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自考06059心理学研究方法考试大纲

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用心理学专业(独立本科段)

《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代码:06059)课程考试大纲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按照自学考试课程命题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心理学研究方法》是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用心理学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目的在于帮助考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主要方法,检验考生对心理学研究理论基础与主要方法,检验考生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识和主要内容的掌握水平与应用能力。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现象。它的研究主题十分广泛:即涉及人的心理也涉及动物的心理;即涉及个体的心理也涉及群体的心理;即涉及有意识的心理也涉及潜意识的心理;即涉及与生理过程密切相关的心理也涉及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的心理。心理学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心理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活动。由于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以经验的或实证的资料为依据的,因而使心理学与哲学相区别,也与人文学科相区别。

设置本课程的具体目的要求是,学习和掌握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将有助于学生们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理解心理学家在探索心理与行动时所做的一切,有助于考生将来为心理学的发展做出有益的贡献。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编 心理学研究基础

第一章 心理学与科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考生了解心理学的性质,了解心理学科学研究的方法、特征及基本步骤,理解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和伦理规范。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 识记:
(1)心理学的含义;
(2)心理学科学研究的特征:系统性、重复性、可证伪性和开放性;
(3)知情同意。
2、领会:
(1)一般人探索世界的常用方法;
(2)心理学研究主要包含哪几个步骤;
(3)科学研究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3、应用:
(1)根据科学研究的特征来分析某些心理学的研究;
(2)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及以人为被试的研究的伦理规范来分析是否可以在心理学研究中使用欺骗的方法。

第二章 选题与取样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考生了解心理学研究的课题来源,理解选题时要遵循的原则和标准,了解心理学文献的查阅和心理学研究的取样。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识记:
(1)文献的含义,文献来源的专著、手册、年鉴、期刊、学术杂志和文摘;
(2)查阅文献的方法: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
(3)取样的类型:随机取样、简单随机取样、分层随机取样、系统取样、聚类取样、定额取样和滚雪球取样。
2、领会:
(1)心理学研究课题主要的来源;
(2)好的研究问题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
(3)取样的类型;
3、应用:
(1)根据选题的原则,能够从日常观察、实际需要、理论等方面提出心理学的研究问题;
(2)用取样的类型,根据调查内容,设计一种取样方案。

第三章 假设与解释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心理学研究的范型,了解理论的五大特征和四大功能,理论与假设的元素,了解解释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目标和环节之一。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1、识记:
(1)范型、心理动力学范型、投射测验、罗夏墨迹测验、认知论范型、人本论范型;
(2)理论和假设的元素:概念与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假设、备择假设、虚无假设、定向假设;
(3)解释,实验者效应,通则式。
2、领会:
(1)心理学研究中主要的范型;
(2)心理学研究中的概念可分为两类;
(3)假设检验的过程;
(4)判断因果关系的三条标准。
3、应用:
(1)解释逻辑应用,进行解释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变量的两类基本关系,如何判断因果关系。

第四章 测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测量的含义及其层次,了解测量的效度和信度,认识信度与效度的关系,进一步探讨何谓误差了解误差的类型。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1、识记:
(1)测量的含义,定名测量和定序测量;
(2)测量的效度,内容效度、准则效度、内部效度、外部效度和结构效度;
(3)测量的信度,检验信度的方法;
(4)误差。
2、领会:
(1)测量层次的分类;
(2)估计准则效度的方法和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是什么;
(3)如何理解信度和效度的关系;
3、应用:
(1)根据测量层次的分类内容,分析变量属于哪种层次的内容。

第二编 心理学研究设计

第五章 真实验设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各种实验设计的基本模式、统计方法及其优缺点,掌握实验研究方法,了解准实验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发展与应用。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1、识记
(1)真实验设计含义;
(2)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和多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
(3)所罗门四组设计;
(4)多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和随机化区组设计;
2、领会:
(1)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类型及其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
(2)心理学研究中实验组控制组前测设计和后测设计的评价;
(3)完全随机化设计和随机区组设计的区别;
3、应用:
(1)所罗门四组设计的基本模式、数据分析和评价;
(2)多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的应用并设计一个实验;

第六章 准实验设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单组准实验设计、多组准实验设计和其他类型的准实验设计,了解不等组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时间序列设计和平衡对抗设计。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1、识记
(1)准实验设计;
(2)单组实验设计和多组实验设计;
(3)时间序列设计、相等时间样本设计、平衡设计;
2、领会
(1)时间序列设计和相等时间样本设计的基本模式及其评价;
(2)不等组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和平衡对抗设计;
(3)回归间断点设计。
3、应用:
(1)实验设计和准实验设计的区别;

第七章 非实验设计(I)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单组后测设计基本模式、统计方法及其优缺点,理解单组前测后测设计和固定组比较设计,了解事后回溯设计及其相关研究设计。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1、识记
(1)非实验设计;
(2)单组后测设计和单组前测后测设计;
(3)固定组设计和事后回溯设计;
2、领会:
(1)非实验设计所包括的类型;
(2)事后回溯设计所包括的类型及其内容;
3、应用
(1)单组前测后测设计基本模式、统计方法及其优缺点;
(2)固定比较设计基本模式、统计方法及其优缺点。

第八章 非实验设计(II)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访谈研究设计的含义及其内容,理解问卷研究设计的含义及其过程,了解个案研究设计的类型和理解跨文化研究设计的基本过程。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1、识记:
(1)访谈研究,结构访谈和非结构访谈;
(2)封闭式问卷调查和开放式问卷调查;
(3)个案研究,单个被试研究和 A-B-A 设计;
(4)跨文化研究,文化特殊性和文化普遍性。
2、领会:
(1)访谈研究设计内容及其优点和局限性;
(2)调查问卷的基本结构和设计;
(3)个案研究的评价;
(4)跨文化研究的三种文化等值性和两种研究取向;
3、应用:
(1)问卷研究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2)如何进行实验型个案研究。

第九章 质的研究设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质的研究的含义和质研究的基本特征,了解质研究设计要素,理解研究设计的模式与论证,了解心理传记、人种志和行动研究三种质的研究。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
(1)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
(2)观念架构,结构化取样、非结构化取样和目的取样;
(3)人种志、心理传记;
2、领会
(1)质的研究的基本特征;
(2)质的研究设计要素和方法;
(3)研究设计的模式;
(4)行动研究的设计;
3、应用
(1)质的研究的应用;
(2)质研究表现形式。

第三编 资料的统计分析与 SPSS 应用

第十章 统计检验的数据准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资料如何进行编码、量化,了解如何利用 SPSS 快速读取数据和对数据进行初步整理;理解利用 SPSS 进行描述统计和探索性数据分析的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
(1)资料的编码和编码框架,内容分析法,SPSS;
(2)集中趋势、离中趋势和分布趋势量;
(3)相关系数、皮尔逊相关和斯皮尔曼等级相关;
2、领会:
(1)资料量化中主要资料编码方式;
(2)描述统计的主要内容和 SPSS 实现手段;
(3)利用 SPSS 进行多变量分组数据的汇总;
3、应用:
(1)对资料中的缺失值如何处理;
(2)了解相关量数的几种类型,利用 SPSS 进行相关计算。

第十一章 研究设计的 SPSS 统计分析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探索和度量变量间关联性的统计法和 SPSS 相关分析操作及相关分析应用,了解线性回归分析的基本内容和步骤和 SPSS 线性回归分析操作及其应用,理解卡方检验的主要内容及用途,了解不同条件下 SPSS 进行数据组间比较的操作和因素设计方差/协方分析的 SPSS 操作。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
(1)非参数检验和一般线性模型;
(2)信度分析、回归分析和多元回归;
(3)独立样本 t 检验和相关样本 t 检验,单向方差分析和多元方差分析;
(4)协方差分析、一般线性模型;
(5)卡方独立性检验和卡方拟合性检验;
2、领会:
(1)一般线性模型的 SPSS 应用;
(2)相关分析及其应用,线性回归分析的 SPSS 操作;
(3)卡方检验的原理和用途;
(4)线性回归分析的一般原理和步骤;
3、应用:
(1)说明相关分析在量表信、效度评价中的应用;
(2)在例 11-13 中设定考察所有交互作用进行协方差分析。

第十二章 数据化简技术—因素分析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因素分析基本原理、因素分析模型及条件,了解利用 SPSS 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的操作过程,理解因素分析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
(1)外显变量、贡献、特殊因子和公因子模型;
(2)特征值、斜交模型;
(3)因子旋转、斜交旋转和主因素分析。
2、领会:
(1) 因素分析的假设条件;
(2) 因素分析的主要步骤;
(3) 正交旋转与斜交旋转的区别。
3、应用:
(1)根据 SPSS 提供的分析结果重新进行因素分析;
(2)因子值的意义及应用。

第四编 研究的综合与交流
第十三章 研究的综合——元分析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元分析的涵义,元分析具有的作用,了解元分析的基本过程。
二、考核要求和考核知识点
1、识记:
(1)元分析、发表偏向和选择偏向;
(2)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2、领会:
(1)元分析的各种偏向及其控制;
(2)“橘子与苹果问题”及其控制;
(3)元分析本身的质量控制问题。
3、应用:
(1)元分析的基本过程。

第十四章 研究报告的撰写与交流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研究报告的概念和类型,了解研究报告的写作风格,了解研究报告各要素的写作,理解评估研究报告的标准及发表与交流的注意事项。
二、考核要求和考核知识点
1、识记:
(1)研究报告;
(2)摘要、执行提要和文献回归;
(3)参考文献;
2、领会:
(1)研究报告的类型;
(2)研究报告的写作风格;
(3)前言应包括哪些信息;
(4)期刊发表和会议报告的内容。
3、应用:
(1)如何撰写与交流研究报告。

第三部分 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为了使本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落实,现对有关问题作如下说明,并提出具体实施要求。

一、关于考核目标的说明:
为了使考试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求标准化,本大纲在列出考试内容的基础上,对各章节规定了考核目标,包括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课程中各章的内容均由若干知识点组成,在自学考试中成为考核知识点。因此,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考试内容是以分解为考核知识点的方式给出的。由于各知识点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识自身的特点不同,自学考试将对各知识点分别按 3 个能力层次确定其考核要求。
3 个能力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识记、理解、应用。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1)识记:要求考生知道本课程中的名词、概念、原理、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或识别。
(2)领会: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能把握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3)应用:要求在领会的基础上,运用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中的少量知识点,分析和解决一般的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

二、考试依据和范围
1、以本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为考试依据。
2、考试必读教材:《心理学研究方法(第二版)》(黄希庭 张志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年版)。
3、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大纲的课程基本要求是依据专业考试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而确定的。课程基本要求明确了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对基本内容掌握的程度。基本要求中的知识点构成了课程内容的主题部分。因此,课程基本内容掌握程度和课程考核知识点,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核的主要内容。
为有效地指导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本大纲已指明了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各章的基本要求中也指明了各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共 7 学分。考生在自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开始阅读教材前,先仔细阅读考试大纲的有关章节,以提高自学的目的性和效率。
(2).学习心理学课程内容丰富,知识涉及面广,各章均有自己的特点,相互之间的联系也较少,自学时应特别注意按照各个章节的具体要求有重点的学习和掌握。
(3).自学应考者在使用本大纲的过程中,除了应认真学习指定的必读书外,还应结合有关的参考书目和案例来学习。
5、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核内容和考核要求,认真研读指定的自学教材。同时在教学和辅导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以本考试大纲为依据,以指定的自学教材为基础进行辅导。
(2).注意指导考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同时结合案例对课程内容加以领会和消化。注意引导考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学习效率。
(3).辅导学生深入理解复习题,并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使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内容有全面地了解和把握。
(4).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应有所侧重,尤其要注意大纲中对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提示。
6、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
(1).本课程的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试题量以中等水平考生在规定时间内答完全部试题为度。评分采用百分制,60 分为及格。
(2).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 20%,理解占40%,应用占 40%。
(3).要合理安排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的难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 4 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 2:3:3:2。
必须注意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能力层次有一定的联系,但二者不是等同的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中,对于不同的考生都存在着不同的难度,请考生注意切勿将二者混淆。
(4).课程考试命题的主要题型一般有单项选择题、判断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等题型。

附录: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是把事物的属性归于不同类别的测量。( )
A、定序测量 B、定名测量 C 定距测量 D 比率测量
二、判断选择题
心理学研究主要包括选择课题和提出假设和设计研究的方案。
三、名词解释
访谈研究
四、简答题
质的研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五、论述题
如何提高测量的信度和效度?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