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02977中医内科学(一)自学考试大纲

[02977]

中医内科学(一)自学考试大纲

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

二○○二年一月

必读教材:《中医内科学》,张伯臾编,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年出版。

参考书:《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

《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著,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课程性质和学习目的

中医内科学是临床学科的一门主课,也是临床其他各科的基础。在中医专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以前期各门课程为基础,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指导中医内科临床实践,系统地反映了辨证论治的特点。

课程内容主要是介绍内科专业基础理论和各个主要病证的基本知识及辨证施治规律。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中医内科常见病的病因病理、辨证施治和处方用药知识及部分疑难、危重病症的治疗。

本课程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分别介绍气血、风、寒、燥、火、湿、痰、饮和脏腑等病机病证的基本概念,各论介绍48个常见病证的证治规律及其所属附篇。

 

 

学习要求和内容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绪言

【要求】

1.明确学习内科理论的重要性及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从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2.了解学习每个章节基本项目的意图。

【内容】

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与重要性。

二、中医内科发展史、现状及展望。

三、学习本学科的方法及要求。

 

第二章  气血病机病证的基本概念

【要求】

1.从气和血的正常功能活动,了解其病理变化及与脏腑的关系。

2.熟悉气血病变的互相联系影响。

3.掌握气血病证的辨证和治疗。

【内容】

一、气血生成于脏腑,又是营养脏腑的资源。

二、气血的生理功能,并说明两者互为资生、依存为用。气病可以及血,血病可以及气,其病理变化往往与脏腑密切相关。血病可见血虚、血瘀、出血;气病可见气滞、气虚等。

三、气血病变的辨证应掌握虚实。虚证有气血亏虚、气不摄血、气随血脱证;实证多为气滞血瘀。

四、气血病变的治疗原则,虚证补益,实证当理气活血。

第一节  气

【要求】

1.了解气的概念、生理和病理,及与脏腑的关系。

2.熟悉气病的辨治原则,当分虚实治疗。

3.掌握气病的证治。

【内容】

一、气的范围,包括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和五脏之气等。

二、气的根源,根本在肾,而来源于肺、脾,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作用。

三、气病的主要病理为升降出入和运行的功能失常,病变涉及各个脏腑。

四、气病的辨证以虚实为纲。虚者为气虚、气陷;实者为气滞、气逆等。并列举其主证。

五、气病的治疗原则

虚证宜补益:

(一)补气法,四君子汤。气脱者,独参汤加味。

(二)益气升提法,补中益气汤。

实证宜疏调:

(一)理气解郁法,柴胡疏肝饮、五磨饮子加减。

(二)降气镇逆法,苏子降逆汤、旋覆代赭汤加减。

第二节  血

【要求】

1.了解血的生成及生理功能。

2.熟悉血病主要有出血、血瘀、血虚三个方面的病理变化,并了解其相互关系。

3.掌握血病的辨证施治,尤其是瘀血的证治。

【内容】

一、血来源于脾胃,有充润营养人体的功能。

二、血病的表现有出血、血瘀、血虚三类,病理各不相同,但互有联系,亦可互为因果。出血的病理主要为血不循经,溢于络外,从九窍排出。瘀血为血液循行失常,及离经之血停滞体内。血虚为体内血液虚少,生化亏乏。出血既能导致血虚,亦可形成血瘀,血瘀可使出血不止;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的因果关系。

三、血病的辨证施治

(一)出血:实热证,清热泻火,凉血止血法,十灰散、犀角地黄汤加减;阴虚证,滋阴降火止血法,茜根散加减;气虚证,补气摄血止血法,归脾汤加减。

(二)血瘀:治以活血化瘀法,用桃仁承气汤、血府逐瘀汤加减。根据病理因素、脏腑病位,采取相应的治法方药。

(三)血虚:用补气益血法,人参养荣汤、当归补血汤加减。

 

第三章  风寒燥火病机病证的基本概念

【要求】

1.了解风、寒、燥、火的概念,既是脏腑病变的临床表现,又是病理因素。

2.掌握风、寒、燥、火的证候特点及辨治原则。

【内容】

一、风、寒、燥、火的病机概念,是脏腑病变所产生的临床表现,又是影响脏腑功能的病理因素,说明与外因的区别和联系。

二、内风,病变在肝,病理为肝风内动或上扰;内寒,病在脾肾,病理为阳虚而阴盛;内燥,病在肺、胃、肝、肾,病理为津液阴血亏耗;内火,病在心肝及肺肾,病理为火旺与阴虚。

三、风、寒、燥、火的治疗原则,治风、火当分虚实,治寒当辨标本,治燥当明脏腑。

第一节  风

【要求】

1.了解内风的症状特点。

2.熟悉内风是肝脏的病理变化。

3.掌握内风的各类证候、治法、例方。

【内容】

一、内风以头昏目眩、震颤、四肢抽搐、突然昏倒、口眼  斜、半身不遂,或见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为主症。

二、病理变化主要是肝脏功能失调。肝风常与痰相夹为患,且可涉及心、肾二脏。

三、内风的辨治应分虚实

(一)热极生风证,用清热息风法,羚羊钩藤汤、紫雪丹加减。

(二)肝风内动证,用平肝息风法,天麻钩藤饮加减。

(三)阴(血)虚风动证,用滋阴息风法,大定风珠加减。

第二节  寒

【要求】

1.了解内寒的主证特点。

2.熟悉内寒的形成多属阳虚所致,病变脏器涉及脾肾。

3.掌握阴寒内盛与阳气虚弱的标本主次及治法主方。

【内容】

一、内寒是以面色苍白、畏寒肢冷、呕吐清水、下利清谷、倦怠喜卧、局部冷痛为主证。

二、内寒的病理为阳气衰微,寒从内生,阳虚与阴寒互为因果,病变主脏在脾和肾,且多兼病,但以肾阳虚衰为主。

三、内寒的辨证需分清标本主次,阴寒为标,阳虚为本。治疗原则当温补脾肾,祛除阴寒。阴寒内盛者,用助阳祛寒法,四逆汤加味;脾肾阳虚证,用温补脾肾法,附子理中汤加减。

第三节  燥

【要求】

1.了解内燥的主证特点。

2.熟悉内燥的病理主要为素体阴虚或津液耗伤。

3.掌握内燥的证治。

【内容】

一、内燥以口咽干燥、干咳、皮肤粗糙、毛发干枯、大便干结、肌肉消瘦等为主证。

二、内燥的主要病理是津液耗伤,阴血亏耗,病变脏器涉及肺、胃、肝、肾。

三、辨证当分别肺胃津伤和肝肾阴亏的不同,治疗原则以润燥为主。肺胃津伤宜生津润燥;肝肾阴亏宜滋阴养血。

第四节  火

【要求】

1.了解内火的概念及其主要症状。

2.熟悉内火是脏腑功能亢盛的病理表现。

3.掌握实火、虚火的证治。

【内容】

一、内火多由情志抑郁,劳欲太过,脏腑功能亢进所导致的病理变化,并说明与“五气化火”的区别与联系。

二、内火的性质有虚实。实火表现为火旺证,涉及心、肝、肺、胃等脏,而以心肝为主;虚火则具有阴虚特点,病及肺、肾、心、肝,而以肺肾为主。实火、虚火互有转化。

三、实火以心烦躁怒、目赤头痛、口舌糜烂、口苦、龈肿齿痛等为主证;虚火以低热盗汗、五心烦热、颧红、眩晕、失眠、咽干、目涩等为主证。

四、内火的辨证以虚实为纲,结合脏腑病位,采取相应的治法。实火,清热泻火法,龙胆泻肝汤、泻心汤加减;虚火,滋阴降火法,百合固金汤、知柏地黄汤加减。

 

第四章  湿痰饮病机病证的基本概念

【要求】

1.了解湿、痰、饮的基本概念,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2.熟悉湿、痰、饮俱属津液停积而成,与肺脾肾有关。

3.掌握湿、痰、饮的辨治原则,宜分别标本虚实主次。

【内容】

一、湿、痰、饮的特点,湿性重浊粘滞,每多迁延难祛;痰多稠厚,无处不到;饮则清稀,可因停聚部位不同,而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之不同。

二、湿、痰、饮同出一源,为津液不归正化,停聚而形成的病理产物,与肺、脾、肾三脏运化水液的功能失调有关。病理性质:痰主要属阳邪,湿、饮多为阴邪,并互有联系与转化。

三、湿、痰、饮的辨证,应分清标本虚实主次,标实者治以化湿、祛痰、蠲饮法,本虚者重在健脾温肾,并应注意虚实之间的错杂。

第一节  湿

【要求】

1.了解内湿的概念,及与外湿的关系。

2.理解内湿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

3.熟悉湿与脾胃的关系,以及从寒从热的病理变化。

4.掌握湿的辨证要点及各类证治。

【内容】

一、内湿的概念,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且与外湿有一定的联系,外内合邪,可见湿阻之证。

二、湿的病因与饮食不当密切有关,主要病理是脾虚生湿,湿困于脾,两者互为因果。病变主脏在脾,并有湿从寒化、热化的不同。

三、辨证应掌握标本虚实,从寒、从热的区别,以湿盛为标,脾虚为本。治疗原则为化湿健脾。

四、内湿的证治

(一)寒湿困脾证,治以燥湿润脾法,用胃苓汤、实脾饮。

(二)湿热中阻证,治以清热化湿法,用连朴饮、甘露消毒丹。

(三)脾虚湿阻证,治以健脾化湿法,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第二节  痰

【要求】

1.了解痰病的含义。

2.理解痰的病理为津液凝聚所成,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

3.掌握痰的诊断要点,明确辨证要领为辨性质、分病位。

4.掌握痰的治则和各类痰证的证治。

【内容】

一、痰的含义,一为排出体外的有形之痰,一为表现有痰的特异症状。

二、痰病的成因为外感六淫,饮食不当,情志刺激,劳欲体虚而致肺脾肾三脏运化水液功能失调,三焦气化失于宣通,津液结聚成痰。

三、痰病的诊断,从面色、形体、苔、脉、痰的色质气味等方面综合考虑。

四、痰病的辨证有两个方面:一是辨病理性质,区别风、寒、湿、热、燥、郁痰等;二是辨脏腑病位,分别肺、心、脾胃、肝、肾、胸胁、骨节、经络等不同部位的痰。治疗原脾胃、肝、肾、胸胁、骨节、经络等不同部位的痰。治疗原则掌握脏腑虚实标本缓急,急则先治其痰,以化痰、涤痰为主,缓则求其本,治在脾肾。

五、按脏腑经络病位,分别给予不同的治法方药

(一)痰阻于肺,用宣肺化痰法,止嗽散加减。

(二)痰蒙心窍,用化痰开窍法,白金丸、导痰汤加减。

(三)痰蕴脾胃,用健脾化痰法,六君子汤加减。

(四)痰郁于肝,用解郁化痰法,四七汤加减。

(五)痰动于肾,用补肾化痰法,分别阴阳,选金水六君煎或济生肾气丸加减。

(六)痰留胸胁,用攻下逐痰法,控涎丹。

(七)痰留骨节经络,用软坚消结、通络化痰法,取四海舒郁丸、指迷茯苓丸加减,同时结合痰之性质施治。

第三节  饮

【要求】

1.了解饮病的概念。

2.理解饮的病理是阳衰阴盛,积水成饮,病变主脏在脾肾。

3.掌握四饮的证治。

【内容】

一、饮的含义有广义、狭义之分。

二、饮的成因与水湿浸渍,饮食不当,脾肾阳气素虚有关。病理为阳衰阴盛,津液停聚,积水成饮;肺脾肾三脏运化水液的功能失常,主脏在脾肾。

三、饮的辨证,根据饮停部位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类。治疗原则以温化为主。同时掌握标本缓急、表里虚实的主次,采取温散、分利、补虚、攻邪等相应措施。邪实正虚或寒热相杂者,宜消补或温凉并用。

四、四饮的证治

(一)痰饮,用温阳化饮法,苓桂术甘汤加味;如饮留胃肠,水邪壅实,可予攻逐,方用己椒苈黄丸、甘遂半夏汤。

(二)悬饮,用攻逐水饮法,予十枣汤。

(三)溢饮,当发汗祛饮,小青龙汤、大青龙汤加减。

(四)支饮,寒饮伏肺用温肺化饮法,葶苈大枣泻肺汤、小青龙汤加减;脾肾阳虚,当温补脾肾以化水饮,肾气丸、苓桂术甘汤加减。

 

第五章  脏腑病机病证的基本概念

【要求】

1.了解脏腑辨证在内科临床方面的重要意义。

2.熟悉脏腑的主要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以及相互联系和影响。

3.掌握脏腑辨证与经络、气血、津液等关系。

【内容】

一、脏腑辨证是辨证施治的核心,是指导各科临床实践的基础。

二、以五脏为中心,其主要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五脏之间,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辨证和治疗的理论根据。

三、脏腑辨证以八纲为基础,联系经络气血津液生理病理变化,辨别虚实寒热等不同证候,综合分析,辨证治疗。

第一节  肺系病机病证概要

【要求】

1.了解本系疾病在病因病理上的一般概念,以及外感、内伤的病理特点。

2.掌握病证之间的共性。

3.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各证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转化与兼夹。

4.熟悉辨治原则和具体证治。

【内容】

一、肺系生理病理的一般概念(参阅《中医基础理论》)。

二、肺系病证的病因有外感、内伤两大类。病理性质,外感六淫属实,但风燥、痨虫可有例外;内伤多为本虚标实。病位,外感在肺卫,但某些疾病可传变涉及它脏;内伤主要在肺,但关系到脾、肾、心、肝,其病理变化主要是肺气的宣降功能失常。

三、本系病证的辨证原则,首辨外感内伤,次辨其主证,如咳嗽、喘、痰、咯血、胸痛等。并列述风寒、风热、风燥、痰热、气火、痰湿、痰饮、阴虚、气虚等九类证候。重点掌握证与证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四、治疗原则应分寒热虚实。肺实,疏邪祛痰利气;肺虚,滋阴补气。常用治法:

(一)宣肺散寒法,荆防败毒散、二拗汤加减。

(二)疏风清肺法,桑菊饮、银翘散加减。

(三)清肺润燥法,桑杏汤、清燥救肺汤加减。

(四)清肺化痰法,清金化痰汤、苇茎汤加减。

(五)清肺降火法,泻白散加减。

(六)燥湿化痰法,二陈汤、平胃散加减。

(七)温肺化饮法,小青龙汤加减;饮停胸胁用逐水法,控涎丹加减。

(八)滋养肺阴法,沙参麦冬汤、百合固金汤加减。

(九)补益肺气法,补肺汤加减。

五、外感、内伤可以互相影响,注意寒热、虚实之间的兼夹与转化,以及重视脏腑之间的关系,采取整体治疗。

第二节  心系病机病证概要

【要求】

1.了解心系疾病的病因病理以及虚实转化错杂情况。

2.掌握邪犯心包及厥脱等危重变化。

3.系统掌握心系病的辨治原则及各类证治,注意各证之间的关系。

【内容】

一、心系生理功能、病理表现的一般概念(参阅《中医基础理论》)。

二、心系病证的病因,多由体虚、情志、外邪所致。病位在心,与脾、肾、肺互有联系。病理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心不藏神,以精神、神志变化为主;二是不能主血脉,而致气血循行障碍。

三、心系病证的辨证,首辨虚实,次辨主证。虚证为气血阴阳亏虚,实证有痰(饮)火(热)、瘀的不同。主证应辨心悸、真心痛、昏迷、虚脱、气喘、水肿、失眠等,并列出心气虚、心阳虚、心血虚、心阴虚、心血瘀阻、心火上炎、痰蒙心窍、痰瘀痹阻、水饮凌心、热入心包等证型的特点,以及虚实各证之间的转化与兼夹。

四、心系病证的治疗原则应分虚实,虚者分别采用补气、养血、滋阴、温阳等法;实证治以清火、化痰、祛饮、行瘀、开窍等法。虚实夹杂,标本同病者予以兼顾。并根据心神不安的特点酌加镇心安神之品。

五、掌握常用治法

(一)益气养心法,养心汤加减。

(二)温补心阳法,参附汤、四逆汤加减。

(三)养血宁心法,归脾汤加减。

(四)滋养心阴法,补心丹加减。

(五)活血通络法,血府逐瘀汤加减。

(六)清心泻火法,朱砂安神丸、导赤散加减。

(七)豁痰开窍法,温胆汤、苏合香丸加减。

(八)通阳泄浊法,瓜萎薤白半夏汤加减。

(九)化饮宁心法,苓桂术甘汤加味。

(十)清心开窍法,牛黄清心丸、清营汤加减。

(十一)镇心安神法,桂甘龙牡汤、磁朱丸加减。

第三节  脾胃系病机病证概要

【要求】

1.了解本系疾病病因病理的一般概念,明确脾胃病的主要原因是饮食失常,病理因素是湿,脏腑病机与肝肾有关。

2.掌握脾胃系病证的辨证原则,区别虚实标本的主次,熟悉脾、胃、肠的病理特点。

3.熟悉脾胃病常用证治方药。

【内容】

一、脾胃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脾与胃的相互关系(参阅《中医基础理论》)。

二、脾胃系病证的病因有外感、饮食、情志、病后劳倦等,而以饮食为主。病理因素是湿,病理表现为脾胃运纳升降功能失常。病位在脾、胃、肠,涉及肝、肾。

三、辨证以虚实为纲,区别食、湿、气、血的病理因素,掌握脾、胃、肠证的不同主证,如:脘腹痛、呕吐、泻痢、便秘、肿胀等。并理解与其他脏腑相关的病证,如黄疸、积等。掌握虚寒证、气虚证、阴虚证、气滞证、湿困脾胃证、湿热中阻证、胃热证、食滞证等常见证型。

四、脾胃病证的治疗原则,当分别虚实主次,采用健脾或祛湿法,并指出脾宜健运,胃宜濡润的治疗要点。

(一)补气运脾法,参苓白术散、六君子汤加减。

(二)益气升阳法,补中益气汤加减。

(三)温运脾阳法,附子理中汤、胃苓汤加减。

(四)燥湿运脾法,平胃散、胃苓汤加减。

(五)清化湿热法,甘露消毒丹、连朴饮加减。

(六)和胃降逆法,旋覆代赭汤、橘皮竹茹汤加减。

(七)温胃散寒法,良附丸。

(八)清中泄热法,清胃散加减。

(九)消食化滞法,保和丸、木香槟榔丸加减。

(十)泻下通腑法,三承气汤加减。

(十一)温胃健中法,黄芪建中汤加减。

(十二)甘润养胃法,沙参麦冬汤加减。

第四节  肝胆系病机病证概要

【要求】

1.了解肝胆系病证的病理变化,注意肝病涉及它脏之变。

2.熟悉肝胆病证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掌握肝胆病证辨证施治的基本规律。

【内容】

一、肝胆的生理特点和病理表现(参阅《中医基础理论》)。

二、肝病病因多由情志所伤,并与素质、饮食、感受外邪有关。病理表现有气郁、化火、动风、耗血伤阴之变。并易累及脾、肺、心、肾等脏。

三、辨证以虚实为纲,分别阴阳气血,肝病主证有头痛、眩晕、痉厥、胁痛、黄疸、积等。肝气郁结、肝火旺盛、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肝阴不足、肝血不足、肝胆湿热、寒灌肝脉等证型,以及各证的转化与联系。

四、治疗原则,肝实治以疏泄平降,肝虚治以滋柔补养,并从肝气、肝火、肝阳、肝风等病理变化,联系有关病证的治疗大法。

(一)疏肝理气法,柴胡疏肝散加减。

(二)清肝泻火法,丹逍遥散、龙胆泻肝汤加减。

(三)平肝潜阳法,天麻钩藤饮加减。

(四)息风潜阳法,羚羊钩藤汤加减。

(五)养血柔肝法,补肝汤加减。

(六)活血通络法,血府逐瘀汤加减。

(七)温养肝肾法,右归丸、无比山药丸加减。

(八)息风化痰法,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九)清肝化湿法,茵陈蒿汤、蒿芩清胆汤加减。

(十)温胆宁神法,温胆汤、安神定志丸加减。

(十一)解郁化痰法,半夏厚朴汤加减。

(十二)温经暖肝法,暖肝煎加减。

第五节  肾系病机病证概要

【要求】

1.了解肾系病证的病理特点以虚证为多。

2.熟悉肾与其他脏腑的关系,“五脏之伤,穷必及肾”的病理变化,但亦可出现因虚致实的本虚标实证。

3.掌握肾系病证的辨治原则和各类证治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兼夹情况。

【内容】

一、肾系生理、病理的一般概念(参阅《中医基础理论》)。

二、病因多属内伤,以虚为多。病理表现有两个方面,一为肾虚封藏失职;二是主水和气化的功能失常。病理性质有肾阳(气)虚和肾阴(精)虚的不同。病久相互影响,表现为阴阳两虚。同时,往往因虚致实,阳虚多兼水泛,阴虚多兼火旺。

三、肾系病证的辨证,以阴阳为纲,多见虚证。掌握水肿、淋浊、尿血、小便异常、腰脊痛、痿软、耳鸣耳聋、气喘、遗精、阳萎等的辨证。了解肾阳虚弱、肾气不固、肾不纳气、肾虚水泛、肾阴不足、阴虚火旺、湿热下注、阴阳两虚等常见证型,以及各证的转化与联系

四、治疗原则以补肾为主,分别应用滋阴温阳之法。本虚标实者兼以利水、降火、清泄等法,根据主次酌情兼顾。治疗大法:

(一)温补肾阳法,右归丸加减。

(二)补肾固摄法,桑螵蛸散加减。

(三)补肾纳气法,人参胡桃汤、参蛤散加减。

(四)温肾利水法,真武汤、济生肾气丸加减。

(五)滋肾补阴法,六味地黄丸加减。

(六)滋阴降火法,大补阴丸、知柏八味丸加减。

(七)清利湿热法,八正散加减。

(八)滋阴温阳法,金匮肾气丸加减。

 

 

下篇  各论

第一节  感冒

【要求】

1.理解感冒的发生与感受风邪、人体正气虚弱有关。

2.掌握风寒、风热、暑湿三个常见证型的辨证施治。

3.熟悉治疗体虚感冒的变法。

【内容】

一、感冒的特征,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恶寒发热、头痛身楚为主证;但须与时行感冒区别。

二、病因以风寒、风热为主,夏令多属暑湿致病,病因重点为卫表不和。

三、本病辨证属表实证,治疗大法为解表达邪。

四、本病风寒证用辛温解表法,荆防败毒散加减;风热证用辛凉解表法,银翘散加减;暑湿证用祛暑解表法,新加香薷饮加减。体虚感冒当扶正达邪,区别气虚、阴虚等不同表现,治以益气解表或滋阴解表。

第二节  咳嗽

【要求】

1.了解咳嗽有外感、内伤之分,其病变重点在肺,而关系到它脏。

2.熟悉外感咳嗽治疗以疏散外邪、宣通肺气为主;内伤咳嗽治疗重在调理脏腑功能,祛邪止咳或补肺养正。

3.掌握咳嗽的辨证施治。

【内容】

一、咳嗽是指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液而言。病位在肺,但与肝、脾等其他脏器有关。

二、咳嗽病因有外感、内伤之分。外感有风寒、风热、燥热的不同,内伤多为脏腑功能失调所致,以痰湿蕴肺、肝火犯肺为多。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有互为影响的关系。

三、外感咳嗽:风寒袭肺证,用疏风散寒宣肺法,三拗汤、止嗽散加减;风热犯肺证,用疏风清热肃肺法,桑菊饮加减;风燥伤肺证,用疏风清肺润燥法,桑杏汤加减,若属凉燥用温润法,杏苏散加减。内伤咳嗽:肝火犯肺证,用平肝清肺降火法,泻白散加减;痰湿蕴肺证,用健脾燥湿化痰法,二陈汤平胃散、三子养亲汤加减;痰热郁肺证,用清热化痰肃肺法,清金化痰汤加减;肺阴亏耗证,用滋阴润肺法,沙参麦门冬汤加减。

第三节  肺痈

【要求】掌握肺痈的特征、病因病机、辨证施治、治疗方法及禁忌。

【内容】

一、肺痈是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临床以发热、咳嗽、胸痛、咯吐腥臭脓血浊痰为特征。

二、肺痈的病因,外因以外感风热之邪为主,内因以肺经痰热素盛为主。病位在肺,病理是热壅血瘀痰阻,属实证、热证。

三、肺痈辨证主要分初期、成痈期、溃脓期、恢复期四个阶段,治法以清热、解毒、化瘀、排脓为主。初期:用清肺散邪法,银翘散加减;成痈期:用清热解毒、化瘀消痈法,加味桔梗汤、如金解毒散加减;溃脓期:用清热解毒排脓法,苇茎汤合加味桔梗汤加减;恢复期:用益气养阴清肺法,沙参清肺汤、桔梗杏仁煎加减。

第四节  哮证

【要求】

1.明确哮证的含义。

2.理解哮证以痰为主的病理因素。

3.明确哮证的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而实多虚少,标实本虚。

4.掌握发作期与缓解期的证治。

【内容】

一、哮证是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哮与喘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二、哮证发病的内因——痰伏于肺是关键,每因外感、饮食、情志、劳倦而诱发。

三、哮证的病位主要在肺而关系到脾肾,病理变化是内伏之痰为诱因而触发,以致气因痰阻,痰随气升,气道狭窄而致喘息哮鸣有声。

四、明了哮证的辨证属邪实正虚,发时邪实,平时正虚。发作时辨别寒证、热证;平时辨别肺、脾、肾三脏的亏虚。

五、掌握哮证发作时应攻邪治标,平时应扶正治本的原则。发作时应祛邪利气,寒证当温肺散寒、化痰平喘,用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加减;热证当清肺泄热、化痰平喘,用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加减;寒包热证则当解表清里,用麻杏石甘汤。平时宜分别调补阴阳,肺虚用玉屏风散、桂枝加黄芪汤;脾虚用六君子汤;肾虚用金匮肾气丸等。久病大发作而上盛下虚者,参照喘证应急处理。

第五节  喘证

【要求】

1.了解喘证的含义、病因病机。实喘在肺,虚喘在肺肾两脏。

2.掌握实喘、虚喘的鉴别和各证型的证治。

3.熟悉寒热互见、虚实夹杂和喘脱的治疗。

【内容】

一、喘证的特征为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严重时可致喘脱。

二、喘证的病因为外感风寒或风热,内伤可由饮食不当、情志不调及劳欲、久病所致。病位主要在肺和肾,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实喘在肺,为外邪痰浊,肺郁气逆,邪壅肺气,宣降不利所致;虚喘当责之肺肾两脏,因精气虚衰,气阴亏损而致使肺肾出纳失常,尤以气虚为主。病情错杂者,每可虚实并见、寒热夹杂,反复发作可致喘脱。

三、喘证的辨证要点当分虚实治疗,治疗原则:实证祛邪利肺,虚证培补摄纳。实喘:风寒证,当宣肺散寒,用麻黄汤、华盖散加减;痰热证,当清泄痰热,用桑白皮汤加减;寒包热证,当宣肺泄热,用麻杏石甘汤加味;痰浊证,当化痰降气,用二陈汤、三子养亲汤加减;气郁证,当开郁降气平喘,用五磨饮子加减。虚喘:肺虚证,当补肺益气养阴,用生脉散、补肺汤加减;肾虚证,当补肾纳气,用金匮肾气丸、参蛤散加减。

四、喘证大发作导致喘脱的应急处理。

第六节  肺痨

【要求】

1.理解痨虫感染与正气虚弱导致发病的相互关系。

2.了解肺痨由肺传及脾肾的病理演变过程。

3.掌握肺痨的辨证施治及其治疗原则。

【内容】

一、肺痨是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性疾患,临床以咳嗽、咳血、潮热、盗汗四大主证为特点。

二、肺痨致病因素有二,一为外因,是指痨虫感染,二为内伤体虚,气血不足,阴精耗损,二者又相互为因。

三、肺痨的病理特点:开始为阴液亏损,病在肺;继则阴虚火旺,肺肾同病,或气阴二虚,肺脾同病;终则阴损及阳,元气耗损,阴阳两亏。整个病程以阴虚为主。

四、治疗以补虚杀虫为原则。肺阴不足证用月华丸加减;阴虚火旺证用百合固金汤、秦艽鳖甲散加减;气阴两虚证,用保真汤加减;阴阳两虚者用补天大造丸加减。

第七节  肺胀

【要求】

1.熟悉肺胀的临床表现及其与有关病证的联系。

2.理解肺胀的病因病机及其与肺、脾、肾、心诸脏的关系。

3.掌握肺胀的辨治原则以及各个证型的证治。

4.熟悉肺胀出现危重证候时的处理。

【内容】

一、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日久而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收敛的一种病证。临床表现为胸部膨满、胀闷如塞、喘咳上气、痰多、烦躁心慌等。病程缠绵,时轻时重。日久则见面色晦暗、唇甲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甚或喘脱等危重证候。

二、肺胀与痰饮、咳喘、心悸、水肿、厥脱的关系。

三、肺胀多因久病体虚,复加感受外邪而诱发。病位在肺,影响脾肾,后期及心。病理因素早期以痰烛为主,渐而痰瘀并见,终至痰浊、血瘀、水饮交错为患。病理性质由气虚、气阴两虚,发展为阳虚,虚实之间常常夹杂,表现上实下虚之证;重证可见气不摄血、痰迷心窍、肝风内动、喘脱等危候。

四、肺胀的辨证总属标实本虚,但有偏实偏虚的不同。今实者需分清风寒、风热、痰浊(水饮)、痰热;偏虚者当分清气(阳)虚、阴虚的性质。肺、心、脾、肾病位主次所在,治疗应抓住治标、治本两个方面。标急者,根据病邪的性质,分别采取祛邪宣肺(辛温或辛凉)、降气化痰(温化或清化)、温阳利水(通阳或淡渗)、甚或开窍、息风、止血等法;本虚则以补益心肺、温肾健脾为主,或气阴兼调,或阴阳两顾;正气欲脱时,则应扶正固脱、救阴回阳。

五、下列各证型的治法及方药

(一)痰浊壅肺证,用化痰降气、健脾益气法,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加减。

(二)痰热郁肺证,用清肺化痰、止咳平喘法,麻杏石甘汤、桑白皮汤加减。

(三)痰蒙神窍证,用芳香开窍、涤痰息风法,涤痰汤加减,另服苏合香丸,热闭予局方至宝丹。

(四)肺肾气虚证,用补肺纳肾、降气平喘法,平喘固本汤、补肺汤加减;喘脱者,用参蛤散或黑锡丹。

(五)阳虚水泛证,用温肾健脾、化饮利水法,五苓散、防己黄芪汤加减。

六、预防及护理知识。

第八节  痰饮〗

【要求】

1.了解痰饮的含义及由来。

2.理解其发病的关键在于肺脾肾三脏气化作用失调,其中以脾为最重要的机理。

3.掌握痰饮的辨证施治。

【内容】

一、痰饮是指体内水液运化输布失常,停聚在某些部位而形成的一类病证。

二、痰与饮的区别。

三、痰饮的发病机理为中阳素虚,复加外感寒湿、饮食、劳欲所伤,三焦气化失宣,肺脾肾对津液的通调、转输、蒸化失职,阳虚阴盛,水液内停,聚而成饮。治疗当以温化为原则。

四、四饮的证治方药

(一)痰饮:属脾肾阳虚者,温肺化饮,用苓桂术甘汤、金匮肾气丸等;属饮留胃肠、水邪壅实者,攻下逐饮,用甘遂半夏汤、己椒苈黄丸。

(二)悬饮:辨证当分三期(初期、停饮期、恢复期),治治以逐水祛饮为大法。初期,邪郁少阳证,用和解疏利法,柴枳半夏汤加减;停饮期,饮停胸胁证,用逐水祛饮法,制涎丹、十枣汤、椒目瓜蒌汤加减;脉络不和证,用理气和络法,香附旋覆花汤加减;恢复期,阴虚内热证,用滋阴清热法,沙参麦冬汤、泻白散加减。

(三)溢饮:治宜发汗祛饮法,表里皆寒用小青龙汤;外寒里热用大青龙汤加减。

(四)支饮:寒饮伏肺,用温肺化饮法,小青龙汤加减;若饮多寒少,当泻肺逐饮,用葶苈大枣泻肺汤;邪实正虚者,用木防己汤;肾阳虚衰者,当温肾助阳以化水饮,用肾气丸。

第九节  自汗、盗汗

【要求】1.理解生理性出汗与病理性出汗的区别。

2.掌握各种汗证的特点及其发病机理。

3.重点掌握自汗、盗汗的辨证施治规律。

【内容】一、本证以寤时汗出为自汗,寐中汗出称盗汗,并与脱汗、战汗、黄汗作区别。

二、病因有素体不足、久病体虚和邪热偏盛(肝火偏旺或湿热素盛)等方面;发病机理为阴阳偏盛偏衰、营卫失和而致津液外泄。

三、本证的辨证治疗当分阴阳虚实。气虚证,用益气固表法,玉屏风散加减;阴虚证,用养阴清热法,当归六黄汤加减;实热证,用清肝泄热、燥湿和营法,龙胆泻肝汤、四妙丸加减。

第十节  血证

【要求】

1.了解出血部位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2.掌握血证的病因病理和辨证施治,以及不同部位出血在用药上的特殊性。

3.熟悉《血证论》的治血四法和《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吐血》篇提出的治吐血三诀。

【内容】

一、血证是指络脉损伤,血不循经,而自九窍排出体外,或渗溢于肌肤的一类出血性疾病。

二、血证病因与感受外邪、酒热辛肥、郁怒忧思、劳欲体虚等有关。发病原理为气火逆乱、血不循经、络伤血溢。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别,实证为气火亢盛;虚证一为阴虚火旺,一为气虚不能摄血。

三、阴虚火旺、气虚不摄,虽系导致出血的病理因素,但有时又为出血的后果。出血属血热者较多,属虚寒者少数,离经之血蓄积为瘀可使出血加重或反复不止。

四、血证出血的部位与脏腑有着密切关系,如咳(咯)血来于肺系,吐血来于胃,便血来于胃肠,尿血来于肾和膀胱,衄血分别从七窍或肌腠而出,出血部位与脏腑经络之间又有相互关系。

五、血证的辨证,首当分清虚实,区别实热、阴虚和气虚,注意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并应辨其出血部位,联系所属脏腑病变。

六、治疗当以治血、治火、治气为原则。治血宜收敛止血、凉血止血、祛瘀止血;治火宜清热泻火、滋阴降火;治气当清气、降气、益气。血出暴急量多者,则当根据具体情况,或直折其火,或急固其脱。

七、血证各类证型的治法方药

(一)咳(咯)血燥热伤肺证,用滋阴润肺、宁络止血法,桑杏汤加减;肝火犯肺证,用清肝泻肺、和络止血法,泻白散合黛蛤散加味;阴虚肺热证,用滋阴润肺、凉血止血法,百合固金汤加减。

(二)吐血:胃热壅盛证,用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法,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肝火犯胃证,用泻肝火、清胃热法,龙胆泻肝汤加减;气虚血溢证,用补气摄血止血法,理中汤加减。

(三)鼻衄:肺热内盛证,宜清泻肺热、凉血止血法,桑菊饮、十灰散加减;胃火上炎证,宜清胃泻火、凉血止血法,玉女煎加减;肝火犯肺证,宜清肝泻火、凉血止血法,龙胆泻肝汤加减;阴虚火炎证,宜滋阴降火止血法,茜根散加减。

(四)齿衄:胃火炽盛证,宜清胃泻火、凉血止血法,加味清胃散合泻心汤加减;阴虚火动证,宜滋阴降火止血法,茜根散合滋水清肝饮加减。

(五)紫斑:热盛迫血证,宜清热凉血法,犀角地黄汤;阴虚火旺证,宜滋阴降火法,茜根散;气不摄血证,宜益气摄血法,归脾汤加减。

(六)便血:胃肠湿热证,用清化湿热、和营止血法,地榆散、槐角丸加减;脾气虚证,用补气健脾温中法,黄土汤加减。

(七)尿血:下焦湿热证,予清利湿热、凉血止血法,小蓟饮子加减;肾虚火旺证,予滋阴降火、凉血止血法,知柏地黄丸加减;脾肾两虚证,予健脾益气、补肾固摄法,补中益气汤合无比山药丸加减。

第十一节  心悸

【要求】

1.了解心悸的主要发病机理及惊悸和怔忡的异同点。

2.掌握心悸各证型的辨证施治,熟悉心悸重证、危候的症状表现及一般处理。

【内容】

一、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惊悸与怔忡的区别和联系。

二、心悸的病因多由体质虚弱、情志刺激、外邪入侵等引起。其病位主要在心,但与脾肾有关;病理特点为心主不安、心神失宁;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虚实之间可互为转化及兼夹。

三、心悸的辨证以虚实为纲,属虚者有气、血、阴、阳之别;属实者有痰、饮、火、瘀之分。

四、心悸各证型的症状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五、心悸的治疗原则,虚证宜补气、养血、滋阴、温阳;实证宜化痰、清火、活血化瘀;虚实夹杂者当分别主次兼顾调治。

六、心悸的常用治疗大法

(一)补气养血、宁心安神法,用归脾汤、炙甘草汤加减。

(二)滋阴降火、宁心安神法,用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加减。

(三)清化痰火、镇心安神法,用黄连温胆汤加减。

(四)活血通瘀、行气活络法,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五)温阳益气、宁心安神法,用参附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六)振奋心阳、化气行水法,用苓桂术甘汤、真武汤加减。

七、心悸证见水肿、喘脱等重症、危候的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及一般处理。

第十二节  胸痹

【要求】

1.了解胸痹的含义及其与悬饮、胃脘痛、真心痛的鉴别。

2.熟悉胸痹的病理基础与病理因素。

3.掌握胸痹的辨证要点和阴寒、痰浊、血瘀三证型的证候特点及治法方药。

4.真心痛的临床表现及目前常用的单方、成药。

【内容】

一、胸痹是指当胸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等为主证的一种疾病。

二、胸痹多在素体阳虚、胸阳不振的基础上,因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思虑过度、久坐少动等诱发。其病理基础为胸阳不振。病理因素为阴寒、痰浊、血瘀相互为患。

三、胸痹总属本虚标实之证。辨证当掌握虚实,分清标本,标实有阴寒、痰浊、血瘀等不同,本虚则为阳气不足、心肝脾肾亏虚。

四、胸痹各证型的证候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并与悬饮、胃脘痛、真心痛相鉴别。

五、胸痹的治疗原则应先治其标,后顾其本,或标本兼顾。

治标常用:

(一)辛温通阳、开痹散寒法,用瓜蒌薤白白酒汤、乌头赤石脂丸加减,同时可吞服苏合香丸。

(二)通阳泄浊、豁痰开结法,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

(三)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法,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治本常用:

(一)温阳补气法,用人参汤、右归饮加减。

(二)益气养阴法,用生脉散、人参养营汤加减。

(三)滋阴益肾法,用左归饮加减。

六、冠心苏合丸、苏冰滴丸、麝香保心丸、复方丹参片及注射液、毛冬青注射液、瓜蒌片等的应用。

第十三节  不寐(附:多寐、健忘)

【要求】

1.理解不寐的病因病理。

2.掌握不寐的辨证施治。

3.了解精神、生活方面的调摄对治疗不寐的重要性。

4.了解多寐的病因病理及其证治方药。

5.熟悉健忘的治疗大法。

【内容】

一、不寐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而言。

二、不寐多由五志过极、劳逸失调、素质不强或病后体虚以及饮食不节等所致。病以心肾两脏为主,但与肝脾有密切关系。病理变化主要是阳盛阴虚、心肾不交。

三、不寐的辨证首当分清邪正虚实,虚者多为阴血不足,心失所养,实者则为邪扰心神,虚实之间互有夹杂与转化,常可出现由实转虚,或由虚致实等情况。

四、不寐的治疗当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为原则,虚实夹杂则应兼顾调治。

五、各证型的临床特点、治法、方药及相互联系与转化关系

(一)心脾两虚:补益心脾法,用归脾汤加减。

(二)阴虚火旺:滋阴降火法,用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酸枣仁汤加减。

(三)肝郁化火:消火泄肝法,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四)痰热内扰:清热化痰法,用温胆汤加减;胃不和者用半夏秫米汤。

六、精神及生活方面的调摄法。

七、多寐常由脾虚湿盛所引起,病理变化总属阴盛阳虚、痰湿困脾。治宜燥湿健脾,二陈汤加味。脾气不足,治当益气健脾,可用六君子汤加减。

八、健忘与心脾肾密切相关,治疗大法多以养心、补脾、益肾为主。

第十四节  厥证

【要求】

1.理解不同类型厥证的发病原因与机理。

2.明确厥证与昏迷、中风、痫证的区别。

3.掌握厥证的急救处理及其辨证施治。

【内容】

一、厥证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有气、血、痰、食之分。

二、气厥多因情志不畅、忿郁恼怒,或体虚久病、空腹劳累引起;血厥多因素体肝阳偏亢,复因恼怒伤肝,或宿有贫血,及失血过多所致;痰厥多与痰浊素盛,或嗜食酒酪甘肥有关。病理变化总由气机逆乱、升降失常、阴阳不相顺接。

三、厥证辨证当分清虚实。实证为气血上逆或痰随气升,清窍闭塞;虚证为气血不能上承,清阳不得舒展。血厥实证病势严重,风火痰相互为患,可导致中风闭证的严重证候;在急救处理时,实证一般先用搐鼻散取嚏,如不应,可调服苏和香丸或玉枢丹,以开窍醒神。虚证可用参附汤鼻饲,以回阳固脱;此外,尚可配合针刺疗法等。

四、厥证的治疗。气厥实证,用行气开郁法,五磨饮子加减;虚证,用温阳益气法,参附汤、四味回阳饮加减。血厥实证,用平肝息风、理气通瘀法,羚羊钩藤汤、通瘀煎加减;虚证,用补养气血法,当归补血汤、人参养荣汤加减。痰厥用行气豁痰法,导痰汤加减。

第十五节  郁证

【要求】

1.理解郁证的病因病理;气郁不畅对人体的影响。

2.影响郁证的辨证施治。

3.了解疏通气机对治疗郁证的重要意义及精神治疗的重要性。

【内容】

一、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的一类病证。属于情志病变。

二、郁证的病因为情志所伤,与体质亦有密切关系。病理为脏腑气血失调,由气郁导致生痰化火,久则耗伤阴血。病变主要表现为肝郁不达、心神不宁,久则伤及脾肾。

三、张景岳所指出“因病而郁”和“因郁而病”两者的不同,临证时要辨清疾病的因果(标本)关系。

四、郁证的辨证,当以虚实为纲。初起多实,应以疏肝理气为主,结合化痰、清火、活血;病久多虚,应养心宁神,或滋养心肾,也要加上解郁药,应牢记疏通气机为郁证总的治疗原则。

五、郁证的证治及其相互关系

(一)肝气郁结,用疏肝理气解郁法,柴胡疏肝散加减。

(二)痰气交阻,用化痰利气解郁法,半夏厚朴汤加减。

(三)心神失养,用养心安神法,甘麦大枣汤加减。

(四)心肾阴虚,用滋养心肾法,天王补心丹、六味地黄丸加减。

第十六节  癫狂

【要求】

1.了解癫狂的临床特征以及癫与狂之间的相互关系。

2.明确病理因素为痰。癫为痰气郁结,狂为痰火上扰。

3.掌握癫狂的辨治原则。初起属实,宜用攻逐法;病久转虚,宜予补养;虚实夹杂宜兼顾。

4.熟悉癫与狂的证治分类,掌握攻逐、涤痰、探吐药物的使用。

【内容】

一、癫狂的概念是指精神错乱、神志失常的疾病。癫和狂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历代对本病的认识。

二、癫狂病因为情志所伤,并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病理因素以气、痰、火为主。病变脏器主要在心、脾、肝。癫证病理为痰气郁结,狂证病理为痰火上扰;癫狂病久,痰浊阻滞气血,则可导致气滞血瘀。

三、本病辨证当区分癫与狂,鉴别虚和实。初病俱属实,病久可转虚,或见瘀血证。癫证以痰气郁结及心脾两虚为主,狂证以痰火上扰及火盛伤阴为主。

四、癫狂治疗原则。初病证实、体实,宜攻下逐痰,用控涎丹或礞石滚痰丸;痰闭心窍则当开窍,用苏合香丸或至宝丹、牛黄清心丸。病久转虚,宜予补养,虚实夹杂者当兼顾。常用治法:

癫证:

(一)理气解郁、化痰开窍法,用顺气导痰汤加减。

(二)补心养脾、益气安神法,用养心汤加减。

狂证:

(一)镇心涤痰、泻肝清火法,用生铁落饮、礞石滚痰丸加减。

(二)滋阴降火、安神定志法,用二阴煎加减。

癫狂见有瘀血者,可用调气活血化瘀法,用癫狂梦醒汤加减。

第十七节  痫证

【要求】

1.了解痫证的特征,其发病原因有先后天之分。主要病理因素以痰为主,其病变脏腑在于心、肝、脾、肾。

2.明确痫证的治疗原则。

3.掌握痫证的辨证施治。

【内容】

一、痫证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疾病,其临床特征为发作性精神恍惚,甚则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口中如作猪羊叫声、移时苏醒。

二、病因与七情失调、饮食不节、先天因素、劳逸无度、病后及脑部外伤等有关。病理因素以痰为主,兼有气、火、风等表现。痰聚气逆、风痰闭阻是本证的主要病理环节,久病则心肾亏虚。

三、本证的辨证,主要在于分辨邪正的盛衰,痰浊的深浅,兼火与风、初病多实,久则标实本虚。

四、风痰闭阻证、痰火内盛证、心肾亏虚证的特点,及虚实之间相互关系。

五、治疗当依其邪正盛衰、标本缓急而有别,发作之时以治标,控制发作为当务之急,间歇期当调理脏腑治本为主,或佐除痰、清热平肝、通络、宁心诸法以标本兼顾。

常用治法:

(一)风痰闭阻证:治以涤痰息风、开窍定痫,方用定痫丸加减。

(二)痰火内盛证:治以清肝泻火、化痰开窍,方以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加减。

(三)心肾亏虚证:治以补益心肾、健脾化痰,方以大补元煎、六君子汤加减。

六、痫证与中风、厥证的类证鉴别。

第十八节  胃脘痛(附:吐酸、嘈杂)

【要求】

1.了解胃脘痛的主要病因病理为病邪阻滞和脏腑功能失调。

2.掌握胃脘痛虚实、寒热、气血的辨证要领。

3.熟悉气滞、中虚、胃热三型的症状特点、治法、方药。

4.了解并发吐血、便血的辨治及“吐酸”、“嘈杂”的辨治大法。

【内容】

一、胃脘痛是指上腹部近心窝处疼痛,必须和真心痛相鉴别。

二、本病的发生,可因饮食不调、情志郁怒、素体阳虚和复感外邪所引起,发病原理主要是胃气郁滞,失于和降,不通则痛。病变脏器涉及到肝和脾。胃脘痛的辨证要点以虚、实、寒、热、气、血为纲,治疗大法当理气和胃。

三、胃脘痛各证型的治疗

(一)胃寒型,用温中散寒法,良附丸加减。

(二)食滞型,用消导和中法,保和丸加减。

(三)气滞型,用疏肝和胃法,柴胡疏肝散加减。

(四)血瘀型,用化瘀通络、理气和胃法,活络效灵丹、失笑散加减。

(五)胃热型,清中泄热法,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

(六)阴虚型,用养阴益胃法,一贯煎加减。

(七)虚寒型,用温胃建中法,黄芪建中汤、理中汤加减。

四、胃脘痛的饮食、精神等摄生调护。

第十九节  噎膈

【要求】

1.理解噎膈的发生与精神因素和酒食所伤有关。

2.明确本病病理的标本关系,本为阴伤液耗,终至气虚阳微;标为气火郁结和痰瘀阻滞。

3.掌握初起以标实为主、后期以本虚为主的治疗区别。

4.熟悉噎膈常见证型的辨证施治。

5.了解本病与呕吐、反胃的鉴别。

【内容】

一、本病特征是吞咽梗阻、饮食难下、纳而反出;与呕吐、反胃、梅核气作区别。

二、了解本病的病因与饮食不当、情志刺激及久病体虚有关。发病原理为气火痰瘀互结,胃失通降,久则由实转虚、伤阴耗气。

三、噎膈多属本虚标实证,须分气、痰、瘀的主次,用理气、化痰、行瘀等法;后期以本虚为主,分别用滋阴润燥或温补中阳法;虚实并见则攻补兼施。噎膈的常见证型:

(一)痰气交阻型,用理气开郁、化痰润燥法,启膈散加减。

(二)辨血内结型,用活血消瘀、化痰软坚法,通幽汤加减。

(三)阴液枯槁型,用滋阴养血、润燥生津法,沙参麦冬汤加减。

(四)气虚阳微型,用补中益气、温运脾阳法,补气运脾汤加减。

了解近年来治疗噎膈的中药简验方。

第二十节  呕吐

【要求】

1.了解呕吐的含义。

2.熟悉呕吐的病因病理。

3.掌握呕吐的各型辨证施治。

4.了解在食滞、毒物所伤欲吐不得时可“因势利导”探吐祛邪。

【内容】

一、呕吐是一个症状,是指胃内容物从口吐出。它可单独发生,亦可见于多种疾病病程中。

二、呕吐与反胃、呕逆的鉴别。

三、病因为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情志不和、脾胃虚弱等,以饮食所伤为多见;病位在胃,关系到肝、脾;病理主要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分为虚实两类。

四、初病邪犯于胃属实,病久脾胃气阴亏虚属虚。治法当以和胃降逆为主,实者祛邪、消食、化痰、解郁,虚者扶正、健运脾胃、益气养阴,虚实夹杂者当两顾。

五、实证:

(一)外邪犯胃证,治宜疏邪解表、芳香化浊,方用藿香正气散加减。

(二)饮食内停证,治宜消食化滞、和胃降逆,方用保和丸加减。

(三)痰饮内阻证,治宜温化痰饮、和胃降逆,方用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四)肝气犯胃证,治宜舒肝和胃、降逆止呕,方用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加减。

六、虚证:

(一)脾胃虚寒证,治宜温中健脾和胃降逆,方用理中汤加减。

(二)胃阴不足证,治宜滋养胃阴、降逆止呕,方用麦门冬汤加减。

第二十一节  呃逆

【要求】

1.了解呃逆和干呕、嗳气的区别。

2.明确发病原理主要为胃气上逆。

3.掌握呃逆的辨治原则及各类证型的治法方药。

4.熟悉止呃的简易处理法,并了解重病中出现呃逆是预后不良的征兆。

【内容】

一、呃逆为气逆上冲、喉间呃呃有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的症状,有轻重之异。了解呃逆与干呕、嗳气的区别。

二、病因病理:本病可因饮食不节、情志抑郁、病后体虚所致;发病原理主要由于胃气上逆动膈所致。

三、呃逆辨证统分虚实寒热。治疗大法以理气和胃、降逆平呃为主。实则祛其邪,虚则补其正。重病中出现呃逆多为下元衰败,用温补或滋养法。

(一)胃寒型,用温中散寒法,丁香柿蒂汤加减。

(二)胃热型,用清胃泄热法,竹叶石膏汤、小承气汤加减。

(三)气滞型,用顺气降逆法,五磨饮子加减。

(四)阳虚型,用温补脾肾、和胃降逆法,附子理中汤加减。

(五)阴虚型,用养胃生津、和胃降逆法,益胃汤、橘皮竹茹汤加减。

第二十二节  泄泻

【要求】

1.了解泄泻的含义,并和痢疾进行鉴别。

2.了解泄泻的发病与外邪侵袭、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和肾阳虚衰有关。

3.明确脾虚湿胜在泄泻发病中的重要意义。

4.掌握泄泻的辨证论治。

【内容】

一、泄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的病证。

二、病因有饮食、外邪、情志、体虚等多方面。病理因素主要是湿,每多夹寒、夹热(暑)、夹食。病变在脾,并可涉及肾和肝。病理表现为脾胃运化不健,大小肠受盛、传导失常,清浊不分所致。

三、泄泻的辨证要点,应以久暴分虚实,暴泻属邪实,当辨寒湿、湿热、伤食;久泄多为正虚,应分脾虚、肾虚、肝郁,并可出现虚实寒热的转化与夹杂等情况。

四、泄泻的治疗原则,以运脾祛湿为主,暴泻重用化湿,参以淡渗,辨其寒热和食滞所伤施治;久泻当予健脾,涉及肝肾者,抑肝或温肾;虚实寒热夹杂者予以相应的治疗。

五、寒湿证,用疏表散寒、芳香化浊法,霍香正气散加减;湿热证,用清热化湿法,葛根芩连汤加减;伤食证,用消食导滞法,保和丸加减;脾虚证,用补脾运中法,参苓白术散加减;肾虚证,用温肾运脾、涩肠止泻法,四神丸、附子理中汤加减;肝郁证,用抑肝扶脾法,痛泻要方加减。

六、治疗泄泻的简验方和调护知识。

第二十三节  痢疾

【要求】

1.了解痢疾的主证及辨证要点,并了解历代医家对痢疾传染性的认识和记载。

2.了解痢疾的发生与外感时邪及饮食不节有关。

3.掌握痢疾的辨证论治。

【内容】

一、痢疾的主证是腹痛、里急后重、泻下赤白粘液脓血。

二、痢疾的病因为外感湿热疫毒及饮食不节(洁)。病理是邪阻肠道、传导失司、气血壅滞、脂膜血络受损。初起属实,久延邪恋正虚,可以伤及阳气或阴血。

三、疫毒痢邪入营血、内陷心包,可见内闭外脱的严重变化。

四、痢疾的辨治原则当以久暴分虚实。暴痢以湿热为多,治当清肠化湿、调气和血;有滞者兼以导滞,疫毒深重者,加强清热解毒。久痢多属虚中夹实,应标本同治,调补脾胃,兼以清肠。

五、痢疾证治:湿热痢,用清肠化湿、调气和血法,芍药汤加减;夹表证者可用逆流挽舟法,荆防败毒散加减。疫毒痢,用清热凉血解毒法,白头翁汤加味;兼见噤口者,参以开噤散,毒滞肠道者应予导泻,热毒内陷则当开闭,见脱象者急予固脱。寒湿痢,用温中燥湿、散寒导滞法,不换金正气散加减。阴虚痢,用养阴清肠法驻,车丸加减。虚寒痢,用温补脾肾、收涩固脱法,养脏汤加减。休息痢,发作时根据寒湿、湿热不同,参照寒湿、湿热痢治疗;不发作时,分别用健脾、温肾、抑肝等法。

六、中药简验方和针灸治疗痢疾的概况。

第二十四节  霍乱

【要求】

1.了解霍乱的含义,并与一般的呕吐、泄泻进行鉴别。

2.理解霍乱的病因病理。

3.熟悉霍乱的急救处理。

4.掌握霍乱的辨证论治。

【内容】

一、霍乱的特征是突然吐泻交作、腹痛。真霍乱与类霍乱的区别。

二、霍乱的病因为感受暑湿秽浊之邪和饮食不节(洁),两者相互为因。病位在胃肠,病理主要是清浊相干,升降失常。

三、霍乱病的应急处理,纯阳正气丸、辟瘟丹、玉枢丹、红灵丹、行军散的应用。

四、霍乱病的辨证应分清寒热,治疗以芳香泄浊、化湿和中法为主。湿热证,用清热化湿法,燃照汤或蚕矢汤;寒湿证,用温中化湿法,藿香正气散加减,重症用理苓汤。亡阳证,用回阳固脱法,通脉四逆汤加减;若属亡津脱液、阴气耗竭者,可用生脉散加味。

第二十五节  腹痛

【要求】

1.了解内科腹痛的含义。

2.理解腹痛的致病因素。

3.掌握腹痛寒热虚实之辨证要点及其不同的治疗法则和方药。

【内容】

一、腹痛与脏腑经络的关系,本证可涉及内、外、妇等各科疾病,明确本篇讨论范围是以内科疾病为主。

二、腹痛病因与外感时邪、饮食、情志、虫积及阳气素虚等有关。病理表现为气机郁滞、络脉痹阻,不通则痛。有虚实两类,一般以实证为多。

三、腹痛的辨证,应区别其脏腑经络所属,在气在血,属寒属热,从虚、实二纲进行治疗。

四、腹痛的治疗原则,以“通”字立法。

常用治法:

(一)寒邪内阻证:治以温中散寒,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加减。

(二)湿热壅滞证,治以泄热通腑,大承气汤加减。

(三)中虚脏寒证,治以温中补益、和里缓急,小建中汤加减。

(四)饮食积滞证,治以消食导滞,保和丸、枳实导滞丸加减。

(五)气滞血瘀证,治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方用柴胡疏肝散合少腹逐瘀汤加减。

五、腹痛与胃痛的类证鉴别。

第二十六节  便秘

【要求】

1.了解便秘的临床表现。

2.明确便秘的病理性质和治疗原则。

3.掌握便秘的辨证论治。

【内容】

一、便秘是指大便不通、解而不畅、排便时间延长、粪质干燥、坚硬的一种病证。

二、便秘的病因有燥热、气滞、寒凝、气虚、血虚。病理总属肠腑传导失常,且与脾、胃、肝、肾等脏的功能失调有关。

三、辨证以虚实为纲,治疗以通下为原则

实秘:

(一)热秘,用清热润肠法,脾约麻仁丸加减。

(二)气秘,用顺气行滞法,六磨汤加减。

虚秘:

(一)气虚,用益气润肠法,黄芪汤加减;

(二)血虚,用养血润燥法,尊生润肠丸加减。

(三)冷秘,用温通开秘法,温脾汤、半硫丸加减。

(四)饮食、生活的调摄知识。

第二十七节  虫证(附:蛔厥)

【要求】

1.了解虫证的发生多为饮食不洁,并和脾胃虚实密切相关。

2.掌握蛔虫证、钩虫证、蛲虫证及姜片虫证的不同症状及主要方药。

3.熟悉蛔厥的发病特点和治疗方药。

【内容】

一、虫证的概念和一般症状。

二、本病的发生主要是饮食不洁。钩虫则和感受粪毒有关。病理主要为湿热壅滞肠道、脾胃不健所致。

三、根据虫证的不同症状和特征,分别不同虫证应用不同方药。其治疗原则先予驱虫,后调脾胃。

(一)蛔虫证用化虫丸加减。

(二)绦虫证用槟榔汤。

(三)蛲虫证内服追虫丸,外用百部煎剂灌肠。

(四)钩虫证用雷榧丸。

(五)姜片虫证用槟榔煎。

驱虫后调理脾胃,均可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蛔厥的治疗应予温脏安蛔、通腑止痛,用乌梅丸加减。

第二十八节  胁痛

【要求】

1.理解胁痛的病因病理主要是肝气郁结、瘀血停着、肝胆湿热、肝阴不足。

2.掌握胁痛的辨证施治。

【内容】

一、胁痛是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位疼痛为主的病证。

二、病因为情志不畅、外感湿热、饮食不调、久病体虚、劳欲过度;病理特点为肝气郁滞、络脉失和、疏泄不利;病理性质有虚有实,而以实为多;病位在肝胆。

三、辨证当分清气血虚实。初病在气,久病入络;初病属实,久病多虚。分辨肝气郁结、瘀血停着、肝胆湿热、肝阴不足等证型的症状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四、胁痛常用的治法:

(一)疏肝理气法,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二)祛瘀通络法,方用旋覆花汤加减。

(三)清热利湿法,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四)滋阴柔肝法,方用一贯煎加减。

第二十九节  黄疸

【要求】

1.明确黄疸的含义。

2.理解湿邪和本病的密切关系,及脾、胃、肝、胆在黄疸发病中的重要作用。

3.掌握黄疸的分类方法。

4.熟悉阳黄、阴黄的辨证施治规律。

【内容】

一、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的病证。

二、黄疸的病因由外感湿热、内伤饮食引起。其病理主要是湿热蕴结脾胃、肝胆疏泄失常。阳黄、急黄、阴黄三者之间的病理演变转化关系。

三、黄疸分型以阴、阳为纲。掌握阳黄、阴黄、急黄、虚黄(脾虚血亏)的辨证要点,及虚黄、萎黄二者之区别。

四、阳黄热重于湿、湿重于热,急黄热毒炽盛,阴黄寒湿阻遏、脾虚血亏等证型的症状特点。

五、黄疸的治疗大法主要为化湿邪、利小便

(一)阳黄证,热重于湿,治以清热利湿佐以泄下,方用茵陈蒿汤合大柴胡汤加减;湿重于热,治以利湿化浊佐以清热,方用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加减。

(二)急黄证,热毒炽盛,治以清热解毒、凉血开窍,方用《千金》犀角散加味;若神昏谵语,可配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等。

(三)阴黄证,寒湿阻遏,治以温中化湿、健脾和胃,方用茵陈术附汤加味;脾虚血亏证,治以调理脾胃、益气补血,方用黄芪建中汤、人参养荣汤加减。

六、黄疸消退后的调治。湿热留恋、余邪未清,治宜清热化湿、淡渗分利,茵陈四苓散加减;肝脾不调、疏运失职,治宜调和肝脾、理气助运,柴胡疏肝饮或归芍六君汤加减。气滞血瘀、瘀块留着,治宜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逍遥散合鳖甲煎丸。

七、本病除服药外,饮食护理十分重要,饮食宜清淡新鲜,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宜过劳,注意休息,精神乐观。

第三十节  积聚

【要求】

1.理解积聚多由七情郁结、气机郁滞,甚则瘀血内停,或饮食内伤、肝脾受损、痰食交阻,或寒温失调、脏腑失和、正虚瘀结所致。

2.掌握积与聚的主要不同点及其辨证施治。

【内容】

一、积聚是指腹内结块、或痛或胀的病证。

二、形成本病的病因多端。病理关键属气滞血瘀。病变脏器主要在肝脾。

三、积、聚两者有一定的区别,又有一定的联系。

四、积聚和黄疸、臌胀三者间的关系。

五、本病辨证当区别虚实的主次,治疗分初、中、末三个阶段,以祛瘀、理气、软坚、散结为主,佐以扶正之法。

六、聚证治法

(一)肝郁气滞证,治以疏肝解郁、行气消聚,方用逍遥散加减。

(二)食滞痰阻证,治以消滞通便、理气化痰,方用六磨汤加减。

七、积证治法

(一)气滞血阻证,治以理气活血、通络消积,方用金铃子散、失笑散加减。

(二)瘀血内结证,治以祛瘀软坚、兼调脾胃,方用膈下逐瘀汤加减。

(三)正虚瘀结证,治以大补气血、活血化瘀,方用八珍汤合化积丸加减。

八、外治法:阿魏膏、水红花膏,可用于积证任何期,与内服药配合治疗,具有消积散瘀之效。

九、积聚与痞满的类证鉴别。

第三十一节  臌胀

【要求】

1.了解臌胀的含义。

2.理解臌胀的成因。

3.掌握臌胀的病理主要与肝脾肾有关。

4.掌握臌胀的辨证论治。

【内容】

一、臌胀是以腹部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主症。并叙述古代文献对本病的认识。

二、臌胀的病因多由酒食失节、情志劳欲所伤,及其他病后导致肝脾失调,甚则累及于肾,气、血、水互结停聚腹中而成,总属本虚标实之病证。

三、臌胀的辨证应区别气血水的不同,及其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水肿的区别;辨病中的诊查要点以及晚期的危重转归。

四、臌胀的辨治应分虚实标本主次。标实者当辨气滞、血瘀、水湿的偏盛,分别采用行气、活血、利水或攻逐等法。本虚者当辨阳虚与阴虚的不同,用温补脾肾或滋养肝肾法;本虚标实错杂并见者,当攻补兼施。

五、臌胀气滞湿阻、寒湿困脾、湿热蕴结、肝脾血瘀、脾肾阳虚、肝肾阴虚等证型的临床特点及其相互间联系转化的关系。

六、臌胀各证的治疗

(一)气滞湿阻证,宜疏肝理气、运脾燥湿法,用柴胡疏肝饮、香砂平胃散加减。

(二)寒湿困脾证,宜温运中阳、化湿行水法,用实脾饮、胃苓汤加减。

(三)湿热蕴结证,宜清热化湿、利水消胀法,用茵陈四苓汤、中满分消丸加减。

(四)肝脾血瘀证,宜化瘀行水、通络散结法,用调营饮加减。

(五)脾肾阳虚证,宜温补脾肾、化气行水法,用附子理苓汤、《济生》肾气丸加减。

(六)肝肾阴虚证,宜柔肝滋肾、养阴利水法,用参麦地黄汤、猪苓汤加减。

七、逐水剂的运用,并发昏迷,出血等危重症的救治,以及护理调摄等。

第三十二节  头痛

【要求】

1.了解头痛产生的病因病理。

2.掌握头痛辨证分外感、内伤、虚实的要点。

3.熟悉六类常见头痛的证候特点和治疗方药,以及根据头痛部位,酌配引经药。

【内容】

一、头痛的范围,以及偏头痛、真头痛、头风、雷头风等不同病名的含义。

二、病因病理有外感、内伤两方面。外感主要是风邪上犯清阳,又有兼寒、夹湿、兼热的不同。内伤因情志、饮食、体虚久病所致。病理性质有虚有实,而以实为多。病变主要与肝脾肾有关。

三、头痛的辨证,应根据头痛的久暂、性质和程度,分外感,内伤和证候的虚实。发病时间短,痛势较剧而无休止的,多属实证,常由外邪所致;发病时间长,病势时剧时缓,呈发作性者,多属虚证或虚实夹杂,以内伤为多。

四、头痛的治疗大法,外感头痛治以疏风祛邪为主,内伤头痛治当滋阴养血为要。

五、头痛证的治疗

(一)外感头痛

1.风寒头痛治以疏风散寒,方用川芎茶调散加减。

2.风热头痛治以疏风清热,方用桑菊饮、芎芷石膏汤加减。

(二)内伤头痛

1.肝阳头痛治以平肝潜阳,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

2.血虚头痛治以滋阴养血,方用加味四物汤加减。

3.痰浊头痛治以化湿祛痰、降逆和胃,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4.瘀血头痛治以活血通瘀,方用通窍活血汤加减。

第三十三节  眩晕

【要求】

1.了解眩晕的含义,以及与头痛的区别和联系。

2.掌握眩晕的病理有风、痰、火、虚之别,且可兼夹为患。

3.熟悉眩晕辨治原则及常见各个证型的特点和治法方药。

【内容】

一、眩晕的特征为头昏目花。历代对眩晕的病因和治法的认识。

二、眩晕的病因多由内伤所致,病理表现有风、火、痰、虚之别,每可兼夹为患。

三、肝阳上亢、痰浊中阻、气血亏虚和肾虚等四种常见证型的证候特点及其相互关系,治疗原则当分清标本,辨别虚实。病急多属实,当治其标;病缓多虚,应治其本。

四、眩晕的常用治疗

(一)平肝潜阳、清火息风法,用天麻钩藤饮加味。

(二)化湿祛痰、健脾和胃法,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

(三)益气养血、补益心脾法,用归脾汤加味。

(四)滋肾养肝法,用左归饮加味。

(五)补肾助阳法,用右归饮加味。

第三十四节  中风

【要求】

1.了解中风的特征。

2.熟悉中风的病因病理及风、火、痰、虚、气、血在中风发病中的作用。

3.掌握中经络、中脏腑和中风后遗症的辨证施治,以及应急处理和治疗方药。

4.注意中风与痫证、厥证的区别。

【内容】

一、中风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半身不遂为临床特征的疾病。中风讨论的范围,以及历代对中风病因病理的认识和发展。

二、中风的形成是因情志、酒食、体质等导致肝肾阴虚阳亢、风火痰相互为患,血随气逆,上冲于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而卒中。

三、中风有中经络与中脏腑之别,中脏腑分闭证与脱证,闭证又分阳闭与阴闭,以及鉴别要点。

四、中风需与痫证、厥证等作鉴别。

五、中风的辨证应按病位深浅、病情轻重,分中经络与中脏腑,中脏腑当辨闭与脱。治疗应分清标本主次与证候虚实,闭证宜开,脱证宜固,内闭外脱则开闭固脱兼顾。闭脱症状缓解后,可标本同治,一方面平肝、息风、清热、化痰、祛瘀,一方面滋养肝肾或补气养血。若中经络则治以平肝息风、化痰通络为主。

六、中风神志昏迷的应急处理,应按中经络、中脏腑各证型的症状特点进行治疗

(一)中经络:风痰入络证,祛风化痰通络法,牵正散合导痰汤加减;风阳上扰证,镇肝息风潜阳法,镇肝息风汤加减。

(二)中脏腑:阳闭证,息风清火、豁痰开窍法,至宝丹、羚角钩藤汤加减;阴闭证,开窍豁痰法,苏合香丸、涤痰汤加减;脱证,益气回阳、救阴固脱法,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味。

(三)恢复期的治疗:风痰瘀阻,搜风化痰、行瘀通络法,《心悟》解语丹加减;气虚血滞、脉络瘀阻,益气活血通络法,补阳还五汤加减;肝肾亏虚,壮水填精、滋养肝肾法,地黄饮子加减。

七、了解有关预防中风的常识。

第三十五节  痉证

【要求】

1.痉证的含义,明确本病常属危重病证。

2.熟悉和掌握痉病的病因病理及痉病“邪壅经络”、“热甚发痉”和“阴血亏虚”等三个类型的辨证施治。

【内容】

一、痉证是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则角弓反张为主的病证。历代对本病的认识。本篇之讨论范围不包括破伤风在内。

二、痉证的病因有外感、内伤两个方面。外感为风寒湿邪壅阻经络,或热甚伤津、肝风内动;内伤为阴血亏虚、筋脉失养。主要病理是阴虚血少,筋脉失养。病在筋脉,属肝所主。

三、痉证的辨治原则,首辨虚实。外感属实,以祛邪为主,宜祛风、散寒、除湿、清热;内伤属虚,当予扶正,宜滋养阴血、息风舒筋。

四、掌握痉证三个常见类型的症状特点和治法方药

(一)邪壅经络证,祛风散寒、和营燥湿法,羌活胜湿汤加减。

(二)热甚发痉证,泄热存阴法,增液承气汤加减。

(三)阴血亏虚证,滋养阴血法,四物汤、大定风珠加减。

第三十六节  瘿气

【要求】

1.了解瘿气的临床特点。

2.熟悉和掌握瘿气的病因病理和瘿气四个常见临床证型的辨证施治。

【内容】

一、瘿气的特点为颈前下方喉结两旁弥漫性肿大,能随吞咽动作上下。古代对本病的认识。

二、瘿气病因与情志、饮食、体质有关;病理因素有气、火、痰、瘀,病理性质初起多实,久则由实转虚,表现阴伤;病变主要属肝;基本病理是肝郁气滞。

三、肝气郁滞、痰气交结、肝火旺盛、心肝阴虚等四类常见证候的症状特点及相互关系。

四、理气、化痰、软坚是治瘿常用基本大法。瘿气四类常见证型的治疗方药为:

(一)肝气郁滞证,治以理气解郁,四海舒郁丸加减。

(二)痰气交结证,治以化痰理气软坚,海藻玉壶汤加减。

(三)肝火旺盛证,治以清泄肝火,子清肝汤、藻药散加减。

(四)心肝阴虚证,治以养心柔肝,补心丹、一贯煎加减。

第三十七节  疟疾

【要求】

1.了解疟疾的特征和概念。

2.掌握疟疾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要点。

【内容】

一、疟疾是因感受疟邪、瘴毒引起的,以寒战壮热、休作有时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古代文献对疟疾的分类以及正疟与类疟的概念。

二、疟疾的病因主要为“疟邪”,但与外感风寒暑湿以及饮食有关,发病机理在于“疟邪”伏于半表半里、出入营卫,邪正交争则作,正胜邪伏则止。

三、疟疾辨证当根据病程的长短,正气的强弱,受邪的轻重,寒热的偏盛,掌握正疟、温疟、寒疟、疫疟、劳疟各个证型的特点。

四、疟疾的治疗原则,为和解截疟。初病属实,截疟祛邪为主;久疟属虚,扶正为先,佐以截疟。正疟,和解截疟,用清脾饮、截疟七宝丹加减;疫疟(包括瘴疟),清热解毒除瘴,用清瘴汤、达原饮加减;劳疟,益气养血、调和营卫,用何人饮加减。

若气血瘀阻,形成疟母,则应化瘀软坚消痞,用鳖甲煎丸加减。

第三十八节  水肿

【要求】

1.了解水肿的含义及历代文献对本病的记载。

2.掌握水肿的病因病理及辨证论治。

3.明确肺脾肾三脏功能障碍在水肿发病中的重要作用。

【内容】

一、水肿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面目全身浮肿的病证。

二、水肿的病因是由于外感风邪(寒或热),水湿、疮毒内归,以及饮食、劳欲所致,病理变化主要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合,水液潴留,泛滥成肿。三脏之中,关键在肾。水肿久延,肾气衰竭,水毒潴留的严重转归。

三、水肿病的辨证原则以阴阳为纲。阳水属实,阴水多为本虚标实;阳水与阴水,各型水肿之间彼此互相有联系,可以相互转化。

四、水肿病风水相搏证、水湿浸渍证、湿热壅结证、脾阳不振证、肾阳衰弱证的证候特征。

五、水肿病的治疗原则

阳水:

(一)疏风利水法,苓桂浮萍汤、越婢加术汤加减。

(二)通阳化湿利水法,胃苓汤、五皮饮、防己黄芪汤加减。

(三)分利湿热法,疏凿饮子加减。

阴水:

(一)健脾利水法,实脾饮、附子理中汤加减。

(二)温肾利水法,真武汤、济生肾气丸加减。

了解水毒潴留危重证候的治疗。

六、水肿病的预后和生活起居、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

第三十九节  淋证(附:尿浊)

【要求】

1.了解淋证的发病原理。

2.掌握淋证的辨证施治。

3.熟悉尿浊的病理及证治。

【内容】

一、淋证是以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小腹拘急引痛为主证的疾患。

二、淋证的病因病理主要是肾虚湿热壅结,膀胱气化不利所致,与脾有密切关系,总属实多虚少之证。

三、淋证(热淋、血淋、石淋、气淋、膏淋、劳淋)的证候特点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其治疗原则为初病属实,以清利为主;久病多虚,以补益为主;本虚标实者,治宜补益清利并施。

四、淋证治疗:热淋,治以清热利湿通淋法,八正散加减。血淋,实证治以清热通淋,凉血止血法,用小蓟饮子加减;虚证,治以滋阴清热,补虚止血,用知柏地黄丸。气淋,实证,治以利气疏导法,用沉香散;虚证,益气升提,用补中益气汤。石淋,治以清热利湿,排石通淋法,石苇散加减。膏淋,实证用清利湿热、分清泄浊法,萆饮加减;虚证,用健脾益肾固涩法,补中益气汤、菟丝子丸加减。劳淋,治以补气益肾法,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加减。

五、尿浊的概念与膏淋的异同点,尿浊初起属实,湿热为多,治宜清利湿热;久病脾肾虚弱,治宜培补脾肾,固摄下元;虚实夹杂者,予以兼顾。具体证治同膏淋。

第四十节  癃闭

【要求】

1.了解癃闭的含义。

2.掌握癃闭的病因病理和辨证论治。

3.熟悉癃闭的临时处理和危重证候表现。

【内容】

一、癃闭为尿少、排尿困难,或尿闭不通,癃与闭的区别与联系。

二、癃闭的病因是湿热、情志、浊瘀、肾亏为主。病理主要是肾与膀胱气化失常,并与肺、脾、肝有关。病理性质有虚实的不同,实证是膀胱气化不利,虚证主要是肾虚膀胱气化无权。

三、癃闭的辨证原则需分虚实,治疗着重于通利。实证治以清热散结通利法;虚证治以补肾益气通窍法。

四、癃闭证治

(一)膀胱积热证,用清热利水法,八正散加减。

(二)肺热气壅证,用清肺利水法,清肺饮加减。

(三)中气下陷证,用升清降浊法,补中益气汤加减。

(四)命门火衰证,用补肾温阳、益气通窍法,济生肾气丸加减。

(五)浊瘀阻塞证,用行瘀散结、清利水道法,代抵当丸加减。

(六)肝郁气滞证,用疏肝理气、通利小便法,柴胡疏肝散加减。

五、针灸、按摩、探吐、取嚏、外敷、导尿等疗法。

第四十一节  腰痛

【要求】

1.了解腰痛和肾虚以及寒湿、湿热、瘀血的关系。

2.掌握腰痛的辨证施治。

【内容】

一、腰痛是指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的病证,可涉及内、外、伤、妇等科,本篇范围以内科疾病为主。

二、腰痛的病因为感受外邪(寒湿、湿热)、体虚久病、闪挫跌仆、体位不正等。病变在肾。病理表现有虚实两方面。实者为邪阻肾府,经脉不利,虚者为精血亏损,不能濡养经脉。

三、腰痛的辨证原则。外感致病,多属实证,治以祛邪通络;内伤致病,病多属虚,宜补精益气。虚实每易错杂出现,当按其主次兼顾调治。

四、腰痛常见证治

(一)寒湿证,用散寒祛湿、温经通络法,甘姜苓术汤加减。

(二)湿热证,用清热利湿法,四妙丸加减。

(三)瘀血证,用活血化瘀、理气和络法,身痛逐瘀汤加减。

(四)肾虚证,用补肾益精法,阳虚右归丸,阴虚左归丸。

第四十二节  消渴

【要求】

1.了解消渴病的概念。

2.熟悉消渴病的病理重点是阴虚燥热。

3.掌握消渴病的辨治原则和常见类型的证治。

【内容】

一、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历代文献对本病的记载。

二、消渴的病因是由于素体阴亏,复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因素致病。病理重点为阴虚燥热,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二者之间互有影响;病久可致阴伤气耗,阴损及阳。病理变化可涉及到肺、胃(脾)、肾三脏,而以肾为主。

三、消渴病的辨证,应区别阴虚与燥热的标本轻重和上、中、下三消的主次,初起以燥热为主,病久以阴虚为主,后期可见阴阳两虚。

四、消渴病的治疗原则为养阴生津、润燥清热

(一)阴虚燥热证,用养阴清热润燥法,消渴方、玉女煎加减。

(二)气阴两虚证,用益气养阴生津法,六味地黄丸、参苓白术散加减。

(三)阴阳两虚证,用滋阴温阳益肾法,金匮肾气丸加减。兼有血瘀者,参以活血化瘀法。

五、消渴病的并发证及预后,并注意饮食、精神等调摄。

第四十三节  遗精(附:阳萎)

【要求】

1.理解遗精的发病原理主要是肾失封藏所致,但有虚实之分。初病多实,邪热扰动精室;久病多虚,肾失固摄为主。

2.掌握遗精的辨证施治。

【内容】

一、遗精的概念,有属于生理现象和属于病态的不同。

二、遗精的病因,多由劳心太过,恣情纵欲,酒食厚味所致。病理主要为肾生封藏。实证为君相火旺,或湿热下注,扰动精室;虚证为肾虚不能固摄。

三、辨治原则,初病多实,治以清泄;病久多虚,治宜补肾固精。阴虚火旺证,用滋阴降火法,知柏地黄汤加减;湿热下注证,用清热利湿法,萆饮加减;肾气不固证,用补肾固精法,金锁固精丸加减。

四、阳萎的病因病理和辨证施治,重点以肾虚命门火衰为主,治疗以补肾壮阳为大法;但也有湿热下注所致者。

第四十四节  耳鸣、耳聋

【要求】

1.了解耳鸣、耳聋的概念。

2.熟悉耳鸣、耳聋的病因病理。

3.掌握耳鸣、耳聋的辨证施治。

【内容】

一、耳鸣、耳聋都是听觉异常的症状,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耳鸣日久可发展为耳聋。

二、熟悉耳鸣、耳聋的病因,由于情志郁怒、偏嗜醇酒厚味、体虚脾弱肾亏所致。病理有虚实两方面,实者为风火痰循经上扰,壅塞清窍;虚者为精髓气血不充,清窍失养。病变主脏属肾,同时亦与肝、胆、脾、胃有关。

三、本病的证治,风火上扰证,治以息风清火,用龙胆泻肝汤加减;痰火壅阻证,治以化痰清火、升清降浊,用温胆汤加减;肾精亏虚证,治以补肾益精、滋阴潜阳,用耳聋左慈丸加减;脾胃虚弱证,治以益气升清,用益气聪明汤加减。

第四十五节  痹证

【要求】

1.了解痹证的含义。

2.熟悉痹证的病理。

3.掌握常见的风寒湿痹、风湿热痹和久痹正虚各证的治法方药。

【内容】

一、痹证的临床表现是以肢体、关节、肌肉痛肿、重着、麻木为主证。

二、痹证的病因为风、寒、湿、热等邪乘袭,痹阻肌肉、关节、经络,并与素体不强、营卫空虚有关。外邪入侵,初病属实。久则正虚邪留,痰瘀互结,肝肾气血亏虚;重症病邪从表入里,可以侵犯内脏。

三、痹证辨证应分风、寒、湿、热的偏盛,辨邪实与正虚。新病以祛邪为主,治以祛风、散寒、除湿、清热等法;久痹正虚,应予扶正祛邪,标本兼顾;痰瘀痹阻者化痰祛痰。

四、痹证的各证型的辨证施治

(一)风寒湿痹证,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法,可按风、寒、湿邪的偏胜选方用药。

(二)风湿热痹证,祛风化湿、清热通络法,白虎加桂枝汤、四妙丸加减。

(三)痰瘀痹阻证,化痰祛瘀、搜风通络法,桃红饮加味。

(四)久痹正虚证,养血益气、培补肝肾,兼以祛邪法,独活寄生汤化裁。

五、痹证病位有在肢体关节的不同,可随证选用祛风、散寒、化湿、清热、通络止痛的枝、节、藤类药物。

六、了解使用剧毒药物和虫类搜风通络药物的注意点。

第四十六节  痿证

【要求】

1.了解痿证的含义及病因病理。

2.理解“治痿独取阳明”的意义。

3.掌握痿证常见证型的辨证施治。

【内容】

一、痿证是指由于经脉弛缓而导致肢体软弱无力、足不能任地的病证。古代对痿证的分类方法。

二、痿证的发生。外因以温邪、湿热为主,内因为气血阴精亏损所致;病理主要为筋脉失于濡养;病变涉及肺、胃、肝、肾等脏。

三、痿证的辨治原则应分虚实。实证清热、润燥、利湿;虚证益气健脾、滋养肝肾,并应重视“治痿独取阳明”,以助气津精血的生化。

四、瘘证各类证治:肺热津伤证,治以清热润燥、养肺益胃,用清燥救肺汤、沙参麦冬汤加减;湿热浸淫证,治以清热利湿,用四妙丸加减;脾胃虚弱证,治以健脾益气,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肝肾亏虚证,治以补益肝肾、滋阴清热,用虎潜丸加减。

第四十七节  内伤发热

【要求】

1.内伤发热的临床特点。

2.熟悉内伤发热的病因病理和与外感发热的区别。

3.掌握内伤发热四个临床证型的主证、治疗和代表方剂。

【内容】

一、内伤发热的临床特点,以低热为多见,或见高热,或自觉发热、五心烦热,或伴有头晕疲劳等虚弱现象。历代对内伤发热的认识。

二、掌握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的主要区别。

三、内伤发热多由体虚、疲劳、情志、外伤出血等因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所致,有虚、实两类。虚者为气血阴阳不足,实者为气火、瘀血,虚实互有联系、兼夹。

四、内伤发热的辨证应分虚实,虚者治以补益气血阴阳;实者解郁、清热、祛瘀、活血。

五、内伤发热证治:阴虚内热证,治以滋阴清热,用清骨散加减;气虚血亏证,治以益气生血、甘温除热,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肝经郁热证,治以疏肝郁清热,用丹逍遥散加减;瘀血内结证,治以活血祛瘀,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六、内伤发热忌用辛散苦寒之剂,避免出现阴伤阳伤之弊。

第四十八节  虚劳

【要求】

1.了解虚劳与一般虚证的区别与联系。

2.掌握虚劳的辨证原则。

3.熟悉虚劳常见证型的辨证施治。

【内容】

一、虚劳是多种慢性虚弱性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的总称,与一般虚证有区别。简要了解历代对本病在理论上治疗上的认识。

二、虚劳的病因为先天不足和后天失调,因虚致病、因病致劳。病理为阴、阳、气、血的亏损。病位涉及到五脏。辨证以阴阳气血为纲,五脏为目。

三、虚劳的治疗原则,以补益为大法。从病理属性着眼,采取温阳、补气、滋阴、养血等法;从五脏病位着眼,分别施治,并结合整体治疗,从先后天根本着眼,重视培补脾肾,并需注意补虚与治病相结合。

四、虚劳证治:气虚证,用补气法,补中益气汤、补肺汤加减;血虚证,用养血法,四物汤加减;阴虚证,用滋阴法,沙参麦冬汤、补心丹、杞菊地黄丸加减;阳虚证,用补阳法,拯阳理劳汤、右归丸加减。虚劳正虚邪实兼证的治疗:虚体感邪证,用扶正祛邪法,薯蓣丸加减;干血瘀结证,用祛瘀生新法,大黄虫丸加减。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