华和能力)

3、个性品质

4、相似与互补

5、自我暴露

三、人际交往的技巧

(一)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SOLER代表交友五个技巧:s,坐要面对别人;o,姿势自然开放:L,身体微微前倾:E,目光接触:R,放松。

(二)寻找共同话题

(三)学会积极倾听

(四)恰当的自我暴露

(五)善用赞美与感谢

(六)学会批评与道歉

(七)遵循交往对等互惠原则

(八)把握交往的适度距离

(九)克服羞怯心理

四  网络人际交往

(一)网络人际交往的特点

1、无限性:网络中的人际交往,既超越了年龄和性别的限制,也超越了地域、文化和时间的限制。

2、匿名性:网民之间一般不发生面对面的直接接触,交往双方都是隐藏在信息或符号背后的“面具人”。

3、自我暴露性:

4、网络人际交往的情感性:网络交往也能使双方产生真实情感融合。

5、网络人际交往的人格多元性

6、网络人际交往的去生理化与去抑制化

    去生理化是指出于网络交往不能够综合各种感官一同去感知对象,交往中人们关注的只是对方纯文本中表达的内容和意义,而不关心与这些表达相关的身体特征。

去抑制化是指网络交往对社会规范和内心准则的减弱和消除。

(二)网络成瘾的心理干预

网络成瘾主要指过度沉溺在网络中浏览或热衷于通过网络建立人际关系、并对成瘾者产生消极后果的一种行为。网络成瘾主要有网络人际关系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强迫症、网络信息收集成瘾、网络游戏和编制程序成瘾等

(三)大学生网络成瘾原因

    (1)网络使用很自由或无时间限制:

    (2)大量的空闲时间;

    (3)从父母的控制中摆脱出来,获得了自由;

    (4)上网内容缺乏监督和审查:

    (5)教师和网络管理人员出于不同的目的鼓励其上网;

    (6)课余活动开展得不多:

    (7)为了逃避大学中遇到的各种压力;

    (8)社会的威胁和疏远;

    (9)更高的法定喝酒年龄,使得学生不能喝酒消愁转而借助于网络等。

(四) 戴维斯认知行为干预模式

       戴维斯提出了为期11周的网络成瘾干预步骤:

    1)定向。首先要让来访者知道和网络成瘾干预一般的心理治疗方法差异,其次是要和来访者讨论网络问题的性质。

    2)规则。和来访者讨论治疗期间需要遵守的规则。

    3)等级。要求来访者制定一个与上网有关的感觉和行为时间表,同时布置—些家庭作业,主要包括:①列出上网时的想法,如沉迷于网络之前我是怎样一个人、上网给我带来哪些利与弊、我想在网上得到些什么等;②记录上网时间和上网内容,了解上网习惯,如每周哪天上网多、一天中何时上网、一般在网上做些什么等;③练习渐进式放松。

    4)认知重建。这时期主要回顾来访者所做的家庭作业,然后分析网络成瘾的自动化认知成分,再对自动化的想法进行重建,对来访者进行思维停止训练,在每个阶段每—步都要结合渐进式放松训练。这时期的家庭作业主要做四方面的事情,—是列举法,二是停止自动化的思维,三是记录上网时间,四是练习渐进式放松。

    5)离线社会化。学习如何在现实环境中从事有效的社会交往活动。这时期的家庭作业增加了一个内容,那就是每天在现实世界中和五个陌生人交谈。

    6)整合。和来访者讨论在线和离线时自我的差异。这时期再增加两道家庭作业,一是告诉别人网络的用途,二是扮演有愿望的自我。

7)听取汇报。主要讨论来访者在过去的11周内学到了什么等。

(四)人际交往心理问题的调适

    人际交往心理问题是指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与他人进行必要的交流与沟通,个体为此感到苦恼,明显影响其正常生活的一类现象。主要包括人际紧张、人际敌视、人际冲突、人际羞怯、人际恐惧、人际逃避等。

所谓心理调适是指个体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节自己的交往经验、行为方式、认知结构与情绪状态,使之顺应环境变化的积极主动的心理过程,从而使人际关系朝着协调方面转化。

  • 爱情、婚姻和性与心理健康
  • 爱情与心理健康

(一)爱情的属性

  • 爱情的生物属性

爱情的生物属性实际上是生物原始的性的冲动性,性爱是自然赋予生物的天性,是生命赖以繁衍的手段,也是生命活力的重要体现。高等动物的人,在爱情的表达、求偶、性交,忠于爱情等方面都与动物有相似性,这就是爱情的生物属性。

2、爱情的社会属性

一个人对待爱情与性的态度,受教育的程度、社会流行的性观念和伦理道德影响。受到社会伦理道德的严格约束。表现为社会性。

(二)爱情的心理结构包括两个基本成分:性爱与情爱。

1、性爱的特点:排他性;冲动性:直觉性

2、情爱的特点:情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果,更强调精神的重要性。

(三)爱的条件

1、爱情地图理论

爱情地图指预先设置在我们头脑中的一组描述我们好恶的信息,这组信息显示了我们对声音、气味、身材、肤色等的偏好,也记录了吸引我们的个性是热情外向的,还是稳重内向的倾向性。

(四)爱情形成的三要素

1、激情:当人们发现了其所钟情的异性之后,就会出现一种强烈的接近愿望和行为。

2、亲密:钟情于异性后,双方都急欲缩短两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希望单独接触,长相厮守。

3、承诺:钟情者关心对方胜过关心自己,愿意为对方负责并对此作出承诺。

(五)爱情的发展阶段

1、选择、求爱阶段

2、进入热恋阶段

3、家庭角色扮演阶段

二、培养健康的恋爱心理和行为

(一)择偶标准

1.根据年轻人择偶的目标取向,可把择偶标准分为三类

(1)精神满足型

 (2)感官满足型

(3)现实满足型

 (二)培养健康的恋爱心理和行为

1.年轻人如何避免恋爱中的心理问题

(1)正确对待爱情的排他性

(2)避免婚前性行为的发生

三、婚姻关系中的心理卫生

(一)夫妻关系应具有的特点

1、夫妻关系是建立在爱情基础之上的关系

2、夫妻关系是爱情、义务和社会责任三者的统一

3、夫妻既是生活的伴侣,又是亊业上的志同道合者

4、夫妻关系是平等关系。

(二)影响良好夫妻关系的心理因素

1、结婚动机

2、恋爱时情感重于理智

3、角色适应困难

4、角色观念固着

5、心理相容与互补能力

   (三)搞好夫妻关系的策略和注意事项

1、策略

双方在婚前要相互了解。

此外,夫妻感情还要在婚后不断更新,保持爱情的新鲜感、充实感和美感,缓解心理冲突,并做到求同存异。

夫妻在共同的生活过程中,做到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勉励、互相体贴、彼此尊重、和睦相处,不断丰富、改进和深化爱情的内容和形式。

2、注意事项:

    建立良好夫妻关系、保持心理健康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幸福的家庭生活非从天而降,而是家庭成员间相互体贴和合作的产物。第二,性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的一种天性,是极其有价值的。人们必须明智地、巧妙地利用它来丰富自已的生活。第三,在婚姻中,各种因素都是相互关联的。共同的信仰和兴趣、和谐一致的谈话、融洽的性生活对婚姻的美满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同时又相互影响。第四,真诚友好地相爱,但不要把爱变成一条绳索。第五,作为配偶,夫妻之间志趣和爱好相投,但两人的志趣和爱好不可能完全一致。应该允许对方有自己独特的志趣和爱好,并学会尊重对方的个性。第六,知足常乐,愉快地生活。第七,宽容,不要有意去设法“改造”对方。第八,多谈论自己爱人的优点和长处,讲给他(她)自己听或者熟人听。第九,不记仇,不激化矛盾。第十,坦诚自己对婚姻的想法。

四、性心理卫生

所谓性心理,主要是指与性征、性欲、性行为有关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也包括与异性有关的(如男女交往、婚恋等)心理问题。

(一)儿童期的性教育与心理卫生

儿童期的性教育内容:性别认同、认识性器官及其功能、了解有关性的各种问题。

(二)少年期的性教育与心理卫生

1、性的生理卫生学知识教肓

性的生理卫生学主要包括性器官的解剖生理知识和卫生知识。

2、性心理卫生知识教育

随着性生理的成熟,开展克服她们对自身性特征的恐惧感、羞耻感,免得因性心理的不健康而影响整个心身的健康发展。

对少年的心理卫生教育应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筑起防止在同异性交往中不良现象的道德上的提防,培养爱的社会责任意识。

教育少年正确地认识自已的生理发展,并正确对待人与人之间在许多方面的差异,可消除由于给自己提出生理及心理发展的过高要求而带来的不良后果。

开展情欲与爱情、性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与不同的教育,帮助其克服恋爱时出现肮脏的性欲和崇髙的情人在意识里矛盾现象。

此外,应与其他教育结合起来,以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尤其意志品质的培养。最后注意成人的言传身教对青少年的影响。

(三)如何开展青年期性心理卫生教育

1.学习基本的性知识。

2.培养学生确立正确、科学的性观念。

3.与人格教育相结合,把伦理道德教育贯穿其中。

(四)中老年的性行为与心理卫生

1、消除各种有关中、老年性行为的错误观念,不应非议或压抑中、老年的性行为,把性行为与繁衍后代等同起来。

2、为老年人的择偶与再婚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使他们能在晚年享受正常的性生活。

3、正确地认识性行为,不要把性行为狭隘地理解为性器官的结合。观赏异性容貌、与异性保持接触、交流的关系、阅读性爱作品等都可以使自己获得性满足。

 

第十章     工作、休闲与心理健康

 一、生涯规划的概念

    生涯规划:个人结合自身情况、眼前的机遇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发展计划和教育计划等,并为自己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核心目标,就是帮助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一)生涯规划意义:

    (1) 引导个人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和潜在资源优势,帮助个人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并使其持续增值;

    (2) 引导个人对自己的综合优势与劣势进行对比分析;

    (3) 使自己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

    (4) 引导自己评估个人目标与现状间的距离;

    (5) 引导自己前瞻与实际相结合的职业定位,搜索或发现新的或有潜力的职业机会;

    (6) 使自己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切实可行的步骤和措施,不断增强自己的职业竞争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

    总之,生涯规划有助于使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开发自己的潜能,克服职业生涯发展困阻,避免人生陷阱,获得事业的成功。

   (二)职业锚。

 “职业锚”: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所围绕的中心,即作出职业选择的时候,无论如何都不愿意放弃的职业中的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它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在工作实践中自身的才干和能力、动机和需要、态度和价值观。

(三)生涯选择

  1. 自我评估:分析自己的兴趣、能力、人格及个人价值观。
  2. 生涯定位:了解职业信息,并利用心理测验帮助自己确定自己与相关行业的匹配程度和成功的可能。         
  3. 生涯决策:兼顾个人的价值观、能力倾向、兴趣、气质、性格,以及许多外在的社会及机遇变数,根据职业信息分析职业选择的利弊,而后选择职业。
  4. 生涯准备:根据所选职业的要求和自己现有素质的差距,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

二、就业淮备

(一)就业前的心理准备

1、正视社会现实,为此应该认识到:

    (1) 择业是一个选择与被选择的过程,既可能自己对用人单位不满意,也可能用人单位对自己不满意,但不大可能一蹴而就,要有被应聘单位拒绝的心理准备。

    (2) 社会为毕业生提供的职业很多,尽管许多工作并不适合自己,但只要耐心选择,就一定会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职业。

    (3) 用人单位对专业有一定的要求,但更看重的是毕业生的发展潜能,对本科生而言,专业对口不是最重要的。

    (4) 大城市对学历、证书和政治面貌有一定的要求,有过管理经历的学生干部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5) 求贤若渴的单位很多,但有真才实学的毕业生也很多,就业形势严峻。

    (6) 择业是自己的一件大事,他人的建议要听,但最后的决定要自己下。

    (7) 在择业中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但只要是“金子”,就必定会有施展才干的地方。

    (8) 择业不是终生的,对工作不满意或单位对自己不满意都有可能会重新择业,要有变换职业的能力。

2、客观分析自我

   首先,应该深刻剖析自己,确定自己的能力、兴趣、性向及所学专长和适合从事的工作,正确估价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明确自己在择业中可接受的范围,扬长避短。

其次,要尽量搜集人力市场情报及可靠消息,了解人力市场的需要,认清自己,衡量别人,缩小求职范围,确定方向,把握原则。

最后,要端正工作态度,作好充分的就业准备,并记住投入与产出往往是均衡的。

3、主动参与竞争:克服谦卑的心理,勇于表现自己,敢于推销自己,要知难而进,主动参与竞争。

(二)求职技巧

1、自荐材料准备充分

    自荐材料包括自荐信、个人简历、证明材料和学校推荐表等。自荐材料应完整齐全。一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二要突出重点,强调个人的专长和特点;三要文笔流畅,字迹端正;四要措词谦虚,不用可能引起别人反感的话语。

2、注重塑造专业形象

第一,应聘时着装应整洁大方、干净利索。女同学切忌浓装艳抹,穿着过分透明或性感的裙装。第二,自荐时要充满信心、落落大方,交谈时从容不迫、声音适度。第三,自荐时以礼待人,举止得当。第四,要注意言语平实、客观,避免锋芒太露或夸夸其谈;回答问题要切题,要注意文明用语。不使用油腔滑调、格调低下的俗话。

3、从容应对面试

应聘者在面试前,从三个方面作好准备:

    (1) 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

    (2) 进行模拟问答。

    (3)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要适当放松,调节自己的心态,应注意休息,以便有充沛的精力参加面试。

三、职业生涯中的心理保健

  • 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有:

  职业差异、工作本身、薪酬、升迁机会、工作团体与工作关系、工作环境。

  • 工作压力:

1、 工作环境

2、工作疲劳

  • 职业女性的工作压力

1、 职业性别隔离

2、双重角色冲突

3、 制度措施上的不平等

4、 性骚扰

 

第十一章压力与应对

一、压力

压力又称为应激,在企图满足各种需要和愿望时,人人都会遇到来自外界环境的或个人内部的多种干扰和阻碍,这些干扰和阻碍要求人们动员各种资源,作出努力去适应这种情况,造成人的心理负荷,负荷太重就造成人的心理紧张,即心理压力。

(一)压力的来源

自外界的适应要求称之为应激源,即压力源。

1、职业应激源

 2、家庭危机和紧张:渐发成熟性事件—— 这是在家庭生活周期的经历中自然发生的危机或转折。纵向的应激源:从家庭的先辈传来,它包括家庭的模式、家族的传统观点与说教;横向的应激源:从一个发展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所经历到的紧张事件。

 3、消耗性危机——由于应付期过长,在此期间由于持续的紧张而逐渐产生的危机。

 4.冲击性危机——比较短的时期内发生的危机。

 5.环境应激源

    第—类为生态的应激源,即外界物理环境中的许多刺激。

    第二类为偶合或共处的应激源,它们是外来的、作用于人的非一般环境事件。

    第三类是社会应激源,包括社会经济地位、工作条件、教育水平、居住地和生活质量等。

第四类是自我导引应激源。包括生活风格和自愿摄入的各种因素。

(二)压力对人的影响

当应激源是持续的和严重的时候,机体的整合功能减弱,代偿失调,便使人处于对各种疾病的易感状态,最为严重的应激也可造成死亡。

1、严重应激的结果

    (1)适应效率的减弱。

    (2)对其他应激源失去抵抗。

    (3)有机体的耗损。

 2、职业能量耗竭问题

    “耗竭”:由于外界对个体的能量和资源的要求过度,而出现的特殊机能障碍。

二、应对

   应对意味着要付出—定的努力,采取某种适当的手段或方式,采取某种行动来处理与对付自己所面临的挫折事件或挫折情境。

1、应对类型

  • 激怒型应对模式:即当受到他人激惹时,有些人的反应是将恼怒表达出来,有些人则常常克制自己而把恼怒压抑下去,这就是 “愤怒向外”,和“愤怒向内”。
  • 转换和退行型应对模式

转换型指个体面对应激源,转换成有益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舆论许可的形式。退行性应对是否认、回避、倒退或逃离应激情境。

  • 主动认知、主动行为和回避应对模式

主动认知应对模式:在行为上的表现是从有利方面看应激情境;回忆和吸收过去的经验,考虑多种变通办法。

主动行为应对模式: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向专家求教,咨询于医生、心理学家、律师、教师、思想工作者,不是消极等待而是采取积极行动找出应激情境中更多的信息,做有益于事态发展的事。

回避应对模式:表现为作最坏的准备、封闭情感、自我忍受,用多吸烟、喝酒来消除紧张。

三、应对的干预和训练

干预和训练方法有: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催眠治疗等。

 

第十二章危机干预

一、  危机与危机干预

 (一)危机的定义

    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逆境(如亲人死亡、婚姻破裂、天灾人祸等)时,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通过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

 (二)危机的种类

(1)发展性危机:指在正常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急剧的变化或转变导致的异常反应。

    (2)境遇性危机:当出现罕见或超常事件,且个人无法预测和控制时出现的危机。

    (3)存在性危机:指伴随着重要的人生问题而出现的内部冲突和焦虑。

(三)危机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面临问题,内心的基本平衡被打破,体验到紧张。为达到新的平衡,试图采取以前对付压力的策略作出反应。

第二阶段:以前的策略未能奏效,焦虑程度增加,又试图用错误的方式解决问题。

    第三阶段:如经过错误的尝试仍未解决问题,个体内心的紧张程度持续增加,采取一些异乎寻常的无效行动处理问题。表现出强烈不分场合的求助倾向,其至尝试自己过去认为荒唐的方式。

第四阶段:如经过前三个阶段仍未解决问题,个体会产生习得性无助,对自己失去信心和希望,甚至对整个生命的意义产生怀疑。很多人因此企图自杀,或产生情绪崩溃和人格解体。

(四)危机的四种结局

第一种:个体不仅顺利度过危机,而且学会了应对困境的新方法,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高,生命获得了成长。

 第二种:危机虽然度过,却在个体心中留下了一块“疤痕”,使其形成偏见,留下痛点,限制其今后的社会适应。

 第三种:自杀。个体经不住心理压力,对未来绝望,以死解脱。

 第四种:未能度过危机,陷入神经症或精神病,个体心理适应水平明显降低。

(五)危机干预亦称为情绪急救

1.定义

    对那些经历个人危机,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和将要发生危险(自杀)的人提供及时的、短期的支持和帮助,抵制或减少危机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增加其应付目前或未来问题的能力,帮助其重建心理平衡。

2、危机干预的三个层次目标

     危机干预的目标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最低层次 “劝阻”;中层次 “恢复”;高层次目标是“发展”。

 3、危机干预的步骤

   具体实施一般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1)问题或危机的评估

干预初期,全面了解和评定求助者有关逆境的诱因或事件,以及寻求心理帮助的动机:同时建立起良好的治疗关系,取得对方的信任。一般来说,对危机的评估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水平:

    水平一:紧急程度评定。

    水平二:危机状况评定。

   水平三:自杀危险性评估

(2)制定治疗性干预计划

在理解危机对当事人生活所造成的伤害以及对所处环境产生的影响,肯定当事人的个性品质和优点和考虑当事人有关文化背景、社会生活习俗以及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针对当事人的具体问题、制定适合当事人的功能水平和心理需要的干预计划和有效应对策略。

   3.治疗性干预

 首先让有自杀倾向者避免自杀的实施,通过交谈、疏泄被压抑的情感,正确理解和认识危机的发展过程,并认识到自杀并不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学习问题解决的技巧及心理防御应对的方式,建立新的社会交往关系和环境。

   4.危机的解决和随访

    在当事人会渡过危机,情绪症状得以缓和时,应及时中断干预性治疗,以减少依赖性。并通过随访鼓励当事人在今后面临或遭遇类似应激或挫折时应用解决问题的方式和原理,举一反三地来处理自己危机,自己调整心理失衡状态,提高自我的心理适应和承受能力。

(五)危机干预技术的应用

  “危机干预”的最低目标是从心理上帮助当事人解决危机,使其功能水平至少恢复到危机前水平;最高目标是提高当事人的心理平衡能力,使其具有高于危机前的平衡状态,危机干预主要应用下述三大类技术:

    1.沟通和建立良好关系的技术

    2.支持技术

3.干预技术

 二、危机干预的主要对象

自杀是一种有意识地自愿结束自己生命的异常行为。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自杀者多数是由于生活中遭遇困境而产生激烈的内心冲突,陷入危机状态不能自拔,难以承受或心理异常而产生的自毁行为。

(一)自杀的原因

(1)生理原因。 (2)心理原因。 (3)社会原因。

(二)自杀者的心理状态

(1)矛盾心态 (2)偏差认知(3)冲动行为 (4)关系失调 (5)死亡概念模糊

三、自杀预防与危机干预

(一)自杀行为实施前的征兆

    许多人实施自杀前都有预兆。预兆可分为言语预兆、情绪预兆、行为预兆和身体预兆。

(二)、社会对于自杀的几种错误认识

1、自杀无规律可寻。

2、宣称自杀的人不会自杀。

3、一般人不会有自杀念头,所有自杀的人都是精神异常者。

4、自杀危机改善后就不会再有问题。

5、对有自杀危险的人不能提及自杀。

6、学业问题是青少年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

(三)大学生自杀预防

    1、培养一个基本理念:自杀防治是每一个人的事。

 2、抓好两个工作重心的工作:自杀预防和危机干颈。

     3、完善三个实践环节干预措施:积极预防——积极干预——及时后干预。

 

第十三章  心理障碍及其预防和治疗

 一、 心理障碍的概念、病因及分类

(一)心理障碍的概念:

指心理(精神)功能紊乱,并达到影响个体的社会功能,或使自我感到明显痛苦的心理异常状态。心理障碍分为:精神病性障碍和非精神病性障碍。

精神病性障碍:指存在有明显的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自知力丧失的严重情况。

非精神病性障:尚未达到精神疾病状态但却引起个体明显心理痛苦、需要给予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情况。

(二)心理障碍的病因

1、生物因素——心理障碍与特定脑变异和特定基因之间存在联系。

2、心理社会因素——个人经历、创伤、冲突和环境因素等是心理障碍的根源。

二、心理障碍的心理治疗

在良好治疗关系的基础上,经由专业训练的治疗者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当事人进行帮助的过程,以消除和缓解当事人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和障碍,促进其人格向健康协调发展,恢复其心理健康。

1、精神分析的治疗方法

亚历山大(A1exnder.F)等人尝试短程的精神分析,短程精神分析最长不超过半年,每周最多2次,一般15—20次为一个疗程。

    首先,选择适宜的病人。即症状较轻、病程较短的当事人。病人首先要承认自己的症状是心理因素导致的,信任精神分析,有勇气面对疾病的痛苦,社会功能相对完好,有一定独立生活的能力,能配合治疗计划;总之,要有良好的治疗动机。

   限定好治疗时间(疗程)与要解决的焦点问题。在一开始,治疗者就要根据病人的情况,识别出对病人干扰、影响最大的心理冲突,在最初的几小时之内制定出一个有限的治疗目标。并全力以赴突破焦点问题。

手段主要是靠解释,即用通俗的语言揭示症状的根源、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和它的背后隐藏着的无意识冲突,以便病人获得顿悟。解释内容还包括对治疗中出现的移情、阻抗等现象和对症状有重要影响、但病人意识不到其内在联系的事件。

  2、行为疗法

   行为疗法:以行为学习理论为指导,按照—定的治疗程序来消除或纠正人们的适应不良行为或疾病症状的—大类心理治疗方法的总称。其主要理论基础是学习理论。

(1)暴露疗法

    暴露疗法:指让病人暴露于各种不同的紧张性刺激情境之中使之消除其适应不良行为的一种治疗方法。

    暴露疗法主要思想:要治疗恐惧症.就必须打破“怕——回避——怕”的恶性循环。即让病人直接面对引起他强烈情绪痛苦的情境、事物或思想:随着暴露次数或时间的增多,恐惧反应会逐渐减轻。最后该刺激物同恐惧反应间的联系便被切断,恐惧症也随之消除。

暴露疗法主要包括:系统脱敏疗法和冲击疗法两种形式。

系统脱敏疗法分三步实施:第一步是通过与病人的一系列交谈和问卷调查,识别令病人焦虑的情境,并与病人一起依据引起恐惧的强度将此情境分解成一个系列,由最不害怕到最怕排成一个“焦虑层次”。第二步是训练病人松弛,以便对抗治疗中出现的焦虑反应。第三步令病人想像原焦虑层次中的第一个子情境,并同时作出松弛反应;如果病人能放松,不感到害怕,那就开始想像第二个子情境,并同时放松全身……直到最后一个子情境出现时病人仍能放松为止。

  (2)行为塑造法

  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和强化原理而设计的,用来培育和养成新行为技术。

要求治疗者与病人一起首先确定最终要达到的目标,而后选好为实现此最终目标需要塑造的靶行为,选好塑造的起点和逐渐逼近最终目标应采取的步骤,与每一步骤的子目标。此外,还需要确定达到每一个子目标的有效强化物或奖励。强化物可以是物质性的,也可以是社会性奖励,只要它们对病人有吸引力。而后执行计划,并强化良好的行为。

 

心理卫生学试题类型和分值

填空(15分,每格1分,共15格)

是非(10分,每小题2分,共5小题)

名词解释(15分,每小题3分,共5小题)

简答题(30分,每小题6分,共5 小题)

论述或案例处理(30分,每小题15分,共2小题)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